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1 九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学情调查
第 I 卷
一、(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题 2 分,共 26 分)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ɡ) 恪守(kè) 自吹自擂(léi) 抽丝剥茧(bō)
B. 允诺(yǔn) 箴言(jiān) 矫揉造作(jiǎo) 疲惫不堪(bèi)
C. 冠冕(ɡuàn) 尴尬(gān) 扭捏作态(niē) 漠不关心(mò)
D. 呢喃(ní) 解剖(pōu) 大发雷霆(tíng) 间不容发(jiàn)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
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 个体
心灵、 民族精神、 民众心智, 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 安顿 振奋 启迪 引领
B. 启迪 引领 安顿 振奋
C. 安顿 引领 振奋 启迪
D. 启迪 安顿 振奋 引领
3.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天津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 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
优美的恋歌。
B. 《红海行动》体现出我们的态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要是侵犯到国家利益、人民
安危,我们也绝不退缩。
C. 是什么力量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短短 40 年中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D. 中国春节正逐步成为全球旅游消费旺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热门选择,
“外卡内用”也成为春节消费新时尚。
5. 对划线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微斯人(如果没有) 山肴(山中瓜果) 野蔌(野菜)
B. 临溪而渔(捕鱼) 拥毳衣炉火(棉衣) 苍颜(苍老的脸色)
C. 济沧海(渡) 阴翳(遮盖) 更有此人(还)
D. 薄暮冥冥(到了) 太守谓谁(说的) 余挐一小舟(撑)
6.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
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去老范一千年,后________先________,几辈能担天下事;揽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
系画中人。A. 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 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 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 忧 乐 八百里大湖
7. 对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文,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
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词人豪迈的感情。
B.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象,开拓一
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山河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
C.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词人用“惜”“输”“逊”对封建
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是无产
阶级革命者,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
8. 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中的“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 颔联中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
C. 颈联中的“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
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D. 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个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
拔的气概。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对语言文字保持敬畏
李思辉
①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一句话令人难忘:“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
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诚然,文字是一
个民族最坚实的屏障。而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
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②为什么中华文明成为唯一不曾断代的古文明,包括汉语汉字在内的汉文化不断接续发
展是一个重要原因。书同文,语同音。汉语汉字源远流长,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发音都有
一定的标准。捍卫标准、纠正错误,就是在捍卫汉语汉字的纯粹性,确保它们上承先民文
化道统,下启时代语言美学。
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社交空间,也给了语言文字更宽阔的表
达空间。层出不穷的“网言网语”满足了个性化表达的需要,各种舶来词、缩写、简写,形成了一些新的语言文字搭配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活力。然而,网络
上的个性表达是一回事,媒体的传播又是另一回事。
④媒体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它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必须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示范
者、引领者。某个词语发音如何,某个字词该怎么搭配,乃至某个标点符号该怎样使用,
媒体的用法是人们眼中的“标准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名媒体从业者,包括编
辑、记者、校对等等,客观上都是人们的“老师”,需要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责
任感、使命感,保持对语言文字的敬畏。
⑤有人认为业界对语言文字的细致关注是“吹毛求疵”,有人批评因为语言文字上的疏
漏就淘汰一些参加评奖的作品是“以偏概全”,甚至有人对语言文字挑错者冷嘲热讽,这
暴露了他们的短视。好比一只啄木鸟飞到一棵大树上啄食虫子。大树却说:“走开,我被
你啄痛了!”啄木鸟温和地说:“大树兄弟,你身上的虫子已经许多了,再不驱除掉,可
危险啊!”大树满不在乎地说:“我这么魁梧,有几只小虫子有什么了不得,我看你真虚
假,自己想吃虫子,却非要找个借口!”啄木鸟飞走了,最后大树被蛀空了。没有一点闻
过则喜的雅量,没有一点极目楚天舒的远见,怎么能在语言文字的大厦里更上层楼?
⑥时下,各种新媒体、自媒体风行,良莠不齐。且不论内容,单从语言文字的使用上
看,不少“小编”就根本不具备基本的编辑素养,更不要说是给受众当“先生”了。传统
媒体尽管面临着转型的考验,有的处境比较艰难,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匠心不改。
当这一轮媒体变革尘埃落定,机遇扑面而来,人们真正信赖的还是对语言文字精雕细琢的
工匠,而非主谓宾定状补不分、字词句错乱成灾的“小编”。
(选自《杂文月刊》2018 年 7 月下)
9. 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延续发展的最重要保障。
B. 媒体要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保持敬畏之心。
C. 网络个性化表达激发了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活力。
D. 要警惕新媒体、自媒体对语言文字纯粹性的破坏。
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明不曾断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汉语汉字得到了不断接续的发展。
B.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语言文字的表达空间,让个性化表达得到满足。
C. 媒体的公共属性要求它的从业者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上要有责任感。
D. 当下新媒体、自媒体风行,但是不少“小编”的语言文字素养严重缺失。
11. 下列对文章的有关论证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照“捍卫汉语汉字纯粹性的必要性——网络个性表达与媒体传播的区别——对
一些错误认识的驳斥——对传统媒体的期望”的思路展开论述。
B. 第③段指出网络技术促进了语言文字的个性表达,以此引出下文,去着重论述作为具有
公共属性的媒体还必须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C. 第⑤段运用例证法,以“啄木鸟给大树治病”为例去阐明只有正确对待业界在语言文字
规范使用上的严要求,才能让语言文字的大厦更上层楼的道理。D. 文章最后一段联系现实,不仅指出新媒体、自媒体的不足,而且更重在呼吁面临转型考
验的传统媒体要匠心不改,肩负起对语言文字精雕细琢的使命。
文言文课内语段对比阅读,完成 12~13 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
同,而乐亦无穷也。
1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或异二者之为 酿泉为酒
B. 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C. 去国怀乡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吾谁与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3 .下列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洞庭湖)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
B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被贬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难道没有什么不同
吗?
C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像那太阳出来的时候,林间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下来。
D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第 II 卷
14. 默写(每空 0.5 分,共 7 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
(2) ,月是故乡明。
(3) ,万古惟留楚客悲。
(4)知汝远来应有意, 。
(5)因思杜陵梦, 。
(6)增其旧制, 。
(7)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
(8)山水之乐, 。
(9)《水调歌头》一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
(10)毛泽东《沁园春 * 雪》上下片的过渡句 , 。1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共 11 分)
李白传(节选)
【元】辛文房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①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
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
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宗之②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
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③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④ , 度牛渚矶⑤ , 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
文集二十卷,行世。
【注释】①宰:指县令。②崔宗之:名成辅,袭封齐国公。历左司郎中、侍御史,谪官金
陵。③辟:召,征召。④黄、老:“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先秦诸子百家中
道家创始人老子。被后世道教奉为始祖。⑤牛渚矶:地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4 分)
①白供状不书姓名 ________
②宰惊愧,拜谢曰 ________
③白长笑而去 ________
④乘酒捉月 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 3 处)(1 分)
曾 令 龙 巾 拭 吐 御 手 调 羹 贵 妃 捧 砚 力 士 脱 靴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4)从这篇传记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
阅读《半碗月亮》,回答 16~19 题。
半 碗 月 亮
顾晓蕊
(1)我去参观画展,在一幅画前驻足,仰头久久凝望——淡墨勾染出的矮墙,院内
繁花似锦,墙外一条弯曲的土路伸向远方,一轮皎洁温润的圆月斜挂天上。这是一轮乡下
的月亮,细看果然题名:乡间月色。
(2)这幅画将我的记忆带回遥远的童年,那样明晃晃、清亮亮的月亮是来自乡村
的,是从吟诵千年的《诗经》中走出来的,脚步轻盈,姿态清朗。不似城里的月光,隔着
灰蒙蒙的云层,躲躲闪闪,晦暗不明。
(3)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有月亮的晚上,乡下是不用点灯的。在田间劳作了一
天的村民踏着月光归来,烧火做饭,而后端起碗聚在路边树下。在月光的映衬下,每张清秀的、粗粝的、沧桑的、褶皱的年轻或年老的脸上都泛着光亮,吃着聊着,扯谈着田间的
活计。
(4)一群孩子在月光下疯跑玩耍,我很少参与其中,尤其金枝、银枝两姐妹在时。
我那时六岁,性格内向孤僻,经常或倚或坐在矮墙上,一个人看月亮。我觉得他们是一伙
的,我跟月亮是一伙的,要不怎么我笑它也笑。一缕缕饭香钻入鼻中,我不停地朝路上张
望。待到母亲披着银白色的月光,扛着锄头缓步走来,我便跳下墙飞奔上前。
(5)那年初春,我患了病,咳嗽得很厉害。母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十几里外的乡
医院看病。药吃了不少,病却不见好转,那天母亲又带我去乡里看病,回来天色已晚。站
到院墙外,我捂着心口剧烈地咳嗽着,一只鸟惊飞在月色中。
(6)柴门突然开了,门里站着位身穿军装的清瘦男人,是父亲。他挟带着海风的气
息风尘仆仆地归来,听邻居说母亲带我看病去了,下厨把饭做好,等候我们回来。母亲惊.
喜.又慌张..,目光温柔而甜蜜地缠绕在父亲身上,看他进灶间把汤盛好,端到院中石桌上。
(7)我冷冷地看着父亲,心里说不出是怨是恼。他常年不在家,把地里的活撂给母
亲,偶尔回来住几天又走了。我恨隔壁家的金枝、银枝,她们的眼睛很大,可心是盲的,
脑袋里装满了恶作剧,不时爆出一串嘲笑,但我羡慕她们有个壮如黑塔般强悍的爹,俩人
经常骄傲地跟随其后。
(8)碗里装大半碗粥,稀得照见人影,我心里更觉委屈,干脆坐着不动。父亲轻叹
一声,愧疚地垂头,旋即兴奋地说道:“快看,碗里有什么?”我低头看,什么也没发
现。“碗里有个月亮。”父亲又说。可不是吗?碗里有一个白胖的月亮,连母亲也看呆
了,分外惊喜,说:“像个剥皮的鸡蛋。”
(9)为了给我治病,母亲卖掉了家中攒了半年的鸡蛋。我心情好起来,捧起碗小口
地抿着,直到把碗底舔得一干二净。
(10)饭后,父亲端出碗水煮大蒜,笑着说:“里面放了冰糖,能治咳嗽的,就着月
亮喝下去吧。”那时冰糖稀缺,市面上买不到,是父亲从部队带回来的。那夜我睡得酣
甜,仿佛肚子里真的卧了个月亮。
(11)随后的几天晚上,我喝着稀粥外加冰糖水,父亲陪我一起赏月,看碗中的月亮
碎了又圆。一周后,他匆匆返回时,我的咳嗽竟完全好了。
(12)随着父亲转业,我们家搬进了城里。我是在多年以后,才懂得父亲的用意之深—
—心有明月自澄净。只是我至今未曾问过,坚守海岛的那些艰苦又寂寥的夜晚,他是否有
“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思潮起伏?
(13)在静寂的夜里,我又梦见小山村,碗中的月亮轻轻地晃荡着,洒落一枕思念。
朦胧间月亮从碗中升起来,变得又大又亮悬在空中,使我放下纠结与挂碍,心中一片空明
清澈。
(选自《儿童文学·选粹》,原文有改动)
16. 文章围绕月亮写了多件事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和提示进行简要概括。(3 分)
村民月下扯谈—— ① ——六岁时“我”矮墙看月—— ②
——饭后就月亮喝冰糖水—— ③ 。
17.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父亲轻叹一声,愧疚地垂头,旋即兴奋地说道:“快看,碗里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 第(2)段中作者由画中月亮联想到童年时乡村的月亮,从而引出下文童年时代“我”
与“月亮”相关的美好回忆。
B. 第(4)段写到隔壁家的金枝、银枝,是为了突出“我”以及其他农村孩子的快乐无忧
的生活。
C. 第(6)段加点词语“惊喜”“慌张”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见到常年不在家的丈夫时的喜
悦与幸福。
D. 第(12)段中写“我”猜想父亲是否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思潮起伏,表现出多年后
对当年父亲常不回家依然不理解和怨恨。
E. 文章结尾再次写到“碗中的月亮”,温馨浪漫而又略带忧伤,烘托出作者对亲人的浓浓
思念,点明了主旨。
19. 文章以“半碗月亮”为题有何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学习名著导读(共 2 题;共 11 分)
20. 九年级(1)班开展《水浒传》读书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梳理小说情节,填写思维导图。 (3 分)
武松打虎→杀西门庆潘金莲→①________→血溅鸳鸯楼→二龙山落草→与杨志一起上梁山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 单打二龙山
林冲误入白虎堂→②刺配________ (地名) ③________(被鲁救下)→风雪山神庙—雪
夜上梁山
(2)【任务二】组内同学分析统计了所有好汉上梁山的原因后,对于他们上梁山造反的
正义性有了不同的看法,并在读书汇报会上进行辩论。请你根据图表,结合原著,作为反
方填写反驳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好汉上梁山原因调查统计表
好汉上梁山原因 自身原因造成的 被俘上山的革命觉悟高的被官府陷害的 被自己人陷害的
占总数比例 34% 23% 17% 15% 11%
正方:我方认为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正义的。分析武松、鲁智深、林冲上梁山的经过,我
们会发现,武松和鲁智深等人因行侠仗义而难容于官府;而林冲本想保住现有生活,对高
俅一伙的陷害是一忍再忍,直至忍无可忍才彻底反抗上了梁山。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统
治阶级的腐朽,逼得他们不得不反。好汉们杀贪官,和官军对抗,也是对腐朽的国家机器
的打击,是对统治阶级的削弱。所以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正义的。(3 分)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名著阅读
(1)在横线上填写与内容概述相应的篇名(范围为《艾青诗选》)。(2 分)
①《________》:抒发了诗人对抚养她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发表时第
一次署名“艾青”,是他的成名作。
②《________》:是诗人“归来”之后创作的一首哲理诗,引发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水浒传》中的李逵,金圣叹说他是上上人物,写
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然而,也有人认为,李逵极为可恨,心智体能不全,无视他人
生命。
对此,你怎么看待?请结合《水浒传》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 分)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
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
上。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最好的作品”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 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
名地名校名等。2019-2020-1 九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学情调查答案
1. A
2. A
3. B
4. A
5. C
6. B
7. C
8. B
9. B
10. A
11. C
12. C
13. B
14. 略
15.【答案】(1)写,书写;道歉;离开;趁着、凭借
(2)曾 令 龙 巾 拭 吐 /御 手 调 羹 /贵 妃 捧 砚/ 力 士 脱 靴
(3)李白曾经和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到金陵,(一路上)李白身穿用宫绵制成的袍
子坐着,就好像旁边没有人似的(怡然自得)。
(4)我读到了一个清高自负,狂傲不羁,傲视权贵的李白。我是从“贵妃捧砚,力士脱
靴”中看出来的,他敢于让皇帝面前最受宠的杨贵妃帮他捧砚台,让皇帝眼前的大红人、
人人吹捧的高力士帮他脱靴子,足以可见他的狂放自负。文中还写到李白和崔宗之一起乘
船出游,他却旁若无人,不因崔宗之的身份而卑躬屈膝、刻意讨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
白的清高狂傲。
16. ①孩子们月下疯玩;
②面对大半碗粥我碗中看月;
③随后几天晚上父女赏月。(每点 1 分,共 3 分)
17. 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两种描写方法,即可得 1 分),形象地写出了父亲
对自己没有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的自责、愧疚的心理(1 分);表现出父亲为了让
“我”高兴而强装兴奋(1 分);体现出父亲对女儿的爱。(1 分)
18. B、D(每空 2 分,共 4 分)
19. “月亮”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 分);将“碗”与“月亮”联系起来,激发了读者的阅
读兴趣(1 分); 新颖含蓄,富有诗意,作者借“月亮”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2
分)
20.【答案】 (1)醉打蒋门神;野猪林;刺配沧州道
(2)我方认为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非正义的。首先,从调查表可知,大部分人是自身原
因或被俘上山甚至是被自己人陷害的,被官府所逼或革命觉悟高的只占三成。再看这几位
主要的将领,可以说真正被官府所逼走投无路上梁山的只有林冲一人。倒是有秦明、朱仝、卢俊义等,是宋江、吴用等人用计逼上梁山的。更有李逵等,为救宋江杀得江州城血
流成河,其中很多是无辜的百姓。待到他们渐次上山后,所行的也多为不义之事,三打祝
家庄,是为“有三五年粮食”,而打东平、东昌二府,主要原因也是“目今山寨钱粮缺
少”,而最后受害的还是老百姓。所以,好汉们上梁山造反是非正义的。
21.【答案】(1)大堰河——我的保姆;鱼化石
(2)示例 1:我认为李逵是天真烂漫的上上人物。因为众多好汉中,只有他敢砍断梁山的
杏黄大旗,只有他敢扯坏皇帝的诏书。他上梁山后,思母心切,等不得天明就要把老母亲
接来尽孝。他得知冒充他的李鬼家有九十老母,不仅饶他性命,还送他银两,只望他改过
自新,完全不顾是否受骗。
示例 2:我认为李逵是极为可恨之人。因为他快活杀人是建立在无视别人生命的基础上
的。江州劫法场,李逵不问青红皂白,逢人便杀,杀得尸横遍野。三打祝家庄,李逵不管
扈三娘投降与否,两把板斧招招见血,血洗扈家庄。梁山每攻陷城池,李逵必杀人放火。
22.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