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模拟试卷(B卷提升篇)(含解析沪粤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模拟试卷(B卷提升篇)(含解析沪粤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上学期期中模拟卷(二)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2018·甘肃兰州十一中初二期中)某同学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的四个 数据正确的是( ) A. dm B. C. D. 【答案】C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测量结果准确到 1mm,在 1mm 之后还应再估读一位; A、1.8dm,记录结果准确到 1dm,故 A 不符合题意; B、18.2cm,记录结果准确到 1cm,故 B 不符合题意; C、182.3mm,记录结果准确到 1mm,故 C 符合题意; D、182.34mm,记录结果准确到 0.1mm,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8·北京初二期中)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C.测量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尽量减小 D.选择的测量工具足够精确,误差可以消除 【答案】C 【解析】A、认真测量只能避免错误的出现,但不能避免误差,误差不可避免,故 A 错误; B、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粗心大意等原因所造成,可以避免.但误差是由于仪器、环境、估计不准等 原因所导致,所以不可避免,故 B 错误; C、误差只能通过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等方法尽量减小,不可避免,故 C 正确; 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只能尽量减小误差,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但不可能消除误差,故 D 错误; 3.(2018·湖北初二期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 1.8 18.2cm 182.3mm 182.34mm2 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 【答案】D 【解析】A、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单位越小,数值越大.故 A 正确;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该记录数据和单位,只写数字毫无意义.故 B 正确. C、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是由要求有关决定的,跟人和工具没有关系.故 C 正确. 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应根据所用刻度尺的精确程度来确定,不是位数越多就越准 确.在刻度尺的分度值一定的情况下,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没有实际意义.故 D 错误. 4.(2018·江苏初二期中)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C.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B 【解析】由于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 A、C 错误;次声波和超 声波都是声波,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 B 正确,D 错误。 5.(2018·江苏初二期中)许多诗句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答案】A 【解析】A.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故 A 正确;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 B 错误;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 C 错误;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钟振动产生的,靠空气传播 到人耳,故 D 错误。 6.(2018·日照市岚山区教育和体育局中考模拟)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3 A.甲图汽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B.乙图汽车的倒车雷达在月球上依然可以发挥作用 C.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D.丁图吉他的弦绷紧程度相同时,粗的琴弦是高音弦 【答案】C 【解析】A、摩托车安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A 错误; B、因为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月球上就是真空状态,所以倒车雷达在月球上不能够发挥作用,故 B 错误; C、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 C 正确; D、在琴弦的松紧、长度相同时,其越细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所以细的是高音弦,故 D 错误。 7.(2018·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初二期中)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如果 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 ) A.看到的物体 B.看到的物体的下方 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 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 【答案】A 【解析】水中物体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的是变 浅的物体的虚像,因此人要用激光手电筒的光束射中它,必须将手电筒对准他看到的物体,这样手电筒发 出的激光经过折射才会照射在物体身上。 8.(2018·江苏初二期中)如图是小孔成像示意图。右侧是实物﹣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移动开有小孔的 挡板,左侧是接收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B.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C.蜡烛在光屏上的像是烛焰的影子 D.如果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减小 【答案】D 【解析】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不一定是圆形的;故 A 错误;4 B.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是实像,故 B 错误; C.蜡烛在光屏上的像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故 C 错误; D.由图像可知当挡板往左移动时,汇聚在光屏上的像的大小会逐渐变小,故 D 正确。 9.(2018·山东初二期中)图甲所示是小云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丙和丁是探究过 程中实验装置的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蜡烛 A 距玻璃板 4cm,则蜡烛 B 距玻璃板 8cm 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B.若在图乙中的玻璃板与蜡烛 B 之间放一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 A 的像 C.若实验时装置如图丙所示,则蜡烛 A 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 D.实验时装置如图丁所示,则蜡烛 A 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 【答案】D 【解析】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 A 距玻璃板 4cm,蜡烛 A 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 4cm,则蜡烛 B 与 玻璃板相距 4cm 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故 A 错误; B.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挡光板,则能看见物体的像 A′,无法看到物体 B. 故 B 错误; CD、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 重合,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丙和丁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 出蜡烛 A 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丙图蜡烛 A 在平板玻璃中蜡烛 A 的像偏高且倾斜,丁图蜡烛 A 在 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如下图: 故 C 错误,D 正确; 10.(2018·四川郫县实验学校初二期中)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30°角射向平面镜,要使反射光沿水平方向5 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 ) A. 或 B. 或 C. 或 D.只能是 【答案】B 【解析】太阳光与水平面成 30°角,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30°或 15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做出法线,根据法线与镜面垂直做出镜面。如图所示: 所以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 90 30°=75°或 90 150°=15°,故 B 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共 40 分) 11.(2018·安徽初二期中)某同学测量长度实验如图所示,此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物体 A 的长 度为______cm。 【答案】.1mm(或 0.1cm) 1.30 【解析】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0.1cm;测量物体长度时起始端为 6.00cm,末端示数为 7.30cm,物体长度为 7.30cm−6.00cm=1.30cm。 12.(2018·泉州市第九中学初二期中)如图所示秒表示数为_____min_____s; 【答案】3 4.4 【解析】如图所示秒表,中间小圈的单位为 min,指针位置在 3min 刚过一点; 大圈单位为 s,指针位置在 4.4s,将两指针位置结合起来,则示数为 3min4.4s。 13.(2018·重庆市实验中学初二期中)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______尺测量 较准确.它们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______ cm,乙测量的结果是______ cm。 15 30 15 75 30 75 70 1 2 °− × 1 2 °− ×6 【答案】乙 2.8 2.80 【解析】由图知: 甲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甲刻度尺 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 乙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cm;乙 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乙刻度值测量比较准确。 14.(2018·江苏初二期中)小华喜欢利用 ipad 听歌,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 (“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能量 响度 【解析】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因此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音量太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太大,为此减小声音 的音量,需要减小声音的响度。 15.(2018·江苏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二期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 声的区分根据的是声音的______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______控制噪声;物理学中 用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 【答案】音色 传播过程中 分贝 【解析】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分辨声源,所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 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在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 声; 物理学用分贝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16.(2018·上海市嘉定区丰庄中学初二期中)同学在学过声音的特征以后,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借了两个不 同的音叉,用同一示波设备,做了四次实验,并记录了四次实验的波型图,如图 A、B、C、D 所示。7 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可知,在上述四个波形图中,响度较大的是______和______两图,音调较高的是 ______和______两图。 【答案】C D B D 【解析】比较 A、B、C、D 四个图可知,C、D 波形偏离原平衡位置距离相等,并且最大,所以 C、D 的振动 幅度相同,并且振幅大于 A、B,故 C、D 两图的响度较大。比较 A、B、C、D 四个图可知,相同时间内,A、 C 两图完成了 1 次振动,B、D 两图完成了 2 次振动,故 B、D 两图振动快,频率高,则 B、D 两图的音调高。 17.(2018·上海华东师大附属枫泾中学初二期中)如图(a)、(b)所示,水中弯折的筷子,和被放大的标 语均属于光的______现象;其中,凸透镜与标语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此时,看到的为标语的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折射 小于 虚 【解析】图(a)中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向上“折断”和图(b)中被放大的标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图 (b)要实现“放大镜”放大文字的效果,图中凸透镜与标语之间的距离应小于焦距,此时,看到的为标语 的虚像。 18.(2018·湖北初二期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 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_而形成的。若飞行时白鹭离水面 3 米,则白鹭的倒 影离白鹭________米。 【答案】静止 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 6 【解析】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和白鹭所成的像关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 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倒影是静止的; 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8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知,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已知白鹭到水面的距离等于 3m,则“倒影”到水 面的距离也为 3m,所以白鹭的倒影离白鹭为 6m。 19.(2018·上海市嘉定区丰庄中学初二期中)学生上课时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 ________,而部分同学因为“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 反射”)。 前一种反射___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漫反射 镜面反射 遵循 【解析】学生上课时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 各个方向的缘故;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此时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 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中,因为反射面粗糙不平,所 以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20.(2018·上海市嘉定区丰庄中学初二期中)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小鸟在湖中的“倒影”是 ______(选填 “实”或 “虚”)。像,当小鸟距水面 3 米时,该 “倒影”距小鸟________米;若小鸟飞近 湖面时,小鸟的“倒影”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虚 6 不变 【解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 像; 小鸟距水面 3 米,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距与物距相等可知,该“倒影”距离湖面也为 3m,则该“倒影”到 小鸟的距离为 3m+3m=6m;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鸟距水面的距离远还是近,像始终和物体等 大,因此小鸟当飞近水面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三、作图题(本题包含 2 道题,共 10 分) 21.(2018·江苏初二期中)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画出它的反 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过入射点 O 作垂直于水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9 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2.(2018·江苏初二期中)请画出如图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案】 【解析】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主光轴,如图所示: 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包含 4 道题,共 20 分) 23.(2018·甘肃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这种方法叫______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 【答案】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 转换法 声音可以在空气10 中传播 【解析】(1)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用轻质的乒乓球来放大音叉的振动,使现象更易于观察,这是转换法的应用,是为了研究的方便; (3)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 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4.(2018·茂名市祥和中学初二期中)某同学用尺子探究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 实验: (1)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观察 钢尺振动的______;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对比此时尺子振动 的声音。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有关。 (2)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时,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 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振动的______。 (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即使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 由于______。 (4)在以上实验中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答案】快慢 慢 低 频率 幅度 尺子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控制变量 法 【解析】(1)由图知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1)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 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2)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时,把钢尺紧按在桌 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3)当尺 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但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 20Hz,属于次声波,音调 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使人听不到声音。(4)在以上实验中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5.(2018·福建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 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的物体。11 (l)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 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方便_____。 (2)点燃 A 蜡烛,小心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进一步 观察 A、B 两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答案】较暗 确定像的位置 完全重合 相等 垂直 相等 【解析】(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 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 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 A 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 A 的蜡 烛 B,当蜡烛 A 的像和蜡烛 B 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2)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 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26.(2018·北京 101 中学初二期中)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cm 的薄凸透镜 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2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 65cm 刻度线处, 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选12 填选项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80cm 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但像在光屏的下方,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 心,应该将蜡烛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选填“向下”或“向上”)。 【答案】A D 向下 【解析】(1)由图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故 A 正确;(2)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根据物近像远像 变大的特点,应使物距缩小,像距变大,所以将蜡烛右移,同时光屏也向右移。故 D 正确;(3)像在光屏 的下方,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像向上移动,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的特点,应将蜡 烛向下移动,此时像会上移。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