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 2020 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史记·殷本纪》载,从开国之君成汤到亡国之君帝辛共 17 代 30 王,其中以弟继兄
为王者有 14 王,以子继父为王者有 10 王。而《史记·周本纪》指出,自文王到幽王共
12 代 13 王,有 12 王为嫡长子继位。据此可发现
A.商朝时期是嫡长子继承制之滥觞 B.周朝的王位继承争议已经杜绝
C.嫡长子继承制成为分封制的核心 D.宗法血亲是商周政治重要特征
2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史上几次导致王朝覆灭的重大农民起义几乎都首发于黄河流域,
这是小麦种植最悠久的地区,由于耕作条件不良,一旦土地兼并,往往导致农民起义;
而水稻的种植区则相对泰平,因为南方有相对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这种观点
A.违背基本的唯物史观 B.体现独特的历史解释
C.忽视一定的时空逻辑 D.缺乏科学的家国情怀
26.李时珍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访问了农夫、樵夫、车夫、猎户、
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
的写作准备了翔实的资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古代医药学注重分析与实证精神 B.古代科技的传播运用了市场机制
C.经济重心转移支撑医药学者研究 D.古代科技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27.黄宗羲赞叹“东汉太学三万人……公卿避其贬议”,主张主管太学的“祭酒”应位同宰
相,天子、宰相、百官都需定期到太学听祭酒评论政治得失。这反映出
A.士人干预政治的愿望 B.黄宗羲不满宰相把持朝政
C.理学官方地位的沦丧 D.明末清初政治的民主倾向
2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
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
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
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A.孙中山割辫表明了坚持改良主义的立场
B.黎元洪割辫体现了其人坚持革命的倾向C.袁世凯割辫反映了民主科学已深入人心
D.三人割辫折射了近代民主革命成为潮流
29.下表是 1918 年北京政府农商部关于全国农户占有土地比例的统计。对此表格的解读较
为 合 理 的是
A.土地私有化的状态下土地兼并不断 B.土地私有化状态下小农经济占主导
C.精耕细作仍是近代农业经营的模式 D.地权的转移与分散加速土地私有化
30.徐州撤退时,国民党军各部竞相丢弃辎重,唯恐漏入包围圈。某少尉直截了当地说:“不
准备便衣才是傻子啦,你认为突过江南就有办法了吗?中央政府都已准备搬家了啦!”
上述情形最有可能发生于
A.1947 年末 B.1948 年初 C.1948 年 7 月 D.1949 年初
31.1984 年,上海市、天津市获得了自行审批总投资在 3000 万美元以下项目的权力,大连
市获得了审批 1000 万美元以下项目的权力。这主要得益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32.图 6 是公元前七世纪末至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
社会关系简图。据此分析,雅典社会发展前七
世纪末——前六世纪初
A.需要解决财产与权利关系
B.应重点关注外国人与奴隶权益
C.必须消除贵族与平民界限
D.应进一步细化社会阶层的划分 图 6
33.《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
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 70 多个议案,
类别 户数 百分比
10 亩未满 20352285 42.7
10 亩以上 12611998 26.4
30 亩以上 7651575 16.0
50 亩以上 4625096 9.7
100 亩以上 2467648 5.2
合计 47708602 100.0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
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
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利益 D.权力机制的不断调整
34.有历史学家指出:“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
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
活方式”。下列西方社会的发展场景,不是这一现状促动而成的是
A.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B.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了勾勒人类未来的深思
C.英国出台《十小时工作日法案》以增加社会福利
D.工人运动勃兴并出现经济诉求与政治要求同存的趋势
35.图 7 是有关二战结束后初期世界形势的漫画
《美国式的“合作”》。该漫画可用于揭示
A.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反苏
B.欧洲一体化步伐加快
C.马歇尔计划的政治目的
D.美欧之间的关系恶化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1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42~46 题为选考题, 图 7
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
工业革命有一个非常惊人的“胚胎发育”模式,大多数工业化成功的国家都经历了这个
阶段。在 16—18 世纪的英国,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
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正是这个原始工业化阶段最终在政府正确
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全面扶持纺织业)支持下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
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19 世纪晚期,
美国、德国采用电力与化工等新技术,大力发展重工业,通过巨型私企有效调控重工业的资
金投入、生产规模和产品销售,从而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的改革开放老老实实地从乡镇企业开始补课。1978—1988 年,中国乡镇企业数量
增长了 12 倍,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 14 倍,GDP 占比从 14%上升到将近 50%。1988—1998 年,
中国终于在原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引爆(复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
的需求。从 1998 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立,以渐进精致的国家行为,
通过基础设施升级、高新技术创斯、高铁联网大动脉,逐步克服能源、动力、交通、通讯等
瓶颈,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崛起现象,是人类经济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观的历史事件之一。工业
革命到现在接近 250 年,但目前只有 10%的人口生活在完全工业化的国家。如果中国能够完
成自己的工业革命,意味着又多了 20%的人能够进入现代工业文明。
——摘编自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13 分)
(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12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变化(节选)
时期 饮食文化特色
先秦时期
贵族饮食有“八珍”之说,对用料、烹饪、数量、餐具等都有严格的规
定,士大夫之下“不以鼎食”。
秦汉时期
外来食物黄瓜、菠菜、胡萝、茴香、芹菜、扁豆、大葱、大蒜登上国人
餐桌,炸油饼、芝麻糊、烧饼等受到热捧。
隋唐时期
士人任官或升迁举办“烧尾宴”招待亲朋同僚,意指“鲤鱼跃龙门,烧
鱼尾高升”。唐诗中还大量提到西域胡家酒店和胡姬。
两宋时期
“北麦南稻”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烧饼、饺子、包子、刀削面等散布
于江南市镇,通宵达旦沿街叫卖。
元明清时期
忽必烈力主的“涮羊内”火锅风行全国,“乳扇”也由蒙古大军带到大
理:朱棣迁都后,实现了“南京板鸭”与“北京烤鸭”的混搭。美洲马
铃薯、玉米成为底层国人充饥的主食。顺治、康熙时代的“满汉全席”
则将中华饮食文化推向新高度。
——摘编自王学奏《中国饮食文化史》
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诸多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
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一一选修 3:旅游地理】(10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让我们去宁夏,给心灵放个假”这是宁夏旅游宣传片的开场白,沙漠、湖泊、山川、花海、黄河水、贺兰山、西夏陵,这里有你能想到的一切。2018 年冬,宁夏推出“冬游宁
夏,享受阳光”冬季旅游活动。小雪纷纷,宁静的冬天,白色的外衣包装了整个世界,遇见
冬天,遇见宁夏,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请你为外地游客推介宁夏冬季可参与的特色旅游项目并简要介绍。
44.【地理一一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洲江全长 168 公里,流经广西境内陆川、博白两县 10 镇,汇入广东湛江饮用水源地
——鸺地水库。前些年,九洲江上游发展起 2000 多家养殖企业,粪便直排,九洲江一度污
水横流。2014 年粤、桂两地联手治理九洲江,本着既让河流复健康生命,又要保百姓生计,
实行“河长制”治水管水;3 年整治成效初显,水清了、岸绿了,百姓钱袋子更鼓了。
推断九洲江“河长”围绕养殖户治理养殖污染采取的措施。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1950 年,接
收天主教会在华的辅仁大学,改为自办,取缔天主教会在华的一切特权。全国接受外国津贴
的 20 所高校,其中燕京、金陵等 11 所改为公办学校;沪江、东吴等 9 所学校改为人民自办
的私立学校,政府予以补助。1950 年,在苏联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
业大学。一些高校陆续聘请苏联专家学者。国家有组织地翻译苏联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
材和教参,仅高校翻译出版的教材就有 1391 种。从 1950 年开始,我国高校同波兰、捷克、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互换留学生,1951 年 8 月第一批派 375 人到苏联留学。1952 年,高等
工科院校从 31 所增加到 47 所,工科招生量增加 11 倍。高等院校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
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
——摘编自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7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1945 年 9 月 22 日,美国公布与《波茨坦公告》精神大体一致的《日本投降后美国初期
对日方针》,作为美国占领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指出占领日本的两个最终目的:一是保证日
本不再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二是最终建立一个和平的、负责任的日本政府,
该政府尊重他国权利,支持体现联合国宪章之理想与原则的美国目标。为实现这两个目标,
手段之一就是“日本解除武装且实行非军事化”。随后,通过天皇和日本政府解除了本土及
海外 711 万日军的武装;解散了大本营、陆军省、海军省、军需省、大东亚省等二批为侵略
战争服务的机构;废除了《国防保安法》、《军机保护法》、《治安维持法》、《治安警察法》等一系列为天皇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服务的法令;取缔了在乡军人会、大日本政治会等 147 个
法西斯主义团体;根据《波茨坦公告》对战争罪犯的处罚规定,分三批逮捕了包括东条英机、
土肥原贤二等在内的战争疑犯 108 名,并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定罪。解除了 20 余
万与军国主义有牵连的人物的公职。
——摘编自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日本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非军事化”的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非军事化”的影响。(9 分)
47.【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赫德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极力“赞助”,并且善于在官场周旋,因而获得了清政府的赏
识。1863 年,他被任命为海关总税务司。当时,中外贸易不断发辰,海关收入逐渐增加。1876
年,清政府同英国订立《烟台条约》时,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却以赫德为帮办。在中法战争
中,赫德竟成为订立《中法新约》的重要角色。在英国公使的鼓励和支持下,赫德“在政界
从事隐蔽的活动”。凡是公使不能出面或不便出面干预的事情,往往由他出面活动。当时,
陈炽就指出其罪行:“海关厘税岁入三千万,仰其鼻息以为盈虚。引党类数百人,糜工资百
万。渐而阴持朝议,显缩郑交……英君主授以男爵,功在彼国,其事可知。”后来,任命赫
德为总海防司之职的主张虽未成为事实,但他的权势继续有增无减,控制中国海关 48 年之
久。
——《赫德与晚清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德能长期控制清朝海关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赫德活动的认识。(9 分)银川一中 2020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A C A D D B D C A
36.(1)变化:不断减少。(2 分)原因:支流汇入少、降水少,河水补给少;气候炎热,河水
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多。(6 分,答三点
即可)
(2)有利条件: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农业人口数量多,劳
动力丰富。(4 分,答两点即可)
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荒漠化严重。(2 分)
(3)沿海水域广阔,为鱼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沿岸加那利寒流为上升流,带来大量
饵料;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6 分)
(4)赞同。塞内加尔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海上对外交通便利;发展渔
业出口可以增加就业,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经济发展。 (4 分,答两点即可)
不赞同。塞内加尔经济不发达,海洋捕捞技术落后;捕捞不当会造成渔业资源衰减和沿海生
态环境恶化;过度依赖渔业生产会导致其他农业类型发展缓慢。(4 分,答两点即可)
37.(1)滨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积水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有
海水倒灌;地下水埋藏较浅,土壤毛细运动显著。(6 分,答三点即可)
(2)雨养旱作:利用雨热同期,降水集中的气候条件
微咸水补灌:利用地下微咸水丰富的水资源条件。
棉改增粮:利用较充足的热量(可两年三热)。(或改造盐碱地)
增温改土:改造低温(热量不足)条件、改良土壤肥力。(8 分)
(3)“种养联盟”实现了农牧结合的循环生产模式;缓解了当地肥料和饲料的矛盾;实
现了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农作物有机种植;促进了“渤海粮仓”的绿色增产和增收;
提高了农牧产品质量;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8 分,答四点即可)
43. 赏冬季美景、文化体验、泡冬日温泉、冰雪娱乐、品尝美食、领略回族风情等。(介绍
略,每点两分,答对五点得 10 分)
44. 河流沿岸划定禁养区,清理拆除养殖场;给予养殖户拆迁补偿,选建新址;培训养殖户
生态养殖技术,促进养殖业升级(如发展沼气等),增加养殖户收入;加大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示范区,引导养殖户产业转型,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增加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通过加
强环境宣传教育和监管,治理违法养殖。(每点两分,共 10 分)
银川一中 2020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 B C B A C A C B B D B B
38.①把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优势的创新创业创意中心说明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积极贯彻
创新发展理念,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解决动力问题。②始终坚持践行“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解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深圳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③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实
现社会共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积极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为深圳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④深圳应积极对标国际化高标准投资贸易
规则,发展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积极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为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39.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1 分)(人大制度意义得分)基
本政治制度(2 分)(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得分)同基本经济制度及各方面体
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2 分)(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意义得分,三个全部答出得满
分);坚持把党的领导、(1 分)人民当家做主、(1 分)依法治国(1 分)有机结合起来,符
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
40.(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讲好中国好故事首先要推动经济、政治
的发展与交流,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3 分)
②要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探索各国文化发展的共性和普遍规
律,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3 分)
③要立足社会实践,充分挖掘我国的文化资源,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让世界人民真正了解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髓;(3 分)
④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同时把握国外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创新国际传播的手段
和途径,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3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众志成城,体现了伟大
的团结精神;(3 分)
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人民书写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壮丽史诗是爱国主
义精神的具体体现;(3 分)
③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辛勤劳作、不懈奋斗,推动经济社会日新
月异快速发展,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体现了伟大的奋斗精神;(3 分)
④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心怀梦想、勇攀高峰,实现了中华民族从
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坚持伟大梦想精神的体现;(3 分)
⑤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
(2 分)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D A D B D B A C A C
41.(25 分)
(1)同:都经历乡村(镇)企业发展的原始工业化阶段;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发展
劳动密集型工厂;都以轻工业为中心;都大力拓展商品市场;都得到政府支持。
(任答 3 点 7 分)
异:英国以市场为主导,中国主要依靠政府引领:英国经历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
中国经历了建国以后工业化探索的曲折;英国依靠自身进行技术积累,中国借鉴
西方科技成果以及成功经验。(6 分)
(2)特点:起步晚,尚未完成;政府主导导;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交叉进行。(6 分)
意义: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国力提升,和平崛起;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世界工业化的整体发展。(6 分)
42.(12 分)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 分)
阐述:先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注重社会等级观念。折射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政治特征。
秦汉时期,伴随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外来食物和烹饪技术丰富中华饮食文化,隋唐实
行科举制,饮食文化反映社会阶层的流动,并体现交流频繁的时代特色。两宋时期,经
济重心完成南移,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传统饮食结构的变化。元明清时期,中华饮食文
化吸收了蒙满民族气息并打上了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交流的时代烙印。(8 分)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凝聚了时代气息,体现了开放性和包容性,丰富了中国的
传统文化。(2 分)
45.(1)主要内容:没(接)收教会在华学校;建立人民公办、自办(私立)学校(或新
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国家互派留学生;聘请苏联专家;仿效苏联制定教学
计划、大纲,翻译苏联教材(或仿效苏联教育模式);仿效苏联进行院系调整;发
展专门学校,重点培养工业人才。(任意 4 点 8 分)
(2)意义:贯彻和实践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或贯彻了“一边倒”等外交方针);巩
固了政权;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构建新型社会主义教育;适应了国家
工业化(或一五计划)的需要。(1 点 2 分, 4 点 7 分)
46.(15 分)
(1)背景:日本战败;美国军事占领日本;对日占领政策的制定等。(6 分)(2)影响:铲除了军国主义体制;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减轻了日本的军事负担;
有利于地区和世界和平;为随后的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美国利益的实
现等。(9 分)
47.(15 分)
(1)原因:为清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帮助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为列强争取利益,获得列强
的支持与帮助;有一定的个人才能,结党官宦势力。(6 分)
(2)认识:赫德的活动反映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清朝统治腐败不堪;尽管
赫德给中国带来一系列近代化元素,但国家主权应由中国掌握;迎合了西方列
强的侵华要求,加剧了对华掠夺。(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