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理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腺苷是构成 ATP、DNA 和 RNA 的组成成分
B.多糖、脂肪和核酸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 6 种有机小分子物质
D.由 C、H、O、N、S 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不能为胞吞和胞吐的过程直接供能
2.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揭示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机制的研究者,这
种特殊的分子机制能调节基因的活性来响应不同水平的氧气,调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在不缺氧的情况下缺氧诱导因子蛋白 HIF-1α 通过过程[3][4][2]快速被降解
B.缺氧时 HIF-1α 进入细胞核中与 ARNT 结合,启动红细胞生成因子基因的表达
C.开发新型药物激活氧气调节机制促进过程[3][4][2]可使红细胞数量增加
D.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肌肉可以通过[1]过程适应缺氧环境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两种分裂中的染色体变
异现象
B.有丝分裂中着丝点的分裂伴随着相同基因的分离,减数分裂中着丝点的分裂伴随着
等位基因的分离
C.在两种分裂过程中,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部分片段交换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
变异
D.在细胞分裂中 AaBb 变为 AaB 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缺失
4.野生水稻植株高达 2.5 米,孕穗后种子发育期容易倒伏、造成减产,在水稻遗传育种的过程中,降低植株高度是育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发现,水稻体内的赤霉素水平
与植物的株高呈现正相关,为有效育成矮秆抗倒伏品种,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敲除赤霉素合成酶基因 ②降低赤霉素合成酶表达水平
③超表达赤霉素合成酶 ④超表达赤霉素分解酶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关于利用恢复生态学重建生态系统需要遵循的基本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A.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群落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
B.恢复的目标是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6.某种性别决定为 XY 的二倍体植物中,等位基因 A 和 a 位于 X 染色体上,其中 a 基
因使雄配子致死,下列对该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种群中有关的基因型有 5 种
B.该种群中没有 XaY 的个体存在
C.显性父本和隐性母本杂交,后代无论雌雄均为显性性状
D.杂合母本和隐性父本杂交,后代雄性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
7.五千年中华历史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豆腐的制作过程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制作月饼所用的面粉、鸡蛋清和植物油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秦朝兵马俑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越王勾践剑”的制作原料为青铜,属于合金
8.由苯乙烯制备乙苯的反应原理为: +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乙烯和乙苯均能使溴的 CCl4 溶液褪色
B.乙苯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等质量的苯乙烯和乙苯完全燃烧,苯乙烯消耗 O2 更多
D.乙苯的一氯代物有 5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9.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2 的稀硫酸溶液中所含 H+数目为 0.01NA
B.标准状况下,5.6 L Cl2 与 5.6 g 铁粉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0.5NA
C.常温常压下,1.4 g 丙烯和正丁烯的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数目为 0.1NA
D.高温高压下,1 mol N2 与 4 mol H2 充分反应,所得 NH3 分子数目为 2NA
10.新型双膜锌碘单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过程中两膜之间的 KCl 溶液浓
度不断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电极电势高于多孔碳电极电势 B.cd 膜可以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多孔碳电极上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 I-3 +2e-=3I-
D.若导线上通过 1 mol 电子,会有 1 mol K+通过 ab 膜
11.常温下氯化铁为棕黑色固体,易升华。实验室欲证明 H2 能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 FeCl3,
设计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 A 的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B.导管 m 的作用是平衡压强,观察是否堵塞
C.装置 D 中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 H2 能还原 FeCl3
D.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 C 处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 K
12.A、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d 分别是 A、D 元素对
应的单质,m、n、p、q 是由这些元素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气体 p 常作果实催熟剂,
m、n 为两种常见的液体。上述物质发生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B>C>A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B<C
C.d 与 m 反应的现象为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
D.C 与 D 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13.常温下,用 0.1 mol·L-1 盐酸或 NaOH 溶液滴定体积均为 20 mL,浓度均为 0.1 mol·L-
1 的 MOH、HX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滴定实验均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B.常温下 0.1 mol·L-1MX 溶液的 pH<7
C.a 点溶液中存在:c(X-)>c(HX)
D.b 点溶液中存在:2c(MOH)+c(M+)+c(OH-)= c(H+)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结合能越小的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核外电子跃迁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不变
C.原子核发生一次 β 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
D.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 γ 射线时,原子核的核子数不会发生变化
15.电场中有 A、B 两点,将一带电量为+1.0×10-5 C 的点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动到 A 点,
电场力做功 2.0×10-4 J,将该电荷放在 B 点,其电势能为 4.0×10-4 J,则 A、B 两点的电势
差 UAB 为
A.20 V B.-20 V C.60 V D.-60 V
16.天子山悬崖秋千被誉为中国四大悬崖秋千之一。秋千摆动过程中,摆绳与竖直方向
夹角最大可达 85°。若游客乘坐秋千时以最大摆角摆动,已知座椅及游客装备的总质量为 70
kg,试估算摆动过程中游客经过最低点时摆绳受到的总拉力为
A.700 N B.1 300 N
C.2 000 N D.2 500 N
1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的小物块静止放在绝缘水平地面上,地面上
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某时刻物块获得一初速度 v0 开始向右
运动,运动距离 x 后停止。已知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重力加速度为 g,此
过程中物块与地面之间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A.μmgx B.1
2mv20
C.μ(mg-Bqv0)x D.1
2mv20-μmgx
1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AB⊥CD 且 A、B、C、D 位于同一直径为 d 的圆上,ADB
为一光滑绝缘弧面。在 C 点有一固定点电荷,电荷量为-Q。为使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点电荷静止在 A 处,需对其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1,若使其静止在圆弧 AD 之间的某处
E(图中未画出),需对其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2,则 F1、F2 的大小关系为
A.F1=F2 B.F1>F2C.F1H+>Ni2+(低浓度);
ⅱ.常温下,Ksp[Fe(OH)3]=4×10-38,Ksp[Fe(OH)2]=8×10-16,Ksp[Al(OH)3]=1×10-33,
Ksp[Ni(OH)2]=2×10-15,离子浓度低于 1×10-5 mol·L-1 时,认为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滤渣 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2)“转化Ⅰ”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为了更加环保,有人用 H2O2 代替 NaClO 进行“转化Ⅰ”,发现所用 H2O2 远远高于理
论用量,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调 pH 的目的是沉淀溶液中的铁和铝,调节 pH=5 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达到目的,“试剂 X”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FeO B.Fe2O3 C.NiO D.Al2O3
(5)N2H4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也可取“滤液 2”,利用电沉积法制取金属 Ni,电解装置如下。电解过程中镍
棒上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 分)亚硝酸钠(NaNO2)是工业盐的主要成分,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实
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制备亚硝酸钠,并测定所制亚硝酸钠的纯度。(加热装置及部分夹持装置
已略去)
Ⅰ.亚硝酸钠的制备。
(1)盛放浓 HNO3 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 装 置 E 中 制 取 NaNO2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余的 NO 在装置 F 中被氧化为 NO-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打开 A 中弹簧夹,通入 N2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亚硝酸钠纯度的测定。
当 Na2O2 完全反应后,E 中产生的固体除 NaNO2 外,还可能有 NaNO3。测定亚硝酸钠
纯度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反应后的固体 4.30 g 溶于稀硫酸,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 KI,将溶液中的 NO
-2 和 NO -3 全部还原为 NO,并通入足量 N2,将 NO 全部赶出,最后将溶液稀释至 1000 mL。
步骤二:取上述所得溶液 10 mL,用淀粉作指示剂,用 0.050 mol·L -1 的 Na2S2O3 标准
液滴定,发生的反应为 I2+2Na2S2O3 =2NaI+Na2S4O6,最终消耗 Na2S2O3 溶液体积为 16.00
mL。
(5)步骤二中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混合固体中 NaNO2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仰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得亚硝酸钠的纯度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8.(14 分)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水体富营养化、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已知:反应Ⅰ.2NO(g)+O2(g) 2NO2(g) ΔH1=-112 kJ·mol-1;
反应Ⅱ.2NO2(g) N2O4(g) ΔH2=-24.2 kJ·mol-1;
反应Ⅲ.3O2(g) 2O3(g) ΔH3=+144.6 kJ·mol-1;
(1)大气层中 O3 氧化 N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NO(g)+O 3(g) 3NO2(g) ΔH 4=
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温度下,向 1 L 刚性容器中投入 1 mol O2 发生反应Ⅲ,5 min 时压强变为原来的 0.9
倍后不再变化。
①5 min 内 O3 的生成速率 v(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衡时 O2 的转化率 α(O2)________30%(填“>”“=”或“<”)。
(3)常温下,向压强为 p kPa 的恒压容器中充入 2 mol NO 和 1 mol O2,发生反应Ⅰ和反应
Ⅱ。平衡时 NO 和 NO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2 mol 和 1 mol,则常温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Kp=
____________kPa-1(已知气体中某成分的分压 p(分)=n(分)
n(总)×p(总),用含 p 的式子表示)。
(4)工业上常用氨气去除一氧化氮的污染,反应原理为:4NH3(g)+6NO(g) 5N2(g)+6H2O(g)。
测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g Kp=5.0+200/T(T 为开氏温度)。
①该反应 ΔH_______________0(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按进料比 n(NH3)∶n(NO)=1∶1,匀速通入装有锰、镁氧化物作催化剂
的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相同时间,NO 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上图。NO 的去除
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当反应温度高于 380 ℃时,NO 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 分)
上图表示 M 和 N 两种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M 植物在图中 v 处产生 ATP 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M 和 N 曲线交叉点处两种
植物____________速率相同。
(2)若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受影响明显的植物是________,光照不足导致 w 点________
移动。
(3)将两种植物置于 z 光照下 1 小时,植物 M 和 N 合成有机物的速率之比为________。
(4)若在 w 点时,CO 2 浓度大幅下降,则短时间内植物 M 的叶绿体中的 C5 含量会
_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30.(9 分)鸡的产蛋量受光照影响的作用机制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蛋鸡的眼感受到光照刺激产生兴奋,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的过程________(填“是”或“不
是 ”) 反 射 。 结 构 A 是 ________ , 根 据 图 中 作 用 机 理 分 析 其 分 泌 的 激 素 a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垂体细胞有激素________(填图中字母)的受体。
(3)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使蛋鸡多产蛋,这一过程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调节。
31.(8 分)颌针鱼向猎物发起快速进攻前会先跳出水面,在没有跳跃的情况下,攻击范
围约有 50 厘米。在跳跃的助力下,攻击范围会延伸到 2 米左右,从而使猎物更难逃脱。颌
针鱼目家族的近亲飞鱼以浮游生物为食,也经常会跃出水面滑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颌针鱼跃出水面捕食成功率更高,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飞鱼跃出水面滑行是一
种__________(填“防御”或“捕食”)行为。
(2)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互选择中实现了______________,导致了动物食性的特化,
不同动物采取不同的捕食方式和策略以获得其需要的食物,食性的特化____________(填“推
动”或“制约”)了物种多样性的分化。
(3)颌针鱼捕食猎物摄入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同化量,它同化的
能量除呼吸作用散失外,其余用于__________________。
32.(12 分)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图 A 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发育不同
时期的发病情况,图 B 表示某家系中两种遗传病的发病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A 中发病率的调查不同于图 B 中遗传方式的调查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由图
A 可知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图 A 中有关遗传病
不能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产前诊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3)图 B 中 4 号个体和 5 号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7 号个体
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 A 中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患遗传病,图 B 中
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患色盲或白化病。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
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注,化学无 35 题, 36 题为必做题。
33.[物理——选修 3-3](15 分)
(1)(5 分)如图所示,横截面积为 S 的绝热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水平放置的
绝热汽缸内,活塞可在汽缸内无摩擦地滑动,汽缸左端的电热丝可以通微弱电流对缸内气体
缓慢加热。已知大气压强为 p0,初始时缸内气体的体积为 V0,压强为 p0,温度为 T0。现通
电一段时间,活塞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x 时,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填正确答案序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
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缸内气体的压强仍为 p0
B.缸内气体的温度仍为 T0
C.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
D.缸内气体对外做的功大于 p0Sx
E.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做的功
(2)(10 分)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用两段水银柱封闭
了两部分理想气体,AB 段和 CD 段分别是两段长 h=15 cm 的水银柱。BC 段气柱长 l1=5
cm, D 到玻璃管底端长 l2=5 cm。已知大气压强是 75 cmHg,玻璃管的导热性能良好,环境
的温度 T0=300 K,以下过程中水银均未从管内流出。
①将玻璃管从足够高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求下落过程中 A 处的水银面沿玻
璃管移动的距离 xA;
②保持玻璃管静止,缓慢升高环境温度,同样可以使 A 处的水银面沿玻璃管移动到与①
中所求相同的位置,求此时环境温度 T。34.[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如图甲所示,一列横波沿 x 轴正向传播,E、F 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某时刻波
刚传到 F 点时,E 点恰好处于平衡位置,从该时刻开始计时,F 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序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t=0 时质点 E 一定向上振动
B.t=0.4 s 时质点 E 的位移为 0
C.0~0.6 s 内质点 E 运动的路程为 18 cm
D.此列波的波长可能为 30 m
E.此列波传播的速度可能为 25 m/s
(2)(10 分)如图所示, AOBCA 为半圆柱形透明介质的截面图, O 为圆心,直径 AB=d,
AB 与水平屏幕 MN 垂直并接触于 A 点。 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与 AB 边成
45°角射向 O 点,在光屏 MN 上产生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n1
=2 3
3 ,n2= 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c,求:
①紫光在该透明介质中传播的时间;
②两个亮斑间的距离(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35.(无题)
36.[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
有机物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B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吸收峰;
② ――→H2O2
;
③ ――→NaOH/H2O
△ 。
(1)B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G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合成路线中设计⑤和⑨两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 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M 为 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 M 的结构有________种。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1 mol M 与足量 NaHCO3 溶液反应能生成 2 mol CO2
任写一种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峰的 M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乙醇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正丁醇的合成路线。
37.[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在异彩纷呈的生物世界中,微生物似乎有些沉寂,但它们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处理由无机物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中,好氧异养菌、厌氧异养菌和自养菌这
三种类型微生物发挥作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菌落对微生物研究工作有很大作用,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等
工作中。
(3)营养缺陷型菌株因丧失合成某些生活必需物质的能力___________(填“能”或“不
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进行 NH3→HNO2→HNO3 的过程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填“自
养型”或 “异养型”)。(4)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________的微生物参与,后期加入香辛料既能调节
风味,还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 1/3 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是初期______________,耗尽 O2 后
进行______________。
38.[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
“玉米夫人”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在玉米杂交实验中发现,使籽粒着色的基因在某一代“接
上”或“拉断”,又在另一代的染色体上重新出现,科学界把这种基因称之为“跳跃基因”。“跳
跃基因”是指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并能在生物染色体间移动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一般常用的运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而跳跃基
因技术能够更有效地使引入动物细胞的基因进行稳定表达,为使跳跃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
间表达,构建的表达载体中需要有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 PCR 扩增,在反应体系加热到 90~95℃时,跳跃基因双链间的__________打开;
在 退 火 的 过 程 中 需 要 一 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 便 合 成 引 物 ; 延 伸 的 过 程 中 在
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键。
(3)HIV 中含有这类跳跃基因,能将其复制并插入 T 细胞染色体上,使 T 细胞产生更多
病毒颗粒,推测此过程可能涉及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在进化过程中,
许多动物形成了减少 HIV 跳跃基因移动的生理功能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看成动物
______________的一部分。
清远市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理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是构成 ATP 和 RNA 的组成成分,脱氧腺苷是构成
DNA 的原料,A 错误;多糖和核酸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但是脂肪是由
甘油和脂肪酸构成,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 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酸包括 DNA 和 RNA,
彻底水解后得到磷酸、核糖、脱氧核糖和 5 种含氮碱基,共 8 种小分子物质,其中有机小分
子 7 种,C 错误;由 C、H、O、N、S 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为蛋白质,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的
是由 C、H、O、N、P 元素构成的 ATP,D 正确。
2.C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缺氧诱导因子蛋白 HIF-1α 通过过程
[3][4][2]快速被降解;缺氧时,HIF-1α 被保护避免被降解,并进入细胞核中与 ARNT 结合,
通过过程[1]启动红细胞生成因子基因的表达,能够增加机体红细胞的产生,以适应缺氧的
环境,A、B 正确。开发新型药物激活氧气调节机制促进过程[1]可有效治疗贫血,C 错误;
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缺氧状态,可以通过[1]过程适应缺氧环境,D 正确。
3.C
【解析】可以通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中的染色
体变异现象,但根尖不会发生减数分裂,A 错误;正常情况下(没有基因突变),有丝分裂和
减数分裂中着丝点的分裂均伴随着姐妹染色单体上相同基因的分离,B 错误;无论是有丝分
裂还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部分片段交换会导致易位,属于染色体
结构变异,C 正确;基因型 AaBb 变为 AaB 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D
错误。
4.C【解析】赤霉素是促进植物伸长生长的重要激素,为了降低株高培育稳定的矮秆品种,
降低植物体内赤霉素水平是一项有效的措施。降低赤霉素的手段包括两个方面:减少赤霉素
的合成或者促进赤霉素的分解,前者通过降低赤霉素合成酶水平实现,后者通过提高赤霉素
分解酶水平实现,所以②和④都可以达到目的。需要说明的是,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是必
需的,所以敲除赤霉素合成酶基因,完全阻断赤霉素的合成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严重的缺陷,
是不可取的,所以不能选①, C 正确。
5.C
【解析】恢复生态学的目标是重建某一区域历史曾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主要利用群落
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A 正确;恢复生态学的目标是把该区域生态
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原状,B 正确;生态
系统的结构不仅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包括食物链和食物
网,C 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 正确。
6.D
【解析】由题意可知,等位基因 A 和 a 位于 X 染色体上,其中 a 基因使雄配子致死,
因此当父本基因型为 XaY 时,只能产生 Y 这一种类型的精子,Xa 致死,因此该植物种群中
有关的基因型有 XAXA、XAXa、XAY、XaY 四种,没有 XaXa,A 和 B 错误;由于群体中无
隐性母本,所以 C 错误;XAXa 与 XaY 杂交,由于父本仅产生 Y 染色体的精子,所以后代只
有雄性,雄性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D 正确。
7.B
【解析】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做豆腐,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属于胶体的性质,A 项正确;
植物油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项错误;秦朝兵马俑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
金属材料,C 项正确;青铜属于合金,D 项正确。
8.D
【解析】乙苯不能使溴的 CCl4 溶液褪色,A 项错误;乙苯中有乙基,不可能所有原子
处于同一平面,B 项错误;苯乙烯的分子式为 C8H8,乙苯的分子式为 C8H10,乙苯的氢含量
更高,等质量的苯乙烯和乙苯完全燃烧,乙苯消耗的氧气更多,C 项错误;乙苯的一氯代物
有 5 种,D 项正确。
9.C
【解析】稀硫酸溶液没有体积,不能计算 H+数目,A 项错误;标准状况下 5.6 L Cl2 与
5.6 g 铁粉,即 0.25 mol Cl2 与 0.1 mol Fe 充分反应,铁粉少量,每个铁原子转移 3 个电子生
成 FeCl3,所以总共转移电子数目为 0.3NA,B 项错误;丙烯的分子式为 C3H6,正丁烯的分
子式为 C4H8,最简式均为 CH2,1.4 g CH2 中所含碳原子数为 0.1NA,C 项正确;该反应为可
逆反应,所以生成 NH3 分子数目少于 2NA,D 项错误。
10.C
【解析】由题意可知锌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势较低,A 项错误;放电过程中两膜之
间的 KCl 溶液浓度不断降低,说明 KCl 溶液中 K+通过 cd 膜进入右侧室,则 cd 膜可以选用
阳离子交换膜,B 项错误;根据多孔碳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为 I-3 +2e-=3I-,C 项正确;K
+应通过 cd 膜向正极移动,D 项错误。
11.C
【解析】装置 A 可以利用关闭止水夹,试管内生成的气体会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中,
使固液分离停止反应,可以做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A 项正确;导管 m 的作用是平衡压
强,可以观察后面装置是否堵塞,B 项正确;装置 D 中产生白色沉淀可以说明产生了AgCl,但无法证明是 H2 还原 FeCl3 生成 HCl,还可能是 FeCl3 升华,C 项错误;实验结束后
安全操作顺序,应先熄灭 C 处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 K,防止倒吸入液体使硬
质玻璃管炸裂,D 项正确。
12.C
【解析】气体 p 常作果实催熟剂,所以 p 为 C2H4,n 为 H2O,m 为 C2H5OH,根据题干
信息和反应流程可知 A、B、C 为 H、C、O,可以与 m 发生置换反应的单质 d 可以为 Na、
Mg,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Mg)>C>O>H,A 项正确;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CH4<
H2O,B 项正确;钠(镁)密度大于乙醇,反应时金属沉入液体,C 项错误;O 与 Na(Mg)形成
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D 项正确。
13.A
【解析】酚酞变色 pH 在 8~10 之间,滴定 MOH 的实验不能使用酚酞作指示剂,A 项
错误;由图可知 Ka(HX)>Kb(MOH),MX 溶液中 M+的水解程度大于 X-的水解程度,溶液
的 pH<7,B 项正确;a 点溶液显酸性,所以 c(X-)>c(HX),C 项正确;b 点溶液中根据电
荷守恒得 c(M+)+c(H+)=c(OH-)+c(Cl-),根据物料守恒得 2[c(MOH)+c(M+)]=c(Cl-),
相加得 2c(MOH)+c(M+)+c(OH-)= c(H+),D 项正确。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D
【解析】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A 错误;根据玻
尔理论可知,氢原子核外电子跃迁过程,氢原子要辐射(或吸收)光子,电子的总能量变化,
B 错误;原子核 β 衰变所放出的电子为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而来的,
C 错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放出 γ 射线时,只是能量减小,核子数并没有发生变化,D 正
确。
15.D
【解析】A 点的电势 φA=
W A0
q =
-2.0 × 10-4
1.0 × 10-5 V=-20 V,B 点的电势 φB=
Ep
q =
4.0 × 10-4
1.0 × 10-5 V=40 V,UAB=φA-φB=-60 V,D 正确。
16.C
【解析】根据题中数据,摆角最大为 85°,因此游客上升的最大高度和摆绳长度 r 接近,
若摆起高度为 r,mgr=
1
2mv2,在最低点 T-mg=
mv2
r ,解得 T=2 100 N,由于摆起高度略小
于 r,故拉力略小于 2 100 N,C 正确。
17.B
【解析】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洛伦兹力、支持力,还受到水平向左的
摩擦力,物体运动过程中只有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Wf=0-
1
2mv20,Wf=Q,解得 Q=
1
2mv20,B 正确。
18.B【解析】电荷静止在 AD 之间的某处 E 时,受力分析如图,设库仑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为θ,则 FN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2θ,根据正交分解可得:FCcos θ+mg=FNcos 2θ+F,
FCsin θ=FNsin 2θ,联立解得 F=mg+
kQq
2d2cos3θ,由 A 到 D,θ减小,F 减小,B 正确。
19.AC
【解析】拉力作用在 ab 棒上后,ab 棒加速,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电流逐渐增大,安培
力逐渐增大,由 F-
B2L2v
R =ma 可知,ab 棒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为 0
时,开始匀速运动,此后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恒定不变,A 正确,B 错误;由 P=Fv 可知,P
与 v 成正比,C 正确;通过导体棒的电量 q= 可知,q 与 t 不是线性关系,D 错误。
20.ABC
【解析】取 A 球为参考系,B 球相对 A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经 t=
h
v0=0.5 s 相遇,相遇
时 B 球的速度 vB=v0-gt=0, A 正确;相遇时 A 球的速度 vA=gt=5 m/s,由于二者质量相
等,发生弹性碰撞后交换速度,碰后 B 球速度的大小为 5 m/s,B 正确;B 球与地面碰撞后
固定在地面上,A 球落下后与 B 球发生弹性碰撞,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
故 A 球最终将在 B 球上方做往复运动,C 正确;从地面竖直上抛 B 球的过程中,B 球上升
的高度 hB=
v0
2 t=1.25 m,第一次碰撞后 A 球下降 1.25 m 时的速度与第一次碰撞前相同,均
为 5 m/s,与 B 球发生弹性碰撞,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上升的高度仍为 1.25 m,D 错
误。
21.AD
【解析】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 x=
mg
k ,托盘运动至弹簧原长处与物块分离,x=
1
2at2,联
立得 mg=1
2akt2,可知 g 与 t2 成正比,故星球 N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星球 M 表面的 4 倍,A
正确;根据 g=
GM
R2=
4
3GρπR,可知两星球密度相同,B 错误;对近地卫星有
GM m
R2 =m
4π2
T2
R,M=ρ·
4
3πR3 可得ρ=
3π
GT2,由于两星球密度相同,故两星球近地卫星的周期也相同,
C 错误;第一宇宙速度 v= gR,可知星球 N 的第一宇宙速度是星球 M 的 4 倍,D 正确。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5 分)
(3)①30.00 (2 分) ②28.00(3 分)
【解析】(3)①根据毫米刻度尺的读数规则,L1=30.00 cm。②根据胡克定律,橡皮筋的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两个橡皮筋一个伸长 4.00 cm,另一
个伸长 3.00 cm,夹角为 90°时,两个力的合力与一根橡皮筋伸长 5.00 cm 时相同,即可验证
该情况下,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 L2=28.00 cm。
23.(10 分)
(1)900 (2 分) (2)见解析图(4 分) (3) 3.8(2 分) (4)0.35 (2 分)(0.33~0.37 均正确)
【解析】(1)根据电表改装原理可知,灵敏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大电阻,
根据串联电路规律可解得:R′=
U -IgRg
Ig =900 Ω。
(2)根据表格数据和要求,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且分压式接法中滑动变阻器
应选总阻值较小的 R1;将灵敏电流计 G 串联电阻箱 R3,接入的阻值为 R′=900 Ω改装成
量程为 3 V 的电压表,则电压表的内阻为 RV=1 000 Ω;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已知,所以改装
后的电流表应选用内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3)根据图线知,当电流为 0.34 A 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为 1.3 V,该元件的电阻为 Rx=
U
I=3.8 Ω。
(4)将该元件和一阻值为 6 Ω 的电阻串联后接在一电动势为 3 V 的电源上,相当于元件
接在电动势为 3 V,内阻为 6 Ω 的电源上,在元件的 I-U 图象中做出该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如图:
图象的交点为(1.1 V,0.32 A),故该元件的功率为 P=1.1 V×0.32 A=0.35 W。
24.(14 分)
(1)两粒子射出后,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粒子 P 恰不能越过直线,粒子运动到直线上时速度方向沿 MN 方向,速度的反向延长
线交 x 轴于 M 点,
粒子 P 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位移偏转角为β由 y=
1
2at2 ①(2 分)
x=v0t ②(2 分)
vy=at ③(2 分)
tan β=
y
x ④(1 分)
tan θ=
vy
v0 ⑤(1 分)
联立可得,粒子 P 的水平位移 x=2x0(1 分)
粒子 P、Q 相遇的时间 t=
2x0
v0 (1 分)
(2)粒子 Q 在右侧磁场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粒子的轨迹半径 r=
x0
sin θ(1 分)
粒子 Q 运动路程 s=
2πr
3 (1 分)
粒子 Q 运动时间 t=
s
v(1 分)
根据题意,粒子 P、Q 运动时间相同,联立可得粒子 Q 抛出时的速度 v=
2 3π
9 v0(1
分)
25.(18 分)
(1)货车恰好无侧滑趋势进入弯道
mgtan θ=m
v2
R (2 分)
解得 tan θ=0.05(1 分)
由于θ较小,可认为 tan θ=sin θ
h=dsin θ(1 分)
解得 h=0.25 m(1 分)
(2)货车刹车后 0.5 s 内,某时刻的速度
v1=20-4t2(1 分)
取一小段时间 Δt 后的速度 v′=20-4(t+Δt)2 (1 分)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a=
v′-v1
Δt (1 分)
解得 a=-8 t (m/s2)(2 分)
(3)货车刹车前运动的位移 x1=v0t1=40 m(1 分)
刹车后 0.5 s 时的速度 v2=20-4t22=19 m/s(1 分)
货车刹车后 0.5 s 内的位移 x2=
v0+v2
2 t2=9.75 m(1 分)
货车刹车 0.5 s 后的加速度 a=-8t2=-4 m/s2(1 分)
v2-v22=2ax3(2 分)
x3=42 m(1 分)
司机听到提示音时,货车距弯道的距离
x=x1+x2+x3=91.75 m(1 分)
26.(15 分)(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酸溶速率(1 分,合理答案即可) SiO2 、CaSO4(2 分,每个 1 分)
(2)2H++2Fe2++ClO-=2Fe3++ Cl-+H2O(2 分)
(3)溶液中的 Fe3+能催化分解 H2O2,从而使所用 H2O2 远远高于理论用量(2 分)
(4)能(1 分) C(1 分)
(5) (2 分) 2Ni2++N2H4+4OH-=2Ni↓+ N2↑+4H2O(2 分)
(6)Ni2++2e-=Ni,2H++2e-= H2↑(2 分,每个 1 分)
【解析】(1)“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加快酸溶速率;“滤渣 1”的主要成
分为 SiO2、CaSO4。
(2)“转化Ⅰ”的目的是将 Fe2+转化为 Fe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H++2Fe2++ClO-=
2Fe3++ Cl-+H2O。
(3)用 H2O2 代替 NaClO 进行“转化Ⅰ”时,溶液中生成的 Fe3+能催化分解 H2O2,会使
所用 H2O2 远远高于理论用量。
(4)根据 Ksp[Fe(OH)3]=4×10-38、Ksp[Al(OH)3]=1×10-33 可知,pH=5 时 c(Fe3+)=4×
10-11 mol·L-1、c(Al3+)=1×10-6 mol·L-1,均小于 1×10-5 mol·L-1,能沉淀完全;
调 pH 时,为了使 Fe3+、Al3+沉淀完全且不引入其他杂质,加入的“试剂 X”可以是 NiO,
故 C 项正确。
(5)N2H4 的电子式为 ;“转化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i2++N2H4+
4OH-=2Ni↓+ N2↑+4H2O。
(6)电解过程中镍棒上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Ni2++2e-=Ni 和 2H++2e-= H2↑。
27.(14 分)
(1)分液漏斗 (1 分) 作安全瓶(防止液体倒吸)(1 分)
(2)2NO+Na2O2===2NaNO2(2 分)
(3)5NO+3MnO-4 +4H+===5NO-3 +3Mn2++2H2O(2 分)
(4)把装置内残留的 NO 驱赶至后续装置,使其充分吸收,避免污染空气(2 分)
(5)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蓝色褪为无色,且 30 s 内不再变化(2 分)
(6)80.2%(80.0%~80.3%即可)(2 分)
(7)偏低(2 分)
【解析】(1)盛放浓 HNO3 的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 B 的作用是作安全瓶,防止
液体倒吸。
(2)装置 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Na2O2===2NaNO2。
(3)装置 F 中多余的 NO 被氧化为 NO -3 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5NO+3MnO -4 +4H +
===5NO-3 +3Mn2++2H2O。
(4)实验结束后,打开装置 A 中弹簧夹通入 N2 的目的是把装置内残留的 NO 驱赶至后续
装置,使其充分吸收,避免污染空气。
(5)步骤二中以淀粉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蓝
色褪为无色,且 30 s 内不再变化。
(6)步骤一将混合固体溶于稀硫酸,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 KI,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H
++2NO-2 +2I-===2NO↑+I2+2H2O 和 8H++2NO-3 +6I-===2NO↑+3I2+4H2O,滴定过
程发生的反应为 I2+2Na2S2O3=2NaI+ Na2S4O6,根据物料守恒,反应中 Na2S2O3 与 I2 的化
学计量比为 2∶1、I2 与 NO -2 的化学计量比为 1∶2、I2 与 NO -3 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 3∶2,
则 Na2S2O3 与 NO -2 的化学计量比为 1∶1、Na2S2O3 与 NO -3 的化学计量比为 3∶1,滴定消
耗 n(Na2S2O3)= 0.050 mol·L-1×0.016 L=8.0×10-4 mol,设混合固体中 NaNO2 的质量分数为 x ,根据物料守恒得 n(NaNO 2) +3n(NaNO 3) = n(Na 2S2O3) ,则
4.3 g × x
69 g·m ol-1+3×
4.3 g × (1-x)
85 g·mol-1 =100×8.0×10-4 mol,解得 x=0.802,混合固体中 NaNO2 的质量分数
为 80.2%(80.0%~80.3%即可)。
(7)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仰视标准液液面,则滴定读数偏大,计算所得硝
酸钠偏多,则测得亚硝酸钠的纯度偏低。
28.(14 分)
(1)-240.3 kJ·mol-1(2 分)
(2)①0.04 mol·L-1·min-1(2 分) ②=(2 分)
(3)
0.68
p (或
17
25p)(2 分)
(4)①<(2 分)
②迅速上升是因为催化剂活性增强,上升缓慢是因为温度升高(2 分)
迅速下降是因为催化剂失活(2 分)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得,ΔH4=
3
2ΔH1-
1
2ΔH3=-240.3 kJ·mol-1。
(2)①设 5 min 时生成 O3 的物质的量为 x,根据三段式:
3O2(g) 2O3(g)
反应前物质的量(mol) 1 0
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mol)
3
2x x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1-
3
2x x
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 n 与压强 p 成正比,则 0.9×n 起始(O2)= n 平衡(O2)+ n 平衡
(O3),0.9×1 mol=1 mol-
3
2x +x,解得 x=0.2 mol,生成速率 v(O3)=
0.2 m ol
1 L × 5 m in=
0.04 mol·L-1·min-1。
②平衡时 O2 的物质的量 n 平衡(O2)=1 mol-
3
2×0.2 mol=0.7 mol,平衡时 O2 的转化率
α(O2)=
1-0.7
1 ×100%=30%。
(3)假设先进行反应Ⅰ,达到平衡后再进行反应Ⅱ,
根据反应Ⅰ三段式: 2NO(g)+O2(g) 2NO2(g)
反应前物质的量(mol) 2 1 0
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mol) 2-0.2
2-0.2
2 2-0.2
反应Ⅰ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0.2 1-
2-0.2
2 2-0.2
反应Ⅰ中生成的 NO2 的物质的量 n(NO2)=2 mol-0.2 mol=1.8 mol,剩余 O2 的物质的
量 n(O2)=1-2 mol-0.2 mol
2 mol =0.1 mol,
反应Ⅱ三段式: 2NO2(g) N2O4(g)
反应前物质的量(mol) 1.8 0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mol) 1.8-1
1.8-1
2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1
1.8-1
2
平衡时 n(N2O4)=
1.8 m ol-1 mol
2 mol =0.4 mol,则 n(总)= n(NO)+n(O 2)+n(NO 2)+
n(N2O4)=0.2 mol+0.1 mol+1 mol+0.4 mol=1.7 mol,此时 p(NO2)=
n(NO2)
n(总) ×p(总)=
1
1.7
p kPa,
p(N2O4) =
0.4
1.7p kPa,常温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Kp=
p(N2O4)
p2(NO2)=
0.68
p kPa-1。
(4)①根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 lg Kp=5.0+200/T 可知,随着温度升高,
平衡常数降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随反应温度变化开始迅速上升是因为催化剂活性增强,之后上升缓慢是因为一定时间
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当反应温度高于 380 ℃时,NO 的去除率迅速下降
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剂失活。
29.(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类囊体薄膜) 净光合(O2 释
放速率、或 CO2 吸收速率、或有机物积累速率)(1 分)
(2)M 向左下
(3)S4+|S1|/S3+|S2|(或 S4-S1/S3-S2)
(4)增加(1 分)
【解析】(1)M 植物在图中 v 处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 ATP 的场
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M 和 N 曲线交叉点处两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相等,
说明二者净光合速率相等。
(2)M 和 N 相比,M 需要更强的光照强度,若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受影响明显的植物是
M,光照不足,导致光合能力下降,w 点向左下方移动。
(3)将两种植物置于 z 光照下 1 小时即达到光饱和点,植物 M 和 N 合成有机物的速率,
即二者总光合速率之比为 S4+|S1|/S3+|S2|,因为 S1 和 S2 为负值,也可以表示为 S4-S1/S3-
S2。
(4)若在 w 点时,CO2 浓度大幅下降,则 CO2 固定受阻,消耗减少,短时间内植物 M 的
叶绿体中的 C5 含量会增加。
30.(9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不是(1 分)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a 和 c
(3)神经-体液
【解析】(1)反射是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发生的过程,蛋鸡的眼感受到光照刺激产生兴
奋,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的过程不是反射。结构 A 是下丘脑,其分泌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
放激素。
(2)垂体细胞既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a 的受体,也有性激素 c 的受体。
(3)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通过大脑传递兴奋到下丘脑,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
泌,作用于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使蛋鸡多产蛋,这一过程的调节机制是神经
-体液调节。
31.(8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1)自然选择(2 分) 防御
(2)共同(协同)进化 推动
(3)大于 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2 分)
【解析】(1)颌针鱼跃出水面捕食耗能多,但成功率更高,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飞鱼跃出水面滑行是一种防御行为,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在相互选择中实现共同进化,导致了动物食性
的特化。不同动物采取不同的捕食方式和策略以获得其需要的食物,食性的特化可以推动物
种多样性的分化,利于多样性的形成。
(3)被颌针鱼捕食的猎物中的能量包含其粪便中的能量,大于它的同化量,它同化的能
量除呼吸作用散失外,其余则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32.(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 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2)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
(3)相同 1/3
(4)可能(1 分) 不可能(1 分)
【解析】(1)图 A 中发病率的调查需要在人群中随机取样,图 B 中遗传方式的调查是在
患者家系当中进行调查。图 A 中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青春期之后进入成年期发病个
体数显著增加。
(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图 A 中单基因和多
基因遗传病不能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可以用显微镜进行产前诊断。
(3)若用 A/a 和 B/b 表示白化和色盲,由图 B 可知 4 号个体和 5 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
AaXBXb,基因型相同;7 号个体的基因型 1/3AAXBY,2/3AaXBY ,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
基因的概率是 1/3。
(4)图 A 中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图 B 中没有携带遗传
病基因的个体不可能患色盲或白化病。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
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注,化学无 35 题, 36 题为必做题。
33.(15 分)
(1)(5 分)ACE
【解析】一段时间后,活塞再次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受力平衡可知,缸内气体的压强仍
为 p0,A 正确;缓慢加热过程中气体做等压变化,
V0
T0=
V1
T1活塞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缸内气
体体积变大,气体温度升高,B 错误;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气体内能
变大,C 正确;缓慢加热气体的过程中,活塞缓慢向右移动,缸内气体对外做的功等于
p0Sx,D 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W+Q,由于内能增大,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
气体对外做的功,E 正确。
(2)(10 分)
【解析】①静止时,BC 段气体的压强为 p1 =75 cmHg+15 cmHg=90 cmHg(1 分)
D 到玻璃管底端气体的压强为 p2=75 cmHg+15 cmHg+15 cmHg=105 cmHg(1 分)
自由下落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消失,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 p0=75 cmHg(1 分)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l1=p′1l′1(1 分),p2l2=p′2l′2(1 分)
解得 l′1=6 cm l′2=7cm
xA=l′1+l′2-l1-l2=3 cm(1 分)
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的过程中,上下两部分气体均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l1
T0=
l″1
T (1 分),
l2
T0=
l″2
T (1 分)
由于 l1=l2,xA=3 cm,故最终 l″1=l″2=6.5 cm(1 分)
解得 T=390 K(1 分)
34.(15 分)
(1)(5 分)BCE
【解析】波传到 F 点时,由乙图可知,F 点向上振动,且 E 点处于平衡位置,EF 之间
的距离为半个波长的整数倍,E 点的振动情况可能与 F 点相同,也可能相反,故 E 点不一
定向上振动,A 错误;0.4 s 为半个周期,E 点振动半个周期又回到平衡位置,位移为 0,B
正确;0~0.6 s 内 E 点振动 0.75 个周期,运动路程为 3A=18 cm,C 正确;EF 之间的距离
为半个波长的整数倍
nλ
2 =20 m,波长不可能为 30 m,D 错误;波速 v=
λ
T =
50
n m/s,波速
可能为 25 m/s,E 正确。
(2)(10 分)
【解析】①设红光和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 C1、C2,复色光在 AB 面的入射角为 i,由折
射定律可知
sin C1=
1
n1=
3
2 (1 分)解得:C1=60°
sin C2=
1
n2=
2
2 (1 分)解得: C2=45°
由于 C2=i=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