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联考
高一化学(B 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
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不可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豆浆 B. CuSO4 溶液 C. Fe(OH)3 胶体 D. AgI 胶
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胶体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有此性质。
【详解】A. 豆浆为胶体,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CuSO4 溶液为溶液,符合题意,B 正确;
C. Fe(OH)3 胶体为胶体,与题意不符,C 错误;
D. AgI 胶体为胶体,与题意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B。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液氮 B. 氯水 C. 盐酸 D. 漂白粉
【答案】A
【解析】
A 项,液氮中只有 N2 分子,属于纯净物;B 项,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 项,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 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 CaCl2 和 Ca(ClO)2,
属于混合物;答案选 A。
3.氯化镉(CdCl2)是一种常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上的物质,由于它有毒,科学家选用了另一种
盐来替代它。这种替代物质是( )
A. Cl2 B. HCl C. MgCl2 D.
Mg(OH)2
【答案】C【解析】
【分析】
由信息可知,科学家选用了另一种盐来替代它,结合盐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来解答。
【详解】由信息可知,科学家选用了另一种盐来替代它。
A、Cl2 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选项 A 错误;
B、HCl 属于氢化物,不符合题意,选项 B 错误;
C、MgCl2 属于盐,符合题意,选项 C 正确;
D、Mg(OH)2 属于碱,不符合题意,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C。
4.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Fe B. NaOH C. H2SO4 D. Na2SO4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铁为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 A 正确;B、氢氧化钠为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
下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氢氧化钠为电解质,故 B 错误;C、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且
为化合物,硫酸为电解质,故 C 错误;D、硫酸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且为
化合物,所以硫酸钠为电解质,故 D 错误;故选 A。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注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本
题中注意题中要求“不属于电解质的是”,满足该条件的物质不一定为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
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
解质,无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一定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非电解质;
还要注意不属于电解质的物质包括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OH=Na++O2-+H+ B. FeCl3=Fe3++Cl3-
C. Ca(NO3)2=Ca2++2(NO3)2- D. H2SO4=2H++SO42-
【答案】D
【解析】【详解】A.NaOH 是一元强碱,电离产生 Na+和 OH-,电离方程式应该为 NaOH=Na++OH-,
A 错误;
B.FeCl3 溶于水,电离产生 Fe3+、Cl-,电离方程式为:FeCl3=Fe3++3Cl-,B 错误;
C.Ca(NO3)2 溶于水,电离产生 Ca2+、NO3-,电离方程式为 Ca(NO3)2=Ca2++2NO3-,C 错误;
D.硫酸是二元强酸,溶于水电离产生 H+、SO42-,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D 正
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6.实验室要用 18mol/L 的浓硫酸准确配制 100mL2mol/L 的稀硫酸,下列哪种仪器不是必须使
用的
A. 100 mL 容量瓶 B. 胶头滴管 C. 试管 D. 量筒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配制 100mL2mol/L 的稀硫酸需选用 100 mL 容量瓶,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配制溶液需用胶头滴管定容,与题意不符,B 错误;
C. 配制溶液不需要使用试管,符合题意,C 正确;
D. 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与题意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C。
7.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杀菌、消毒。下列关于氯气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无色 B. 有毒 C. 有刺激性气味 D. 可与金
属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符合题意,A 正确;
B. 氯气有毒,与题意不符,B 错误;
C. 氯气有刺激性气味,与题意不符,C 错误;
D. 氯气有强氧化性,可与金属反应,与题意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A。
8.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下列关于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硬度较小 B. 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 密度比水小 D. 与冷水剧烈反应
在【答案】B
【解析】
【详解】A. Na 可用小刀切开,硬度较小,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符合题意,B 正确;
C. Na 与水反应时,浮在水的表面,密度比水小,与题意不符,C 错误;
D. Na 与冷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与题意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B。
9.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
B. 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C. 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顺风往低处跑
D.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毛巾盖灭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可隔绝 Na 与氧气的接触,且与沙土不反应,
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制备有毒气体,为防止毒气扩散而中毒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与题意不符,B 错误;
C. 大量氯气泄漏时,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为防止中毒,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逆风往高处
跑,符合题意,C 正确;
D.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毛巾盖灭,可隔绝乙醇与氧气的接触,与题意
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C。
【点睛】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离开现场时应逆风向高处跑。
10.探究金属钠与氧气分别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下列研究方法用不到的是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分类法 D. 比较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对比常温和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及产物,确定条件不同产物不
同,用到实验法、观察法和比较法,没用到分类法,答案为 C。
11.下列关于 Na2O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属于碱性氧化物 B. 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C.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 能与 CO2 反应生成盐和氧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Na2O 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Na2O 能与水反应生成 NaOH,与题意不符,B 错误;
C. Na2O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题意不符,C 错误;
D. Na2O 能与 CO2 反应生成碳酸钠,符合题意,D 正确;
答案为 D。
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OH+HCl=NaCl+H2O B. 3Fe+2O2 Fe3O4
C. Fe2O3 +3CO 2Fe+3CO2 D. 2H2O 2H2↑+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 NaOH+HCl=NaCl+H2O 反应中化合价未发生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符
合题意,A 正确;
B. 3Fe+2O2 Fe3O4 反应中 Fe 化合价发生升高,O 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与题意不符,B 错误;
C. Fe2O3 +3CO 2Fe+3CO2 反应中 Fe 化合价发生降低,C 的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与题意不符,C 错误;
D. 2H2O 2H2↑+O2↑反应中 O 的化合价升高,H 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
题意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A。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为电子的得失,表现形式为化合价的升降。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
C. 反应物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发生了还原反应D.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同时发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氧化还原反应表现的特征是元素化合发生改变,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与题意不符,B 错误;
C. 反应物所含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发生了氧化反应,符合题意,C 正确;
D.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则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同时发生,与题意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C。
14.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其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A. 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B. 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D. 是否能透过滤纸、半透膜
【答案】B
【解析】
【详解】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为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不同,答案为
B。
15.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 酸: HNO3、K2SO4、H2CO3 B. 碱:Cu(OH)2、NaOH、Ca(OH)2
C. 盐:AgCl、BaSO4、Mg(NO3)2 D. 氧化物:FeO、SO2、CO
【答案】A
【解析】
【详解】A. K2SO4 属于盐,不属于酸,符合题意,A 正确;
B.Cu(OH)2、NaOH、Ca(OH)2 均属于碱,与题意不符,B 错误;
C.AgCl、BaSO4、Mg(NO3)2 均属于盐,与题意不符,C 错误;
D.FeO、SO2、CO 均属于氧化物,与题意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A。
1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a2+、Na+、、Cl-、SO42- B. H+、K+、NO3-、CO32-
C. H+、Cu2+、、Cl-、SO42- D. Ag+ 、Na+、NO3-、Cl-
【答案】C【解析】
【详解】A. Ba2+、SO4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H+、CO32-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与题意不符,D 错误;
C. H+、Cu2+、、Cl-、SO42-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题意,C 正确;
D. Ag+ 、Cl-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与题意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C。
17.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 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CO32-+2H+=CO2↑+H2O
C 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2H++Ba(OH)2=Ba2++2H2O
D. 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u+2Ag+=Cu2+ +2Ag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Fe2++H2↑,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大理石为固体写化学式:CaCO3+2H+=Ca2++CO2↑+
H2O,与题意不符,B 错误;
C. 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钡为可溶性强碱,写离子形式:H++OH-=H2O,与题意
不符,C 错误;
D. 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u+2Ag+=Cu2+ +2Ag,符合题意,D 正确;
答案为 D。
【点睛】气体、沉淀、弱电解质、单质、氧化物在离子反应中写化学式。
18.下列化学反应中,能用离子方程式 H++ OH-= H2O 表示的是
A. 2H2+ O2 2H2O
B. HCl + NaOH = NaCl + H2O
C. 2HCl + Cu(OH)2= CuCl2+ 2H2O
D. Ba(OH)2+ H2SO4= BaSO4↓+ 2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H++ OH-= H2O 表示强酸强碱生成可溶性盐的反应。
【详解】A.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错误;
B 表示强酸强碱的反应,正确;
C.氢氧化铜是沉淀,应写作分子式的形式,错误;
D.硫酸钡是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Ba2++SO42-+2H++2OH-=BaSO4↓+2H2O,错误.
答案选 B。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8gH2O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6.02×1023
B. 11.2LH2 中含有的氢分子数为 3.01×1023
C. 100mL2mol/LK2SO4 溶液倒出 50mL 后,剩余溶液浓度为 1mol/L
D. 100mL2mol/LK2SO4 溶液中含有 0.4NA 个 K+离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常温常压下,18gH2O 即 1mol,含有的氢原子
的物质的量为 2mol,其数目为 1.204×1024,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标准状况下,11.2LH2 即 0.5mol,含有的氢分子数为 3.01×1023,与题意不符,B 错误;
C. 100mL2mol/LK2SO4 溶液倒出 50mL 后,剩余溶液浓度为 2mol/L,与题意不符,C 错误;
D. 100mL2mol/LK2SO4 溶液中 n(K2SO4)=c×V=2mol/L×0.1L=0.2mol,一个硫酸钾中含有 2
个钾离子,则含有 0.4NA 个 K+离子,符合题意,D 正确;
答案为 D。
【点睛】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从原溶液中倒出的溶液的浓度相同。
20.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A. Cl2 B. O2 C. H2 D. 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体积越大;相同质量时,摩尔质量越小,则物质的量
越大。
【详解】A. Cl2 的摩尔质量为 71g/mol;
B. O2 的摩尔质量为 32g/mol;C. H2 的摩尔质量为 2g/mol;
D. CO2 的摩尔质量为 44g/mol;
综上所述,H2 的摩尔质量最小,相同质量时物质的量最大,体积最大,答案为 C。
21.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 的合成反应为:
Al2O3+N2+3C=2AlN+3CO,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A. Al2O3 B. N2 C. C D.Al2O3 和
C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详解】A. Al2O3 中 Al、O 的化合价未变化,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N2 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3 价,与题意不符,B 错误;
C. C 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2 价,发生氧化反应,符合题意,C 正确;
D. Al2O3 中 Al、O 的化合价未变化,与题意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2.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氮肥、制药、合成纤维等。请回答下
列问题:
(1)2molNH3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
(2)2molNH3 的质量是___,其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是___。
(3)2molNH3 所含的氨分子数为___,电子数为___。
(4)工业上用反应 N2+3H2 2NH3 来合成氨气,则若制得 2molNH3,标准状况下参与
反应的 H2 的体积为___;14 克 N2 参与反应可得 NH3 物质的量为___。
【答案】 (1). 44.8L (2). 34g (3). 6g (4). 2NA 或 1.204×1024 (5). 20NA 或 1.204×1025
(6). 67.2L (7). 1mol
【解析】
【分析】
(1)利用 V=n×Vm 计算;(2)利用 m=n×M 计算;
(3)利用 N=n×NA 计算;
(4)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1)标准状况下 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L/mol,V=n×Vm=2mol×22.4L/mol=44.8L;
(2)m=nM=2mol×17g/mol=34g;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 3 个氢原子,则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6mol,质量为 6g;
(3)N=n×NA=2mol×NAmol-1=2NA;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 10 个电子,则电子数为分子数的 10
倍,即 20NA;
(4)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若制得 2molNH3,需要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3mol,
标况下的体积为 67.2L;14 克 N2 即 0.5mol,可制取 NH3 物质的量为 1mol。
23.实验室配制 100mL2mol/L 的 NaOH 溶液。
(1)需称取 NaOH 固体___g。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填序号)。
①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②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瓶颈上的刻度线 1-2cm 处
③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 NaOH 固体
④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⑤将 NaOH 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待其冷却
⑥将溶液用玻璃棒引流注入查漏过的 100mL 规格的容量瓶中
⑦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 2 至 3 次,并将每次的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3)以下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
A.容量瓶查漏后有蒸馏水残留就直接使用
B.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
C.加蒸馏水定容时不慎超过了容量瓶瓶颈的刻度线
【答案】 (1). 8.0g (2). ③⑤⑥⑦②①④ (3). BC
【解析】
【分析】
(1) 配 制 100mL2mol/L 的 NaOH 溶 液 , 可 选 用 100mL 的 容 量 瓶 , 则 m(NaOH)
=c×V×M;
(2)配制溶液的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并恢复至室温、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的【详解】(1)配制 100mL2mol/L 的 NaOH 溶液,可选用 100mL 的容量瓶,则 m(NaOH)
=2mol/L×0.1L×40g/mol=8.0g;
(2)配制溶液的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并恢复至室温、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答案
为③⑤⑥⑦②①④;
(3)A.容量瓶查漏后有蒸馏水残留就直接使用,对配制溶液的溶质及体积均无影响,则
浓度不变,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小,浓度偏低,符合题意,B 正确;
C.加蒸馏水定容时不慎超过了容量瓶瓶颈的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符
合题意,C 正确;
答案为 BC。
【点睛】利用 c= × ,对某一次操作对溶质的质量或溶液的体积产生的影响进行判断。
24.氯气是一种具有重要用途的气体,在工业上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和杀菌消毒剂
等。甲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氯气性质的研究。
(1)甲同学依次进行了 Cl2 与①钠、②铜、③氢气、④水反应的实验。
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填序号)。
(2)写出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3)H2 +Cl2 2HCl,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发生还原反
应的物质是___。
(4)甲同学探究氯气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①B 中纸条褪色,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
②装置 A 的作用是___。
③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 答 案 】 (1). ①②③④ (2). 2Fe+3Cl2 点 燃 2FeCl3 (3).
1
M
m
V(4). Cl2 (5). Cl2+H2O=HClO+HCl,生成 次氯酸有漂白性 (6). 对照实验,证明氯气
自身没有漂白性,说明 B 中起漂白作用的是其他物质,从而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7).
Cl2+2NaOH=NaClO+NaCl +H2O
【解析】
【分析】
(1)反应均为单质参与反应生成化合物 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氯化铁;
(3)H2 +Cl2 2HCl 中,Cl 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1 价,得电子;H 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
+1 价,失电子,最小公倍数为 2;
(4)①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导致红布条褪色;
②装置 A 可验证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通过对比做实验可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
有漂白性;
③烧杯中盛有的 NaOH 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详解】(1)①Cl2+2Na 2NaCl、②Cl2+Cu CuCl2、③Cl2+H2 2HCl、④Cl2+H2O
HCl+HClO,均为单质参与反应生成化合物的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氯化铁,方程式为 2Fe+3Cl2 点燃 2FeCl3;
(3)H2 +Cl2 2HCl 中,Cl 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1 价,得电子;H 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
+1 价,失电子,最小公倍数为 2,则单线桥法为 ;Cl2 为氧化剂发生还原
反应;
(4)①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由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
漂白性导致红布条褪色,方程式为 Cl2+H2O=HClO+HCl;
②装置 A 可验证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通过对比做实验可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
有漂白性;
③烧杯中盛有的 NaOH 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O+NaCl +H2O。
25.氯化钠(NaCl)是生活中常用的化学品,也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
Ⅰ.实验室研究氯化钠的性质及制备
的
的(1)氯化钠固体不导电,但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用化学用语解释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___。
(2)实验室检验 Cl-的试剂是___。
(3)某同学用含钠元素的不同类别物质制备 NaCl。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a.2Na+Cl2 2NaCl
b.Na2O+2HCl=2NaCl+H2O
c.
d.Na2CO3+2HCl=2NaCl+CO2↑+H2O
①请补充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也可用两种盐溶液相互反应获得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Ⅱ.工业生产中氯化钠的制备
我国食盐的来源主要为海盐、湖盐、井矿盐。粗食盐中除了含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
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
(4)写出下列各试剂的化学式
试剂 1:___;试剂 2:___;试剂 3:___。
(5)步骤④中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有:___。
(6)步骤⑦涉及的操作是___。
【答案】 (1). NaCl=Na++Cl- (2).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 (3). HCl+NaOH=NaCl+H2O
(4). Na2SO4+BaCl2=BaSO4↓+2NaCl (5). BaCl2 (6). Na2CO3 (7). HCl (8).
Ca2++CO32-=CaCO3↓、Ba2++CO32-=BaCO3↓ (9). 蒸发结晶
【解析】
【分析】
I.(1)NaCl 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2)实验室常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检验 Cl-的存在;
(3)①根据反应特点,依次为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分别与 HCl 反应制取 NaCl;
②可用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制取氯化钠;
Ⅱ.(4)粗盐除杂时,应先用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再除去钙离子、钡离子,可减少操作步骤;
(5)步骤④为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钡离子;
(6)氯化钠溶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
【详解】I.(1)NaCl 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则水溶液能
导电;
(2)实验室常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检验 Cl-的存在;
(3)①根据反应特点,依次为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分别与 HCl 反应制取 NaCl,
则 c 为 HCl+NaOH=NaCl+H2O;
②可用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制取氯化钠,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Ⅱ.(4)粗盐除杂时,应先用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再除去钙离子、钡离子,可减少操作
步骤,则试剂 1 为氯化钡溶液,试剂 2 为碳酸钠溶液,试剂 3 为盐酸;
(5)步骤④为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钡离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CO32-=CaCO3↓、
Ba2++CO32-=BaCO3↓;
(6)步骤⑥得到氯化钠溶液,则步骤⑦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
【点睛】粗盐除杂时,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则会产生钡离子杂质,除钡离子、
钙离子均用碳酸钠除去,为减少实验步骤,则除硫酸根离子在除钙离子之前。
26.妈妈教小鲁蒸馒头:先用酵头发面,面团发酵至两倍大后,再加纯碱调节酸性,然后将
面团揉切后上锅蒸即可。小鲁查阅资料得知,酵头可使面团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 CO2 气体,
从而使面团疏松,但同时也会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
(1)下列关于纯碱的认识正确的是___。
A.受热易分解 B.水溶液显碱性 C.属于碱 D.可与酸反应
(2)小鲁探究用 Na2CO3 调节面团酸度,而不用 NaHCO3 的原因。
①Na2CO3 与 NaHCO3 质量均为 1g 时,消耗 H+的物质的量更多的是___。
②以 Na2CO3 或 NaHCO3 为例,计算消耗 H+的物质的量,写出计算过程。___
(3)小鲁实际操作时,发现面团发得不好,面团内的气孔少,略有酸味。妈妈指导小鲁将
Na2CO3 改用 NaHCO3,继续揉面,上锅蒸后果然蒸出了松软的馒头。解释 NaHCO3 的作用___。
(4)某品牌复合膨松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其中葡萄糖酸-δ-内酯和淀粉是助剂,其作用是防止膨松剂吸潮结块而失效。焦磷酸二氢二
钠的作用是___。
【答案】 (1). BD (2). Na2CO3 (3). Na2CO3:1/53(0.0189),NaHCO3:1/84(0.0119)
(4). 受热分解产生 CO2 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和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反应,减少酸味
(5). 提供 H+与 NaHCO3、CaCO3 反应产生 CO2 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
【解析】
【分析】
(1)纯碱为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①Na2CO3 与 NaHCO3 消耗 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84:53;
②Na2CO3 与 NaHCO3 消耗 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0189mol、 =0.0119mol;
(3)NaHCO3 和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反应,减少酸味;且受热分解产生 CO2 气体,从而使
面团疏松;
(4)焦磷酸二氢二钠能提供 H+与 NaHCO3、CaCO3 反应产生 CO2 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
【详解】(1)纯碱为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综上所述答案为 BD;
(2)①Na2CO3 与 NaHCO3 质量均为 1g 时,消耗 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84:53,
碳酸钠消耗的氢离子多;
②Na2CO3 与 NaHCO3 消耗 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0189mol、 =0.0119mol;
(3)NaHCO3 和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反应,减少酸味;且受热分解产生 CO2 气体,从而使
面团疏松;
(4)焦磷酸二氢二钠能提供 H+与 NaHCO3、CaCO3 反应产生 CO2 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
1
53
1
84
1
53
1
84
1
53
1
84
1
53
1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