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 12 月份月考
化学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B.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PM2.5 微粒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2.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 NA 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11.2 L
B.25 ℃、1.01×105 Pa 状态下,1 mol SO2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3NA
C.常温常压下,11.2 L Cl2 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
D.1L1.0 mol·L-1 盐酸中含有 NA 个 HCl 分子
3.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SO42-、CO32-、K+ B.Na+、Ba2+、Ca2+、HCO3-
C.Mg2+、SO42-、K+、Cl- D.K+、Cl-、Na+、SO42-
4.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A.常温下反应 2A2++Z2=2A3++2Z-可以自发进行
B.Z 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反应③中被还原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XO4-<Z2<B2<A3+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X2+<Z-<B-<A2+
5.Q、W、X、Y、Z 是原子序数 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 是金属元素,X 的焰色呈黄色。五种
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 5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0。W、Z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 的核电荷数是 W 的 2
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 Y 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W
B.QZ2 所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C.Q 和 W 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1 和 2:1 的化合物
D.X、Z 和 W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
6.锂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时 Li+由 B 极向 A 极移动
B.电池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为 4Li+O2 +2H2O===4LiOH
C.电解液 a、b 之间可采用阴离子交换膜
D.电解液 a 可能为 LiCl 水溶液
7.现代膜技术可使某种离子具有单向通过能力,常用于电解池、原电池中。电解 NaB(OH)4 溶液可制备
H3BO3,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 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4e- O2↑+4H+
B.N 室:aA60
13.现有下列三个图像:
下列反应中全部符合上述图像的反应是( )
A.N2(g) + 3H2(g) 2NH3(g) △H0
C.2HI(g) H2(g) + I2(g) △H>0 D.4NH3(g) + 5O2(g) 4NO(g) + 6H2O(g) △H① B.①稀释到原来的 100 倍,pH 与②相同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 pH=7,则溶液中 c(NH4+)>c(Cl-) D.②与④等体积混合,混合液 pH>7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 pH=1 的盐酸与 pH=13 的 Ba(OH)2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B.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1 的 H2SO4 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7
C.分别将 pH=3 的盐酸、醋酸稀释 100 倍后,pH 都为 5
D.pH=14 与 pH=12 的两种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和后,c(H+)= (10﹣14+10﹣12)
20.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 TiO2 光催化染料 R 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溶液酸性越强,R 的降解速率越小
B.在 0-50min 时,pH=2 和 pH=7 时 R 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C.R 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 20~25min 之间,pH=10 时 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0.04 mol•L-1•min-1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21. A、B、C、D 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A、D 元素同主族且 A 是原子
半径最小的元素,B、C 元素同周期,B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由 A、B、C、D 中的两
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1 的多种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的三种,它们的元素组成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甲 乙 丙
组成元素 B、C A、C C、D
常温下,甲物质为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乙物质为液体;丙物质为固体且为离子化合物。请填写下列
空白:
(1)乙的化学式为 ,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其中丙中阴离子
与阳离子的个数之比为 。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 CH3OH 燃料电池,并用该电池电解 200mL 一定浓度的 NaCl 与 CuSO4 的混合
溶液,其装置如下图:
①写出ⅰ中通入甲醇这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理论上ⅱ中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坐标图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
积),写出在 t1 后,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
22.亚磷酸(H3PO3)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HPO3。
(1)亚磷酸是_______元酸。
(2)PCl3 水解可制取亚磷酸:PCl3+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3PO3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3PO3 H++H2PO3-,某温度下,0.10mol∙L-1 的 H3PO3 溶液 pH=1.6,
即溶液中 c(H+)=2.52×10-2mol∙L-1。求该温度下上述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 K=_______。(只考虑 H3PO3 的
第一步电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电解 Na2HPO3 溶液也可得到亚磷酸,装置示意图如下:
①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②产品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3.液氨常用作制冷剂,回答下列问题第 7 页 共 8 页 第 8 页 共 8 页
(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NH4I(s) NH3(g) + HI(g) b.2HI(g) H2(g) + I2(g)
①写出反应 a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达到平衡后,扩大容器体积,达到新的平衡时容器内颜色将怎样变化 (填“加深”、“变浅”
或“不变”)
(2)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60 kJ·mol-1
下列说法能说明上述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NH3 的同时生成 3n mol H2
b.单位时间内生成 6n mol N—H 键的同时生成 2n mol H—H 键
c.用 N2、H2、NH3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1∶3∶2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e.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变
(3)已知合成氨反应在某温度下 2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如下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①反应进行到 2 h 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kJ。
②0~1 h 内 N2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三、选做题(请考生从 2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共 10 分)
24.【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尿素(H2NCONH2)是一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氮肥。在工业上,尿素还用
于制造有机铁肥,如[Fe(H2NCONH2)6](NO3)3[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
(1)基态 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C、N、O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3)六氰合亚铁离子(Fe(CN) )中的配体 CN-中 C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写出一种与 CN-
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NH3 与 CO2 能合成尿素,1 mol 尿素分子中,σ 键的数目为________。
(5)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
空间利用率之比为________。(用含根号的式子表示)
25.【化学——有机化学基础】α -甲基苯乙烯(AMS)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广泛,以下是用苯为原料合成
AMS 并进一步制备香料龙葵醛的路线:
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③所需的试剂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 B 中含氧官能团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MS 可以自身聚合,写出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龙葵醛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i). 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ii). 分子中含有羟基但没有甲基
(6)设计一条由 AMS 合成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路线
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
4
6
−答案第 1 页,总 12 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A、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为甲醛,对人体有害,不能做食品的保鲜剂,错误,不
选 A;B、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错误,不选 B;C、地沟油是
废弃的油脂,处理后可以制取肥皂和生物柴油,正确,选 C;D、浓硫酸和二氧化硅不反应,
应该用氢氟酸,错误,不选 D。
考点:胶体的性质,甲醛的用途,二氧化硅的性质
2.B
【解析】
【详解】
A.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含有 NA 个氦原子的氦气,物质的量为1mol,标况下体积为22.4 L,故
A 错误;
B.1 mol SO2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1×3×NA=3NA,故 B 正确;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 22.4L/mol,11.2 L Cl2 的物质的量不是 0.5mol,故 C 错
误;
D. HCl 溶于水是完全电离的,所以盐酸溶液中不存在 HCl 分子,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 B。
3.D
【解析】
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看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A. 铵根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碳酸根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 错误;B. 酸性溶液中碳酸氢根不能大量共存,碱性
溶液中 Ba2+、Ca2+、HCO3-转化为碳酸钡和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C. 碱性
溶液中 Mg2+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 K+、Cl-、Na+、SO42-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
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 正确,答案选 D。
点睛:明确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常见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
情况有: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能生成难溶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能发生络合反应等。
另外需要注意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例如选项 C 中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是
可以大量共存的。
4.C答案第 2 页,总 12 页
【解析】
【详解】
A.根据反应:16H++10Z-+2XO4-=2X2++5Z2+8H2O,可得还原性顺序是:X2+<Z-;根据反应
2A2++B2=2A3++2B-,可得还原性顺序是:B-<A2+,根据反应 2B-+Z2═B2+2Z-,可得还原
性顺序是 Z-<B-,即还原性强弱顺序为:X2+<Z-<B-<A2+,根据还原性顺序:Z-<A2+,
常温下可发生反应 2A2++Z2═2A3++2Z-,故 A 正确;
B.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 中,Z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反应
③2B-+Z2═B2+2Z-中,Z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 B 正确;
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中,氧化性 XO4->Z2;反应②2A2++B2═2A3++2B-中,
氧化性 B2>A3+;反应-③2B-+Z2═B2+2Z-中,氧化性:Z2>B2,即氧化性顺序是 XO4->Z2>B2
>A3+,故 C 错误;
D.根据反应:16H++10Z-+2XO4-=2X2++5Z2+8H2O,可得还原性顺序是:X2+<Z-;根据反应
2A2++B2=2A3++2B-,可得还原性顺序是:B-<A2+,根据反应 2B-+Z2═B2+2Z-,可得还原
性顺序是 Z-<B-,即还原性强弱顺序为:X2+<Z-<B-<A2+,故 D 正确;
故选 C。
5.C
【解析】
【分析】
Q、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 是金属元素,X 的焰色呈黄色,
则 X 为 Na;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 Y 的单质,则 Y 为 Al;W、Z 最外层
电子数相同,Z 的核电荷数是 W 的 2 倍,W、Z 均为第ⅥA 族元素,所以 W 为 O,Z 为 S;
所以 Q 的核电荷数为 54-11-13-8-16=6,即 Q 为 C,然后结合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来解答.
【详解】
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所以原子半径为 X>Y>Z>
W,故 A 正确;
B、QZ2 所形成的分子 CS2,C 与 S 形成 C=S 双键,为 sp 杂化,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故 B
正确;
C、Q 和 W 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1 和 1:2 的化合物分别为 CO、CO2,故 C 错误;答案第 3 页,总 12 页
D、X、Z 和 W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如 Na2SO3 是强碱弱酸盐,水解
后溶液呈碱性,故 D 正确。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解题关键:元素的推断,并熟悉元素化合物的性
质、水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等知识,易错点为 D 选项,注意亚硫酸钠水解、硫酸钠不水
解。
6.B
【解析】A、在原电池中,A 是负极,B 是正极,阳离子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即由 A 极向 B
极移动,故 A 错误;B、原电池放电反应为自发地氧化还原反应,即 4Li+O2+2H2O=4LiOH,
故 B 正确;C、根据图示,LiOH 由正极区流出,说明电解液 a、b 之间可采用阳离子交换膜,
故 C 错误;D、金属锂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电解质中不能含有水,故 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本题的易错点为 C,要注意从图中寻找有用信息,锂
离子在电解液 a 中生成,而电解液 b 可以回收 LiOH,说明锂离子通过了离子交换膜。
7.D
【解析】A 项,M 室中石墨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石墨为阳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电
解时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 O2 和 H+,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故 A 正确;B 项,
N 室中石墨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石墨为阴极,电解质溶液为 NaOH 溶液,电解时阴极上
水得电子生成 H2 和 OH﹣,原料室中的 Na+通过 c 膜进入 N 室,溶液中 NaOH 的浓度增大,
所以 N 室:a<b,故 B 正确;C 项,由题意及离子移动方向规律,原料室中的 B(OH)4-通过
b 膜进入产品室,M 室 H+通过 a 膜进入产品室,二者发生反应生成 H3BO3,离子方程式为:
B(OH)4-+H+ H3BO3+H2O,故 C 正确;D 项,由 B(OH)4-+H+ H3BO3+H2O,理论上每
生成 1mol 产品(H3BO3),会消耗 1molH+,M 室要生成 1molH+,由 M 室电极反应式
2H2O﹣4e﹣=O2↑+4H+可得,失去 1mol 电子,串联电路中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 室必然得到
1mol 电子,由 N 室电极反应式 2H2O+2e﹣=H2↑+2OH﹣可得,N 室生成 0.5molH2,即阴极室
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的体积是 11.2L,故 D 错误。
8.B
【解析】试题分析:晶体中 46 个水分子构成 8 个笼,只有 6 个容纳 CH4 分子,另外 2 个笼
被水分子填充,推出该晶体中 8 个笼共有 6 个甲烷分子,46+2=48 个水分子。
N(CH4):N(H2O)=6:48=1:8,所以化学式是 CH4·8H2O 选 B。答案第 4 页,总 12 页
考点:考查天然气水合物的化学式的确定的知识。
9.B
【解析】A. 反应进行到 10s 时达到平衡状态,X 和 Y 均减少了 0.79mol,Z 增加了
1.58mol,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 2Z(g),A 错误;B. 反应开始到 10s
时 Y 的转化率为 0.79/1.0×100%=79.0%,B 正确;C.反应开始到 10s,X 的物质的量浓度
减少了 0.79mol÷2L=0.395mol/L,C 错误;D. 反应开始到 10s,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79mol/(L·s),D 错误,答案选 B。
10.B
【解析】
试题分析:A.加水促进醋酸的电离,随着加入水的量增大,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
量越大,则 a、b、c 三点溶液的 n(H+)为 a<b<c,故 A 错误;B.随水的增多,醋酸的电离
程度在增大,所以 a、b、c 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故 B 正确;C.用湿润的 pH 试
纸测量酸性的 pH,a 处溶液溶液稀释,导电能力增大,溶液酸性增强,pH 减小,所以测量
结果偏小,故 C 错误;D.a、b、c 三点溶液浓度不同,但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 a、
b、c 三点溶液用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a=b=c,故 D 错误;
故选 B。
考点:考查电解质的电离,涉及图象分析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特征。
11.D
【解析】F 是唯一没有正价的元素,F 为-1 价,SF6 中 S 元素为+6 价,S 已处于最高价,不
可能再被氧气氧化生成硫为+4 价的二氧化硫,故 A 错误;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
对称,是非极性分子,故 B 错误;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F 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1 个
F 最外层周围有 8 个电子,1 个 S 最外层周围有 12 个电子.故 C 错误;SF6 中 F 为-1 价, S
为+6 价,微弱水解:SF6+4H20=H2SO4+6HF,故 D 正确。
12.A
【解析】试题解析:有 A、B、C、D 四种元素,A 原子最外层 p 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
的电子总数,p 能级最多容纳 6 个电子,故 A 由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4,故 A 为碳
元素,A、B、C 属于同一周期,B 原子最外层中有三个不成对的电子,B 的 p 能级容纳 3
的电子,故 B 为氮元素,C 元素可分别与 A、B、D 生成 RC2 型化合物,其中的 DC2 与 C3
互为等电子体,C、D 属于同族元素,故 C 为氧元素,D 为硫元素。
D 为硫元素,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4,故 A 错误;B 为氮元素,C 为氧元素,
1.58
2 10
mol
L s×答案第 5 页,总 12 页
氮元素 2p 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 B 正
确;AD2 是 CS2,属于共价键化合物,CS2 的结构与 CO2 相似,碳原子与硫原子之间形成 2
对共用电子对,形成过程为 ,故 C 正确;N60 分子形成的晶体与 C60
相似,氮氮键长比碳碳键长短,故氮氮键键能更大,故 N60 分子中总键能大于 C60,故 D 正
确。
考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结构与位置关系、分子结构与性质
13.B
【解析】图象 1 表示升高温度,生成物含量增多,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H>0;由图象 2 可得,增大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对于全部是气体的反应,说明
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同时,升高温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说明气体分
子数增大的方向是吸热反应;由图象 3 可得,增大压强,ν 逆 >ν 正,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向
是气体体积增大的,综上所述,该反应的正向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正确答案为
B。
点睛:化学平衡图象问题,一定要根据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反应方程式,认真分析每一个条
件的改变对平衡的影响情况,综合后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4.C
【解析】
【详解】
A.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H2,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为增肌
溴的量,导致 H2 的转化率比原平衡低,A 正确;
B.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mol He,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各反应量的化学反应
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B 正确;
C. 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He,反应体积增大,导致反应物浓度下降,
化学反应速率减慢,但平衡不移动,C 错误;
D. 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H2 和 1 mol Br2,平衡正向移动,但 H2 浓度
不变,最终的转化率与原平衡一样,D 正确;
答案为 C
【点睛】
反应中,左右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同时,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答案第 6 页,总 12 页
15.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不存在 CO 的断键过程,故 A 错误;B、CO 与 O 在催化剂表面形
成 CO2,CO2 含有极性共价键,故 B 正确;C、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为放热反应,故 C 错误;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 CO 与 O 反应的过程,而不是与氧气反应,
故 D 错误;故选 B。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的相关知识。
16.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衡常数 K= ,可知该反应为 CO2+H2 CO+H2O(g),恒容时,温
度升高,H2 浓度减小,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由上述分析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焓变为正值,故 A 正确;
B.恒温恒容下,若充入惰性气体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氢气浓度不变,故 B 错误;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 C 错误;
D.由 K 的表达式可知,该反应为 CO2+H2 CO+H2O(g),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
把握 K 的表达式与反应的关系,温度和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 B,
要注意条件为“恒温恒容”,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增大
压强的方法可能是通入了惰性气体。
17.A
【解析】
A. 反应:3C(s)+CaO(s)=CaC2(s)+CO(g)正向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熵增加反应,△S>0,在
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H-T△S>0,说明该反应的△H>0,正确;B. 0.1mol/L 氨水加水稀
释后,促进一水合氨的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减小,
溶液中 的值增大,错误;C.条件不是标准状况, 常温常压下,22.4L Cl2 的物
( ) 2
2 2
( )
(
c CO
) ( )
c H O
c CO c H
答案第 7 页,总 12 页
质的量小于 1mo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6.02×1023 个,错误;D. 合成氨的反应正向为放热反
应,,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减小,错误。
18.D
【解析】
试题分析:A.酸和碱抑制水的电离,氢离子或氢氧根的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
0.1mol•L-1 氨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的浓度小于 0.1mol•L-1 盐酸电离的氢离子浓度,所以对水
的电离抑制程度小,则由水电离出的 c(H+):①>③,故 A 错误;B.一水合氨是弱电
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0.1mol•L-1 氨水中 PH<13,所以①稀释到原来的 100 倍,pH 与
②不相同,故 B 错误;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 pH=7,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c(NH4+)
+c(H+)=C(Cl-)+c(OH-),因为 c(H+)=c(OH-),所以 c(NH4+)=C(Cl-),故 C 错
误;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一水合氨的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所以 PH=11
氨水的浓度大于 10-3mol•L-1,因此②与④等体积混合时,氨水过量,溶液显碱性,混合液 pH
>7,故 D 正确.
考点: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混合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的相关知识。
19.A
【解析】A、酸和碱均能抑制水的电离,由于 pH=1 的盐酸的强度和 pH=13 的强度相当,故对
水的电离的抑制相当,则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故 A 正确;
B、硫酸为二元强酸,故 0.1mol/L 的硫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 0.2mol/L,而 0.1mol/L 氢
氧化钠溶液中国氢氧根的浓度为 0.1mol/L,故当等体积混合时,酸过量,故溶液的 pH<7,
故 B 错误;
C、醋酸是弱酸,加水稀释后电离平衡被促进,氢离子浓度下降比较缓慢,故将 pH=3 的醋酸
稀释 100 倍后,溶液 pH<5,故 C 错误;
D、pH=14 与 pH=12 的两种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的浓度 c
(OH﹣)= =0.5mol/L,故 c(H+)=2×10﹣14mol/L,
pH=14﹣lg2=13.7,故 D 错误.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 pH 的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题目难度中等,明确
溶液酸碱性与溶液 pH 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试题培养了学生
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20.B答案第 8 页,总 12 页
【解析】
试题分析:A、溶液酸性越强,即 pH 越小,线的斜率越大,可以知道 R 的降解速率越大,
故 A 错误;c、根据图示可知:R 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小,故 C 错误;B、根据图
示可知:在 50min 时,pH=2 和 pH=7 时 R 的降解百分率是相等的,故 B 正确;D、在 20-25min
之间,pH=10 时 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 × 10 - 4 =" 0.04" × 10-4 mol•L-1•min-1,故 D 错误;
故选 C。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21.(10 分,每空 2 分)
(1)H2O2 Na2O2 1:2
(2)①CH3OH-6e-+ 8OH-=CO32-+ 6H2O
②4OH--4e-=O2↑+ 2H2O
(或 2 H2O-4e-=O2↑+4 H+)
【解析】试题分析:A 的原子半径最小,所以 A 是 H 元素;B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
子数的 2 倍,则 B 的次外层电子数只能是 2,最外层电子数是 4,所以 B 是第二周期元素 C
元素,D 与 A 同主族,则 D 是 Na 元素;C 是 N、O、F 三种元素中的一种,B 与 C 形成物
质甲,常温下,甲物质为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则 C 是 O 元素,与 C 形成的 CO 的密度
比空气略小。乙是 H 与 O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是 1:1 的液态化合物,则乙是过氧化氢;丙是 O
与 Na 形成的 1:1 的离子化合物,所以丙是过氧化钠。
(1)乙的化学式是 H2O2,丙的化学式是 Na2O2,其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 O22-,
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之比为 1:2;
(2)①ⅰ中通入甲醇这一极发生氧化反应,甲醇失去电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碳酸钙离子
和水,电极反应式是 CH3OH-6e-+ 8OH-=CO32-+ 6H2O;
②通入氧气的一极是正极,则石墨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图像可知,t1 前是氯离子放
电生成氯气,t1 后是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所以石墨电极在 t1 后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4OH--4e-=O2↑+ 2H2O (或 2 H2O-4e-=O2↑+4 H+)。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电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
22.(10 分,每空 2 分)
(1)二 ;(2)H3PO3+3HCl;(3)8.5×10—3mol/L(4)① 2H++2e—=H2↑;②HPO32—+2H+
=H3PO3答案第 9 页,总 12 页
【解析】
试题分析:(1)当碱足量时酸发生反应变为正盐。由亚磷酸(H3PO3)与足量的 NaOH 溶液
反应生成 Na2HPO3,说明 H3PO3 是二元酸;(2)PCl3 水解可制取亚磷酸,根据元素守恒可得:
PCl3+3H2O= H3PO3+3HCl;(3)H3PO3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3PO3 H++H2PO3-。K=
。(4)①电解
Na2HPO3 溶液,在阴极由于阳离子的放电能力:H+>Na+,所以 H+得到电子被还原,该电极反
应式为 2H++2e—=H2↑;②由于在阳极 OH-不断放电,使溶液的 H+的浓度增大,通过阳膜进
入产品室,在产品室中与 HPO32—结合形成弱酸 H3P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PO32—+2H+=
H3PO3。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解
原理在物质制取中的应用的知识。
23.(10 分,每空 2 分)(1)① k=c(NH3)∙c(HI) ②变浅
(2) b、d (3)①27.78 ②0.05mol/(L∙h)
【解析】
试题分析:(1)① 反应 NH4I(s) NH3(g) + HI(g) 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c(NH3)∙c(HI)
② 反应 2HI(g) H2(g) + I2(g)由于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达到平衡后,
扩大容器体积,2HI(g) H2(g) + I2(g)不移动。由于容器的容积扩大,所以达到新的
平衡时容器内颜色变浅;(2)a.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NH3 的同时生成 3n mol H2,则反应
处于平衡状态,错误; b.单位时间内生成 6n mol N—H 键的同时生成 2n mol H—H 键,则反
应正向进行,正确;c.用 N2、H2、NH3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1∶3∶2
是任何状态下都存在的状态,不能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或程度,错误;d.由于第一个反应是
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如果反映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则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大,
由更高的固体变为气体,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正
确;e.无论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变,因此不能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
错误。(3)①根据方程式可知 1mol 的氮气完全反应放出热量是 92.60 kJ,反应进行到 2 h
时 N2 发生反应消耗了 0.3mol,则放出的热量为 92.60 kJ/mol×0.3mol=27.78KJ;②0~1 h
内 H2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H2)=(4.50-4.20)mol÷2 L÷1h=0.15(mol/L∙h),由于
V(H2)=3V(N2),所以 V(N2)= V(H2) ÷3=0.05(mol/L∙h)
LmolPOHc
HcPOHc /105.81052.210.0
)1052.2()1052.2(
)(
)()( 3
2
22
33
32 −
−
−−+−
×=×−
ו×=•答案第 10 页,总 12 页
28.(10 分)[Ar]3d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