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扬州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
2019.12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 12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
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 0.5 毫米书写黑色
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
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我们从一个中国美学界非常熟悉的概念说起,这就是“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
指“心理距离”。时间与空间都可有距离,但只有当时空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时,才
能成为审美的条件。“心理距离”的一个经典例子是“海上大雾”。海上航行如遇到大雾,
会使人呼吸不畅,耽误行期,甚至可能出事故,让人忧心忡忡。但如果人们在心理上与这
些切身的考虑拉开距离,就会看到,远近的景色都被大雾罩上了朦胧而神秘的面纱,仿佛
你被带入梦幻境界,一时难分天上人间。
“心理距离”说的优点在于,它对传统的来自于康德和叔本华的审美和艺术“无功利”
的观点作了很大的修正。审美与艺术欣赏,并不在于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无概念和无功利,
更不是新生儿那样的“天真的眼睛”,相反,它所做的,是通过拉开“心理距离”使概念
和功利得到暂时的消除,在审美欣赏的那一瞬间不想到概念和功利。“无功利”是说审美
欣赏中不夹杂任何功利的考虑,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概念、道德和功利,这些因素实际
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知觉。“心理距离”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可能,这就是将这些思
考和体验放在一定距离中来看。不是幸福本身,而是我们对幸福的回味可以成为歌;不是
痛本身,而是痛定思痛可以成为诗。拉开一定的距离来观看最切身的感受,可使它们成为
审美欣赏的对象。
当然,“心理距离”观点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心理距离”说实
际上仍是一种“审美态度”说。依据这种学说,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
审美态度,就可以从对象中获得审美的感受。实际上,人不可能像打开电灯开关,或者扳
动汽车离合器一样,依赖于一个简单的、有意识的操作就可以形成或改变对待对象的态度。
面对大雾,不想行程耽误和危险可能降临,只是幻想进入了仙境,一般人没有这番修炼功
夫,也不应把审美寄托在这种修炼功夫上。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对审美对象的状况和环境状
况等因素的考虑,否则就会将美学研究指向一个纯主观的对心理状况和心理调适能力的要
求,这样的美学是有缺陷的。2
因此,与其谈论“审美距离”,不如说“审美视角”。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并不能
一下子就能凭空拉开距离。对待大雾,能镇定自若并欣赏雾中美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
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我们常常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少的是
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时所需要的,不是有意识地拉开与生活和实用的距离,
而是一种对生活美的发现。艺术教会了我们发现美。过去,这种美的视角被理解成一种态
度,认为摆出一种态度即可。其实,这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能力,是一种发现美的能
力。
(摘编自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传统的审美观认为审美是“无功利”的,而“心理距离”说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B. 拉开与生活和实用的“心理距离”,在审美欣赏时可以暂时消除概念和功利等
的影响。
C. “心理距离”说认为,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审美态度就可
以获得审美感受。
D. 拉开一定的距离,对幸福的回味、最切身的痛苦都可以成为如歌如诗的审美欣
赏对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从“心理距离”的概念入手,逐层分析其优缺点,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 文章分析了“心理距离”说存在的主要缺陷,同时指出了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C. 文章最后提出“审美视角”说,是对“心理距离”说及“无功利”观的缺陷的
修正。
D. 文章多次提到“海上大雾”这个经典例子,但表述方式不同,论证目的各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人不可能轻易形成或改变对待对象的态度,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对象和环境状况
等因素。
B. 要避免美学研究中可能存在的指向性错误,必须以“审美视角”代替“审美距
离”。
C. 艺术教会我们发现美,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缺乏艺术素养,无法感受生活
中的美。
D. 摆出一种审美态度固然可以发现美,但对生活美的发现本质上是一种能力而不
是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青 狮
何 休3
“三十夜的火,十五日的灯。”
在别处,元宵十五闹花灯,在禾村,作兴的是狮灯,因狮子是森林之王,大家深信狮子能镇
邪送福。狮灯分红狮与青狮,面具颜色为红色的是红狮,青色的是青狮。红狮代表友善,青狮
带着杀气。扛红狮,来意是向宝地求几个钱谋生,请多关照;扛青狮,那是我凭真本事跑江湖,
贵地有高人不服,请随时赐教。
正月十五清晨,当打禾坪里扎下一队竖有“李”字大旗的舞狮队时,整个禾村却沉默了。
锵,锵锵!狮子出巡了。
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从楼上翻出一个狮头,用绳子小心翼翼地放到地面上。狮头的颜
色褪得差不多了,眼鼻凹陷等处未来得及褪落的地方,能看到青色。
十八年前,与禾村相隔八十里路的李村,组了一队青狮来禾村,领头的名叫李长富。当青
狮来到禾嫂家时,丈夫何永康朝李长富抱了抱拳。李长富是守方,何永康是攻方,“兵器”就
地取材。何永康随手扯了根扁担,李长富随手操了条长凳。比武开始了,一点也不似现在电
影电视里的武打片精彩。一阵乒乒乓乓后,李长富被抵进门旮旯。吁吁喘气中,两人都扔了
手中的“兵器”,何永康一抱拳,说了声“承让”;李长富还个抱拳礼,说了声“多谢手下留
情”,教人将狮头留下,自己换上备用的红狮。
禾嫂用湿抹布将狮头擦拭好了之后,放在八仙桌上,并用一块红布盖好,然后颤巍巍地
找来一挂百响小鞭炮,用红纸包了十块钱,专等狮子来家里“巡视”。锵锵的锣声却绕过了
禾嫂家。禾嫂知道,李村的狮子是要巡视完全村后,最后来她家巡视,然后体体面面地把那只
停放在禾嫂家十八年的狮兄给请回去。
何永康十年前离开了人世,儿子何代兵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是一身好功夫,这是李村
人迟迟不敢来的原因。去年过完端午节,一辆警车呼啸而至,把何代兵带走了,两个月后,法院
开庭,判处何代兵两年有期徒刑。儿子在建筑工地干活,端午节快到了,大伙等着工钱过节,老
板却拒发工资。老板说,发包单位不给钱,我也没办法。何代兵七曲八拐地找到发包方负责
人的家,大白天潜了进去,偷出现金与存折及贵重物品一大堆,然后抱着这堆“战利品”到派
出所自首。何代兵以为自己这是义举,不必负刑事责任,但他错了,因为他触犯了法律。当然,
何代兵偷贪揭贪的事,惊动了市委市政府,节前垫付了民工的工资。
锵锵的锣声由远而近,绕个小弯,狮头就能看得真切了:刚刚喷青的狮头,青得发绿,两颗
白色的獠牙露在外边,凶猛得有些吓人。禾嫂忙从灶里点燃一支香,左手捏着那挂小百响,来
到门边等候“狮子”大驾光临。队伍渐渐近了,除了李村的舞狮队外,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
禾村半大小伙,也有几个成年人。禾嫂看到禾村人当中,有几张脸上写着愤怒。
锵锵锵!锵!锵!锣声震耳欲聋,狮队到了门口。禾嫂赶紧吹红那支香头,就着香头点燃那
挂小百响。
李长富的儿子李尚武,提着一个灯笼,引着狮子先在厅里转一圈,然后再到三间正房里
转了一圈。
禾嫂把十元钱的红包递给李尚武,李尚武接过红包,插在上衣的口袋里。李尚武挥挥手,
锣声停了。
焦点聚在李尚武身上。4
李尚武放下手中的灯笼,双手摘下舞狮人的狮头,像捧着满满一碗油,小心翼翼地放在
八仙桌上,扯开盖在旧狮头上的红布,将两个狮头并排放在一起。有人递来了香烛和祭品,李
尚武把祭品一字排开,点起了香烛。人群静得出奇。
李尚武神色凝重地斟了三杯酒,对着狮头鞠三个躬,然后拿起酒杯,将杯中的酒一一泼
在地上。突然,李尚武猛一转身,抱拳朗声说:“各位,大家都看到了,我刚刚与何代兵比了一
场武,我李尚武输了,输得很惨,这青狮我给何少侠留下了。”说罢,李尚武朝狮队喊了一声:
开路!
刚才戴着青狮头的小伙子,已经换上了温顺的红狮头。锣又敲响了,狮队中有人放响了
一挂千响电光炮,震得满屋子嗡嗡回响。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的人物不多,但构思独特,层层设疑,而悬念就蕴蓄在看似平和悠然而又富有张
力的叙述语言中。
B.何代兵自认为的“义举”,成了他被判刑入狱的依据,却又令李尚武折服,这都说明他
们所秉持的“规矩”与法律的微妙冲突。
C.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是担心代表胜利和吉祥的青狮头会随着丈夫的去世和儿子的
入狱而被李村舞狮队夺走。
D.李尚武的“换狮头”行为,不仅暗示了李家父子两代人磊落的胸襟,也揭示了小说的
主旨:朴素的侠义精神和善良的品性仍然在民间延续。
5.小说以“青狮”为题,有何用意?请简要说明。(6 分)
6.有人评价本文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传统文化的现实佳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袁昂,陈郡阳夏人。年十五,父抃死。昂号恸呕血,绝而复苏,更制服,庐于墓次。
昂后与从兄彖同见从叔司徒粲,粲谓彖曰:“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齐
初,起家王俭镇军府功曹史。俭时为京尹,俭于后堂独引见昂,谓昂曰:“卿必居此。”
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丁内忧去职。服未除而从兄彖卒。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
人有怪而问之者,昂致书以谕之曰:“尔来三十余年,从兄怜爱之至,无异于己。此恩此
爱,毕壤不追。”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
永元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高祖手书谕曰根本既
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
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后建康城平,
昂束身诣阙,高祖宥之不问也。天监二年,以为后军临川王参军事。昂奉启谢曰:“臣东
国贱人,学行何取,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敢乞辞之。”不许。六年,征为吏部尚书,累
表陈让,徙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诏权假昂节,往劳军。
普通三年,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给鼓吹,给亲信三十人。五年,加左光禄大夫,增5
亲信为八十人。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谥,并敕诸子不得立
志铭。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以此阖棺,无惭乡里。”
诏谥曰穆正公。
(节选自《梁书·袁昂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
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B.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
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C.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
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D.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
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丁忧,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丁内忧”是指遭逢母
亲丧事。
B. 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诏”表示帝王对臣民的命令,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制、诰、敕、谕等。
D. 谥,是人死之后他人给予死者的一种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袁昂极重亲情,从兄袁彖不幸去世,袁昂感念他三十多年的抚育之恩,为他着期
服守丧。
B.袁昂备受期许。堂叔袁粲认为袁昂年幼丧父却能做到尽心服丧,他日必能获取功
名:王俭也因此认为,终有一日袁昂必定可以成为和自己一样的官员。
C.袁昂深受器重。袁昂降梁之后,深受信任,曾代高祖持节前去犒劳军队;他屡受
提拔,仕途亨通,高祖还赐他鼓吹的仪仗,并给予他护卫数十人。
D.袁昂谦卑低调。梁高祖命他参谋军务,袁昂认为自己是前朝罪臣,学问品行不佳,
婉言谢绝;他临终时上书表示不愿接受追赠和谥号,告诫诸子不立墓志铭。
10.下列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庐于墓次 次:驻扎
B. 人有怪而问之者 怪:感到奇怪
C. 高祖宥之不问也 宥:宽宥,原谅
D. 诏权假昂节 权假:暂时代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3 分)
(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 2 小题,共 9 分)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13 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 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
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
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词人与友人彻夜谈心赏景,直到窗外渐明,在分别之际,两人互赠诗文。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一一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1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2 分,每空 1 分)
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泰伯》中“ , 。”
两句,表达了有抱负的人要担当大任就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思想。
(2)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 , , 。”
(3)盘庚迁都的时候,官员和老百姓都抱怨,但盘庚没有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因为他
“ ”,所以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4)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的
忧愁:“ , ?”
( 5 ) 《 登 快 阁 》 中 化 用 杜 甫 “ 无 边 落 木 萧 萧 下 ” 的 诗 句 是
“ , 。”
(6)《书愤》中用诸葛亮之典明志的诗句是“ , 。”
三、课外名著(9 分)
15. 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经常出入葛朗台家门的客人有两家: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银行家台·格拉桑一家,
他们想的都是葛朗台的家产。前者想让欧也妮嫁给自己的侄子,后者想让欧也妮嫁给自己
的儿子查里。
B. 老葛朗台留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
账。”
C. 《呐喊》是鲁迅 1918 年至 1922 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
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都收
在《呐喊》中。7
D.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它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
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
情调和地方色彩。
16. 《欧也妮葛朗台》第九章,写老葛朗台看见查理母亲的梳妆匣,“像饿虎”一般扑去
抢夺,即便女儿拿起刀子准备拼命,也没有改变主意。但后来,他却突然改变了态度。请
简述他转变态度的原因及表现。(6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7.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什么是读书的心态呢?其实它就是与人的灵魂律动 的心理状态。宦海激浪,商
战奔突,急功近利,立见实惠等等,都是一种令人 的高节奏 。至于那些
为了应付考试而临阵磨枪的学生们,表象是在埋头读书,实为一种苦海心理的挣扎。
A.体戚相关 心跳目眩 律动
B.息息相关 心跳目眩 躁动
C.休戚相关 目眩神迷 躁动
D.息息相关 目眩神迷 律动
18.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化。 ,
, , 。 , ,不仅抒写波澜起伏
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
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①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
②一般来说,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单纯的抒情写景
③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
④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体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⑤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
⑥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
A. ②①⑥④⑤③ B. ②⑤③①⑥④
C. ③⑥①④②⑤ D. ③①⑥④②⑤
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为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乘车、遵守公共交通的习惯,现长期面
向社会招募站台引导志愿者。
B. 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
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C. 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
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D. 在去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活动中,中国科学家对两套深海潜标成功地进行了8
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
20.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因利乘便(因:趁着)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困乏、疲惫)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凭借,依靠) 赢粮而景从(赢:担负 景:
通“影”)
C.焚百家之言(言:著作)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区区:小,少)
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逡巡:有所顾
虑徘徊或不敢前进)
21. 下列加点字词用法与其它项不同的是:( )(3 分)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C.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D. 序八州而朝同列
22. 下列文学常识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
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B.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人,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
开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游于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著有《山谷
词》。
C.“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句诗说的是西汉后期政论家、文学家贾谊,
贾谊的生平事迹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代表作有散文《过秦论》《论贵粟疏》、
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D.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到南朝宋伟大诗
人、辞赋家。
五、写作(60分)
23.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一个人迷路后,多半有三种可能,一是寻找引路人,二是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三是
寻找自己。
扬州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答案
高一语文
1.B (A 项,“与之相反”错。与“无功利”相反即“有功利”,“心理距离”说
的观点是审美时不可能完全抛开功利,但在审美的那一瞬间要通过“心理距离”不想到功9
利,是“去功利”,“去功利”不是“有功利”。C 项,“‘心理距离’说认为”错。该
项表述的内容不是“心理距离”说的观点,而是作者基于它推演出来用以指出其缺陷的观
点。D 项,痛苦本身不会成为诗一样的审美对象,原文说“不是痛本身,而是痛定思痛可
以成为诗”,强调“成为诗”一样的审美对象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思痛”时获得
的感悟或情感升华等。)
2. C (“审美视角”说并未涉及审美的功利问题,与传统的审美“无功利”的观
点并无直接联系,更无修正其缺陷的表现。)
3. D (A 项,因果不成立。即使人们能轻易形成或改变对待对象的态度,也依然
要考虑审美对象和状况和环境状况等因素,原文说“一般人没有这番修炼功夫,也不应把
审美寄托在这种修炼功夫上。”“……否则就会将美学研究指向一个纯主观的对心理状况
和心理调适能力的要求,这样的美学是有缺陷的。”B 项,“必须”之说绝对化。C 项,
说法武断,艺术固然能教会我们发现美,但并非一定要接受艺术教育才能感受生活中的
美。)
4.答案 C
5.答案 ①“青狮”是小说的线索,全文围绕“青狮”组织安排情节,使情节更加紧
凑。(2 分)②“斗狮”是何、李两家两代人“较量”的叙事背景,象征了民间朴素的侠
义精神和善良的品性。(2 分)③“斗狮”也是故事展开的文化背景,为小说增添了浓郁
的民俗文化气息。(2 分)
6.答案 ①传统文化:舞青狮是一种传统民俗,在禾村继续流传。中华民族的传统心
理是对真善美和正义真理的崇尚追求,李村人对于禾嫂儿子的尊重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2 分)②现实性:文中反映了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禾嫂的儿子是农民工,是一个
为讨要工钱而触犯法律的“悲情英雄”。(2 分)③小说把传统的舞青狮的民俗和现实社
会问题巧妙结合起来,刻画了民风民俗之美,是一篇关注民生疾苦的现实佳作。(2 分)
7.D
8.B B 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武官由兵部掌管,科举由礼部掌管。
9.B B“因此”有误,文中没有提到王俭赏识袁昂的原因。
10. A 旁边
11.(1)我脱去布衣做官,不期望能够富贵,庆幸蒙受不同一般的恩泽,终于能够
保全了门户。(释褐,幸,殊,遂各 1 分,句意 1 分)
(2)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就废除了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著
作,使老百姓变得愚昧。(于是,言,愚各 1 分)
译文:袁昂,陈郡阳夏人。他十五岁时,父亲袁抃去世。袁昂悲号恸哭甚至哭到吐血,
昏过去又苏醒过来,换上丧服,在父亲墓地旁边建屋居住守丧。后来,他和堂兄袁彖一同
拜见堂叔司徒袁粲,袁粲对袁彖说:“袁昂幼年丧父却能表现得这样,因此知道他以后会
得到爵位名号是有原因的。”齐朝初年,起初做王俭镇军府功曹史。王俭当时任京尹,曾
经在后堂单独引见袁昂,对袁昂说:“你以后一定会位居于此。”多次升迁后任秘书丞,
黄门侍郎。后来他遇到母亲去世而离职。丧服未脱,堂兄袁彖去世。袁昂幼时父亲离世,
他被袁彖抚养长大,于是他为袁彖制期服服丧。有人觉得奇怪而问他,袁昂致信晓谕他说:
“从父亲去世以来三十多年了,从兄对我怜爱之极,无异于己出。此恩此爱,终身不忘。”
服丧期满,袁昂被任命为右军邵陵王长史。
永元末年,梁军攻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投降,独有袁昂占据辖境拒不受命。梁高
祖亲自写信晓谕他说:“树根己倾斜,枝叶还能依附哪里?还不如迅速转变改换图谋,自
招多福,进则远离灾害保全自身,退则长守高官厚禄。如果怙恶不悛,大军到达,诛灭三
族。”袁昂回信说:“拿别人的俸禄,却在某一日忽然忘记这件事(而向敌人投降)。不
仅众人的议论都认为不可以,恐怕您也鄙视这个做法。”之后建康城被平定,昂自缚其身10
到宫阙,高祖宽免他不再追问他的罪责了。天监二年,高祖任命袁昂为后军临川王参军事。
袁昂敬奉书函谢绝说:“臣是东国低贱之人,学问和品行无可取的地方,您推恩及罪人,
对于臣来说实在是巨大的恩泽,冒昧乞求辞谢。”高祖没有同意。六年,高祖征召他任吏
部尚书,袁昂多次上表辞让,被调任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十四年,马仙琕在朐山打败
魏军,高祖下诏命袁昂暂代皇帝持节,前往犒劳军队。普通三年,袁昂为尚书令,开府仪
同三司,赐给鼓吹的仪仗,并赐护卫三十人。五年,他进升为左光禄大夫,增护卫为八十
人。大同六年,袁昂去世,时年八十岁。当初,袁昂在临终时上疏说,不愿接受官职追赠
和谥号,并告诫儿子们不得为他立墓志铭。又说:“我脱去布衣去做官,不期望能够富贵,
庆幸蒙受不同一般的恩泽,终于能够保全了门户。因此盖棺,无愧于乡人了。”朝廷给予
谥号穆正公。
12.A(“词人与友人彻夜谈心赏景,直到窗外渐明”不对,由下句“夕阳吹角最关
情”可知,此时窗外是夕阳西下时分,说“彻夜”“直到窗外渐明”属于臆测。)
13.(1)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忧虑。南宋时镇江为抗金边防前线,吹角声乃军队行动
的号令,陆游作为戍守官员,自然对此很是关切。
(2)劳于仕宦的疲惫。作者在镇江任职,忙碌的日子很多,而休闲的日子很少。
(3)朋友将要离别的惆怅。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作者面对离别生出愁绪。(每点 2
分)
1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3)度义而后动
(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5)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5. A. 格拉桑夫妇的儿子不是查理,是阿道夫。
16. 原因:老葛朗台转变态度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他的妻子昏死了过去。他担心妻子去
世,遗产要公开,其中一部分还要由女儿来继承。(3 分)
表现:于是老葛朗台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与女儿“讲和”,并取消软禁女儿和只
许她喝冷水、吃干面包的“处罚”。(3 分)
17. B (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
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材料中无“忧喜祸福”,
不用“休威相关”。神迷,心神摇荡,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宦海激浪,商战奔突,急功
近利,立见实惠”与“神迷”无关。律动,指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躁动,浮躁
好动。与“急功近利”等呼应,用“躁动”。)
18. C(③“唐代社会”紧承上文“至唐代”,应排在首位;⑥“有较大的开拓”照
应上文“新变化”和③的“复杂化”,据此可确定③⑥的顺序; “较之汉魏六朝诗歌……
唐人的古诗则……” ②⑤句联系密切,排除 A 选项。根据标点符号和结尾,可以判断②⑤
应放最后,排除 B 选项。选项④中“少受时空限制”对应着①中“近体诗走向定型化”。
所以①④排在一起,故选 C)
19. D
A. 成分残缺,应为“遵守公共交通规则的习惯”。 B. 动宾搭配不当,应是“减少……危
害”或“降低……浓度”。C. 结构混乱,可删去“距离”或“的深入研究”。
20. A
B,“因”:沿袭。C,区区:谦辞,用于自称。D,“爱”:吝惜,吝啬。
21. C
A、B、D 都是名作动,C 是名作状。A,水,名词作动词,游水。B,事,这里用作动词,11
从事。C,席,这里用作状语,像用席子一样。D,序,这里用作动词,排列次序。
22. D
A,《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B,黄庭坚是北宋人。C,贾谊是西
汉前期人,《论贵粟疏》的作者是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