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1.(3分)C(A偷换概念,“诗教”观是指孔子对《诗经》评论中所包含的文艺观,而非评论本身。B错把论据当论点,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是“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兴观群怨”只是说明这个特色的例证。D言过其实,并非“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2.(3分)D(“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是结论,不是前提,逻辑倒置。)
3.(3分)D(文章结尾虽然强调了“诗”的重要性,但纵观全文,重“教”重“诗”、以“教”为本才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4.B; 解析:4.原文是“从美国媒体报道看,这一事件可能与优步自动驾驶系统中负责决定如何对传感器检测到的物体做出反应的软件有关。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优步做出系统调整,优步试图让自动驾驶车坐起来更舒服,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导致了优步事故”,这表明至少有两个原因,且用的都是表揣测的“可能”“或许”一词,选项B则是肯定无疑,把可能变成现实,太绝对了。
5.D; 按原文“算法错误”及“人未尽责任”都是事故造成的原因,选项D把二者视为因果关系,误解了原文。且优步事故是算法错误,还是人未尽责,还未查实。
6.①从制度上看,自动驾驶测试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并按照相应的程序申请。
②从理念上看,要树立正确的伦理观,树立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
③从技术上讲,要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技术及各项功能。
④从法律上讲,要尽快制定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法律,保障驾驶者和行人的权益。
⑤从驾驶员上讲,加强对驾驶员的各项培训,确保其随时接管自动驾驶车辆。
答案解析
7、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根本目的是以他为人格参照体系,对众多沽名钓誉的“隐逸之士”进行嘲讽。错,作者将严子陵与众多“隐逸之士”做对比,根本目的是突出严子陵摆脱名利、追求自由的可贵精神。
8、运用了比喻、对比(反衬)手法(2分)把钓者比作“一棵草”和“一面旗”,而二者又构成鲜明对比。(2分)形象生动地写出钓者在苍茫旷寂天地间的孤独渺小,突出了其心志的桀骜伟岸。(2分)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9、①姜太公以匡世治政之奇谋获得君王赏识,辅助君王成就霸业得到了大周江山,他这一钓者形象代表的是物质文化。
②严子陵摆脱名利、置身物外,成了后人追求自由的精神偶像,他这一钓者形象代表的是精神文化。
③柳宗元笔下的钓者形象,是抗争命运、孤傲不屈的人格化身,成为一种审美意象(或“审美符号”高度抽象化的精神生命)代表的是艺术文化。(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根据第3段“还有比他俩更会钓的”,第5段“多大?——八百年鲜活蹦跳的大周江山”等语句分析,可知姜太公垂钓的动机和结果都有现实的鲜明指向性,所以说他的形象代表的是物质文化,根据第8、9段的内容,如“这江水,洗涤浮世多少功名利禄之尘埃;这钓者,让我们于汹汹浊世中嗅到一缕来自古远的淳朴清风,怡心适情。”“他不钓价值,却钓出一种品味、一种淡到极处的人生至味、一种生命的情致来。”可以分析出严子陵的形象代表的是精神文化,根据倒数第5段“垂钓于我们的审美视野”倒数第3段“他纯粹得如一个审美符号,一个诗的意象,一个高度抽象化的精神生命。”“他所成就的钓着,慰藉与补偿了千百年来多少寻求美的心灵”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把柳宗元笔下的钓者形象视为艺术文化的代表。
10.B
11.D(“雅”为宫廷乐歌)
12.D (“治愈母病”错,原文无此表述)
13.(1)当时范仲淹因为进谏议政获罪而被免职,(贬)任睦州知州,余靖、尹洙上书营救范仲淹,(两人)相继被贬。(画线处、大意各1分,共5分)
(2)高若讷说:“河朔地区是重兵囤积之地,现在放弃不去征讨,以后将要开启祸端。”(画线处、大意各1分,共5分)
14. B(“乘船赶来”错,第二句是写天台僧从岳阳离开)
15.(6分)
同:两处都运用了想象(虚写)(1分)和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哀景衬哀情)(1分)的手法,以别后清冷之景寄托离别的伤感。(1分)
异:贾诗运用视听结合(1分),借“雁”“孤峰”“啼猿”“霜”写僧人的凄凉归途,表现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柳词以列锦(意象叠加)(1分)的手法,将“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并置,想象别后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与恋人分别后的凄苦惆怅。 (两处感情合理即给1分)
(异、同各3分)
附 参考译文:
高若讷,字敏之,本是并州榆次人,迁居至卫州。考取进士后,补授彰德军节度推官,后调任太常博士、商河知县。御史杨偕推荐他任监察御史里行、主管谏院。当时范仲淹因为进谏议政获罪而被免职,(贬)任睦州知州,余靖、尹洙上书营救范仲淹,(两人)相继被贬。欧阳修就致书责备高若讷说:“范仲淹刚强正直,通晓古今,朝廷中无人可比。却因为无罪被驱逐,你作为谏官不能明辨,仍厚颜面对士大夫,出入朝廷,这是不再知人间有羞耻之事(的行为)啊!”高若讷把他的书信(内容)上奏,皇帝将欧阳修贬为夷陵县令。王蒙正任蔡州知州,高若讷进言:“王蒙正自小贩被起用,靠攀附外戚权贵得任官职,之前调任郴州,众议尚且不满,现在给他(蔡州这样的)大州(治理),可以吗?”(皇上)下诏令搁置他的任命。大庆殿设置祈福道场,高若讷上奏说:“大庆殿是国家的正殿,怎么能聚集道士和僧人行轻慢亵渎之事?”后又上奏:“(以前)三公长时坐而议政,现在枢密院及中书门下省对答政务却只有数刻之久,怎么能尽言政务?应当赐座使(二府官员)从容对答,如同唐朝延英殿(优待臣子)旧制。遭遇母丧。守丧期满后,任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当时宰相贾昌朝与参知政事吴育多次在皇帝前争议政事。第二年春天,天大旱,皇帝询问这样(干旱)的原因,高若讷说:“大臣不严肃恭敬,那么雨水不时就会像这样(不至)。”于是贾昌朝和吴育都被罢职,高若讷于是代替吴育出任枢密副使。王则占据贝州,(朝廷)征讨他,月余尚未攻下。有人提议招降,高若讷进言说:“河朔地区是重兵囤积之地,现在放弃不去征讨,以后将要开启祸端。”等到城池被攻破,知州张得一被送往御史台审查治罪,他有屈从于敌贼的情况。朝廷商议免除死罪,高若讷说:“守臣没有战死,本来(就)应当自杀,何况是屈从于敌人。”张得一于是被杀。(高若讷)知晓王守忠想出任节度使,坚持认为不可。皇祐五年去世,被追赠为右仆射,谥号文庄。高若讷学识丰富,善于识记,从秦、汉以来经典著作无不博学通晓,特别喜欢申不害、韩非、管仲的著作,十分精通阴阳历数之学。因为母亲患病,就兼学精通医书,纵然名医也叹服。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久不能传,高若讷将错误全部考订、校正使之刊行(流传于世),世人才知道有此医书。当时名医多出自卫州,其从师本源都是高氏。皇祐年间,下诏令累列黍粒以定尺寸标准并制定音律(标准),争论多年未有决断。高若讷以汉货泉币(尺寸大小)为标准确定一寸,依据《隋书》确定一尺(的长度)上奏(皇帝)。连同增减祭祀器物等(建议),皆一一施行。有文集二十卷。
16.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7.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革命,爆发战争。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②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本题中,第一处横线,根据语境,此句是说五四运动突然发生,且与革命、战争、开火有关,因此应该选用“爆发”,排除选项B、D。
鼓动:①扇动。②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含贬义。鼓舞:①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②兴奋;振作,褒义词。本题中,第二处横线,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所填词语要与“信心”搭配,因此只能选用“鼓舞”,排除选项A。
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第三处横线,根据语境,此句是说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主动地、勇敢地站出来奋起抗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任命,因此应该选用“挺身而出”。
夙夜在公:一天从早到晚都勤于公务。舍身取义:是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第四横线处,根据语境,此句是说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应选用“舍生取义”。
18.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括号前面“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此句中心话题为“责任”,前一句是说明白责任,后一句是说担当责任,为保持句子的连贯性,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应为“责任和担当”,此外,B、D两项把“责任和担当”的顺序表述成了“担当和责任”,与前文不对。C项,“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上下两个句子不连贯。A项,“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表述简洁明确,且与上下文语意贯通,在此处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9.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建立”与“动力”搭配不当。B项,“加快”与“动力”搭配不当。C项,其中“建立”与“动力”搭配不当;此外,“家国同构”是在“秉承五四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秉承五四精神”应在前,“家国同构”应在后。因此,排除ABC三项,选择D项。
20、答案 ①历史之所以能为后世所借鉴 ②反而可能扭曲历史 ③一些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倾向
21、答案:寓意:不要孤芳自赏,自视特殊(2分)要甘于平凡,乐于奉献(2分),两个角度都答出来再给1分。字数超过20字,扣1分。
22. 作文审题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本题有两则材料,先分析每则材料的内涵,再找出相同点,这相同点就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此种审题方法可以简称为求同法。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立意就会很准确。材料一由关键句“它提醒大学生,身体健康和有效的自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可知,是在讲自我的管理,也就是在讲人应该“自立”,不能老依靠别人。材料二由“《少有人走的路》中的话”可知,是在告诉我们人应该有独立的精神,要独自前行,因为没有任何一位心灵导师能够牵着你的手前进。一则侧重于生活的独立,一则侧重于心智的成熟,综合两则材料,都是在讲人应该“独立、自立”,所以可以就此立意。
立意参考: (1)学会独立(自立) (2)生活需要独立(自立)(3)民族需要独立(自立)(4)自我规划、自我管理(5)成功的路上无人相伴……
( 平均分控制在44、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