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赣州市会昌县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赣州市会昌县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 2018-2019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 分,每小题 2 分) 1.(2 分)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蓬勃(féng) 澄澈(chéng) 害人听闻 眉开眼笑 B.滑稽(jī) 头衔(xié) 大相径廷 随声附和 C.温驯(xùn) 蜷伏(juán) 参差不齐 泡根问底 D.狭隘(ài) 企盼(qǐ) 拈轻怕重 哄堂大笑 2.(2 分)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的社会,有不少人麻木不仁,对身边的困难群体从不关心,拒伸援手。 B.冬日的庐山,白雪覆盖群山,冰凌挂在树梢,这景色美不胜收,令人流连。 C.刘华是个见异思迁的人,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干了四十年。 D.王爷爷虽然年过七旬,但身体硬朗,每天黄昏总是神采奕奕地坚持爬山锻炼。 3.(2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我们的鼻子和嘴唇。 B.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阅读对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性。 C.人生的正确选择,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明晰未来的方向。 D.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 4.(2 分)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天临睡之前,不论这一天是多么疲倦,多么累,我总要读上一小时的书。 ②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 ③每天的空闲时间,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我也要找一本书来读上几段。 ④这种读书的嗜好,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 ⑤如果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宵达旦地读下去。 A.④①⑤③② B.②③①⑤④ C.④⑤③②① D.②③④①⑤ 5.(2 分)下列对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鲜花(名词 ) 佩服(动词) B.美丽(形容词) 条(量词) C.她们(代词) 千(数词) D.能够(形容词) 昨天(代词)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 6.(4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早 发 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①. 【注释】①珪(guī):古代用作凭信的玉。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用“独吟”直接点题。 B.颔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 C.颈联用“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 D.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为“早发”,首联紧扣诗题,凸显“早发”。 B.“独”表达了诗人远行时孤独寂寞之感。 C.“城月尚如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 D.这是一首送别诗,可惜没人相送,故早早出行离开。 7.(1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魏武①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 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 此使。 【注释】①魏武:魏武帝,即曹操。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武将∕见匈奴使 B.不足∕雄远国 C.帝∕自捉刀立床头 D.然∕床头捉刀人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自以形陋    ②使崔季圭代    ③帝自捉刀立床头   ④既毕    (3)翻译下面句子。 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4)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发现魏武帝是个怎样的人?联系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文中记叙的事情符 合人物性格吗? (三)古诗文名句积累.(8 分) 8.(8 分)按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自古逢秋悲寂寥,   。 (2)   ,一夜征人尽望乡。 (3)僵卧孤村不自哀,   。 (4)   ,古道西风瘦马。 (5)子夏曰:“   ,仁在其中矣。” (6)淫慢则不能励精,   。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9.(16 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温暖的劈柴 肖复兴 ①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 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 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 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 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②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③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 经老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使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 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④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 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 膛里的劈柴。正是冬天,我才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 ⑤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 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找劈柴生 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⑥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 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连忙谢他,他说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 给你妈做饭吧。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没有,不想吃,让我先坐壶开水。我往水壶里灌好水 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⑦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 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没的使。” ⑧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出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 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 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⑨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心里很 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文苑•经典美文》2016 年第 2 期) (1)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温暖的劈柴”中的“温暖”的含义。 (2)选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赵大爷的人物形象。 (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母老,不远游”的理解。 10.(14 分)现代文阅读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 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 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 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 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 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 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 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 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 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 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 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 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 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 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 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 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2)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    愉悦 猜疑 C    (3)语言品味。 ①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赏析加点词语) ②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4)第②段或第⑩段的划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 (5)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 分) 11.(2 分)名著阅读。 《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体现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12.(4 分)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的班级将创立班刊,请你参与其中。 (1)现在向班级同学征集班刊名字,请你为班刊取一个朗朗上口又富有文学韵味的名字,并说明你的 构思和立意。 (2)你觉得班刊应该有哪些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13.(50 分)写作。 请以“那次的谈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突出中心,抒 写真情,书写工整,卷面整洁。2018-2019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 分,每小题 2 分) 1.(2 分)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蓬勃(féng) 澄澈(chéng) 害人听闻 眉开眼笑 B.滑稽(jī) 头衔(xié) 大相径廷 随声附和 C.温驯(xùn) 蜷伏(juán) 参差不齐 泡根问底 D.狭隘(ài) 企盼(qǐ) 拈轻怕重 哄堂大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字音的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 字着重练习。 【解答】A.有误,“蓬勃”中的“蓬”一字应读作“péng”;“害人听闻”中的“害”一字应写作 “骇”; B.有误,“头衔”中的“衔”一字应读作“xián”;“大相径廷”中的“廷”一字应写作“庭”; C.有误,“蜷伏”中的“蜷”一字应读作“quán”;“泡根问底”中的“泡”一字应写作“刨”; D.正确; 故选:D。 【点评】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音、字形,要正确书写这些字音、 字形,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 2.(2 分)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的社会,有不少人麻木不仁,对身边的困难群体从不关心,拒伸援手。 B.冬日的庐山,白雪覆盖群山,冰凌挂在树梢,这景色美不胜收,令人流连。 C.刘华是个见异思迁的人,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干了四十年。 D.王爷爷虽然年过七旬,但身体硬朗,每天黄昏总是神采奕奕地坚持爬山锻炼。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 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 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 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与后文语意 矛盾。故选:C。 【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 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 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3.(2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我们的鼻子和嘴唇。 B.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阅读对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性。 C.人生的正确选择,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明晰未来的方向。 D.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 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 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解答】A.没有语病; B.有语病,缺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 C.有语病,前后表达不一致,一面对两面,可去掉“是否”; D.有语病,缺少谓语中心语,可在“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之后加上“相通”。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 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 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4.(2 分)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天临睡之前,不论这一天是多么疲倦,多么累,我总要读上一小时的书。 ②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 ③每天的空闲时间,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我也要找一本书来读上几段。 ④这种读书的嗜好,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 ⑤如果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宵达旦地读下去。 A.④①⑤③② B.②③①⑤④ C.④⑤③②① D.②③④①⑤ 【分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 逐句中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 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解答】解答此题,可先读各个句子,做到大体了解句意,然后辨析。该语段写的是“我”爱读书的特点。②为总起句,应放在第一位,排除 AC;再比较 BD,④⑤谁在最后的问题,④这种读书的嗜好, 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应是总结性的句子,应放在最后,排除 D;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 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5.(2 分)下列对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鲜花(名词 ) 佩服(动词) B.美丽(形容词) 条(量词) C.她们(代词) 千(数词) D.能够(形容词) 昨天(代词) 【分析】本题考查词性的判断。解答此题要了解各词性突出特点,根据平时的掌握来分析判断。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能够”是动词,“昨天”是名词; 故选:D。 【点评】判断词性的方法: 1、根据词语的意思,依据不同词性的定义来判断。 2、如果是判断句子或短语中某个词语的词性,可以根据这个词语在句子充当的成分或修饰的词语来判 断。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 6.(4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早 发 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①. 【注释】①珪(guī):古代用作凭信的玉。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本诗用“独吟”直接点题。 B.颔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 C.颈联用“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D.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诗题为“早发”,首联紧扣诗题,凸显“早发”。 B.“独”表达了诗人远行时孤独寂寞之感。 C.“城月尚如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 D.这是一首送别诗,可惜没人相送,故早早出行离开。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分析鉴赏能力。诗题为“早发”,首联紧扣诗题,凸显“早发”: 早雾还未散去,长夜未尽,诗人已经登程。颔联中写诗人在路上“鸡未唱,马频嘶”,雄鸡尚未唱晓, 也可见出行之早。颈联,树色掩映店铺在早行时更加微茫,这也在表现“早发”之“早”。诗歌尾联写 自己已经独自走出了三十多里的路程了,城中望月还像玉石一样挂在天上,写出早行的孤寂冷清之感。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 A.有误,“独吟”点题错误,应是“早”点题。首联的“早雾”,颔联的“鸡未唱,马频嘶”,第三联 “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这些都写出诗人出发 之早;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可以从内容、写作方法及思想感情等方面考虑。 ABC.正确; D.有误,“送别诗”错误,是叙事诗。 故选:D 答案: (1)A (2)D 译文: 早晨有雾浓度在下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不唱,过客马频嘶。树色逼收藏店,泉水黑暗沿着畦。独吟 三十里,在月亮还如盖。 【点评】诗歌鉴赏基本方法:(1)看题目:题目中经常会蕴藏着与主旨相关的信息。(2)看主体:① 古人所用意象基本带有固定的、特定的含义和情感寄托;②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字,如“万里悲秋常 作客”中的“悲”。(3)看背景:诗歌鉴赏题中,有时会有诗人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的相关注释,一定 要仔细分析,知人论诗、知事论诗。 7.(1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魏武①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 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 此使。 【注释】①魏武:魏武帝,即曹操。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魏武将∕见匈奴使 B.不足∕雄远国 C.帝∕自捉刀立床头 D.然∕床头捉刀人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自以形陋 认为,以为,觉得  ②使崔季圭代 叫,安排  ③帝自捉刀立床头 握  ④既毕 结束,完毕  (3)翻译下面句子。 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4)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发现魏武帝是个怎样的人?联系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文中记叙的事情符 合人物性格吗? 【分析】参考译文: 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他自认为相貌丑陋,不能对远方国家显示出自己的威严,便 叫崔季珪代替,自己却握着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边。接见后,曹操派密探去问匈奴使节说:“你看魏王 怎么样?”匈奴使节回答说:“魏王的崇高威望非同一般,可是床边握刀的人,这才是英雄啊。”曹操 听说后,趁使节回国,派人追去杀了他。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 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 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答案即可。 A.错误;句意为: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故断句为:魏武∕将见匈奴使。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 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他自认为相貌丑陋。以:认为,以为,觉得。 ②句意为:便叫崔季珪代替。使:叫,安排。 ③句意为:自己却握着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边。捉:握。 ④句意为:接见后。卒:结束,完毕。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非常,非同一般;然,可是;乃,才是。句意为:匈奴使节回答说:“魏王的崇高威望非 同一般,可是床边握刀的人,这才是英雄啊。” (4)第一问: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作答时,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具体分析。根据曹操怕自 己形陋,叫人扮自己接待使者,可知他是一个狡诈的人。根据他事毕后派间谍听消息,可知他的多疑。 根据他怕匈奴使对自己不利,派人追杀,可知他是一个残酷的人。 第二问: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 来判断。首先明确符合人物的性格;然后列举有关内容来说明魏帝有魄力、冷酷即可。 答案: (1)A (2)①认为,以为,觉得;②叫,安排;③握;④结束,完毕。 (3)匈奴使节回答说:“魏王的崇高威望非同一般,可是床边握刀的人,这才是英雄啊。” (4)从文中可以看出魏武帝对自己的容貌不自信,面对使节安排别人代替自己;也可以看出曹操非常 残冷多疑,当听到匈奴使节说的话之后,立刻派人追杀,害怕使节知道真相。从我了解的知识来看,文 中记叙的事情,符合人物性格,因为历史上也有对曹操的介绍,说他很有魄力很有能力,但性格多疑, 有梦中杀人事件和杀害杨修的故事可以说明。 【点评】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 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三)古诗文名句积累.(8 分) 8.(8 分)按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 (2)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5)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6)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 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 笔,重点突破。 【解答】答案: (1)我言秋日胜春朝; (2)不知何处吹芦管; (3)尚思为国戍轮台(重点字:戍); (4)枯藤老树昏鸦(重点字:藤);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重点字:笃); (6)险躁则不能治性。 【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9.(16 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温暖的劈柴 肖复兴 ①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 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 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 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 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②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③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 经老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使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 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④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 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 膛里的劈柴。正是冬天,我才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 ⑤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 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 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找劈柴生 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⑥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 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连忙谢他,他说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 给你妈做饭吧。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没有,不想吃,让我先坐壶开水。我往水壶里灌好水 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⑦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 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没的使。” ⑧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出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 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 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⑨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心里很 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文苑•经典美文》2016 年第 2 期) (1)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温暖的劈柴”中的“温暖”的含义。 (2)选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赵大爷的人物形象。 (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母老,不远游”的理解。 【分析】我因为觉得家狭窄憋屈,而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精彩,所以把年迈的母亲独自扔在家里出去和 同学们玩,结果回来后发现母亲生病,邻居赵大爷帮母亲生了火并给我说了一番话,让我明白亲情可贵 的道理。也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题目的含义。作答时,需联系文本内容和主旨,分析其表面义和深层含义。 根据故事内容可知,题目中的温暖表现上指的是赵大爷的帮助给我和母亲带来的温暖,联系主旨可知,这里的温暖还指我感到了对母亲的愧疚,也感受到了母亲给我的亲情的温暖。据此分析可作答。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现效果。作答时,需先明确描写方法,然后结合描写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具 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是对我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家里的冷清,也从侧面 写出了母亲的无助与孤单,同时也为下文我听到赵大爷的话后产生的自责与愧疚做了铺垫。 (3)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心理。作答时,需联系具体的语境和人物当时的处境,结合自己的情感体悟分 析即可。第一处,我看到母亲一个人孤单的躺在床上,又不想吃什么东西,再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心 里升起一种难过和自责之情。第二处,赵大爷的话让我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也明白了母亲的不易,心里 感到内疚,对不起母亲。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作答时,需联系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结合自己的情感体悟分析即可。 根据赵大爷照顾“我”生病的母亲,送劈柴给“我”可知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根据他能 发现母亲生病,叫“我”去生火,去他家拿劈柴可知他是一个观察细致,考虑周全的人。 (5)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与掌握。本题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 作答本题时,围绕当父母年老时,应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多陪伴照顾他们表述即可。 答案: (1)一是指赵大爷的帮助所带来的温暖;二是指“我”愧疚后感到了沉甸甸的亲情。 (2)这句话写屋里冷,从侧面写出母亲在家里的无助与孤单,也为作者的自责埋下伏笔。 (3)一是看到母亲蜷缩在被子里,不想吃东西,心里既难受又自责;二是赵大爷的一席话触动心扉, 使作者感到内疚,对不住母亲。 (4)赵大爷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他照顾“我”生病的母亲,送劈柴给“我”;他还是一个 心思缜密、考虑周全的人:他能发现母亲生病,叫“我”去生火,去他家拿劈柴。 (5)示例:强调当父母老了的时候,子女更要对父母负起责任,尽量在父母身边尽孝,多陪伴和照顾 他们。 【点评】人物性格会分析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答题方法: 1、结合对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细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人物 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结合人物所做的事。 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 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 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10.(14 分)现代文阅读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 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 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 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 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 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 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 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 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 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 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 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 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 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 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 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 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2)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收到礼物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 美妙  愉悦 猜疑 C 感动  (3)语言品味。 ①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赏析加点词语) ②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4)第②段或第⑩段的划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 (5)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分析】上大学时的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所以羞 于与他人交往,只是在阅览室里看书。我是这么的爱书,但又无钱购买,于是我想到了抄书。毕业的时 候,我收到了一本书。我一直不知道这本书是谁给我的,但却一直把它珍藏着。全文表现了因为他人的 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 【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题目的含义。作答时,需根据文本的内容和主旨分析其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细读文本可知,题目中的七里香表面上指的是大学阅览室窗外的一种花。结合文本内容可知,来自于其 他人的友善和关爱就是七里香的香气一样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来自他人的帮助与温暖。综合表述即 可。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可知在阅览室读书 时,心中感受到丰盈和美好。根据第七段的内容可知,毕业之时,我收到一本书,心中猜疑,不知道这 本书是谁送给我的。根据第十一段的“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可知我把这 本书当作自己的珍藏,每当看到它,心中就涌现出温暖和感动。 (3)①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 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贪心的本义是贪婪之心,结合此处语境可知,这个词语表现我对读书的痴迷 和热爱,这是贬词褒用的手法。 ②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 可。这句话中的三个“忘了”语义相关,格式相同,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也可以说是反复。结合语境 可知,这三个忘了突出强调了读《诗经》对我产生的影响之大。让我内心发生了改变。 (4)本题考查分析语句作用。需从内容和结构上具体分析。第二段的划线句从内容上来看,交代了看 书的环境,表现了读书时的愉快心情。从结构上来看,照应了题目。第十段的划线句从内容上来看,同样交代了阅览室的环境,起到了烘托助人者人物形象的作用。在结构上来看,这个句子照应了题目,使 全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5)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可以 认为是图书管理员,理由可以他知道我爱好读书,我抄书时他在我身旁站了很久,提醒我慢点走,可知 他其实是一个面冷心善的人。作者对他着墨最多,所以可能是他送的。可以认为是身边的男生或女生送 的,理由可以是在阅览室时,他经常坐到我的身边,知道我爱书。看我的衣着知道我没有什么钱,所以 才会在毕业时送我书。 答案: (1)表面意是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深层意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 (2)A 收到礼物;B 美妙(丰盈、痴迷);C 感动(感恩、温暖) (3)①本意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 ②示例: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三句(个)“忘了”强调了读书(《诗经》)对“我”的影 响(改变)之大。 (4)示例一:选第二段。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 心情。 示例二:选第十段,作用:照应前文(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 (5)可以是图书管理员或坐在“我”身边的男生或女生 示例一:是图书管理员。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他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读书喜 好;“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 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从文章的详略安排看出,“我” 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 示例二:是身边的男生(女生)。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的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好; 见“我”衣服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 【点评】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 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分析表面含义即是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 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 分) 11.(2 分)名著阅读。 《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体现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积累。《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解答】阅读《西游记》可知,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最能反映孙悟空反抗精神的一个情节是 “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 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 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 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而三打白骨精是在写孙悟空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 答案: 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 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 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2.(4 分)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的班级将创立班刊,请你参与其中。 (1)现在向班级同学征集班刊名字,请你为班刊取一个朗朗上口又富有文学韵味的名字,并说明你的 构思和立意。 (2)你觉得班刊应该有哪些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拟名的能力与理由的阐述。由题意可知,这个手抄报的主题是“文学部落”, 所拟的名字一定要与这个主题相关,名字还有简洁。有文学色彩。然后结合自己拟题的来源,用流畅的 语句阐述理由即可。如拟名为“萌芽”,可从班刊中发表文学作品,是今后文学创作的起步,如果植物 萌发新芽。 (2)本题考查班刊内容的设计。“班刊”为班极刊物,所以要以学生学习为主,如开设班级优秀习作展 示,班级动态,让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等等。内容说明清楚,表达准确即可。 【解答】答案: (1)刊名:扬帆理由:取“扬帆起航”之意,既点明我们七年级是初中生活的开始这一特点,也表达 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愿望。 (2)我认为班刊可以刊登一些同学们的优秀习作,让大家互相学习;还可以对校内及班内的事务进行 刊登,了解学校与班级学生的表现;同时也可刊登一些先进人物事迹,优秀学习方法交流等等,让大家 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 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 练习。13.(50 分)写作。 请以“那次的谈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突出中心,抒 写真情,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分析】【审题】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审题可知,创作本文,内容的重点应放在某次谈话上。需要明 确以下几个问题:谈话时间呢?是早晨,还是晚上?是周末,还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参与的人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是每天都发生的一个普通的场景,还是一个特殊的、令人难忘的时刻?是一次激烈的争 论,还是一次郑重的讨论?总之,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你结合自己的生活,首先确定一个中心, 然后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立意】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纠正你的错误,立意就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 要写一家人热烈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就可以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 【写法】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依据线索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在有效突出中心的同时,使文章形 成一个前后衔接、情感贯通的整体。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越是能强化中心的内容,就越 需要详细叙述,甚至反复加以强调。 【文体】本文适合写记叙文,结尾可以议论的形式结束或点题。 【解答】【例文】 餐桌前的谈话   一家人围在饭桌上吃饭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今天发生了一件事,令饭桌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今天要开家长会,那我家的家长是谁呢?“那还用说,当然是我!不信可以查查户口簿,上面的 ‘户主’,就是我的名字。”爸爸呷了一口酒,振振有词地说。妈妈说得也有理有据:“《成长手册》的 ‘互动留言栏’,你不是推着要我写吗?这说明,你承认我是家长嘛!”   他们这样一句来一句去,各说各的道理,都坚持说自己是家长。我被他们的认真劲儿给逗乐了,笑 得连饭都吃不下了,就趁势说:“那我们索性来个民主选举,谁的票多,谁就当家长。”“对,对,还是 峰峰的办法好!”爸爸连夸我,又笑着说,“我毛遂自荐,选自己!”“当家长是苦差使,怎么好叫你受 苦受累?还是我来当吧。”妈妈边说边给我夹了块我最爱吃的鸡肉,催促道,“吃吧,吃吧!” “一比一,这……”我傻了眼。“还有你这一票呐!”爸妈都把目光投向了我。 “哈哈,我成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啦,有选择权!”这时,我一下子感到了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了,他们 俩谁当家长,就等于我说了算。说实在的,爸爸和妈妈都很疼我,对我来说,谁当都一样。可现在我只 有一种选择,要是偏心,那么……想到这里,我不禁脱口而出:“你们不是说我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吗? 那么我当家长最合适。谁赞成?” “啊?”爸妈没有料到会暴这样一个‘冷门’,都愣住,但最后来了一个 90 度的急转弯,不约而同地说:“嗯,我同意!” “好,全票当选!”我一声欢呼,连忙收拾碗筷,一本正经地说:“现在,我开始上任﹣﹣洗碗!”“家 长会上就交给爸爸带理!”   家长家长,一家之长,这是一种对家的责任,其实,在我的心里,爸爸和妈妈都是“好家长”!因 为他们对这个家尽心尽责,他们用心经营这个家,我爱我家! 【点评】文章语言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围绕着“谁是家长”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家三口在餐桌 前展开了“溦烈的辩论”。“爸爸”“妈妈”使出浑身解数,却没想到爆了一个“冷门”:最后是“我” 当上了家长。更没想到“我”当上家长后,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洗碗。这些细节都体现出一个主题:一个 家庭需要全家人一起去呵护维持,一家之长就是对家庭的一种责任。文章结尾自然而然地点出了文章的 中心。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