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版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考点1 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初步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1)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2)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运动发展。‎ ‎(3)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4)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政府向和会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对列强的幻想。‎ ‎2.经过 ‎(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2)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 ‎(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 ‎(1)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3)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5.特点 革命性 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群众性 学生、工人、商人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爱国性 维护中国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 ‎[轻巧识记]  五四爱国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1.成立条件 ‎(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在共产国际帮助下,李大钊、陈独秀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2.中共“一大”‎ ‎(1)通过了党纲,确立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2)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4)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历史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材补遗]__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条件:①主观: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②客观:共产国际给予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指导。‎ ‎(2)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 ‎(3)主要内容:①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②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③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确认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4)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三、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1.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2)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战争 ‎(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3.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 ‎①帝国主义干涉。‎ ‎②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教材补遗]__正确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分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阶段。‎ ‎2.认识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的时期。‎ ‎(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2)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3)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与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五四运动的影响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又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史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论述了五四运动对公车上书的超越。解读史料注意前后对比,从参加的城市、实际参与者和参与人数的对比中来理解“超越”之意。“大中城市”“其实际参与者”“参加人数”等信息,说明了五四运动规模更大,社会基础更广泛,影响更大。‎ ‎(2)史料二揭示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解读史料从“山东问题”的解决来理解五四运动的影响,从“机会均等”理解《九国公约》的实质。根据史料“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可知,五四运动促成了山东问题的解决。‎ ‎[史料运用]‎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从资讯传播、教育状况及民众观念的角度分析促成这种超越的因素。‎ ‎[提示] 因素:电讯、报刊发展,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新式教育推广,先进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群体壮大,思想活跃;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众关注国事。‎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提示] 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史论归纳]‎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历史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的社会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 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史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中国现代化史纲》‎ 史料二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史料三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是党内合作;体现了追求独立、自主、统一的合作斗争目标。‎ ‎(2)史料二第一段“打倒列强,除军阀”体现了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第三段“工农学兵,大联合”体现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第六段“国民革命成功”体现了国民革命的成果。‎ ‎(3)史料三信息“革命的火焰”是指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两党的进一步合作,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往的探索救国道路相比,国民革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提示] 革命前的革命参与者多为某一阶层,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国民革命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包括进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结合史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国民革命的最大功绩是什么,有何教训?‎ ‎[提示] 功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教训: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和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史论归纳]‎ 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历史功绩 ‎1.特点 ‎(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2)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4)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 ‎2.历史功绩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国民革命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2017·沈阳高三模拟)有学者说:“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 A.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 B.导致了国家政权的更替 C.将改变中国的社会主导力量 D.彻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A项错误;五四运动没有导致国家政权的更替,故B项错误;据材料“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可知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以后社会的主导力量,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还没有彻底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故D项错误。]‎ ‎2.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 ‎【导学号:02990036】‎ 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 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 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 B [中共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故A项错误;中共“二大”的纲领较之“一大”联系了中国的国情,说明中国共产党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故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党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中共“二大”纲领中还有最高目标,故D项错误。]‎ ‎3.(2017·新余高三模拟)1921年底至1922年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到上海后,建议中共加入到国民党之中,该建议立即遭到陈独秀的反对,但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还是通过了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方式来实现国共合作。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合作(  )‎ A.可以弱化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 B.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 C.将扩大中共在南方的群众、军事基础 D.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 B [当时中共力主进行国共合作,其出发点是扩大国共两党的影响力而非弱化国民党的影响,故A项错误;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和民主的政党,中共认为两党合作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故B项正确;当时的中共尚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和军事力量,故C项错误;“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这只是中共选择进行国共合作的客观作用而非主观和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4.(2017·常德高三模拟)1925年孙中山虽然逝世,‎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但国民党的北伐却取得成功。根本原因是(  )‎ A.国民党内团结一致坚持三民主义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愿望强烈 C.北伐战争没有遭到西方列强干涉 D.国共两党合作增强了革命力量 B [北伐属于民众广泛参与的国民大革命,国民党内团结一致坚持三民主义仅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不可能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国民大革命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众的广泛参与,即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愿望强烈,故B项正确;北伐战争中西方列强进行了武装干涉,故C项错误;国共两党合作也仅是国民大革命胜利的原因之一,非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考点2 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国共十年对峙 ‎(对应学生用书第55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武装斗争 ‎1.南昌起义 ‎(1)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全歼守敌,占领南昌城。‎ ‎(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 ‎(1)概况: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2)结果: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二、土地革命 ‎1.背景: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3.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根据地建设 ‎1.经济: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2.军事: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 ‎3.政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4.成就:到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发展成燎原之势。‎ 四、红军长征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过程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开始长征。‎ ‎(2)转折——遵义会议 ‎①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②意义: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概念阐释]       “左”倾与右倾 ‎“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等。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二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思想基础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左”,也要反右。‎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192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 史料二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史料三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上出现重大分歧,党内存在着走城市为中心和农村为中心的两条革命道路。‎ ‎(2)史料二说明毛泽东等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3)史料三指出革命道路的选择取决于国情。‎ ‎[史料运用]‎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毛泽东做了哪些贡献?‎ ‎[提示] 发动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写了文章《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我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提示]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落后、薄弱;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量弱小。‎ ‎[史论归纳]‎ 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内涵及意义 ‎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关系: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效的途径;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历史意义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就是坚持了这条道路,取得了最终胜利。‎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史料一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 史料二 1929年4月,毛泽东领导制定了《兴国土地法》:(一)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三)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中共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解读史料时应抓住关键信息“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判断出土地革命的实质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 ‎(2)史料二反映了中共在根据地土地政策的调整。解读史料二主要是比较前后土地政策的不同。‎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巩固根据地的红色政权,推动根据地农业的发展。‎ ‎(2)根据史料二,分析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与《兴国土地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提示] 《兴国土地法》规定农民有土地使用权;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规定农民有土地所有权。‎ ‎(3)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何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 ‎[提示] 农民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要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基础;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必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史论归纳]‎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探索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国民革命失败。‎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识了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受挫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确定了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2)成熟期:土地革命时期。‎ ‎①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②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③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遵义会议的召开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④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 ‎ ‎【导学号:02990037】‎ A.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D.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B [结合所学知识,土地革命是指打土豪、分田地,题目中并未涉及,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得出:此时中共还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B项正确;此时中共并未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中共首次独立做出决策,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故C项错误;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在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失败后,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下图是1927—1928年中共党员成分构成变化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湖南农民运动高涨 C.新的革命道路开辟 D.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C [分析材料可知,1927年中共党员以工人阶级为主,而1928年中共党员以农民阶级为主。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量屠杀中共党员与革命人士,使中共革命运动进入低潮,因而不会出现1928年农民大量加入的情况,故A项错误;经历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湖南农民运动也进入低潮,B项不符合史实;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转战井冈山,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的革命道路,因而大量吸引农民加入革命队伍,故C项正确;1927年中共开展武装斗争,发动工人运动,D项与史实不符,错误。]‎ ‎3.(2017·大同高三模拟)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先解决军事路线,只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还在决议中对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说了几句肯定的话。其主要目的是(  )‎ A.维护中共政治路线的严肃性 B.彻底粉碎“左”倾机会主义 C.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分歧 D.最大限度地避免党内的分裂 D [维护中央政治路线的严肃性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彻底粉碎”表述过于绝对,且当时存在的是“左”倾冒险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不突出“独立自主”的一面,而是突出争取团结,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说了几句肯定的话”可知,毛泽东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团结党内同志,避免党内因意见分歧走向分裂,故D项正确。]‎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4.(2017·菏泽高三模拟)某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中共在长征中面临双重阻力 B.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C.长征是中共的北上抗日方针 D.长征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好转 D [中共在长征途中面临的双重阻力指的是党内政治、军事方面的“左”倾错误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但并不涉及中华民族的命运,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五四运动而非长征,故B项错误;“长征是中共的北上抗日方针”,虽然涉及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但又没有关联自己的命运,故C项错误;“长征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好转”,一方面指的是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另一方面指的是长征又促使国共两党逐渐由敌视对峙走向团结抗日,有利于贯彻北上抗日方针,故D项正确。]‎ ‎(对应学生用书第57页)‎ 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 全国卷Ⅰ ‎2015·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2013·革命道路 全国卷Ⅱ ‎——‎ ‎2016·中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全国卷Ⅲ ‎——‎ ‎——‎ 全国卷 ‎2011·五四运动 ‎2012·俄国式革命道路 考情分析 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注重基础性、综合性,没有出现偏、难、怪题。但本节内容容易呼应现实热点问题,复习时要注重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的引导。‎ 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立足史料实证——创新情境灵活考 ‎1.(2015·全国卷Ⅰ)《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皖直交斗”。材料“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反映了当时中国处在大分裂时期,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局面出现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 名师点拨 全国卷的试题承担着对教材的补充、强化等,命题内容、答案的落脚点往往不在教材之内,解题时要揭开原始材料的神秘面纱,运用时空判断、提炼材料主旨,判断正确选项,培养学科能力。‎ 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 ‎2.(2013·全国卷Ⅰ)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1928年”。材料突出了“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是典型的城市中心论的观点,B项正确。A项与材料观点相反,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名师点拨 高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往往是以教材之外的知识创设新情境,切入考查教材主干知识。如第2题,国民大革命后,中共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存在争论,而高考以此设题,从另一个侧面考查对中共井冈山革命道路这一主干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运用。‎ 立足家国情怀——社会热点隐性考 ‎3.(2016·全国卷Ⅱ)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930年,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大丰收,故选A项;红军英勇奋战主要是保卫根据地的安全,故排除B项;当时处于国共对峙时期,面临敌强我弱的形势,根据地政府的主要精力用于巩固革命根据地,故C项错误;D项所述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现象构不成因果关系,故排除。]‎ 名师点拨 高考题往往以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角度,渗透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如通过土地革命时代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对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的巨大鼓舞作用。‎ 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 ‎1.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 ‎【导学号:02990038】‎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C.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B [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故A项错误;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故B项正确;参加共产国际是中共一大决定的,故C项错误;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中共三大决定的,故D项错误。]‎ ‎2.1924年孙中山说:“国民党系我创立之民国唯一之政党,而共产党派则为赞成俄国列宁等主义之学者有志一派。国民党员固有加入该派者,然国民党始终为国民党,共产派则为共产派,而为其独特之活动而已,不能必言其互相提携也。”由此可见孙中山(  )‎ A.反对国共合作 B.信仰“列宁主义”‎ C.尚未把共产党平等对待 D.主张国共党外合作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C [从题目信息“唯一之政党”“共产派”“不能必言其互相提携也”可知,孙中山仅把共产党看作一个派别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政党,说明他没有把共产党和国民党平等看待。A、B、D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本题选择C项。]‎ ‎3.“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 A.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B [袁世凯早在1916年就已死去,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是从1924年到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B项正确;日本开始局部侵华是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时间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是在1933年开始,时间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4.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一政策(  )‎ A.有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B.形成了成熟的土地革命原则 C.满足了农民土地私有的愿望 D.否定了苏俄革命经验的指导 A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体现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要求,有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故A项正确。]‎ ‎5.1929年,蒋介石在演讲中宣称,中国目前“只有整个民族受帝国主义者压迫的事实”,“只有民族的利益,没有阶级的利益”,所以,“革命的唯一目标,在打倒帝国主义”。这体现了蒋介石(  ) ‎ ‎【导学号:02990039】‎ A.继承国民革命的使命 B.坚持团结抗战的立场 C.强化正统地位的企图 D.维护各派军阀的利益 C [由“1929年”可知,国民政府已经形式上统一全国,‎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故排除A项;近代中国的军阀以帝国主义为靠山,所以“革命的唯一目标,在打倒帝国主义”实际上是要乘机打击地方军阀,巩固统治,故排除D项;1929年抗日战争尚未开始,排除C项;本题选B项。]‎ ‎(对应学生用书第58页)‎ 发扬光大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 和长征精神[家国情怀]‎ ‎[理论阐释]‎ 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家国情怀。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学习历史不仅是对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件进行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上的事件来促进自己情感的提升。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够对当时的人和事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和理解。‎ 感悟爱国主义主流价值观: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每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祖国强大繁荣、文明昌盛,每个民族才能繁荣进步,每一个人才能幸福发展。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的丰富厚重的内涵,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需要发扬光大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 ‎[运用点拨]‎ ‎1.弘扬五四精神,彰显家国情怀 ‎(1)五四精神的基本内涵 五四精神孕含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五四精神体现了追求真理而勇敢解放的精神;五四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感和时代感,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先进的思想意识相结合的精神。‎ ‎(2)五四精神的弘扬 近百年来,五四精神已经成为中国青年不朽的符号象征。五四精神生生不息,激励无数进步青年投身于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为国家兴盛、民族富强而奋发有为、艰苦奋斗,就在于其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3)彰显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凝聚力、号召力,在当前更有必要透过弘扬五四精神来强化爱国主义,彰显家国情怀。让五四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2.弘扬井冈山精神,彰显家国情怀 ‎(1)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脊梁精神”的重要内核,是当代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井冈山精神的基石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新世纪所涌动的时代风貌、时代气脉,仍然需要融会井冈山精神的内核,呼唤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2)弘扬井冈山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①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通过自身的实践创造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当时环境下先进价值观的体现。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今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像井冈山时期一样,增进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优良形象以及高超领导能力的认同;坚持做到党的利益与广大群众的利益高度统一;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夯实群众基础,赢得群众支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教育、传播手段,将党的主张深入人心。‎ ‎(3)彰显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加精神动力 ‎①伟大的革命精神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虽然井冈山斗争的历史离现时代越来越遥远,但是井冈山时期军民上下齐心、共同奋斗的精神经久不衰,创造的井冈山精神启发人们更多的思考。②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家国情怀听起来很神圣,其实,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执政党要坚持实事求是,善于依靠群众,敢于创新,开创多渠道思想传播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加精神动力。‎ ‎3.弘扬长征精神,彰显家国情怀 ‎(1)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①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②长征精神的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长征精神的显著特点是革命的乐观主义。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高度体现,是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2)弘扬长征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最惊心动魄、最艰苦卓绝、最威武雄壮、最精彩纷呈的一幕。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中国无产阶级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根本转折,是古今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长征中形成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彰显家国情怀 ‎①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途中,追溯长征精神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②长征精神,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曾经鼓舞广大共产党员和指战员们不畏艰险,前仆后继,英勇牺牲,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在和平时期,它激励人民群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奋勇拼搏,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 ‎4.(对接高考)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彰显了家国情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主干知识为载体,立足家国情怀隐考查这一时期的主流价值观,是值得关注的命题视角。‎ ‎[针对训练]‎ ‎1.(2017·自贡模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其主旨是指五四运动(  )‎ A.开启了近代中国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B.对传统伦理观念给予了最致命打击 C.成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D [题干中并未体现出A、B、C三项,故排除;题干中提到“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说明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D项正确。]‎ ‎2.《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主要理由是(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A.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B.会议开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C.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 D.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 D [“成人”的意思是不再依靠外在力量或受外界干扰,而是有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遵义会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解除了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体现了中共的成长,故选D项;A、C两项没有体现材料表达的主旨,B项说的是中共二大。]‎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