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八校”2020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2019.12
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①②,选修 3-1,选修 3-5,选考内容。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到 2020 年我国将实现核电 5800 千瓦投运,300 千瓦在建目标,铀
核裂变是获取核能的重要途径,在一次铀核裂变中,一个中子轰击 U 的核反应方程为:
n+ U→ Xe+ Sr+m n,则 m 为
A.10 B.9 C.3 D.2
15.我国西电东送工程中,采用了 1100KV 特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其中有两个输电塔之间的输
电线近似可看成是水平直导线且沿东西方向,两塔之间距离为 L,某时刻输电电流为 I,已知
该地区地磁场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0°,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则该时刻其中一根导线所
受到地磁场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BIL B. BIL C.BIL D.0
16.一个质量为 0.1kg 的小球从 20m 高处落下,与地面碰撞后反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2.8m,小球从开始下落到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 4s,重力加速度 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则小球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A.8N B.10N C.12N D.15N
17.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放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下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
时间为 t,若在物块放在 A 点的同时,给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等于 mg 的压力(g 为重
力加速度),则物块由静止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
A. B. C.t D.
18.一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 t=0 时刻,一带正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射入该电场,电场
力对粒子做功的功率为 P,不计粒子重力,则 P-t 关系图像是
235
92
1
0
235
92
136
54
90
38
1
0
2
3
2
1
t2
1 t2
2 t219.如图所示,某卫星在轨道 1 的 A 点经半椭圆轨道 2 变轨到轨道 3 上 B 点轨道 3 半径是轨
道 1 半径的 2 倍,卫星在轨道 1 上运行时的周期为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沿轨道 2 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速度在变小
B.卫星沿轨道 2 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机械能在变小
C.卫星在轨道 3 上运行的周期为 2T
D.卫星从 A 点沿轨道 2 运动到 B 点所用时间为
20.如图所示,M、N 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在 M、N 两点分别放置电量均为 q 的正、负点电荷,
椭圆的长轴为 AB,短轴为 CD,O 是椭圆的中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两点电场强度和电势均不相同
B.C、D 两点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
C.将一个负电荷从 A 点沿椭圆移到 B 点,电场力做负功
D.椭圆内越靠近 M 点电势越高,电场强度越大,越靠近 N 点电势越低,电场强度越小
2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甲的图
线为抛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5m/s
B.甲、乙相遇时,运动方向相反
C.甲、乙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T8
63O.在甲、乙相遇前,甲的速度为 2.5m/s 时,甲乙相距最远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5 分)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方法:在底边长为 L、高为 H 的
斜面体的底端附近 A 点安装一个光电门,让装有遮光片的物块从斜面上 B 点由静止释放。
(1)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 d,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记录物块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遮光时
间为 t,则物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 v=___________;
(2)测得 A、B 问的距离为 s,重力加速度为 g,则物块在斜面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___________;物块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23.(10 分)某同学在做“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1)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d 如图甲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 d=___________mm ;
(2)设计如图乙所示电路测金属丝的电阻,根据乙图将丙图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3)闭合电键前,丙图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闭合电
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电压、电流的值,在坐标纸上作出 U-I 图像如图丁所示,则可
求得电阻丝的 R=___________Ω(保留 2 位有效数字)测得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为 L,则根据电
阻定律可得到电阻丝的电阻率ρ=___________(用 R、d、L 表示)根据图乙电路测金属丝的电
阻,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倜大”或“偏小”)24.(12 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细线连接,轻弹簧压缩在两物
块之间,物块丙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甲、乙、丙的质量分别为
2m、m、m,使甲、乙一起以速度 v0 向右匀速运动,乙与丙碰撞后粘在一起,甲、乙、丙以
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过程中,连接甲、乙的细线断开,最后,甲的速度刚好为零,求:
(1)乙与丙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
25.(20 分)如图所示,在竖直直角坐标平面 xOy 区域 I(0≤x≤L)和区域Ⅱ内分别存在匀强电场,
区域 I 内电场强度大小为 E,方向沿竖直 y 轴正方向,区域Ⅱ内电场强度大小方向未知,一质
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的小球从坐标原点 O 以某一初速度沿水平 x 轴正方向射入电场
区域 I,从 P 点进入电场区域Ⅱ,到达区域Ⅱ右边界的 Q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P 点的坐标为
(L,L).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带电小球射入电场区域 I 时的初速度大小.
(2)若区域Ⅱ内电场方向水平,求小球从 O 到 Q 电场力做的功。
(3)若区域Ⅱ内场强取最小值,求此最小电场强度和 Q 点坐标。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 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 3-3](15 分)
(1)(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
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和内能一定大
B.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分子平
均动能一定相同
(2)(10 分)如图所示,汽缸开口向上,缸内壁有固定小砧,质量为 m 的活塞将缸内封闭一段气
体缸内气体压强为 2p0+ ,g 为重力加速度,活塞到缸底的距离为 h,活塞横截面积为 S,
大气压强为 p0,环境温度为 T0,活塞与汽缸内壁气密性好且无摩擦,汽缸与活塞的导热性能
良好。
①缓慢降低环境温度,使缸内气体的体积减半,则环境温度应降低为多少;此过程外界对气
体做的功为多少?
②若环境温度不变,通过不断给活塞上放重物,使活塞缓慢下降,当活塞下降 h 时,活塞上
所放重物的质量为多少?
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t=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x=2m 处的质
点 P 在平衡位置沿 y 轴正向运动,从图示时刻开始,平衡位置在 x=0.4m 处的质点 Q 经过 3.3s
第二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波沿 x 轴正向传播
B.x=4m 处的质点在任 0.5s 内通过的路程都为 0.2m
C.x=1m 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 2s
D.波沿 x 轴传播的速度大小为 2m/s
E.t=2.5s 时,质点 P 振动的加速度最大
(2)(10 分)如图所示,ABC 为直角三棱镜的截面,∠B=90°,∠C=30°,D 为 AB 边上的一点,
E 为 AC 边上一点,AD=AE=L,一束光线照射在 D 点,改变入射的角度,使光线刚好从 E 点
射出,光线从 E 点射出后,刚好与 BC 平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求:
①光线通过玻璃后的偏向角;
②光线从 D 点传播到 E 点所用的时间。
S
mg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