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B(Word版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B(Word版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仿真模拟试题B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草茎(jīng) 脊(jǐ)背 包扎(zā) 窸窸窣窣(sū) B.踮(diǎn)脚 埋(mái)怨 荫(yìn)蔽 揳(xiē)入铆钉 C.挨(ái)骂 半晌(shǎng) 花蕾(léi) 俯瞰(kàn)地球 D.笨拙(zhuō) 绷(běng)脸 摈(bìng)弃 珠烁(shuò)晶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 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境。 B.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栓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 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 C.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 上,都在与宇宙共震,生存于永恒之中。 D.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 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家商店学习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工作人员十分热情,使顾客如坐春风。 B.我们的时代需要楷模,过去的日子也从来不曾缺少楷模。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张秉 贵……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可谓汗牛充栋。 C.国庆期间,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查处力度,长此以往, 违法占用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D.赵经理一跨进会议室,我们这些参加质量分析会的代表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政府主导、企业产业化运作、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再加上科技创新,使这片号称中国第七大沙 漠的土地的生态系统得以改善,而成为全球治沙工作的中国样本。 B.我市现代舞团始终秉承以“跳舞给老百姓看”为宗旨,46年来坚持走出剧场,到乡村、社区、学 校以及其他各种公共场所免费公演数百场,获得观众广泛好评。 C.随着海水酸化现象的日益严重,珊瑚虫把越来越多的能量用于碳酸钙合成,用来抵御病虫害、抵抗环境压力甚至是繁育后代的能量相应减少,以致濒临灭绝。 D.我们常看到有的作家在文字上不乏才华,素描与修辞能力也可以堪称一流,但其作品所描绘的时 代生活不仅局促失真,也缺乏时代慷慨给予却被他无视的力度与筋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有助于我们正视问题的 严重性,从而积极地争取乐观的前景。 ①当今教育和城市建设中的种种弊病有目共睹,已经引起广泛不满和批评 ②我们不妨听一听这个“反动派”的诤言 ③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和艺术家,作者并非在进行理论的分析,而只是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亲 身感受说了出来 ④因此,严格地说,某些基本的常识并不是被“遗忘”了,而是遭到了来自权力和金钱的蔑视 ⑤ 他对阻挡这一进程的可能性持悲观态度,自我定位为顽固的“反动派” A.①③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②⑤④ D.①④③⑤② 6.下列对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惆怅东风无处说,不叫闲地著春华。(拟人) B.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反问) C.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比喻) D.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夸张)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朕皇考曰伯庸 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坐在车左侍卫的人。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的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古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小学而大遗 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中常常忧惧不安。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们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对 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不断流逝的东西,就像这江水,实际未曾消逝。时圆时缺的东西,就像这月亮,但最终没有增减。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向西望是夏口,向 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围困周郎的地方吗? 10.下列对《琵琶行》节选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 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浔阳江头夜送客”把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都作了概括介绍。 B.“枫叶”“荻花”“江月”等意象渲染了诗人送客时的落寞伤感。 C.通过“主人忘归客不发”的正面描写,写出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D.选文的语言通俗却有强烈的感染力,虽是叙事却有高度的概括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 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然后图 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飞之 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 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 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 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 待哉!故曰:至人 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逍遥游》) 1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云气,负青天 绝:穿越 B.此小大之辩也 辩:辩论 C.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劝:勉励 D.而御六气之辩 御:驾御 12.下列各项中“且”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且适南冥也 B.彼且奚适也 C.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D.彼且恶乎待哉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通过对比,说明“大”和“小”之间是有着质的差别的。 B.第二段先破后立,指出“无所待”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C.文章运用寓言故事来表达观点,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D.选文在表达上叙议结合,借助修辞,文辞变化万端而富有哲理。 14.下列对《祝福》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 去拿 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 上香 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 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 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 忘却了去淘米。 A.“坦然”一词写出了祥林嫂自以为摆脱厄运、免遭歧视的心理。 B.四婶的断喝运用倒装句式,命令的意味更强烈,态度也更严厉。 C.祥林嫂前后的变化,说明她对生活感到绝望,精神已经崩溃了。 D.由选文可见,祥林嫂的悲剧正在于她胆子太小,易受别人影响。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5~16 题。 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 李洪兴 “来!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十秒左右,在美国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 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无论是咖啡师、厨师, 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 的选择。 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 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 上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无人 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显而易 见。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担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 都伴有焦虑和恐惧。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的桥段不胜枚举。如何与人工 智能和平相处?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 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对技术乐观派 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 国家后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 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从“类人类”到掌握 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 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科 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曾设想“机器人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时袖手 旁观。考虑到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比尔·盖茨就提议向机器人征税,此前欧洲议会也对 类似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制定法规,是否会造成过度干预,又该如何避免阻碍创新?在发展人工智能 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 15.下列对“人工智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的。 B.体验过人工智能的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功效可媲美人工制作。 C.人工智能可以做电影预告片、完成新闻消息、下围棋,这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 D.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更加从容,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人类的焦虑和恐惧。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全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的终结,因为人类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 B.近期,欧洲议会正式向委员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 题,说明人工智能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安全。 C.因为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所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向机器人征税的法律提案。 D.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是人类依然在探索的问题。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根据语境,填写名句。(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_________。_________,而由人乎哉?”(《论语》 (2)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____。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____?(《渔父》) (3)_________,直走咸阳。_________,流入宫墙。(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用之不竭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甲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 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 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 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节选自《我与地坛》) 乙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 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自上了轿,进入 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 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 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18.两个选段的中心句分别是哪句?请说明理由。(4分) 19.甲乙两段中的加点字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5分)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游戏《旅行青蛙》中,玩家养一只“小青蛙”,为它准备行囊,就会不定期收到“小青蛙”寄回的 明信片,上面写着各种温情脉脉的语言。这款游戏一经推出,就在国内引发强烈追捧。 有人认为,这款游戏的特点是“走心”,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的抚慰、爱情的呵护、亲情的牵挂, 以及孤独的安慰;还有人认为,人们不可能在游戏中获得真正的关怀,不要过分贪恋机器的“走心”, 面对面的交往才能感触到最真实的温度。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 抄袭、套作。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仿真模拟试题B·全解全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D D A D B B B D C B C A D B D 1.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 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本题选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B项,埋 mán 怨 ,荫 yīn 蔽 ;C项, 花蕾lěi;D项,摈 bìn 弃,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故选A。 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 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 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 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本题选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项,蜇居——蛰居; B项,栓牛——拴牛; C 项,共震——共振。故选D。 3.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 境辨析正误。A项,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语境是顾客 感受到商店服务的热情,不合语境;B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用错对象;C项,长此以往: 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语境是指交警加大力度管理,不合语境;D项,不约而同: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使用正确。故选D。 4.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 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 修饰成分。本题中,B项,语序不当,“一人不但能食”改为“不但一人能食”。C项,搭配不当,删 去“缺乏的维生素D”,改为“影响着我们的生物钟以及人体内的某些机能”。D项,句式杂糅, “……紧密相关”和“是……造成的”杂糅在一起。故选A。 5.D 【解析】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 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本题属于选填衔接句,①句直接点明 当下“教育和城市建设中的种种弊病”,揭示社会现状,因此①排第一,排除BC;④紧承①,分析 原因,排第二;③⑤是“他”对这一现象的态度,下文“这”指代②内容,②排最后,排除A。故选 D。 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诗句所用修辞手法 的判断,有误的一项”,然后根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辨析。题中,B项,“此去与师谁共到? 一船明月一帆风”不是反问,所谓“反问”,是光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之中,而“此去与师谁共 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意思是“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 家”,前一句是问句,后一句是答案,属于自问自答,应该是设问。A项,“惆怅东风无处说,不叫 闲地著春华”,以“惆怅”写“东风”,这是拟人手法;C项,“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 时”,把“忆君之心”比作“西江之水”,这是比喻手法;D项,“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 千”,“朝奏”“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这是使用夸张的手法。故选B。 7.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 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然后借助阅读把握的内容辨析正误。题中,B项,“参乘:坐在车 左侍卫的人”错误,参乘应该是指坐在车右侍卫的人。故选B。8.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古今异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本题所有选项 内容全部来自课本,根据原文句中含义与现代汉语意思进行比较,选择正确的一项。A项,译为“君 子广泛地学习并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和省察”,博学:古义为“广泛地学习”,今义为“知识、学 识的渊博”;B项,译为“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 须臾古今义都指“一会儿、片刻”;C项,译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 的。”所以:古义为“是用来……”,今义为“表因果的连词”;D项,译为“小的方面倒要学习, 大的方面却放弃了。”小学:古义为“小的方面学习了”,今义为“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 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B。 9.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 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 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选 翻译不正确的一项。D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字表被动,句子应翻译为“这不就 是曹操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故选D。 10.C 【解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 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 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题中,C项,“通过 ‘主人忘归客不发’的正面描写”错误,不是“正面描写”,所谓“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对要描写 的事物进行描述,从诗中来看,作者的目的是突出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而“主人忘归客不发” 是写听到琵琶演奏之人的表现,这应该是侧面描写。故选C。 1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 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 语法知识进行辨析。题中,B项,“此小大之辩也”,从文中来看,前面把“斥鴳”和“鲲鹏”的目 标进行比较,最后“小大之辩”是对前面的小结,意思是“这是大和小的分别”,此处的“辩”同 “辨”,解释为“分辨,分别”。故选B。 12.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 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中‘且’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然后根据“且”在句 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题中,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中“且”是副词,意 思是“将要”,ABD三项中的“且”都是副词,意思是“将要”。而C项,“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 劝”中“且”是作连词,表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故选C。 1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 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 确,手法分析是否有误。题中,A项,“‘大’和‘小’之间是有着质的差别的”错误,从文中来 看,“小”和“大”只是量的区别,不是事物之间质的差别,他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有所待”。故选A。 14.D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 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祝福》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 项”,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题中,D项,“祥林嫂的 悲剧正在于她胆子太小,易受别人影响”错误,选项对人物的悲剧原因分析有误,祥林嫂的悲剧是 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她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如这段文字中,祥林嫂认为自己捐了门槛, 可以赎自己的罪过,但四婶的一句话把她所有的希望给击灭了,“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 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所以说是封建的礼教和封建的思想一步步把 她逼向死地。故选D。 15.B 【解析】本题考查理分析和概括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概念相关的 语句,对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B项,“人工智能的功效可媲美人工制作”范 围扩大,原文第一段为“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故选B。 16.D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阅读题干,在文中 找到题干对应的信息区间,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 微差别,然后仔细分析。A项,“全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的终结”表述绝对化,原文为“全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B项,“说明人工智能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安全”无中生 有,文中没有相关表述。最后一段为“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 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C项,“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向机器人征税的法律 提案”错误,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说“此前欧洲议会也对类似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但没说“投票 通过”。D项,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 17.(1)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2)新浴者必振衣 受物之汶汶者乎(3)骊山北构而西折 二川溶溶 (4)取之无禁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 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 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 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由己、振衣、汶汶、骊山、溶溶 、无禁 18.甲: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由“这”字可见,最后一句是总结句。乙:“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 句话既引出了林黛玉的心理状态,也引出了林黛玉眼中外观宏伟的贾府。(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 本题问的是“两个选段的中心句分别是哪句?请说明理由”,然后要理解“中心句”与其他句子之间 的关系,把握“中心句”常常出现的位置,接着就要浏览整个语段,把握整个语段的内容,最后看哪 句话能概括这一内容。所谓“中心句”就是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先看《我与地坛》,这段 文字属于写景性的文字,所写的景属于“地坛公园”里的景象,所写的景有“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而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主要是体现其生机,园子虽然是荒芜 的,但却充满生机,并不衰败,且最后一句开头说“这都是……”,“这”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 景象,由此可知,最后一句“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应是中心句。再看《林黛玉 进贾府》,这段文字主要是叙事,所叙之事应是林黛玉刚进入贾府时候的所见所闻所感,如见到“几 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 同”“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 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林黛玉所见到的贾 府与别的地方是不同的,所以林黛玉在这样的地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 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由此可知,这段文字的中心句应是“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 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19.运用叠词,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从而让“我”明白虽然残疾但不应该颓废。乙:四个 “大”字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 “敕造”一次暗示了贾府显赫富贵的地位。(5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甲乙两段中的加点字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然后 到文中找到加点字,明确加点字的词性以及修饰的对象,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如第一处,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窸窸窣窣窸窸窣窣”属 于拟声词,也是叠词,作者用这样的词语展示了草木竞相生长的状态,园子虽然荒芜却充满了生 机,而这也就启发“我”,虽然自己残废了,但不应该颓废,应该像园子一样,荒芜却不衰败。第 二处,“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加点 字是“大”,“大”是形容词,它修饰“大石狮子”“门”等,展示出贾府的宏伟外观,而“大书 ‘敕造宁国府’”展示了贾府的显赫富贵的地位。 20.【写作指导】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 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 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 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 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这篇作文由游戏入手,是一个考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素材。说熟 悉,是因为学生普遍对游戏比较了解;说陌生,是考生对这款游戏未必了解。玩家养一只“青 蛙”,然后让“青蛙”自己去旅行,接着玩家会收到“青蛙”的明信片,上面写着温情款款的语 言。其实跳出游戏看,这种模式很像父母对于在外漂泊的子女的养育模式。随着时间的积累,玩家 (父母)对于“青蛙”(子女)的思念会逐渐增多,不定期收到“青蛙”(子女)的来信,则让玩 家(父母)的精神得到慰藉。这款游戏爆红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在这款游戏中获得了久违的精神慰藉。这从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的情感的缺失。想要弥补这种缺失,游戏只是一种途径, 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游戏获得体验,使人们能够走出游戏,走出自我约束的困境,打破沟通的隔 阂,和现实中的亲人、朋友建立新的可靠的联系。 参考立意: ①游戏“走心”,可以提供各种精神的慰藉; ②游戏不“走心”,只有现实生活中的关怀才能“走心”; ③借助“走心”的游戏,更好地去拥抱生活,品味生活。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