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
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
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目前,文艺界普通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
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
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
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
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
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
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
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
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
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
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
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
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
性和情
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
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
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
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
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
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
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那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
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
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
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
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
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
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
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
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小题,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
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
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
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
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
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
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
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
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
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
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
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
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
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
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
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
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
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
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
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
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
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
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
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
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
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
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
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
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
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
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
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
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
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
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
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
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
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
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
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
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
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
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
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
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
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
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
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
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規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 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 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 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 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 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 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 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 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 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2018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奏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
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
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
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古、校勘,文
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
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
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
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
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
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
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
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又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
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
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
“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实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
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想
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停留在“照着讲”,
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
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
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
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
“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 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
“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研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题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3 分)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看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
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
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
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
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
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预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
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
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
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
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
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
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
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
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
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
“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
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
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
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利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
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
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
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在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
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
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
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
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
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
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
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
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
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
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
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
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
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
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
性。当一个城市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
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
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
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
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
型结果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辨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2017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
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
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
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
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
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
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
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
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
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
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
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
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
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
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
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
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
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
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
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
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
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
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
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
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
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
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
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
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
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
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
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
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
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
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
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
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但是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
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
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
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
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
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
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
尊重。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
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
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
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
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
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
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
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
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
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
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
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
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行,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2016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殷墟甲骨文是商朝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时写刻的卜辞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也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
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及时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
期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当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
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中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
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所见
先公先王考》及,证明《史记•殷本纪》《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证实,是
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
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
实如刘向、杨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
世系恐怕也不是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
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
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政的旧史学的无情
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巨
大影响。1925 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
历史学研究者开始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起了催
生作用。1927 年秋,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为了
继续在此地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开始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
科学发掘。
甲骨文发现的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
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
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在乾
嘉学风的影响下,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
骨文的发现更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
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原的理论与其整个文字系统皆难以维持,从而使“许
学最后的壁垒也被冲破了”,从此“中国文字学就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
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
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
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
所载内容的真实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
认为其研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
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
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俩研究古文字,这使
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
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矣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商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
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地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
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研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
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3 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
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
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
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
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
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
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
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
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
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
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
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
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
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
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
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
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
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
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
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
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
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
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
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
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
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
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
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C.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
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
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
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
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
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
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
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
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
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
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
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
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
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
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
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
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
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
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
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
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
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
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
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
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
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
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
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
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
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
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
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
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
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
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
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
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
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
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
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
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
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
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2015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3 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窗
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
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
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
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
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
需要。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普惠库、长生库等机构经营。质属动产担
保,它的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旧契交付抵押权人即
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
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
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
息。宋代,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通货偏于紧缩,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消费领域、
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而且赊买赊卖所涉及人员的关系也异常
复杂,触及官家和私人各层面。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赈济了贫民、加强了流通、
满足了财政,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
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货币
币材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
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诸如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便钱、交子、钱引、见钱
公据、关子和会子等大量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矾引、香药引等信用工具要求相
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异地凭该票兑取现钱或其他禁榷货物。这
些信用票据的行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禁榷专卖品领域能够共利
发展,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营的禁榷物品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补给军需、
增加收入的目标。便钱、见钱公据和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等信用工具要求相关人员先交
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这些代表入纳现钱价值的信用票据到指定的地区
和入纳地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
易货款的顺利清结。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后来在信用票据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纸币,它们
的行用,弥补了货币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使商品经济得到了扩张。可见,宋代新
型信用工具的大量行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
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
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
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
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
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
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期发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
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
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
供了技术条件。
3.检验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放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
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交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
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根,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
贷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支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
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较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3 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 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 “接受
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驗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
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炫终结。它只说明创
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
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
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劍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
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
现的图诹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田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
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
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哏
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
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
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訧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
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
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
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试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
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
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
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竞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
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竞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
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
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
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 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股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
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
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D. 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 需要接受
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 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
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 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
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
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
《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
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
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2014 年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
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
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
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
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
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
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
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
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
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
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
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
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
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
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
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
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
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
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
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
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
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
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
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
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
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 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
阻击了 3000 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
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
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
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
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学科网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
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
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奴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
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
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2014 年全国卷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
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
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
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
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
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
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
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
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
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
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
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
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
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
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
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
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
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臵为
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
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
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
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
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
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
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
和管理工作。
B 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
这一政府机构.
C 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
会的重要职责。
D 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
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 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
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 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
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 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
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2013 年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
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
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
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
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
《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
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
《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 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
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
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
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
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
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
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
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
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
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
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进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
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
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其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
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
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
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的年代》)
1. 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痛说法。清代汪中
作《老子考异 0》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 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他人说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
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 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
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 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
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 认,
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美什么用处。 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
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
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
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
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
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
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
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
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
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地老子一事。
2013 年全国卷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20 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
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
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兔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
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
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
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
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
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
‛,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
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
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
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
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
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
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 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
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
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1. 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20 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
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
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
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
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2012 年全国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
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
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
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
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
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
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
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
——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
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
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
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
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
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
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
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
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
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
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
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
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
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
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
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
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 3 的技
术》)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
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
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
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
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
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
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
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
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
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
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
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2011 年全国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
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
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
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
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
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
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
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
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
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
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
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
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
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
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
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
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
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
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
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
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
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
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
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
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
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
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
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
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
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
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
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
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
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
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
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
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2010 年全国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
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
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
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
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
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
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
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
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
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
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
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
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
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
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
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
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
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
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
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
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
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
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
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
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
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
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
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
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
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
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
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
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
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
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