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题第 1 页(共 6 页)
安庆二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选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约翰•霍布森认为,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理论的形成间接地受到了中国某一传统思想的影响。
这里的“中国某一传统思想"指的是( )
A.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 B.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墨家的节俭苦行思想
2. 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声音,各家各派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能否成为显学,取
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先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
势的是(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B.“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说“人肉治羸疾”,中唐以后割股疗亲成为普遍现象。孝子们割
股千年,清代《江南通志》记载了 2000 多个受到朝廷旌表的孝子,其中有过割肉(含割肝,
剜眼等)疗亲行为的在 500 个以上。导致材料所述孝子行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推动 B.儒家思想尊崇孝道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影响 D. 政府、社会鼓励
4.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庶人非下,侯王非高” 李贽《焚书》
“上统之则乱,分统之则治” 王夫之《续通鉴论》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
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顾炎武《日知录》
“国破亡家,流毒无穷,熟为之而熟主之?非君其谁乎!” 唐甄《潜书·远谏》
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 反映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要求 B. 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主张
C.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 都提出了实行仁政的主张高二历史试题第 2 页(共 6 页)
5. 据《旧唐书》记载,唐朝后期民间多私自印制历书。在四川、淮南等地,官方历书尚未颁布,
私印者已大量贩卖于市,故朝廷专门下令予以禁止。这反映出( )
A.活字印刷术在民间的应用逐渐广泛 B.民间所印历书比官方更受欢迎
C.印刷术促进了天文历法知识的进步 D.政府对民间私印书籍加强管理
6.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
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① “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② 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
③ “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
④ 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7. 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
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
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
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
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 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
者”。 这说明:( )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8. 《农政全书》全书分 12 目:农本 3 卷,田制 2 卷,农事 6 卷,水利 9 卷,农器 4 卷,树艺 6
卷,蚕桑 4 卷,蚕桑广类 2 卷,种植 4 卷,牧养 1 卷,制造 1 卷,荒政 18 卷。对其解读正确
的是( )
A.全面揭示了古代农学的本质和规律 B.是总结工农业科技进步的百科全书
C.反映了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 D.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
9.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年代 科技成
果(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 1-400 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 401-1000 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 1001-1500 年 67 38 57% 29 43%
1501 年-1840 年 472 19 4% 453 96%
A.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B.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
C.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主要服务于农业 D.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高二历史试题第 3 页(共 6 页)
10.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
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
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
A.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 B.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了严重打击
C.经济发展导致了两极分化严重 D.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
11. 苏格拉底主张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从而确立普遍公认的、绝对的真善美。
他的这种认识基于( )
A.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 B.雅典道德沦丧,政治腐败
C.教育可以发现人的内在美德 D.辨证的逻辑方式具有科学性
12. 马克思•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
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这里“新型的控制”指的是( )
A.虔诚的信仰 B.教会的仪式 C.真诚的善行 D.神父的指引
13. 与同时期法国相比,18 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
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英法启蒙思想家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水平的差异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文化环境的差异 D.国际地位的差异
14. “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的,而并非象先前所想像
的那样以平衡和连续不断的方式释放。”这一理论的提出( )
A.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B.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C.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D.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15.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
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 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
16.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仅有少数学者译介西方物理学著作。此后,《格物入门》(1868)、《电
学全书》(1879)《格物测算》(1882)等物理学专著相继翻译出版,物理教育在中国逐渐发展
起来。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C.科举制度的改革 D.近代大学的广泛建立
17.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典,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
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此认识主要是基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
C.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 D.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高二历史试题第 4 页(共 6 页)
18. 著名历史学者王安庆指出,在西方文化的挑战和民族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传统文化出现
了危机,于是探求伦理思想,从思想改革入手,这就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这反映出新
文化运动( )
A.有贯通中西文化之倾向 B.积极应对西方挑战实现文化自强
C.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 D.希望改造传统文化挽救民族危亡
19. 有学者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注意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
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 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六千
份,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
然有关,但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这种因素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文学革命”
20.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
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21.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4 亿千克,1931 年降至 694.8 亿千克;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
亿千克,1931 年增至 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22.回顾当年资产阶级对刚诞生的苏维埃的诅咒,斯大林在 1930 年政治报告中指出,两年以前,
人们在高唱资本主义繁荣的胜利歌;现在,社会主义苏联不仅没有出现预言的必定崩溃,反
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的背景是( )
A.新经济政策在苏联国内全面推行 B.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在全球蔓延
C.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国内全面确立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退出历史舞台
23.有学者指出,苏联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
的比重不断增加,1961-1965 年是 19.8%;1966-1970 年为 23.4%;1971-1975 年为 26.5%,
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
A.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局面得以改善 B.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C.苏联领导人将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 D.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
24.“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
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 70
年的历史,并且说:“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民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
乔夫的上述言行( )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高二历史试题第 5 页(共 6 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第 25 题 20 分,第 26 题 15 分,第 27 题 17 分,共 52 分。
25.(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
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重视学校的作
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并且要求使“治
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
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
——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 根据黄宗羲的学说和后来传入的西学民主理念,谭嗣同提出当前的改革不是要“反
满”“反清”,只和今天的统治者过不去,而是要根本改变几千年以来的专制政治。在黄宗羲、谭
嗣同们看来,君民本是“平等”的,“君亦一民也”,民本君末,“非君择民,而民择君”,民可
“共举之”,当然也可“共废之”。
——摘编自秦晖《从黄宗羲到谭嗣同:民本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脉相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主张及对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影响。(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谭嗣同对孔孟儒学的传承之处,并说明两人
对儒学改造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14 分)
26.(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明(1522—1640 年)时期中国涌现出一批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兴起了一股科学思
潮。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
性的根本所在。晚明学人试图通过翻译《几何原本》从科学方法论层次来救偏理学“虚玄幻妄之
说”的倾向。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于“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于民生财计
大有利益”。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
识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
——摘编自施威《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走近科学、倚重科学不是出于学理目的,而是
从实用的价值立场出发,把科学作为思想武器。他们大力宣传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知识来批判
宗教迷信,批判愚昧和落后。陈独秀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
指社会科学而言”。他们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用进化论的理论为视点分析社会、历史和学
术问题。
——摘编自陈廷湘《五四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及其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明时期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3 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晚明时期科学思想的原因。(6 分)高二历史试题第 6 页(共 6 页)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五四新文化时期科学思想相较于晚明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6 分)
27.(17 分)当代美欧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
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
“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 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
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材料二 尼克松政府在 1973 年提出“欧洲年”倡议,希望通过与欧共体国家对话,一揽子
解决存在于两者间的经济、军事与外交问题。其本意是利用美国在军事领域的优势,迫使欧洲在
经济领域让步,给予美国驻军开支补偿。但是事与愿违,欧共体各国不仅对“欧洲年”倡议反应
冷淡……“欧洲年”倡议最终无果而终。
——王雯菲《“欧洲年”倡议的无果而终》
材料三 克林顿认为……欧洲联盟、西欧联盟和欧安会等欧洲常设机构首先应该在安全合作
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美国不仅支持一个“强大的欧洲”,而且赞同它在
今后“更强大”。与此同时,美欧也要让北约符合时代所提出的要求,使其在解决欧洲内部的危
机、扩大西方与东欧、前苏联国家的安全合作亦即“和平伙伴关系”上发挥更灵活有效的作用。
——高平《克林顿的诺曼底“登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是如何“拯救”
西欧的?(6 分)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试图在美欧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所学,分析导致“欧洲年”倡
议流产的原因。 (5 分)
(3)据材料三,概括克林顿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6
分)高二历史试题第 7 页(共 6 页)
安庆二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D B D B C D A D B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D A A C D D D A B D B
二、非选择题:第 25 题 20 分,第 26 题 15 分,第 27 题 17 分,共 52 分。
25.(20 分)
(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主张限制君权;重视民意;中央和地方适度分权。(4 分,任答 2 点)
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 分)
(2)传承之处:具有民本思想;积极入世(关注、解决现实问题)。(4 分)
不同之处:黄宗羲仍是传统民本思想;谭嗣同则上升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4 分)
原因:黄宗羲——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微弱;资产阶级尚未形成。(2 分,任答 1 点)
谭嗣同——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启蒙思想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有所
发展。(任答 2 点 4 分)
26.(15 分)
(1)内容:推崇以数学为基础的数理逻辑方法;注重实验和实践;主张科技为国计民生服务。(3
分)
(2)原因:西方科学知识传入;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危机严重;知识分子对理学的反思,经世
致用思想的影响。(6 分,任答 3 点)
(3)变化:科学范围更广阔,包括社会科学;进化论思想占重要地位;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改造
社会。(4 分,任答 2 点)
影响:起到思想解放作用;促进了科学和文化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有利条件。(2 分,
任答 2 点)
27.(17 分)(1)原因:美苏冷战;西欧衰落;欧洲安全的需要(任答 2 点给 2 分)
做法:建立世界银行;实施杜鲁门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 分)
(2)角色:主导者(决策者)。(1 分)
原因:美国实力下降;美欧利益冲突;欧洲实力增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任答 2 点
给 4 分)
(3)观点:承认欧洲强大;强调与欧洲的伙伴关系;继续发挥北约的作用。(任答 2 点给 4
分,)
特征:合作是主流;但存在一定的竞争。(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