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安达市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安达市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测试二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 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 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 他所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 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 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 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 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 “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 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 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 “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 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 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 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 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 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 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 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 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 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 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 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 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 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二、文言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 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 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 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 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 议己。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 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 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 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 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 徙都大梁,惠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 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 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 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 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 杀之/无令出境/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 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 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 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 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三、诗歌鉴赏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注]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 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四、默写题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 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 尽的乐声之美。 五、语言表达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 世纪以来,新的 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 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 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 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 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 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 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 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面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2.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 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B.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 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C.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 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D.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 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类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2 个字。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________①______,还有些花 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花又开花的枝条。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 _______②_______密切相关。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 如果花芽______③________,则先叶后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便 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 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2019 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 3 月 13 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 4 月 2 日,已累计输水 3100 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 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域内 102 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 40 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六、材料作文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 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 动。1949 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 年,“科 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 年,青春 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 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 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 年 5 月 4 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 年 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 年 9 月 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 年 4 月 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 年 9 月 30 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 1.答案:1.B; 2.D; 3.D 解析:1.B 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 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故选 B。 2.“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 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 D。 3.A 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 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B 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 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 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 开创变化”。C 项,“作 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 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 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故选 D。 2.答案:1.B; 2.B; 3.C; 4.(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 必遵循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 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 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 国家将怎么办?” 公叔座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 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 ”句中“年虽少”与“有奇才”是公叔座推荐商鞅的话,“有”的宾语是“奇才”,不能断开。排除 A 项。 “愿举国而听之”意思是“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此句语意连贯,中间不需要断开。 排除 D 项。“听用鞅”即“任用商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项。 分析可知,B 项断句正确。故选 B。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 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B 项解说错误,“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故选 B。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 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 项“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说法错误,文中“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并 未对其本人施以刑罚。故选 C。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 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 达出来。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 (1)苟,如果;法,效法;固,陈规;循,遵守。“可以(之)强国”“可以(之)利民”都是省略句。 (2)期年,满一年;之,到。“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 事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适遇公叔座病重,魏 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座说:“我的中庶 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 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公叔座已死,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寻求贤才,准备重建 秦缪公的霸业,东方要收复被魏国侵占的土地,于是就西行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 来求见孝公。孝公与他交谈,好几天还不满足。景监对卫鞅说:“你用什么说中我国君的心意? 我的国君高兴得很啊。”卫鞅说:“我就用强国之术向国君陈述,国君大为高兴。” 秦孝公立 即任用卫鞅,卫鞅准备变法,但秦孝公担心天下非议自己。卫鞅说:“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名, 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成功。圣人如果可以强国,就不袭用成法;如果可以利民,就不遵循旧 礼。”秦孝公说:“好。” “治理社会不只一条道路,有利国家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汤、周 武不循古道而缔造王业,夏桀、商纣不改礼制而亡国。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 不值得赞美。”秦孝公说:“好。”用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决定变法的命令。法令在百姓中实 行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来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计。在这时太子触犯法令。卫鞅说:“法令不能实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法令。”准备依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 加刑罚,便对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对太子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法令了。 实行新法十年,秦国百姓皆大欢喜,路上不捡拾他人遗物,山中没有蟊贼强盗,家家富裕,人人满 足。于是秦孝公任用卫鞅为大良造。经过五年,秦人国富兵强,秦孝公派遣卫鞅领兵攻伐魏国。 卫鞅事先埋伏穿戴盔甲的武士而袭击俘虏了魏公子印,乘势攻击他的军队,全部打垮魏军而返 回秦国。魏惠王因军队屡次败于齐国、秦国,国内十分空虚,日益衰落,非常恐慌,于是派遣使者 割让河西之地奉送给秦国以求和解。而后魏惠王就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魏惠王说:“我悔 恨当初不听公叔座的话啊。”卫鞅击败魏军归来,秦孝公封给他於、商之间的十五个邑,从此 号称商君。 3.答案:1.D; 2.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 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 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D 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 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 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步骤:①准 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本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 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这两句从 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 感受到作者的心志。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 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4.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 而形貌昳丽; (2)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3)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 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 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昳、覆、袅、缕。 5.答案:1.B 2.B 3.A 解析:【1 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 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 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语境中, 上文“画家们既要……又要……”,这就需要画家对中国文化把握好尺度。这尺度如何把握体 现了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据此分析,CD 两项因果倒置。排除 CD 两项。A 项与下 文“也造就了……”语意不连贯。排除 A 项。B 项“体现了……”与下文“也造就了……”语句衔 接最恰当。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 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 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文中“长跪 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 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A 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B 项,“厚障 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 C 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D 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 笑的作用。分析可知,B 项引号的作用符合要求。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 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划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能否”在句子是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排除 BD 两项。“并行不 悖”用词不当,此词一般用在有两项以上内容的句子中,“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 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只是一条准则。排除 C 项。A 项修改的最恰当。故选 A。 6.答案:①有些先长叶后开花; ②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③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具体为语境补写题。 首先要阅读全段,了解文段内容;其次标出句子,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接着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和含义; 最后结合文体,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第①空,根据上文“先开花后长叶”,下文“花叶同时生长”,可知,此处应为“有些先长叶后开花”。 第②空,根据下文的分析,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主要看叶芽或是花芽,哪个生长需要的温度低,哪 个就会先生长。 此处应填“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与“密切相关”衔接。 第③空,根据后文“先叶后花”,根据哪个芽所需温度高,哪个后生长,可知这里要填“(花芽)生长所 需温度比叶芽高”。 7.答案:①2019 年 3 月 13 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④永定河 山峡段近 40 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是要明确 新闻报道的特点, 抓住时间、地点、事件等新闻要素;二是要以句为单 位,抓住句中关键信息,并概括整合。 本题材料共有四句话。第一句交 代主要事件及其时间 2019 年 3 月 13 日,永定河补水工程 启动;第二句交代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第三句交代为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停 用发电站;第四句交代永定河山峡段近 40 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据此提炼出关键信息即 可。 8.答案:例文: 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观后感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青春记忆,一代代青年的奋斗荣光。在五四运动 100 周年之际,重温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蓦然发觉,五四精神已经深深刻印在我们民族的精神谱系中,成为青 年绽放爱国主义青春光芒的不竭源泉。 雨果曾经说过:“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始终洋溢着一种催人奋进的激情,等着我 们绽放自己的个性与光芒。时值五四青年节,虽五四运动已与我们遥远,但是,那些不畏强 权、誓死捍卫祖国的青年们的精神,一直激发、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 民幸福不断向前奋斗。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 漫的色彩。曾经有这样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他们已作为 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但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永续不灭。 回望五四,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枪林箭雨,荆棘满布的艰难险阻,什么是时不我待、只争 朝夕的紧迫形势,什么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志豪情。正是 100 年前的“五四”觉醒与 呐喊,为中国人唤起了沉沦已久的民族精神,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现代意识。一脉相承、历久 弥新的五四精神激发出不同时代的广大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伟大梦想的源源动力。这是 一个古老国家重新屹立的精神底蕴,更是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磅礴力量。 青春短暂,梦想不灭。“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 家强”,正值青年一代的中国人,踩着改革开放的脚印一路走来,要把握好当下,奋进新时 代,努力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继承先辈的精神和勇气, 拥有他们的情怀,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一代。 就让我们一起,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以此,才不枉我们是华夏儿 女。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2019 年高考题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标对于立德树人的 根本任务的要求,关注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能较好地检测学生的核心素 养,同时对教材中的“表达与交流”也给予了非常好的检测。是基于教材、忠实于课程标准, 又从时代出发,能够彰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的成果,体现了科学性,时代 性和系统性。2019 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五四运动 100 周年、建国 70 周年、革开放 40 周年。任务要求中明确提出要以青年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也即要体现出青年对国家 事件的思考。本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使命,具有关照现 实和社会的意义。 ①1919 年 5 月 4 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立意要结合青年生活实际,联系五四运动的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思考 1919 年中国的现状,明确青年人的担当——救亡图存。 文章体式限制为演讲稿,需要符合演讲稿的基本格式,具有层层递进的感召力。 ②1949 年 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写作时要提及“参加开过大 典庆祝游行”,但不能花费大量篇幅描绘场景,重点是青年的思考。要考虑新中国成立的历 史条件,是磨难、牺牲、拼搏、奋斗。还要考虑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更要分析祖国今后 的命运,需要总结经验。青年人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节点——要更自信、更坚定,要担当起奋 斗的责任与使命。文章体式限制为书信,需要符合书信的基本格式。 ③1979 年 9 月 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回到 40 年前,作为 1979 年的学生,作为时代的参与者,未来的开创者,对于历史要更清醒,更辩证,更理性。实事求是分 析社会现状,将目光放远至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明确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未来要 更充满理想,充满自信,充满激情,更有改革的担当与历史责任。写作落笔不要空泛,可以 结合改革需要的勤劳、勇敢、智慧的品质,开放、创新的精神,重视科技的动力。文章体式 限制为书信,需要符合书信的基本格式,亦要符合写信人和收信人都是青年学生的基本特点。 ④2019 年 4 月 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观后感要回顾五四 运动的历史意义,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 兴道路的宝贵经验,发扬五四精神,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写作时个人的震撼、感动的情 感可以穿插其中,更要写出其对自身的激励。 ⑤2049 年 9 月 30 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需要关注大时 间为“2049 年”,小时间为“国庆节”。行文中要关注到时代的变迁,更要思考祖国变迁 背后的人物事迹,探索前行的力量——其家国情怀,具体可以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等民族精 神。行文中应该有对功勋人物的景仰之情,也有奋勇接棒的担当。文章体式限制为书信,需 要符合书信的基本格式,注意谦敬。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