2019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二十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检测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二十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时检测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课时检测(二十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石家庄二中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征收祠堂、庙宇、寺院、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这一规定的实施(  )‎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B.推动了土地公有制的确立 C.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没收一切组织、团体的私有土地及其他公地,这些土地除依法收归国家所有外,应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所有,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故A项正确。‎ ‎2.年画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右图是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入社》年画,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它主要反映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 B.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人民公社体制的迅速发展 解析:选C 材料“《入社》……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反映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员私有的耕畜、大中型农机按合理价格由社收买,成为集体财产,故C项正确。‎ ‎3.下面是1952年与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统计表,它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中国(  )‎ 粮食 棉花 钢 煤 原油 ‎1952‎ ‎1.63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6.6亿吨 ‎44万吨 ‎1956‎ ‎1.92亿吨 ‎144.5万吨 ‎447万吨 ‎11.0亿吨 ‎116万吨 A.工农业得到均衡发展 B.重点发展重工业,成就显著 C.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 D.三大改造阻碍了工农业发展 解析:‎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选B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粮食、棉花增长相对于钢、煤、原油较为缓慢,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数据说明钢、煤、原油相对于粮食、棉花增长快,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7年,中国推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无法反映这一时期中国的变化,故C项错误;三大改造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错误。‎ ‎4.1953年,在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对上海的建设方针是“维持、利用、积极改造”,利用上海的工业为全国重点建设服务,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为全国服务的老工业基地。据此可推知(  )‎ A.上海引领国营企业发展走向 B.上海已成为新兴工业基地 C.新中国工业布局将发生变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起步 解析:选C 由材料“利用上海的工业为全国重点建设服务,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为全国服务的老工业基地”可知上海将带动全国工业发展,从而改变新中国成立前工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工业布局状况,故C项正确。‎ ‎5.漫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右图时政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新中国成立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石 B.群众拥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1954年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D.“大跃进”运动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 解析:选B 根据时政漫画中的关键信息“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推断其反映的主题是1953年开始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漫画中群众的表现看,他们拥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故B项正确。‎ ‎6.1953年,国家计委统一管理、直接下达指标的产品是115种,到1956年增加到380种,其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60%上下。这是我国当时(  )‎ A.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B.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C.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D.政治体制转变的需要 解析:选C 1956年,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经济结构调整始于1960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53年,国家计委统一管理、直接下达指标的产品是115种,到1956年增加到380种”,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在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故C项正确;1953年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涉及经济领域,故D项错误。‎ ‎7.(2018·衡水金卷)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特别提出,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必须在各个地方注意培养熟悉当地的情况、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本地干部。这些论述的提出是由于(  )‎ A.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已经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C.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在全国逐步实施 D.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在全国展开 解析:选D 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作出的决策,故A项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我国的“一五”计划是在1953年开始的,故C项错误;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展开,所以八大提出重视培养新型的干部,故D项正确。‎ ‎8.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毛泽东曾说:“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毛泽东说这话最有可能是在(  )‎ A.土地改革运动时 B.“一五”计划期间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解析:选C 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是强调粮食和钢铁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没有突出粮食的地位,故B项错误;“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表明“以钢为纲”,最有可能是在“大跃进”时期,故C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是强调阶级斗争,故D项错误。‎ ‎9.(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人民公社推行后,出现了“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出勤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景象。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B.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 C.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 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 解析:选B 材料“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与农业生产力提高不符,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实行高度公有化、平均主义,与当时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不能说明农村劳动力缺乏,故C项错误;从材料“出勤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可知反映不出社会公平的实现,故D项错误。‎ ‎10.新中国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创作于1960年,从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 A.农村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 D.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 解析:选C 农业集体化是从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的,故A项错误;1960年农业机械化尚未在农村普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呈现了采用拖拉机的生产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人民公社化运动,故D项错误。‎ ‎11.(2018·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据统计,‎1961年7月1日到‎1962年6月30日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我国共进口粮食117亿斤,同期,征购粮食减少了158亿斤。这说明(  )‎ A.工业化建设得到保障 B.对外贸易出现“大跃进”‎ C.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D.农村经济困难需要缓解 解析:选D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粮食大幅减产,增加粮食进口和减少征购粮食就是为了保证粮食供应,缓解农村经济困难,故D项正确。‎ ‎12.(2018·邯郸摸底)1961年冬季,湖南省将数百万亩冬闲田借给农民(大体每人可借三至五分)种植冬菜或冬种春收作物,收入全归社员。这一举措(  )‎ A.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B.有利于缓解农村中“左”的政策危害 C.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D.表明当时已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B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这与材料中的做法相符,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列宁在深刻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之后,认识到在小农国家里是不可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从这种认识出发,列宁领导制定并实施了旨在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实行租让制,将国家暂时难以经营的森林、石油、采矿和电气化事业等,按照一定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但基本条件是要维护苏维埃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保护租让企业中苏俄公民的劳动。租赁制是另一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它是将某些国有中小企业租给国内的私人、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但是,随着1926年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开展,对私人经济和资产阶级又展开了全面进攻。‎ ‎——摘编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从党的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正确地汲取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曾多次论及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他主张:要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定要使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适当的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1950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到1952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调整公私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扩大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的收购、包销;②对私营工业进一步发放贷款;③调整税收,对部分工业产品减税,裁减税种,提高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劳资关系方面,资方要确认工人的民主权利,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劳方为维持市场,可暂时降低工资福利,轮流歇工,共渡难关。调整产销关系,逐步克服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根据统筹兼顾的方针,通过调整,实现产销平衡。‎ ‎——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政策有何异同。(1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业的历史背景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1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材料二中“使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相同点。从材料一中苏俄的工业措施和材料二中中国调整公私关系的措施上比较不同点所在。第(2)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和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借鉴等方面分析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概括其意义。‎ 答案:(1)相同:都把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都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都注意调整劳资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时间都较短。(任答三点即可)‎ 不同:苏俄经过了先全部国有化,后适当利用发展,再全部转化为国有的过程;而新中国先是进行合理调整,再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化为公有制经济。‎ 苏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引进外国资本和发展国内私人资本;而新中国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主要侧重于对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调整。‎ ‎(2)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人民政府面临恢复发展经济的紧迫任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思考,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与政策逐渐形成;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 意义:通过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积累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经验,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的基本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4.(2018·石家庄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发展状况简表 时间 ‎ 经济状况 ‎ 外交状况 ‎ ‎20世纪50年代 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推行。‎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国家财经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 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中苏关系恶化。‎ 这一时期越南、法国、印度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23个。‎ ‎20世纪60年代 开始提出“八字方针”。 ‎ 经济经历困难后逐渐恢复。‎ ‎“文化大革命”动乱波及经济领域。‎ 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这一时期古巴、法国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16个。‎ ‎20世纪70年代 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工作时期,经济好转。‎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体制改革进步。‎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建交。‎ 这一时期西方与中国建交国家达62个。‎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经济与外交关联,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比较材料中经济与外交的信息,可拟论题为经济实力决定外交,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再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分阶段结合史实进行阐述。‎ 答案:示例 论题:经济实力决定外交,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 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基础,而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为国内建设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进行,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新中国经济状况好转,这些均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又为开展大规模的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总之,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外交,而外交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