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质 量检测 历史试卷 2019.11(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1.有学者分析殷墟 1004 号大墓出土的两件方鼎时指出:来源不同的多类神兽融合成混合性 的造型,取代了单一独特的崇拜对象,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其意为 A. 中国的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B. 各地接受商王族信仰形成同一崇拜 C. 商朝已经形成统治地方的国家力量 D. 蕴含着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权力模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殷墟作为商都,其出土文物呈现出“来源不同的多类神兽融合成混 合性的造型,取代了单一独特的崇拜对象,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可知, 商代出现了文化融合的趋势,说明商朝在政治力量方面出现了整合的趋势,即已经形成统治 地方的国家力量,选项 C 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融合,而非多样,排除 A;将不同地区的礼仪 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并不意味着各地区接受了商王族的信仰,排除 B;选项 D 不符合早期 政治制度的特征,排除。 2.自汉高祖刘邦后,汉代皇帝谥号依次为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孝昭帝、孝宣 帝……谥号中“孝”体现出 A. 嫡长子承袭 原则 B. 事亲事君伦理道德 C. 推行独尊儒术方略 的D. 宽厚待民仁政表范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代皇帝几乎都以“孝”为谥号,表明当时的统治者以孝治天下,体现了统治者通过 事亲事君伦理道德来巩固统治,选项 B 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继承原则,排除 A;选项 C 在材 料中未体现,排除;统治者如何施政,是否属于仁政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 D。 3.唐朝开国后改铸开元通宝以替代西汉以来旧币。并成为后代钱币的一利范式。这一变化 A. 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B. 实现了国家对铸币权的管控 C. 钱币材质与铸造技术更精良 D. 改变以重量定名的制币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开元是年号,西汉的五铢是重量,这种钱币范式改变以重量定名的制币传统,选项 D 正确;秦朝确立了钱币形制,排除 A;秦朝统一铸币,汉武帝时期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选项 B 排除;钱币铸文的变化和钱币质量无关,排除 C . 【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开元是年号,五铢是重量,以此思路解答即可。 4.(1669 年)康熙帝谕户部(明)藩王庄田交与督抚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照常征粮。 此举涉及北方及两湖地区土地 16 万顷、该举措 实施旨在 A. 变更土地占有关系 B. 缓和清朝土地兼并 C. 推动游牧转向农耕 D. 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举措是更名田:亦称更名地。清初,原明朝“藩封之产”,或因战乱荒芜, 的或因藩王勋戚逃亡后,田地为农民所占有,也有不少田土为当地豪强侵占。康熙七年 (1668),清廷为了加速垦荒,增加赋税收入,第二年下诏将土地无偿给予原种之人,令其 耕种,照常征粮。因此这一举措主要在于缓和清朝土地兼并情形,进而增加国家税收,选项 B 正确;选项 A 只是表象,不是目的,排除;更名田是对被侵占土地的认可,并不涉及经济形 态的转变,排除 C;选项 D 是结果而非目的,排除。 5.郑观应广东香山县人,曾任上海织布局、轮船超商局的总办。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 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 改良政治”。下列选项中对其评价准确的有 ①是主张开眼看世界群体中的一员 ②倡导力师西法以期维护礼教纲常 ③从关注工商科技推演到制度文化 ④逐步深入反思中西文化体用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郑观应广东香山县人,曾任上海织布局、轮船超商局的总办”可知,当时 已经不再是开眼看世界的时期,因此①错误。根据材料“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 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可知,郑观应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因 此②错误,而且其逐渐从关注工商业延伸至制度文化,因此③正确。郑观应认识到了西方制 度的先进性,可见其对中西方文化体用关系进行了反思,④正确,选项 D 正确;选项 A、B、 C 排除。 6. “工业自己,农业中国”是列强对华的一项基本政策。对下表数据的解读准确的是 1873—1930 年我国农产品输出总趋势 年份 农产品输出额(千元) 指数(1910 年=100%) 1873 2866 1.21893 28423 12.3 1903 89496 38.6 1910 231957 100.0 1920 307047 132.4 1930 628285 270.9 ①农产品出口总额在全部出口总值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②农业成为各国列强掠夺中国财富的主要对象和源泉 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刺激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④旧有 经济形态遭遇外来资本主义冲击而发生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出口的趋势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农业是列强掠夺中国 财富的主要对象和源泉,②正确。中国农业在鸦片战争前主要是自给自足,从材料来看,显 然中国的农业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说明旧有的经济形态遭遇外来资本主义冲击而 发生改变,因此④正确;选项 C 正确;材料只列举了农业出口趋势,无法看出农业在出口中 的比重,因此①错误,选项 A、B 排除;材料并未反映民族工业和农业商品化的关系,③错 误,选项 D 排除。 7.1924 年 9 月 3 日陈独秀发表文章“文明的绅士学者们,说义和团事件是少数人之罪恶,说 列强不应该惩罚到义和团以外的人,不啻是向列强跪着说:我们是文明人,我们不曾反抗; 汝们惩罚少数的义和团,不应该皂白不分连累到我们大多数安分屈服的良民。情形如果是这 样,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一部分荣誉!”其主张 A. 反抗列强的侵略,乃是全民族的责任 的B. 坚守夷夏堤防,维护既有的文化格局 C.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以科学人权并重 D. 倡导人权平等之说,力求政治之解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汝们惩罚少数的义和团,不应该皂白不分连累到我们大多数安分屈服的 良民。情形如果是这样,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一部分荣誉” 可知,陈独秀认为与义和团相比,卑躬屈膝向列强屈服的人才更加可悲可恨,可见其认为反 抗列强是全民族的责任,选项 A 正确;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健将,其推崇西方文化,排除 B;选项 C 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反抗,而非平 等,排除 D。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汝们惩罚少数的义和团,不应该皂白不分连累到我们大多数安 分屈服的良民。情形如果是这样,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一部 分荣誉”的解读。 8.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沿海形成了首尾相连的“)”形发达地带,以长江三角洲的发 展水平较高。造成这种分布状态的相关因素有 ①条约体系 ②对外贸易 ③洋务运动 ④百日维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方列强强逼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涉及的口岸集中于 沿海地区,使得这一区域的对外贸易发展,另外洋务运动开设的企业也集中于沿海,因此选 项 C 正确,选项 A 概括不全,排除;百日维新是政治变革,而且其实施时间短,不可能在 经济领域产生特别明显的效果,因此④,选项 B、D 排除。9.下列选项中,对如图解释准确的是 A. 北伐兴起,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迅速到来 B. 胜利会师,工农武装割据已形成燎原之势 C. 局部反攻,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准备条件 D. 分割包围,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中 1944 年战事图可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各军区局部反攻,为夺取抗 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选项 C 正确;国民大革命、工农武装割据、解放战争与材料中 1944 年不符,排除 A、B、D。 【点睛】解题关键是准确记忆“1944 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10. “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 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它证明了只有积极的采取运动战、游击战配合阵地 战,才能有胜算。单纯的防御,只有丧失土地。”此段材料显示 A. 国共双方均保持独立番号 B.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D. 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失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运动战”“游击战”可知,这是平型关大捷,这次战争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选项 B 正确;选项 A 与题无关,而且史实错误,排除;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是在 1938 年,平 型关大捷是在 1937 年,排除 C;淞沪会战标志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失败,排除 D。 【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材料“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 次的胜利”判断这是平型关大捷。 11.1936 年 10 月 20 日,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召开会议。通过了《豫海县回民自治 政府条例》《减租减息条例》《土地条例》等决议案,开创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这一 地方政权的成立显示出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中华民族争取解放 ③区域自治成为国策 ④人民代表大会诞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所建立的第一个回民 自治地方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第一次尝试,体现了中华民族争取解放的 愿望,因此①②正确,选项 A 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在 1954 年写入宪法,成为基本国策,因 此③错误,选项 B、D 排除;人民代表大会诞生是在 1954 年,排除④,选项 C 排除。 12.1946 年 10 月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发表谈话,“此次国大召集令,由一党单独颁布,这表明已然完全推翻决议,民盟绝不参加一党国大。”这一谈话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动向,其 他民主党派也先后表明立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 历史地形成了。材料中的“决议”是指 A. 《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 主张》 B.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C. 重庆政协通过《和平民主建国纲领》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一日国民党军占领张家口之后,蒋介石立即发布 命令,单独召开“国民大会”,公然撕毁 1946 年重庆政协通过的《和平民主建国纲领》,因此 张澜拒绝参加此次会议,选项 C 正确;选项 A 发表于 1922 年,排除;选项 B 发表于 1924 年, 主要内容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排除;选项 D 发表于 1949 年,排除。 13.当照片中人们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另一场击溃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战役刚刚结束。 “另一场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准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华北解放是在平津战役之后,时间为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 1 月, 同时期淮海战役正在进行,时间是 1948 年 11 月 6 日至 1949 年 1 月 10 日,区域正是长江以 北,选项 B 正确;辽沈战役地区在东北,排除 A;平津战役地区在华北,排除 C;渡江战役 的区域在长江流域,而且时间在 1949 年 4 月,是在平津战役之后,排除 D。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三大战役概况,以及注意题干限定词“长江以北统治的战役刚刚结 束”。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 1954 年颁布来,经历了三次修改、五次修正。根据当时的历 史阶段,判断下列材料排序准确的是 ①战胜国内外敌人,克服一切困难,把我国建设成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道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③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 主义国家 ④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④③① D. 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战胜国内外敌人,克服一切困难,把我国建设成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 国家,体现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思路,是 1975 年的宪法。②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 改造保证逐步道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说明当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 1954 年宪法。③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 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现了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关注了民主法治,这是 1982 年宪法。④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 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体现了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1978 年宪法。因此选项 D 正确,选项 A、 B、C 排除。 15.经过 22 年 不解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取得这样辉煌的 成就主要源于 的A.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B.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D. 积极开展广泛的多边外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赢得了新兴独立民族国家的支持,因此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选项 B 正确; 选项 A 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 1972 年,与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间不 符,排除 C;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排除 D。 16.一个聪慧的欧洲人,如果习惯于思考一些国家的优势和不足,只要提出几个问题, 即便不掌什么数据,也可对一个他此前并不了解的国家的人民有一个大致不错的认识。但若 以为这一点也适用于中国、则大谬不然 ——托马斯・梅多思《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漫谈札记》1847 年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搞(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应上抓《考工记》,下抓《天 工开物)。《考工记》是春秋末年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有关科学技术的官书。涉及的理论问 题虽不多,但车轮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现象、抛物体的轨迹、水的浮力、材料 强度、 器物发声与形状的关系等是古代科学知识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中国文明的重要 标志。 ——陆敬严《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的思想界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 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 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为《天工开物》撰写简介,并评析伯恩斯等人的观点。 【答案】《天工开物》简介:《天工开物》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 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 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评析:赞成伯恩斯的观点。中国的古代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这一流派关注政治、民生, 因此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的关注度较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 逐步确立,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士阶层崛起,在这一个大变 革时代背景中,各个学术流派都提出自己的主张,如儒家的仁政思想、为政以德,法家的变 革主张,墨家的兼爱主张以及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其共同点是为恢复社会秩序。 【解析】 【详解】《天工开物》简介:结合所学知识,简介中主要包含《天工开物》的作者、创作时 间、主要内容以及地位。评析:首先表明立场,即赞成或者反对伯恩斯的观点。以赞成为例。 在评析时,首先要明确伯恩斯的观点,即“中国的思想界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 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结合儒家思想特征回答即可。伯恩斯对 百家争鸣的观点“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 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可以联系百家争鸣的背景,即政治、经济、 学术、社会阶层变动等角度,得出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然后结合主要思想流派的主张,得 出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恢复社会秩序。 17.小人物大事业 以武昌起义为起点的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在这场全国规 模的革命运动中,武昌所以能成为首义之区决不是偶然的。除了某些客观条件以外,湖北革 命党人一一他们在当时无论从社会地位和声望看,都是一些小人物,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 事情。他们(其中不少人原是知识分子)长期投身新军,以坚忍不拔的精神进行艰苦的革命 宣传。起义前夕参加革命团体的新军兵士达五千余人,湖北新军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再加 之众多的革命的同情者。在原定起事当夜,起义指挥机关被破获而他们义无反顾地坚决采取行动。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巨大历史功勋,永垂千古。 ——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一说 20 世纪初为什么“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能够推动中国发生历 史性巨大变化? 【答案】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西方民主革命思想不断传入中国, 人们思想得到解放;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湖北新军的鼓动;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加速了社会 变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 大、西方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党人对湖北新军的渗透记忆清政府“新政”等角度解答。 18.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振泰电灯有限公司”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并任选其中一 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状况(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 发展规律。) 江苏振泰电灯有限公司大事记 19 17 年 于殖等购置 75 马力 50 千瓦发电机组一台,创办“振泰电灯股份有限公司” 19 18 年 正式发电营业,出厂电压 3.3 千伏,每日发电 4 至 6 小时 19 22 年 增加 150 马カ 90 千瓦发电机 1 台 19 33 年 购置德国制造 380 马カ 285 千瓦发电机 1 台,发电最高负荷 180 千瓦 19 46 年 新增 225 马カ柴油机 1 台,匹配原有 90 千瓦发电机,与上述机组同时运行发 电 19 49 年 华中银行一分行与泰州商会各向“振泰”投资 1 亿元华中币,“振泰”开始 公私合营经营19 51 年 泰州专区于西郊颜家场新建电厂(西厂),同年 12 月与“振泰”合并成立“公 私合营泰州电力公司” 【答案】1917 年至 1918 年,“振泰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创办。这一时期,辛亥革命推翻了 帝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实业的政策,加之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振泰电灯股 份有限公司”创办。从国内社会环境来看,群众抵制洋货运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 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因此这一时期“振泰电灯股份有 限公司”创办具备良好的环境,整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选择 1917 年至 1918 年,这一时期正值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内状况主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等、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 19.开放之路 1898 年光绪帝电谕各封疆大吏:“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 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着沿江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 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拓展商埠,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 不准划作租界,以维利益,而保主权”。 民国四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各主要城市作为商埠”“日本国 臣民得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等,中国政府出 台《自开商埠章程》。章程规定:设立商埠局管理界内土地工程警察杂捐各项;界内一切行 政司法权,统归中国官吏管理执行,外人诉讼依约办理,但外人愿赴中国审判官起诉时,得 受理之;界内土地租期以 50 年为限。后,又有不得(外人)在商埠内开设工厂,所租土地 及建筑物以 30 年为限的调整。 ——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 (1)以“挑战与应对一中国自开商埠”为主题,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 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从小渔村到创新之都1979 年,深圳蛇口南头半岛中国境内首个允许外资投资的地方——蛇口工业区,破土 而出。 1979 年到 1984 年,蛇口率先推出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以工程招标的方式管理工程、 职工住宅商品化、全国招聘人才、率先实行全员合同制等,创造了 24 项全国第一。 1987 年,深圳市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退伍 军人任正非在该年靠集资来的 2.1 万元在深圳创办了华为公司。 2019 年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被称为“中国最强街道”。华为、大疆、中兴、腾讯、迈瑞 医疗、长城计算机……众多企业位于同一街道。 2019 年 8 月 18 日国务院发布文件,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搞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1979 年,深圳蛇口一声爆响后……》 (2)读材料,概括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经济特区的发展进程进行分 析。 【答案】(1)解读:“挑战与应对一中国自开商埠”。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在华投资设厂, 进一步掀起了瓜分狂潮。在此背景下,清政府主动广开口岸,但一再强调不准划作租界,以 维护国家主权,体现了晚清政府逐渐向近代化转变的趋势。民国时期,日本试图扩大在华利 益,强逼中国政府在山东开埠,在东北地区放宽日人经商条件。在此背景下,民国政府出台 相关章程,设置商埠局管理商埠,同时明确商埠内行政司法权归中国,而且明确了界内土地 租期,充分体现了民国政府在应对外国经济侵略时,将国家主权置于首位,体现了中国政府 在观念上的进步。(2)特点:由出口为主到自主研发;政府引导到市场主导;开放区域由沿海到内陆;发展 模式多样; 集聚效应逐渐体现。 背景: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政府大力支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解析】 【详解】(1)解读:根据题干“以‘挑战与应对一中国自开商埠’为主题”可以得出解读的 视角。解读过程分为挑战和应战,即中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根据材料“现当海禁洞 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 午战争后,列强纷纷在华投资设厂,进一步掀起了瓜分狂潮。这即是中国面临的挑战。应战 方面,根据材料“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拓展商埠,即行咨商总理 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维利益,而保主权”可知,清政府主动广开口 岸,但一再强调不准划作租界,以维护国家主权,体现了晚清政府逐渐向近代化转变的趋势。 根据材料“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各主要城市作为商埠”“日本国臣民得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 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可知,民国时期,日本试图扩大在华利益,强逼 中国政府在山东开埠,在东北地区放宽日人经商条件。这即是民国初年面临的挑战,在此背 景下,根据材料“中国政府出台《自开商埠章程》”“设立商埠局管理界内土地工程警察杂 捐各项”“ 界内一切行政司法权,统归中国官吏管理执行”等信息可知,民国政府出台相 关章程,设置商埠局管理商埠,同时明确商埠内行政司法权归中国,而且明确了界内土地租 期,充分体现了民国政府在应对外国经济侵略时,将国家主权置于首位,体现了中国政府在 观念上的进步。 (2)特点:根据材料“退伍军人任正非在该年靠集资来的 2.1 万元在深圳创办了华为公司” 可知,经济特区发展由出口为主到自主研发;根据材料“蛇口率先推出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 度、以工程招标的方式管理工程、职工住宅商品化、全国招聘人才、率先实行全员合同制等” 可知,经济特区发展由政府引导到市场主导;从开放的范围来看,开放区域由沿海到内陆; 从发展的模式来看,既有经济特区,也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可见当时发展模式多样;根据 材料“华为、大疆、中兴、腾讯、迈瑞医疗、长城计算机……众多企业位于同一街道”可以 看出,经济特区发展过程中,集聚效应逐渐体现。 背景:根据所学知识,从国家政策、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角度解 答。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