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物理
(全卷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第Ⅰ卷(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
理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亚里士多德 C. 笛卡尔 D. 伽利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伽得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故 D 正确。故选 D。
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 位移 B. 速率 C. 速度 D. 加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而速率为瞬时速度的大小,所以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 B 正确。
故选 B。
3.某同学在操场上向正北方向运动了 30m,接着转向正东方向运动了 40m。两段路线相互垂
直。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
A. 70m,70m B. 50m,120m C. 50m,70m D. 50m,50m
【答案】C
【解析】
【详解】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大小为
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为
故选 C。
2 230 40 m 50mx = + =
30m 40m 70ms = + =4.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 5m 落到地面上。取 g = 10 m/s2,则物体落地速度大小为( )
A. 10m/s B. 5m/s C. 2.5 m/s D. 0.5 m/s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可得,物体落地速度大小为
故选 A。
5.某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4m/s,经过 4s 速度为 12m/s,在这段时间内( )
A. 汽车的加速度为 4m/s2 B. 汽车的加速度为 8m/s2
C.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6m/s D.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8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汽车的加速度为
故 AB 错误;
CD.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 D 正确,C 错误。
故选 D。
6.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 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已知 ac 和 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
别为 30°和 60°。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c 和 bc 绳中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
A. B.
22gh v=
2 2 10 5m/s=10m/sv gh= = × ×
2 212 4 m/s 2m/s4a
−= =
0 4 12 m/s 8m/s2 2
v vv
+ += = =
,mg mg3 1
3 2 ,mg mg3 1
2 2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以结点 c 为研究对象,受到三个拉力作用,作出受力图。整个装置静止,则重物对
c 点拉力 F 等于重物的重力,根据平衡条件得
故选 B。
7.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甲做加速运动,经过 1s 速度由 3m/s 增
加到 8m/s;乙做减速运动,经过 8s 速度由 16m/s 减小到 0,则
A. 甲的速度变化量大,甲的加速度大 B. 乙的速度变化量大,甲的加速度大
C. 甲的速度变化量大,乙的加速度大 D. 乙的速度变化量大,乙的加速度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甲乙初末速度得出速度变化量,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加速度,从而比较大小.
【详解】甲的速度变化量△v1=8-3m/s=5m/s,加速度 ;乙的速度
变化量△v2=0-16m/s=-16m/s,加速度 ;可知乙速度变化量
大,甲的加速度大.
2 ,mg mg3 3
3 3
,mg mg3
3sin60 sin60 2acF F mg mg° °= = =
1cos60 cos60 2bcF F mg mg° °= = =
2 21 5= m/s 5m/s1
va t甲
∆ = =∆
2 22 16= m/s 2m/s8
va t
∆ −= = −∆乙【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
小.
8.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 5 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9 N,它们合
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 2N B. 4 N C. 6 N D. 8N
【答案】A
【解析】
【详解】两力合成时,合力范围为
故合力范围为
所以不可能的为 2N 即 A。
故选 A
9.小滑块在一恒定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s 末撤去恒定拉力,
小滑块继续匀减速滑行再 6s 停下,问小滑块加速阶段的位移与减速阶段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
A. 1:4 B. 1:3 C. 1:2 D. 1:1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撤去恒定拉力时的速度为 v,则加速阶段的位移为
减速阶段的位移为
整理得
故选 B。
1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木块静止在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
。
1 2 1 2F F F F F| − |≤ ≤ +
4N 14NF≤ ≤
1 12
vx t=
2 22
vx t=
1 1
2 2
2 1
6 3
x t
x t
= = =确的是( )
A. 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mgsinθ
B. 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mgtanθ
C. 增大物块质量,物块就会沿斜面向下滑动
D. 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以 m 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AB.根据图线将重力进行分解可得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故 AB 错误;
C.由题意可得
增大物块质量,设增加 ,此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
最大静摩擦力
仍满足
所以物块仍静止,故 C 错误;
D.由于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即平
衡,故 D 正确。
故选 D。
cosN mg θ=
sinf mg θ=
sin cosmg mgθ µ θ≤
0m
0( ) sinm m g θ+
0( ) cosm m gµ θ+
0 0( ) sin ( ) cosm m g m m gθ µ θ+ ≤ +11.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拍摄到石子下落
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经测量,每
层砖的平均厚度为 6.0cm,位置 A 距石子下落的起始位置的距离大约为 2m,请根据这些数
据估算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 )
A. 0.02s B. 0.05s C. 0.2s D. 0.5s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可知,石子下落到 A 点的速度
在曝光的时间内,物体下降了大约有两层砖的厚度,即 12cm(0.12m),由于时间极短,故
A 点的速度近似为 AB 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曝光的时间
故选 A。
1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当合外力减小时,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 B. 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
C. 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 D. 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答案】D
【解析】
22gh v=
2 10 2m/s 2 10m/s 6.32m/sAv = × × = ≈
0.12 s 0.019s 0.02s6.32t = = ≈【详解】当合外力减小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知,加速度减小,因为合力的方向与
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知速度增大,故 D 正确。
故选 D。
13.某志愿者站在力传感器上分别完成下蹲和站起动作,计算机同时采集相应的数据。如图
所示,这是做其中一个动作时,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这是站起过程,先失重后超重
B. 这是站起过程,先超重后失重
C. 这是蹲下过程,先失重后超重
D. 这是蹲下过程,先超重后失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象可以知,加速度先向下后向上,而蹲下过程,先向下加速度运动,再向下
减速到停止,加速度先向下再向上,运动状态先失重后超重,故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14.一个恒力作用在质量为 m1 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a1;作用在质量为 m2 的物体
上,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a2,若这个恒力作用在质量为 m1-m2 的物体上,则产生的加速度
大小等于(m1>m2)(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恒力单独作用于两个物体上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a m
=
1 2a a 1
2
a
a
1 2
2 1
a a
a a−
1 2
1 2
a a
a a−
1 1F m a=
2 2F m a=当 F 作用在质量为(m1+m2)的物体上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以上三式可得
故选 C。
15.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我们学习了由 v-t 图象求位移的方法。如图
所示,甲、乙两个物体静止开始做某直线运动时的 v-t 图象、a-t 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在 5s 末回到了出发点 B. 甲物体在 5s 内的位移是 9m
C. 乙物体在 1s 末的速度是 1m/s D. 乙物体在 4s 末的速度是 2m/s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甲可知,前 5s 内甲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位移不为零,故 A 错误;
B.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即为
故 B 错误;
C.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所以乙在 1s 末的速度为
故 C 正确;
D. 内乙物体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得
故 D 错误。
1 2
Fa m m
= −
1 2
2 1
a aa a a
= −
v t−
3 5 2m=8m2x
+= ×
a t−
1
1 1 2m/s 1m/s2v = × × =
1 4s
4 1 (1 2 3)m/s 7m/sv v at= + = + × =故选 C。
第Ⅱ卷(共 55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16.某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6 甲所示,其中两个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
位置 O,记下 O 点的位置,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
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三个力的图示,并求出 F1、F2 的合力,如图乙所示.
(1)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
在①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②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________.
【答案】 (1). ( )①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2). 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
置 点. (3). ( ) .
【解析】
试题分析:1、步骤①中只有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进一步才能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步骤②中只有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 O,才能表示两种情况
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
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
解:(1)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和
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
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①中未
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②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 O.
(2)F 是利用 F1 和 F2 做平行四边形得到的,F′使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测出的,故 F′一定沿 AO
方向.
1
O 2 F ′故答案为(1)①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 O 点.(2)
F′.
【点评】本实验关键理解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步骤中有无遗漏或缺陷,因此掌
握实验原理是解决实验问题的关键.
17.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案。
(1)甲同学采用的方案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水平木板上,前端各系一条细绳,
线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可以放不同的砝码,盘与砝码的总重力可以近似
认为是小车受到的拉力。两小车后端各系一条细线,用黑板擦可以同时按住或放开这两条细
线,使两车同时停止或运动。某次操作中,在相同时间内测得小车的位移分别为 x1、x2,若
小车的加速度分别为 a1、a2,则 a1∶a2=_________,这么做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进行定量探究。用拉力传感器(能测量拉力的仪器)和速度传感
器(能测量瞬时速度的仪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
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 L=48.0cm 的 A、B 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测量小车到
达 A、B 时的速率。
①乙同学认为,运动时小车受到的拉力_____悬挂物的总重力(选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