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12.21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
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②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
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
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
在一起。
③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
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威
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
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
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
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
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④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
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
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
能停留在ロ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
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
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
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⑤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
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
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
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
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
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オ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
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⑥“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
低估青春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
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
起。
B.我们任何时候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
严。
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
标。
D.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C.文章第五段论述了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
文化传统。
B.对于个体而言,不能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够做什么、
做了些什么。
C.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中国民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踟蹰不
前、不思进取。
D.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
时代的业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摘编自 2018.2《光明网》)
民以食为天,但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以外卖为天。《2017 年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的统
计显示,基于互联网的外卖平台整体月活用户超过了 8000 万。外卖不仅占领了写字楼、办公
楼和格子间,接下来还要占领火车和春运。在“铁路 12306”APP 上,提前一小时预订高铁外
卖,就不用再吃“火腿肠+方便面”了。外卖风行,有人点赞,有人拍砖,但毫无疑问,外卖
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饮食是重中之重。历朝历代的“大 V”里面,“吃货”一点不罕见。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伊尹在《本味》中,
列举了美食的苛刻标准,“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
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比“吃什么”还重要。寻常百姓,至少要
做到孔子说的“食不言,寝不语”,招待客人,也要严格按照地位、辈分、官位等主次有序
落座。皇室就更讲究了,清朝标准御膳有 120 道菜,还分为主食、点心、果品等。
吃个饭还这么累,白领们玩不起也玩不转这繁琐的美食套路。外卖,把“怎么吃”的繁
文缛节全部去掉了,直接回归到“吃什么”的本质。从品类来说,外卖的口味相当丰富,不
输堂食。其实,有自信的店,才会用外卖宴客。
外卖解放了厨房,解救了主妇。中国女性多年未变的标准,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
厨房”。做饭这件事,成了家庭主妇们强制性的角色使命,也不管主妇们是不是真爱弹奏“锅
碗瓢盆交响乐”。但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人士不是更好吗?再说,从职场来看,女士的压
力丝毫不比男性小。晚上加完班回家,与其花一小时做饭,半小时洗碗,倒不如一键点个外
卖,半小时内送上门,省事省力省时。外卖还拯救了苦哈哈的单身汉。早在 2015 年,中国单
身人口数量就相当于俄罗斯、英国人口的总和,超过了 2 亿,占总人口 14%。而美团点评集团
曾在去年透露,平台 65%的订单来自单身用户,尤以外卖快餐最受单身汉欢迎。
当然,外卖有利也有弊。中国饮食文化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
生活——聚食制长期流传,是我们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重视
食材、顺序、餐具,满足了人们的审美与礼节需求;而传统烹饪中的精华也无法在一份外卖
中得到体现。但不管如何,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生活中,点外卖己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材料二:
图表 1:2011-2018 年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表 2:2011-2018 年在线外卖用户规模及增速(单位:亿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从 1978 年到 2018 年,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个年头,老百姓经历了从缺吃少穿到迈向小
康生活的巨变。
“半夜吃一碗热气腾腾滑溜溜的粉,外面是星光点点,人间真值得。”现身长沙就忙着
“寻味”的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笑说,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饿”,“只要饿了,吃什么都
好吃。只要饿,你会有特别多的朋友,也会有突然出现的很好的厨师和美食家,不饿的话,
谈不上什么吃。”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陈晓卿打造了一批让吃货“欲罢不
能”的作品,连蔡澜都现场夸奖他纪录片拍得好,“特别肯花时间”。
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饮食变化,陈晓卿直言中国人从吃饱到吃得精细、吃得健康,确
实变化特别大。但在这种变化的背后,我们吃东西的礼仪和对食物的敬畏消失了。这也是陈
晓卿做《风味人间》的初心,“不能因为走得太快,就碰碎东西,我们选的角度是那些弱小
的,可能会没有的东西。我们想给农耕时代的食物留下一个背影。”
(摘编自 2018.12“人民网”)
材料四:
《风味人间》全片共 8 集,历时四年精心准备。虽然同样是讲述以美食为线索的人文故
事,但与《舌尖》着眼于中国传统美食不同,《风味人间》把地域范围扩展到了全球。在全
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
与食物的关系,并勾勒出恢弘的中华美食地图,从美食中折射出中国人民族个性的侧面。这
样大范围的追根溯源,意在表达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异曲同工的。除了以往常用的航
拍、延时,制作团队还和中科大的“美丽科学”团队合作,在拍摄中加入了超微摄影和显微
摄影。 (摘编自 2018.11“人民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7 年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B.2013-2018 年在线外卖市场增速与同时期在线外卖用户增速成正相关关系。
C.陈晓卿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但也有遗憾。
D.《风味人间》的制作团队没有墨守成规,能够引进先进技术拍摄高品质纪录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饮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希望食物做得越精细越好,伊尹则强调
做美食要把握好度。
B.2011-2014 年在线外卖用户增速上升,购买外卖人数持续增加;2014-2018 年在线外卖用
户增速下降,点外卖的人逐年减少。
C.陈晓卿说,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饿”,这句话与俗语“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蜜
不甜”有异曲同工之妙。
D.《风味人间》与《舌尖》同中存异。前者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并从中折
射出中国人民族个性的侧面。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外卖这种饮食方式的利与弊。(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
除夕 刘以鬯
云很低,像肮脏的棉花团,淡淡的灰色,摆出待变的形态。然后,淡灰于不知不觉间转
成昏暗。大雪将降。这样的天气是很冷的。他身上那件棉袍已穿了七八年,不可能给他太多
的温暖。要不是在城里喝过几杯酒,就不能用倔强去遏止震颤。郊外缺乏除夕应有的热闹,
疏落的爆竹声,使沉寂显得更加沉寂。这一带的小路多碎石。他无意将踢石当作游戏,却欲
借此宣泄蟠结在心头的悒郁。几个月前,死神攫去他的儿子。他原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现在喝得更多,举腿踢空时,身子跌倒在地。他不想立即站起。他的理智尚未完全浸在酒里,
思想像一潭死水,偶有枯叶掉落,也会漾开波纹。他眼前的景物出现蓦然的转变,荒郊变成
梦境:依旧是亭台楼阁,依旧是雕梁画栋,依旧是树木山石,依旧是游廊幽篁。他甚至见到
那对石狮子了……他发现自己已身处于一个大庭院中。他一向喜欢这地方:辉煌的灯烛照得
所有的陈设更具豪华感,连门神对联都已换上新的了。这是三十晚上。小厮们早已将上屋打
扫干净,悬挂上祖宗的遗像。这里,路灯高照。这里,香烟缭绕。有人掷骰子。有人放爆竹。
到处弥漫着除夕独有的气氛。这种气氛,具有振奋作用,像酒。人们显然已喝过酒了,每个
人的脸颊都是红通通的。
…………
一阵狂风,将屋里的烛光全部吹熄。来自黑暗的,复归黑暗。眼前的一切消失于瞬息间。
连说一声“再见”的时间也没有,四周黑沉沉。
依旧是除夕,两种不同的心情。
落雨了,当他跌跌撞撞朝前行走时,蓦地刮起一阵狂风,雨雪泼洒在他的脸上。袜子湿
了,冷冰冰的感觉使他浑身鸡皮疙瘩尽起。他自言自语:“不会迷失路途吧。”
前面忽然出现灯光。
这灯光从木窗的罅隙间射出来。在黑暗中,一盏昏黄不明的油灯也能控制一切,他想。
醉意未消,仍能记得他的妻子此刻正坐在油灯旁边等他回去吃饭。
“我回来啦!”他嚷。木门启开。他的妻子疾步走出来,屋里的灯光,在风中跳跃不已。
自从孩子死去后,这个女人就不再发笑。她脸上的表情一直好像在哭,只是泪水总不掉下来。
“这是除夕,我为你煮了一锅饭。”语调是如此之低,显示她的健康正在迅速衰退。
火盆里烧的是潮湿的树枝,青色的烟霭弥漫在这狭小的茅屋里,熏得他猛烈咳呛,脖颈
上有血管凸起。炉灰被门缝中挤进来的北风吹起。那半明不灭的油盏,阴沉沉的,使泥墙涂
了一层阴惨的淡黄。就在这些薄薄的泥墙上,居然挂着几幅屏条与对联。都是他自己的手迹,
并非用作装饰,而是随时准备拿进城去换钱的——当他想喝酒的时候。明天是新年,明天没
有人买画,他想。“吃吧。”声音来自右方,转过脸去观看,他的妻子没精打采地坐在那只粗
糙的小方桌边,低着头,像倦极欲睡的猫。
雪落在屋顶上,原不会发出什么声音。此刻,他却听到了沙沙的雪声。这地方的宁静,
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可怕。那种结局太悲惨,他想。每一次想到那结局时,心烦意乱。那种结
局太悲惨。他想。他的手,下意识地捉揉着那条长长的辫子。那辫子,像绳索般缠绕着他的
脖颈。他想到死亡。当他想到死亡时,连青山不改的说法也失去可靠性。骤然间,生命似已
离他而去。这种感觉不易找到解释;不过,每次产生这种感觉时,心中的愁闷就会减去不少。
“不能有这样的结局!”声音有如刀子划破沉寂。木架上有一叠文稿。他抽出底下的一部分,
投入火盆,熊熊的火舌乱舐空间。他烤手取暖。他将思想烧掉。他将感情烧掉。他将眼泪烧
掉。他将哀愁烧掉。他笑。这笑容并不代表喜悦。他的妻子将文稿从他手中夺过去,他将文
稿从妻子手中夺过来。“为什么?”她问。他将她推倒在地。这个题材只有在他笔下才能获得
生命。现在,他将这个生命杀戮了。“不能有这样的结局!”他笑。但笑声不能阻止北风的来
侵。门与窗咯咯咯、咯咯咯地响起来。这是除夕,久久听不到一声爆竹。
他手里仍有一叠文稿,一页继一页投入火盆,看火舌怎样舞蹈。那不幸的结局被火焚去
时,他产生释然的感觉。他将剩下的文稿全都投入盆内。起先,火盆仿佛被这过重的负担压
熄了,没有火焰,只有青烟往上升。稍过些时,刺鼻的青烟转变为滚滚的浓烟,虽浓,却常
常被熊熊的火焰划破。火焰企图突破浓烟的重围。火与烟进入交战状态。火焰占了上风,像
螺旋般地往上卷,往上卷,往上卷……他笑了。浓烟消散。火焰像一朵盛开的花。他纵声大
笑。火焰逐渐转小,像不敢穷追的胜利者带着骄傲撤退。黑色的灰烬到处飞舞。
他作画的兴趣已激起。他倔强地将白纸铺在桌面,拿起画笔,将抑郁宣泄在白纸上。然
后他的视线模糊了,一些好像见过的东西,忽然乱作一团。摇摇头。那些乱七八糟的思念蓦
地消失,一若山风吹散浓雾。他笑了。用笔蘸了墨,将他的灵感写在白纸上。然后他的视线
又模糊了。这一次,有如向空间寻找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找到。他固执地要实现一个愿望,
必须保持理智清醒。当他画成那幅画时,仿佛有人在他背上推了一下。手臂往桌面一压,半
边面孔枕在手臂上。他是一个胖子,血压太高。在追寻存在的价值时,跌入永恒。他已离开
人世,像倦鸟悄然飞入树林。他的妻子从后边走出来,以为他睡着了。望望画纸,原来画的
是一块石头,没有题诗,未盖图章,左侧下端署着三个字:曹雪芹。(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将灰色的云喻作“肮脏的棉花团”,既表明了雨雪将至,也给全文奠定了凄凉
悲怆的感情基调。
B.几个月前儿子的死亡使得主人公喜欢上了喝酒,他和妻子长时间沉浸在痛苦中,只能借
酒浇愁,度日如年。
C.“除夕”这一时间节点巧妙地串联起了主人公的回忆与现实,梦中的繁华和现实的破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D.小说句式灵活多变,用词典雅含蓄,描写极富画面感,带有诗歌般的韵律韵味,体现了
作者的美学追求。
8.请结合文本概括并简要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6 分)
9.本文主要由作者的想象构成,但读完全文,我们似乎又亲历了伟大文豪曹雪芹的临终时刻。
请结合全文,从小说“虚构”与“真实”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学士。华性孝,
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
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
知县。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
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
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
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
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军法论。”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
正,叙其归国之诚,令从臾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与士实、养正谋,则皆劝
之疾趋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十余日调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七月壬辰朔,留
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
“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
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
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诸军殊死战,贼
大败,退保樵舍,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
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
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B.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
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C.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
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D.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
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由朝廷举办的殿试的考生的称号,文中“进士第一”
指考中状元。
B.学士,原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员名称,也可泛称有学问的
人及文人学者。
C.擢,有“提拔、提升”之意,在古代还有“陟”、“晋”、“转”、“窜”等表达相同意思的
词。
D.壬辰朔,是古代干支月相兼用的纪日方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七月壬辰朔”是七
月初一那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守仁为官忠诚职守。宁王叛乱发生之后,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
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地南昌。
B.王守仁遇事足智多谋。使用离间计离间宁王和伪相之间的关系,这一计谋后来虽然被宁
王识破,但起到了贻误叛军战机的作用。
C.王守仁能够总揽大局。在平定宁王的叛乱当中避实就虚,没有派兵救助安庆,而是抓住
战机,攻破了叛军实力薄弱的南昌。
D.王守仁善于随机应变。在黄家渡决战中,叛军初战失利败退,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王守仁于是用火攻的方法一举击溃了叛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5 分)
(2)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闻人说海北①事有感 聂夷中②
故乡归路隔高雷③,见说④年来事可哀。
村落日中眠虎豹,田园雨后长蒿莱。
海隅久已无春色,地底真成有劫灰⑤。
荆棘满山行不得,不知当日是谁栽。
【注】①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②聂夷中,唐末诗人,河东人,生卒年不详。作者一作明
代丘濬。③高雷,高山;雷,山名,在河东蒲坂县南。④见说,听说。⑤劫灰,本指劫后
的余灰,后谓战乱或大火毁坏后的残迹或灰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点题,言身在异乡,对故乡之事只是听闻;“哀”字点明题中之“感”,哀情笼罩全
篇。
B.颔联给出一组特写镜头,意象绵密,动静结合,写尽灾乱后田园荒芜、萧条凄凉的悲惨景
象。
C.颈联前句承上联感叹海北灾乱由来已久,“春色”既指美好的春光,也喻指百姓的安定生
活。
D.本诗与其代表作《咏田家》(其一)写法完全一致,将叙事、写景、议论、直抒胸臆为一体。
15.本诗题为“闻人说海北事有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感”的层次与内容。(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白《蜀道难》善用神话传说,如诗中说蜀地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年“ ”,
以显其闭塞;后来“五丁开山”,才有了“ ”这样的秦蜀相通。
(2)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
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 ”的观点是相同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鲲龙”AG600 是一款国产大型灭火及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于 2009 年 6 月启动研制。
历经 9 个寒暑,“鲲龙”AG600 ,以最大 53.5 吨起飞重量,成为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
栖飞机,并成功陆续完成陆上和水上首飞,被誉为中国新一代特种航空产品代表作。目前,
世界上能研发水陆两栖大飞机的国家 ,关键的水上起降技术都处于封锁状态。气水动布
局设计,是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独具特色而又十分关键的核心设计。由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
同时本身具有波动性,会对飞机姿态造成扰动,因此产生在陆地上起飞不会出现的问题。“鲲
龙”AG600 ,机身下半部分是船体,( ),保证既能水上起飞又能陆地起飞。
“鲲龙”AG600 飞机按照“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在满足森林灭
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还可兼顾改装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以及为“一带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紧急支援等任务的需要。“鲲龙”AG600 丰富的
功能用途,让它成为的“多面手”。“鲲龙”AG600,是国产大飞机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
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深孚众望 首屈一指 与众不同 填补 B.不负众望 首屈一指 不同凡响 弥补
C.不负众望 屈指可数 与众不同 填补 D.深孚众望 屈指可数 不同凡响 弥补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在机身上部,两个浮筒吊在机翼两侧下方
B.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在机身上部,机翼两侧下方吊有两个浮筒
C.机身上部才像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两个浮筒吊在机翼两侧下方
D.机身上部才像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机翼两侧下方吊有两个浮筒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还可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
运输等用途需要
B.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还可兼顾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
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C.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时,还可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
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D.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时,还可兼顾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
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夏季暑湿,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是家中常备药,尽管这两种药物仅一字之差, ① 。
虽然表面看起来两者都是液体制剂,但从生产工艺到口感,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药。两者最
大的差异就是, ② ,藿香正气液不含乙醇。藿香正气水的制法是将药材用 60%乙醇做溶剂,
浸渍后进行过滤,合并过滤液,混匀。而藿香正气液的制法是将药材加 60%乙醇加热提取,然
后将提取液中的乙醇加热除去,只保留水溶液。其实,不论对什么药物,还是不妨花些时间
阅读药品说明书,从而避免 ③ 。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5 分)
2019 年 7 月 13 日,中国产铁路客车在哈瓦那至圣地亚哥线路上投入运行。长期以来,
从哈瓦那到圣地亚哥约 800 公里的里程,乘坐火车耗时长达 24 小时。随着中国产列车投入使
用,这段旅行时间缩短到了 14 个小时。同时,列车的运力和效率也大幅提升。哈瓦那至圣地
亚哥之间的旧列车仅能载客 400 余人,如今每列客车能载客 760 人以上。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据报载,一位父亲与儿子签订了一份“父子协议”,主要内容是:儿子全部自筹高等教育
经费,自己解决谋业、创业、结婚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父母要自己解决养老费,自己料理日
常生活等各种事宜。这一纸协议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这个协议违背了我国
传统的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的伦理道德;也有人说,传统的双向依赖的亲情与孝道
是建立在农村社会多子多女的人口基础和小农生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已
经成为一种消极因素,应该有一种新型的父代与子代之间的关系来代替。
要求:800 字以上,自拟标题,可以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2020 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答题卡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
题 1 2 3 4 5 7 10 11 12 14 17 18 19
答
6、(6 分)8、(6 分)
9、(6 分)
13、翻译(10 分)
(1)(5 分)
(2)(5 分)
15、(6 分)
16、(6 分)(1)
(2) ,
(3) ,
20、(6 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①
②
③
21、(5 分)不超过 60 个字。
60
22.作文(60 分)
题目: 700800
2020 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A 解析:A.“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
融合在一起”错,原文为“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
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B 解析:B.文章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证明的是家国情怀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
3. D 解析:A.“内化于行、外化于心”错,原文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B.“不能关注国家为
我们做了些什么”错,原文为“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
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C.“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中国民众”错,应是“对于年轻人来
说”。
4.A(“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是作者的观点,并非《2017年中国外卖发展
研究报告》的结论。)
5.B(材料二第二图,增速虽下降,但用户规模仍在增加。)
6.利:(1)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餐饮服务。(2)口味丰富多样,专业化强。(3)减轻
家务负担。
弊:(1)削弱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即淡化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庭观念。
(2)忽视食材、顺序、餐具,未能满足人们的审美与礼节需求。
(3)无法体现传统烹饪中的精华。(4)导致人们对食物的敬畏逐渐消失。(每点1分,各答
三点即可)
7.(3 分)B(根据原文“几个月前,死神攫去他的儿子。他原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现在喝
得更多”可知,“几个月前儿子的死亡”是主人公嗜酒的原因,而非喜欢喝酒的原因。)
8.(6 分)【参考答案】悲伤落魄。除夕的晚上,主人公(曹雪芹)借酒浇愁,悲伤落魄。
暂时愉悦。醉酒状态,他梦回故去岁月,内心愉悦。沉痛至极。回到家,面对多病悒郁的
妻子和破败穷窘的生活,更加压抑沉痛,以致怒而烧稿,来表达对人生的控诉。(一点 2 分,
三点 6 分)
9.(6 分)【参考答案】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曹雪芹,他是《红楼梦》的作者,是真实存在的
人物,虚构的故事情节建立在真实人物曹雪芹的人生经历之上,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作
者虚构了曹雪芹去世前的醉酒、焚稿等一系列情节,并生动地再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对《红
楼梦》及曹雪芹的命运做出了生动的解读,表达了作者对曹雪芹命运的同情和哀叹,丰富了
读者的审美体验。本文创设一系列虚构的情节并注入真实人物曹雪芹的生活历程中,艺术
地带领读者深切地感受曹雪芹所生活的时代,虚构与真实相互依存,提升了小说的艺术价值。
(一点 2 分,三点 6 分。答案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给分)
10.B 11.C.转、窜不是
12.A (朝廷并没有派遣边疆守兵、京城驻军和王守仁等人所率领的军队进攻叛军驻地南昌,
这是王守仁派间谍故意散布的迷惑叛军的虚假消息。)13.(1)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粗食,
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逾”“寝苫”“蔬食”“多”译对各得 1 分,整句翻译通顺得 1
分)
(2)叛军听说南昌被攻破,一定会解安庆之围回南昌自救。我军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取胜
的道理。(“破”“逆”“蔑”、“击之湖中”句译对各得 1 分,整句翻译通顺得 1 分)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亲王华,成化十七年考中进士第一名,授官修撰,累积功
劳任官学士。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
粗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
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王守仁刚正不阿地上奏章营
救,刘瑾发怒,在朝廷上对王守仁杖责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生草木,苗僚
错杂居住。王守仁根据习俗教化引导他们,夷人欣喜,纷纷伐木造屋,来让王守仁居住。刘
瑾被诛杀,王守仁被酌情调任庐陵知县。多次升迁后任考功郎中,后被提拔任南京太仆少卿,
就地升迁为鸿胪卿。
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谋反,知县顾佖把这件事禀告王守仁。王守仁急忙赶往吉
安,于是召集众人商议说:“贼军如果出长江顺流东下,那么南都不能保全。我想用计谋阻
挠他们,稍稍延误他们十天就会没有忧患了。”于是多派遣间谍,用檄书传令府县说:“都督
许泰、邻永率领边疆守兵,都督刘晖、桂永率领京城驻军,各四万人,从水路陆路同时进发。
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部下合计十六万人,直接进攻南昌,所到之处有关部门缺乏供给
的,按照军法定罪。又制作蜡书送交伪相李士实、刘养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意,让他
们怂恿宁王早日发兵东下南都,然后放纵间谍泄露这件事。朱宸濠果然起疑心。他和李士实、
刘养正商议,两人都劝他赶快到南京登帝位,朱宸濠更加怀疑二人。十多天后侦察得知中外
军队没有到南昌,才明白王守仁在欺骗他。七月初一那天,朱宸濠留下宜春王据守南昌,然
后胁迫他的部下六万人,偷袭攻下九江、南康,叛军出长江,迫近安庆。有人请求解救安庆,
王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被叛军占领,我军越过南昌与叛军在长江上对峙,
九江、南康二郡的叛军断绝我军的后方,这样我军就腹背受敌。不如直接进攻南昌。叛军的
精锐部队全部外出,南昌守备空虚。我军刚集中,气势锐利,进攻一定会取胜。叛军听说南
昌被攻破,一定会解安庆之围回南昌自救。我军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取胜的道理。”大家
说“好”。朱宸濠果然从安庆撤还军队。乙卯那天两军在黄家渡相遇,两军拼死战斗,叛军大
败,撤退保守住樵舍,连接舟船组成方阵,朱宸濠拿出全部钱财犒劳将士。第二天,朱宸濠
正在早晨朝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冠军用小船装载柴薪,乘着风势放火,焚毁了朱宸
濠的副船。朱宸濠的船搁浅,朱宸濠仓促换船逃跑,官军追赶并捉住他。一共三十五天叛军
就被平定。
16. (1)不与秦塞通人烟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不必贤于弟子
14.C 解析:“不负众望”: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此处结合“以最大 53.5 吨起飞重量,成
为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并成功陆续完成陆上和水上首飞,被誉为中国新一代特种
航空产品代表作”分析,“鲲龙”AG600 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选用“不负众望”。“首屈一
指”: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最强的第一。
“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此处主要讲“世界上能研发水陆两
栖大飞机的国家”很少,选用“屈指可数”。“与众不同”:表示人或事物突出,有特色。“不
同凡响”:指事物不平凡,多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用于人时表示人才能出众,本领高强。
此处结合“机身下半部分是船体”分析,是与众不同的,选用“与众不同”。填补:填充空白。
弥补:补偿,赔偿。此处与下文“研制空白”搭配,选用“ 填补”。故选 C。
15.D 解析:D 项,根据句式的一致性,括号前一句为“机身下半部分是船体”,所以括号内
应先介绍机身上部,再介绍机翼,因此填入“机身上部才像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机翼两侧
下方吊有两个浮筒”最合适。故选 D。
16.D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语病主要在于成分残缺,“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这
一句中,“满足”缺少宾语“需要”,排除 A 项、B 项;“还可兼顾改装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
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这一句中,“需要”缺少谓语“满足”。C 项,去掉“兼顾”,
改变了原句意思,故排除 C。故选 D。
22:审题指导
这则作文材料回归课本,来自于人教版必修五的“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单元,
又不止于亲情,而涉及到家庭伦理、传统孝道、代际关系等等。此题不同于一般的材料作文,
它属于论辩型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的“父子协定”做出或正面或反面或辩证的评价。
一、肯定这种做法。
1.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有一种新型的父代与子代之间的关系。1.一纸协议,儿子学会了
自强自立,自力更生,在绝境中奋发向上。一纸协议,父亲要自己解决养老费,不把养儿作
为防老依靠。变双向依赖为双向自立。2.父母之爱子,为之计应深远。父母要舍得放手,给孩
子理智而有益的爱,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二、否定这种做法。 1.这是一种铤而走险的实验。签这种苛刻的冷冰冰的“四不管”协议。
让子女过早地承担社会、人生的压力也许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影响到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2.这是一份有悖于亲情伦理的协议。协议带来的正面效果是好的,它很好地回击了“啃老族”
的现象。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违背了传统的亲孝观念,一张强制性的协议,可能让亲
情淡漠,这种行为不宜广泛提倡。
三、运用辩证法,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1.赞成父母放手,不大包大揽,让孩子学会自立;反
对自筹养老,子女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不可记恨父母,要尽心赡养父母。2.协议的内容有
利有弊,有所取也有所舍。如果单纯立意为:批判不孝,我们要弘扬孝道。视为偏离题意。
拟题示例
“父子协议”的舍与留
立意:协议的内容有所取也有所舍
放手也是一种爱
立意:赞成父母培养孩子自立
亲孝并行,大道之始立意:反对自筹养老
契纸与界河
立意:认为协议损害了亲情
父子协议——一个父亲的大智慧
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有一种新型的父代与子代之间的关系
给父子关系松绑
不可摒弃的传统
立意:我们应该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父母爱子,为之计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