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安徽六安市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安徽六安市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 (总分:150 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先秦两汉时期,就诗礼文化中的诗教与礼制的互动关系而言,两者或离或合,大略经 历了五次历史性演变。 先周时期,诗教与礼制天然遇合,生成诗礼文化的初级国家形态。诗教与礼制最初经历 了从自然状态,过渡到舜以来初级国家形态的漫长历程。当原始部落社会迈进初级国家的门 槛时,朴素自然的民间礼俗一变而为初级国家形态的礼制。于是,礼制建设向诗教提出了前 所未有的新要求:“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 书·舜典》)这是帝舜发出的对子弟开展诗教的命辞。从此,诗教与礼制相结合,共同启动 了诗礼文化建构的历程。 西周时代,诗教与礼制水乳交融,生成诗礼文化的高级国家形态。西周初创,即十分重 视诗礼文化建设。在周太师整理规范前代已有诗作的基础上,以周公旦、成王诵为代表的诗 人群体创制了大量新诗,以施于王室与公室典礼。其中,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规范, 重在明等级;以“六艺”为核心的贵族教育内容,重在调人情。于是,诗教与礼制二者相互 倚重,相与为用,紧密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春秋时期,诗教与礼制渐次分离,制度之教演变为文化之教。平王东迁,王室渐次衰微, 原本以和合礼制为主要任务的诗教,逐渐从礼制系统中淡出。转而演变为儒、墨、名家的道 德修身和言辞进身手段。此时开始盛行的歌《诗》、引《诗》以“言志”的文化活动,显示 出诗教脱离典礼轨道的倾向。此时的《诗》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化的礼制,而是独立的大 学文本了。诗教因西周传统礼制的变革崩坠而趋向没落,诗教对建构诗礼文化的影响力自然 就减弱了。 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相互乖离,《诗》成为少数经师传习的文学文本。当时,七雄争 霸,礼崩乐坏,就连儒家在传播《诗》上也有心无力,其他学派如纵横家引述《诗》句完全 是出于论辩术的需要,法家则危言耸听地说如果用诗、书、礼、乐治国,“敌至面削,不至 必贫”(《商君书·去强》)。秦王朝建立后,更是以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毁灭诗礼文化,《诗》既在被灭之列,诗教自然也无施展空间,这样它就从国家和民间两个领域完全退出。只能奄 奄一息地苟活于少数经师之手了。 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礼文化上升为皇权制国家的政教样板。汉武帝独尊 儒术以后,诗教走向了它的终极形态——政教化。当时,上有官学,下有私学,形成了诗教 彬彬之盛的局面,国家政教道德得到了强化。当时的学者翼奉说,《诗》和《易》《春秋》一 样,“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汉书·吴奉传》)。足见《诗》和 其他儒家经典一道,参与了汉代国家礼制的建设。 从诗教与礼制关系的离合与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诗》与礼共生互动的基本类 型;进而从诗礼文化的起落兴衰中,既可透视出历史文化的运行与演变规律,也可以为实现 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提供历史借鉴。 (摘编自郝建杰《诗教与礼制的离合》,原文有 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尚处在原始社会的帝舜要求对子弟开展诗教,标志着诗教开始与礼制相结合。 B. 西周时代周公旦等人创制新诗用于王室和公室典礼,诗教与礼制已水乳交融。 C. 春秋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渐行渐远,秦朝时达到极点,诗教从全社会彻底消失。 D. 汉武帝时期官学、私学都重视诗教,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教走向了政教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 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首段开宗明义,概括说明先秦两汉时期诗礼文化中诗教与礼制互动的总体情况。 B. 中间五段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具体论述诗教与礼制离合关系的五次历史性演变。 C. 文章末段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本文所作研究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D. 文中引述《尚书》《诗》《春秋》《商君书》《汉书》等古典文献,有力支撑了作者的观 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诗教与礼制离合的五次历史性演变中,第一次是开端,经历了最漫长的过程。 B. 诗教与礼制的离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第五次完全又回到了第二次的状态。 C. 从诗教与礼制离合的不同状态来看,诗教只有与礼制相结合,才有其历史价值。 的D. 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这种状态后来应该一直持续,直到清王朝灭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到目前为止,我 们仅仅知道人脑是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器官,我们对这个东西知之甚少,模仿它或许 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了。 当计算机出现后,人类开始真正有了一个可以模拟人类思维的工具。对于人的思维模拟 可以从两条道路进行,一是结构模拟,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二 是功能模拟,暂时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而从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产生 便是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在一些领域计算机帮助人进行原来只属于人类的工作,计算机 以它的高速和准确发挥着它的作用。人工智能始终是计算机科学的前沿学科,计算机编程语 言和其它计算机软件都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的进展而得以存在。 材料二: 复杂工作的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变化的,人工智能这门科学的具体目 标也自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它一方面不断获得新的进展,另一方面又转向更有意义、 更加困难的目标。 通常,“机器学习”的数学基础是“统计学”“信息论”和“控制论”。还包括其他非数 学学科。这类“机器学习”对“经验”的依赖性很强。计算机需要不断从解决一类问题的经 验中获取知识,学习策略,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运用经验知识解决问题并积累新的经验。 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学习方式称之为“连续型学习”。但人类除了会从经验中学习之外,还会 创造,即“跳跃型学习”。这在某些情形下被称为“灵感”或“顿悟”。一直以来,计算机最 难学会的就是“顿悟”。或者再严格一些来说,计算机在学习和“实践”方面难以学会“不 依赖于量变的质变”,很难从一种“质”直接到另一种“质”,或者从一个“概念”直接到另 一个“概念”。正因为如此,这里的“实践”并非同人类一样的实践。人类的实践过程同时 包括经验和创造。 材料三: 弱人工智能观点认为不可能制造出能真正地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这些机器只不 过看起来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 主流科研集中在弱人工智能上,这一研究领域已经取得可观的成就。尤其是 2008 年经济危机后,美、日、欧希望借机器人等实现再工业化,工业机器人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快的 速度发展。这更加带动了弱人工智能和相关领域产业的不断突破,很多必须用人来做的工作 如今已经能用机器人实现。 强人工智能观点认为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并且,这样的机 器将被认为是有知觉的,有自我意识的。强人工智能可以有两类:类人的人工智能,即机器 的思考和推理就像人的思维一样;非类人的人工智能,即机器产生了和人完全不一样的知觉 和意识,使用和人完全不一样的推理方式。目前,强人工智能的研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材料四: 如果一台机器的唯一工作原理就是对编码数据进行转换,那么这台机器是不是有思维 的?美国丹佛大学哲学教授希尔勒对这一问题持否定态度。他说,如果机器仅仅是对数据进 行转换,而数据本身是对某些事情的一种编码表现,那么在不理解这一编码和实际事情之间 的对应关系的前提下,机器不可能对其处理的数据有任何理解。 也有哲学家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人也不过是一台有灵魂的机器而已,为什么我们 认为人可以有智能而普通机器就不能呢?数据转换机器也是有可能有思维和意识的。 有的哲学家认为如果弱人工智能是可实现的,那么强人工智能也是可实现的。一个人的 看起来是“智能”的行动并不能真正说明这个人就真的是智能的。我永远不可能知道另一个 人是否真的像我一样是智能的,还是说他仅仅是看起来是智能的。基于这个论点,既然弱人 工智能认为可以令机器看起来像是智能的,那就不能完全否定这机器是真的有智能的。 需要指出的是,弱人工智能并非和强人工智能完全对立,也就是说,即使强人工智能是 可能的,弱人工智能仍然是有意义的。至少,今日计算机能做的事,像算术运算等,在百多 年前是被认为很需要智能的。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现代科学对大脑的研究还知之甚少,因此现在还无法做到人工智能能够像人一样思考。 B.计算机对人脑进行模拟有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两个途径,目前流行的研究是结构模拟。 C.计算机学习依赖经验,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经验知识解决问题并积累新的经验。 D.计算机尚不能产生“灵感”和“顿悟”,说明计算机的“实践”与人类有本质的区别。 5.下列对材料三、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2008 年经济危机后再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弱人工智能研究和相关领域产业的不断突破。 B.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所以两种研究不存在相互取代的可能。 C.如果强人工智能研究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可能会产生与人类不同的思维与推理方式。 D.针对机器能否拥有真正的智能这一问题,科学家与哲学家之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6.强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想改变目前停滞不前的状态,需要哪些条件?请根据以上材料加以概 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朱先生退兵 陈忠实 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 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 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 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 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逃跑的 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 不过二百里路,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古城百姓将必遭涂炭。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 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 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 之力。”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 下来,收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午时,两位差官又驾着汽车来了,而且带 来了张总督的秘书。门房老者张秀才如实相告:“走了。先生躲走了。” 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褡裢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枪实弹的 卫兵横枪挡住。那人说:“我找张总督。”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那人就站 在门口大声呼叫起张总督的名字,而且发起牢骚:“你三番两次请我来,我来了你又不让我进 门。你好不仗义!”这时候一辆汽车驶到门口停下,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 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朱先生一看,正是早晨破坏他晨诵的那两位差官,便 跟着差官走进总督府见了张总督。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喧道:“先生你是腿上的 肉虫儿不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 就恶心想吐。”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 生笑说:“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 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 朱先生已经踏上咸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褡裢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 连鸣鸣吼叫的汽车也充耳不闻,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 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 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待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 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 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督不由脸红了 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烦了:“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 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 “你诵一首咸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渭城朝雨轻尘,客 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 两日后,朱先生回到省城复命张总督。这时,方巡抚已经罢兵,带领二十万大军撤离姑婆 坟,回归甘肃宁夏去了。 张总督立即传令备置酒席,为朱先生接风洗尘压惊庆功。朱先生从褡裢里掏出食物,大吃 大嚼起来。 张总督难为情地说:“先生这不寒碜我吗?”朱先生不以为然。吃罢喝了一杯热茶,背起 褡裢告辞。张总督死拉住不放:“我还想请先生留下墨宝。”朱先生又放下褡裢,执笔运腕,在 宣纸上写下两行稚头拙脑的娃娃体毛笔字: 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 张总督皱皱眉头不知所云。朱先生笑说:“我这回去姑婆坟,一路上听到孩童诵唱歌谣, 抄录两句供你玩味。”说罢又背起褡裢要走。张总督先要用汽车送,又要改用轿子,又要牵马 驮送。朱先生说:“不宜车马喧哗。” (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 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先生帮助张总督实现了愿望,但又处处拒绝张总督,小说这样写丰富了人物性格。 B.朱先生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知识分子的典范,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将他放在典型 环境中,主要采用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来凸显其性格。 C.小说最后“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的题词内容,不仅反映了民声,也表达了 朱先生对革命军破除陋习、清廉为政的期望。 D.小说中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朱先生语言多为书面语,文雅而古朴;张总督语言多为口语, 直白且随意。 8.文中的朱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概括分析。(6 分) 9.咸阳桥送行,张、朱二人分别吟诵了两首古诗,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6 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阳,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 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 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 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酈,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 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群臣皆贺,申叔时使 齐来,不贺。王问,对曰:“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 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庄王乃复国陈后。 十七年春,楚庄王围郑,三月克之。入自皇门,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 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 不忘厉、宜、桓、武,不绝其社稷,使改事君,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楚群臣曰: “王勿许。”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绝乎!”庄王自手旗,左右麾军,引 兵去三十里而舍,遂许之平,潘尪入盟,子良出质。夏六月,晋救郑,与楚战,大败晋师河上,遂 至衡雍而归。 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 (节选自《史 纪楚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 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 B.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 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 C.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 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 D.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 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八年”指楚庄王八年,采用的是王公年次纪年法,汉武帝之前采用这种纪年法的比 较普遍,“庆历四年春”也是采用这种纪年法。 B.“虞夏”指有虞氏之世和夏代。有虞氏是远古部落名,舜是虞代最后一位统治者,称“虞 舜”,相传舜禅位禹,夏代由此开始,称为“夏禹”。 C.“肉袒牵羊”是古代战败投降的一种仪式。“肉袒”指脱去上衣,露出肢体,以示降服 或谢罪。“牵羊”指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 D.“质”是“质子”,是古代君主为表示诚意与妥协,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 或世子等贵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庄王胸有大志,意属天下。他借问鼎之机,向王孙满示威。王孙满告诚他君临天下要 重德,并借天命之名使楚庄王知难而退。 B.楚庄王善于纳谏,过而能改。他攻灭陈国,令其成为楚国的一个县。后来他听从申叔时 的劝谏,将陈国政权还给陈君的后裔。 C.楚庄王重视道义,言而有信。他力排众议,接受郑伯的投降,并与郑国订立平等条约。 D.楚庄王宅心仁厚,不为己甚。他敬重郑伯的谦卑诚恳,断定他深受人民爱戴,故不灭其国, 他赞赏华元为民请命,故退兵离开宋国。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庄王自手旗,左右麾军,引兵去三十里而舍,遂许之平。(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作者和杜审言都于神龙初年(705)流放岭南,杜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 南境内),沈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 洛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天长地阔”“岭头”“白云”看似自然之物,但营造的意境却寄托了作者强烈的感 情。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洛浦风光”和“崇山瘴疠”形成强烈的反差,引起读者的共 鸣。 C.“人何处”是默念友人杜审言人在何方,类似于设问,不答而答,不言自明,表意含 蓄。 D.最后一联“两地江山”即可指与朋友分隔之远,又可指与朝廷相距万里之遥,面君之 难。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概括说明。(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晋文公认为作战应遵循道义。他认为“ ”是不仁道的,“ ” 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替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所以撤军离开郑国。 (2)《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段中从“士”的角度侧面展示荆轲出行场面悲壮和激 愤的两处是:士皆垂泪涕泣; , 。 (3)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认为,“真的猛士”是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着” 是因为他们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 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 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 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 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 0.01 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 5000G。 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B.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C.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 0.01 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 技术,我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 B.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 0.01 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 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 C.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 0.01 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 统,我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D.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 0.01 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 们做了 18 种概念模型。 20.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 A.挥斥方遒 激浊洋清 博闻强记 短小精悍 B.不寒而粟 步履蹒跚 草菅人命 廖廓江天 C.图穷匕见 戮力同心 秋豪无犯 劳苦功高 D.目眦尽裂 自矜功伐 陨身不恤 长歌当哭 21.下面几组句子中,使用的文言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 ) A.大王来何操 时人莫之许也 唯我马首是瞻 沛公安在 B.吾属今为之虏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见笑于大方之家 C.得复见将军于此 见燕使者咸阳宫 以其无礼于晋 燕王拜送于庭 D.求人可使报秦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 群臣侍殿上者 22.下面是某班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 分)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 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 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发奋努力,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 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 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四、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直地一直地往前走,疯狂的世界,迎着痛把眼中所有梦,都交给时间。想飞就用心地 去飞,谁不经历狼狈。我想我会忽略失望的灰,拥抱遗憾的美。 (《我的梦》) 面迎海上风,在世界之外,在时间之中。无问西东,就奋身做个英雄,不枉那青春勇。 愿心之自由,共天地俊秀,有情有梦。 (《无 问西东》) 每次奋斗,拼来了荣耀;我们乘风破浪,举目高眺。心中力量,不怕万里路遥,再高远 的梦也追得到。我们都是追梦人!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你追我赶,风起云涌春潮;海 阔天空, 敞开温暖怀抱。(《我们都是追梦人》) 歌为心声,歌如人生;歌曲吟唱时代心声,歌词跳动历史脉搏。以上歌词都写到了“梦”,触发了你对青春和时代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演讲稿,在班会上向你的 同学们表达你的认识和观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1.C “从全社会彻底消失”错误。原文为“秦王朝建立后,更是以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毁 灭诗礼文化,《诗》既在被灭之列,诗教自然也无施展空间,这样它就从国家和民间两个领 域完全退出。只能奄奄一息地苟活于少数经师之手了”,并没有说彻底消失。 2 D “文中引述《尚书》《诗》《春秋》《商君书》《汉书》等古典文献”错误。结合全文内容 分析,文中未引述《诗》《春秋》。原文语句“当时的学者翼奉说,《诗》和《易》《春秋》一 样,‘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可能会干扰选择,需要注意。 3 A (B “完全又回到了第二次的状态”错误。结合“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 礼文化上升为皇权制国家的政教样板”“西周时代,诗教与礼制水乳交融,生成诗礼文化的 高级国家形态”分析,“完全又回到了第二次的状态”错误。C项,“诗教只有与礼制相结合, 才有其历史价值”错误。结合从诗教与礼制关系的离合与演变的历史进程分析,“诗教只有 与礼制相结合,才有其历史价值”于文无据。D项,“这种状态后来应该一直持续,直到清王 朝灭亡”错误。结合文本倒数第二节内容分析,“这种状态后来应该一直持续,直到清王朝 灭亡”推断错误,于文无据。) 4. B(目前流行的研究是功能模拟) 5. D(文中没有直接给出科学家的观点,所以“截然对立”无从说起) 6.①实现对人脑结构研究的突破。(材料一) ②提升计算机“跳跃型学习”能力,使之具有“顿悟”能力。(材料二) ③加强主流科研对强人工智能的研究水平。(材料三) ④打通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界限。(材料四) (每点 2 分,意思接近即可得分;答对 3 点即得满分。) 7.B 刻画朱先生形象没有心理描写 8.①爱读诗书。朱先生有坚持晨诵的习惯,无论是总督差人求见,还是去往劝退方升的路上, 都不忘诵读。 ②不畏权贵。面对总督不阿谀奉承,与总督对话中言语不卑不亢。 ③忧国忧民。朱先生答应前往劝说方升,是为民请命,使百姓免遭涂炭。 ④勇敢从容。朱先生不带一兵一卒前往敌营,勇气可嘉,他肩负拯救古城的使命,表现得淡 定从容。 9.①张总督表里不一,他吟诵古诗,表面上是为朱先生送行,表达一份不舍和祝福,实则是 迫于无奈、应景之诵。 ②朱先生是触景生情,由咸阳桥联想到战火将造成生灵涂炭,吟诗抒发忧愤之情。(每点 3 分) 10.B “则不直矣”的主语是“径者”,要连在一起,排除DC;后面“率诸侯”所做的事 是“伐之”,要连在一起,排除A,选B项。 11.A “庆历四年”是年号纪年法。 12.C. “平等条约”有误,原文有“子良出质”一句,楚庄王已接受了郑伯的投降,胜负 已定,已无“平等”可言。 13.(1)庄王亲自举起军旗,左右的人指挥军队,率军退后三十里驻扎下来,于是答应与郑 国国君讲和。(关键词:引 去 舍 平) (2)略 八年(前 606),楚国讨伐陆浑戎,到达洛阳,在周都郊外阅兵。周定王派王孙满犒劳 楚王。楚王向王孙满询问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统治国家在于道德不在于宝鼎。” 庄王说:“你不要倚仗九鼎!楚国只要销毁刀剑上的刃尖便可以铸成九鼎。”王孙满说: “哎!君王忘记这些了吗?过去虞夏昌盛时,边远的国家都来朝贡,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金属, 铸成九鼎,其上绘了许多山川物体,各种怪异之物都具备,好让百姓知道怪异为害情况。桀道德败坏,鼎便被迁到殷朝,殷延续了六百年。殷纣王残暴狂虐,鼎又被迁到周朝。如果天 子道德美好,鼎虽然很小却重得移不动;如果天子道德败坏,鼎即使再重也容易移动。过去, 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郏鄏(jiá rǔ),占ト说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意 旨。如今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上天的意旨没有改变。问鼎轻重,确实不可以啊。”楚王オ撤 军回国。 十六年(前 598),楚国讨伐陈国,杀了夏征舒。因为征舒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所以楚 国杀死了他。攻下陈国后,楚国就把它划作自己的县。群臣都庆贺胜利,只有申叔时刚从齐 国出使归来不庆贺。庄王问他为什么,申叔时回答说:“俗语说,牵着牛笔直地走到人家田 里,田的主人抢走了牛,牵牛走入人家田里确实不对,但抢走牛不也太过分了吗?当然,庄 王您是因为陈国动乱才率领诸侯们攻伐它,明明是有理攻伐它,但贪婪地把它划归为自己的 一个县,这怎么能在天下发布命令呢!”庄王于是又恢复了陈国后代的地位。十七年(前 597),春天,楚庄王包围了郑国,三个月攻下它。从皇门进入郑都,郑伯脱去上衣露出胳膊 牵着羊迎接庄王说:“我不为上天所保佑,不能侍奉您,您因此发怒,来到我国,这是我的 罪过。我怎敢不听从您的命令呢!您把我遗弃到南海吧,或者把我当奴隶赏赐给诸候,我也 唯命是听。假若您不忘记周厉王、宣王、郑桓公、武公,不断绝他们国家的祭祀,让我侍奉 您,这是我的心愿,我也不敢有如此的奢望。只是大胆地向您表白一下。”楚国的大臣们都 说:“君王不要答应他,”庄王说:“郑国君能这样谦卑,就一定能任用自己的百姓,怎么 可以断绝他的祭祀呢”说完,庄王亲自举起军旗,左右的人指挥军队,率军退后三十里驻扎 下来,于是答应与郑国国君讲和。郑大夫潘尫(wāng)来订立盟约,子良到楚国当人质。夏 季六月,晋国救助郑国,与楚国大战,在黄河畔楚国大败晋军,楚国一直打到衡雍才回国。 十年(前 594),楚国包围了宋都,因为宋国杀死了楚国使者。楚国包围宋五个月之久, 都城内粮食吃尽,人们互换亲子骨肉而食,劈开人骨当柴烧。宋国的华元出城向楚军讲明实 情,庄王说:“这是君子啊!”于是撤军离去。 14.C “人何处”更主要的是表达自己和朋友的天涯飘落、孤独失意之感。 15.①“天长地阔岭头分”表达了与朋友同僚的惜别与思念家乡之情。 ②颔联表达了对流放之地的野僻荒蛮的失落之感。 ③颈联表达了流落天涯的飘零、孤独与对家乡故地的思念。 ④尾联表达了对重新得到皇帝起用、为朝廷效力的渴盼之情。(每点 2 分) 16. 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士皆嗔目 怒发上指冠 敢于这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地鲜血 17. B(第一处,“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后来居上”指后来的超过先 前的;根据语境“弯道超车”,应是“后来居上”。第二处,“养精蓄锐”指养好精神准备 战斗,侧重于休养;“厚积薄发”是指准备充分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根据 语境“苦练内功”,应是“厚积薄发”。第三处,“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 的内容;“毋庸置疑”指完全不需要怀疑,侧重指事情的确定性;根据语境“中国制造面临 过这样的尴尬”,应是“毋庸讳言”。第四处,“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 追求枝节的、次要的;“舍近求远”指放着近的去求远的;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去抢购国外 的,所以用“舍近求远”。故答案选A。) 18. C(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 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 19.A(选项B和选项C,搭配不当,检验标准应该是“精确”到某程度;且不合逻辑,“约” 与“左右”矛盾;选项C和选项D,搭配不当,“突破……系统”搭配不当。) 20.B 激浊扬清 不寒而栗 寥廓江天 秋毫无犯 殒身不恤21.D 22.①“抛砖引玉”改为“踊跃发言”;②“给予高度评价”改为“感到十分高兴”;③“学 习成绩差”改为“学习成绩暂时不太理想”;④“殷切期望”改为“希望”;⑤“目前的当务 之急”改为“当务之急”。 【例文】 矢志不渝,追逐梦想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矢志不渝,追逐梦想”。说起梦想,你会想起什么?是十岁那年渴望 成为太空人的梦?还是十三岁那年对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狂热?回首过去十余载,其实你的 梦从未断过,但为何当有人问起,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会哑口无言呢? 亲爱的同学们,在初入高中时,你是否曾说过“我要上清北”的豪言壮语?你是否也曾踌躇 满志地立志要在这三年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这不都是你曾经的梦想吗?但你或许因为高 中第一场考试消极了心态,或许因为一次次地打击变得敏感脆弱,又或许是在强大的现实面 前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你选择了把梦想还给现实,选择了听命于天,而忘了事在人为。 罗曼罗兰曾说“暂时的是现实,永生的是理想”。诚哉,斯言,现实是当下,是现在正在聆 听的你,是疲于学习压力的你,是在迷惘中徘徊不定的你,那么何为理想?是你为了它努力 的样子,是支撑你在枯燥乏味中一路向前的力量,是你拨开迷雾所需的明灯,又或许它只是 一个大学的名字,一座梦幻的城,一个你向往的人。 且听首阳山上采薇之歌,那以死抗争的信念;且看弃医从文,穷尽一生唤醒国人的鲁迅先生, 且看张渠伟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劳累在一线的身影。再看如今的你,是否仍满怀希望和 梦想,踏歌征程? 梦想从来不该是你“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真实写照,而是你在它诞生的那一刻, 由心底迸发出的那股冲动,是你一次次将要放弃之时,再度想起仍能充满动力的东西。如果 不是有梦想有渴望,你为何满心虔诚地在红丝带下写下心仪的大学?你为何会在桌上写下一 个名字?又为何将一句话贴在入目可见处?别总说“我是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你只是把 梦想深藏,不敢在不可知的未来面前展露,在生怕打脸和嘲讽的一种自我保护中,忘记了曾 经拥有的梦。 现在,是时候把梦想拿出来了。难道你要在被问及梦想时,在成年之后偶然看到励志标语时, 在垂垂老矣,回望过去时,才恍然大悟似的说一句“原来我曾有梦想”吗?现在的我们,是 不是该带着对远方的渴望,正视当下,早起一分钟,手机锁屏多一分钟,多看一分钟错题, 多总结一分钟经验,多爱自己一分钟。不必强求自己一定要有鸿鹄之志,但一定要有仰望星 空习惯,《莽荒纪》中有言“我本微末凡尘,也可心向天空”,也不必将梦想时刻挂在嘴边, 雨果曾说“让内心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幸福”你只需选择自己真正想要 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认为现在已经晚了,你才十几岁,长远来看,你还有几十 年的光阴,正所谓“羡子年少正得路,犹如扶桑初日升” 最后,不妨在心里回答最初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文能力。这是一个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将自己代入 情境之中,有明确的任务意识。(1)作者意识:作者是班级的一员。(2)读者意识:以同 班同学为演讲对象。(3)内容意识:综合材料内容;“梦”与“青春”和“时代”的关系。 (4)文体意识。文体明确要求是演讲稿,格式可不作严格要求,但是要注意演讲稿在内容 和语气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作文试题力图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讨论立德树人,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 型,给了 3 则具有抒情性质的材料,从多角度激励人们勇敢追梦。 材料一《我的梦》侧重个人梦想的实现,激励人们直面挫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执着地去追 逐梦想;材料二《无问西东》侧重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励青少年不负青春,勇敢追梦;材料 三《我们都是追梦人》侧重共同奋斗的意义,呼唤砥砺同行,志存高远,战胜艰难险阻,去 追逐梦想,拥抱梦想。三则材料有同有异,其含意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材料一与其他两则 材料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这样做,意在提供相互矛盾的素材,激发考生在矛盾对立中展 开深入的思考和论述。提示语“歌为心声,歌如人生;歌曲吟唱时代心声,歌词跳动历史脉 搏”,前半部分侧重自我与人生,与“青春”相联系;后半部分侧重时代与历史,与“时代” 相联系。提示语“以上三段歌词都写到了‘梦’”,则作文围绕“梦”来展开,较为顺理成 章。提示语提到“演讲稿”,因此要防止文体不分。演讲与作文的不同,归根到底在于作文 是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的双向交流;除此之外, 听众与听众也 处在双向交流之中,不过他们交流的不是语言,而是情绪和反应。基于此,演讲稿的写作一 般要注意以下要求:尽量使用听众觉得与众不同的词语,如古诗、名句、名言或者网络、社 会、切中时代利弊的新词,做到引人入胜;尽量使用排比句和循环句,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吸引听众;尽量使用首尾呼应的方法,突出重点,推出理想的效果;讲究思维的逻辑 性,由浅入深、有条有理的把论点论据讲明白,讲清楚;懂得托物起兴,有一个好的开头很 重要,同时结尾也要有力而精炼,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立意:立意可以通过三则材料“合并同类项”概括得出,也可以通过三则材料互补综合 得出。但要注意两者均要与“青春和时代”相联系。1.三则材料“合并同类项”概括立意: 坚守梦想,勇往直前;追梦要有无畏无惧的气魄。追梦路上应风雨兼程;追梦要有可歌可泣 之精神。2.三则材料综合互补立意:努力奋斗,勇敢追梦;笑对挫折艰难,坚韧追梦;在时 代洪流中,不惧风浪,不负青春,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而奋斗。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的题目,比如“矢志不渝,追逐梦想”。然后 开门见山,引出演讲的标题,明确话题——梦想。正文主体部分先回顾初入高中时的梦想, 接着指出现在的状态——把梦想还给现实,选择了听命于天,然后结合事例分析梦想是什么, 最后指出该如何去追逐梦想。结尾部分呼应开头,首尾圆和。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