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市二中2019-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西长治市二中2019-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题 【本试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 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 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 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 “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 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 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 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 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 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 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 6 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 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 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 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历史上前所 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 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 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 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 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 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 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 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 智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B.“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理应成为 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化建设 者 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 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 化上的“小时代”。 B.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人 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C.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 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 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只要拥有文化话语权,无论是 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来时主 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对传 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 牛 黄 孙方友 牛黄,中药名,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性凉,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定惊。牛黄 分多种,有葡萄黄、米碜黄、鸡心黄。最宝贵的为“人头黄”,黄大如人头,价值昂贵。疯 癫如狂的患者沏上一杯牛黄茶灌了,当即就可清醒。“人头黄”为稀世珍宝,一般人极少见 到。   陈州解三,就曾得到一颗“人头黄"。解三以宰牛为生,也靠牛黄发财。平常买牛,多 买瘦牛。牛胆结石,是永远吃不肥的。有一日,解三购得一头老牛,剥开一看,脏内如黄花 盛开,解三第一次目睹“人头黄”,简直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禁失声叫道:“人 头黄!” 不料隔墙有耳,被邻家夏二听了去。夏家与解家只一墙之隔,墙上爬满丝瓜秧。夏二搬 梯爬墙,把脸匿在丝瓜秧里,一下子看了个清楚。 夏二是个皮货商,往常解三晾晒的牛皮牛鞭,多由他购去再到南阳倒卖。夏二自然知道 “人头黄”的价值,回到屋里,怔怔然许久,决定要盗得解三的人头黄。   半夜时分,夏二登梯爬上墙头,用系牢的绳索溜到解家院里。他先静耳听了听动静,然 后用尖刀拨门。不料门没栓,他深感不妙,心想可能解三有防,便急忙藏了尖刀,匆匆顺原 路而回,躺在床上,心中还在“扑腾”。他很是懊悔自己见财眼开干了愚事,为此翻来复去 折腾了一夜,直到黎明前才迷糊过去。不料刚想沉睡,突然听得解三来借梯子。 夏二一听借梯子,大惊失色,心想这解三大概是故意来试探虚实!更可悔的是昨夜只顾 害怕,竟忘记把梯子从墙边挪开!为不让解三看出破绽,他急忙披衣穿鞋,想把解三稳在屋 里,然后悄悄把梯子挪开,以除解三的疑心。不料他还未下床,却被解三拦住了,说:“二 哥你睡你睡!进门时我就看到了梯子,在墙上搭着呢!” 夏二一听此言,如傻了一般,直等解三走了,他还未醒过神来。这一天,夏二如得了重 病,心郁如铅,脑际里全是解三的影子。那墙上被绳索勒的痕迹他是否看到了……一连几天, 这等问题在夏二脑子里来回翻腾,吃不香睡不宁,双目开始痴呆,偶尔还自言自语,时间一 长,夏二失去了理智,开始在满街疯跑。夏家人很着急,以为夏二患了什么邪症,又求神又烧香,均不济事,最后请来了一名老 郎中。老郎中进门并不急于给夏二看病,而细心观察。几天过后,他才对夏家人说:“你们 当家的病是心疾所至,一般药物只能顾表而不能治理,眼下只能用人头黄可以根除。只是这 人头黄为稀世珍物,一般药店是买不到的!” 不想在一旁自言自语的夏二一听到“人头黄”三字,突然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接道: “解三家有人头黄!解三家有人头黄……”   夏二的妻子为治夫疾,就以试探的心理去解家求要人头黄。谁知解三一听脸色惧白,连 连地说:“我没有人头黄!我没有人头黄……”   夏妻失望而归,对老郎中说:“解三说他没有人头黄!”夏二一听怔然如痴,许久了, 突然倒头睡去。夏二一睡三天三夜,像达到了某种心理平衡,竟奇迹般地好了。   可是,没过几日,解三竟也疯了,而且比夏二疯得还厉害,到处嚎叫:“我没有人头黄! 我没有人头黄……” 解家人急忙请来那老郎中给解三瞧病,老郎中望着解三,让人请来夏二,暗地安排了一 番,然后让夏二对懈三说:“你没有人头黄!” 不料解三一听此言,更是惊恐,“忽”地挣脱了老郎中的手,边跑边喊:“我不是不给 夏二治病,我压根儿就没人头黄呀!” 老郎中望着疯跑的解三,痛苦地摇摇头,对解家人说:“解师傅的病没救了,没救 了!” 夏二觉得很惋惜,想想自己的所为,很是有点儿后怕! 几年以后,解三被冻死野外。解三死后,其子承父业,数年后翻盖新房,扒旧屋的时候, 扒出了那个人头黄。解三之子只认得一般牛黄,却不认得人头黄为何物,便求夏二指教。夏 二望着那人头黄,面色冰冷,许久了才说:“是一块普通的药草,你留它没用,放我这儿 吧!”   解三之子把人头黄送给了夏二。夏二后来用人头黄救了许多人,分文不取,有求必应。 这样过了三十余,夏二已近八旬。临终的时候,他唤过家人,从怀里取出那颗人头黄,安排 说:“这块药物,只可施舍,不可贪利!”   不料夏二死后,其子夏仲不守诺言,将人头黄卖了,成了方圆几十里的富户。家中子女 都因家中富有而不行正道,夏仲最后也因此悬梁自尽。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构思巧妙,围绕“牛黄”,通过人物对待人头黄的不同态度,集中呈现了对社会 不良现象的批判。 B.解三比较聪明,知道瘦牛有牛黄,因此,平常买牛时不买肥牛,靠摘取牛黄出售发 财,后来也因牛黄而疯。 C.夏二听到解三来借梯子,以为解三已知道自己到他家行窃,一连数日都心郁如铅。 良心的不安使他失智发疯。 D.解三不肯拿人头黄治夏二,一是不想泄露自己有宝的秘密,招来灾祸;二是知道夏 二到自己家偷过人头黄。 5.小说开头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6.小说中夏二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7.这篇小说以“牛黄”为题,用意深厚。请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王轼,字用敬,公安人。天顺八年进士。授大理右评事,迁右寺正。录囚四川,平反百 余人,擢四川副使。岁凶,请官银十万两为籴费。轼以按盛崇仁赃罪,被诬下吏,事白,还 职。弘治初,擢四川按察使。三年迁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理 南京粮储,旋命巡抚贵州。明年入为大理卿,诏与刑部裁定条例颁天下。十三年拜南京户部 尚书。寻命兼左副都御史,督贵州军务,讨普安贼妇米鲁。时镇守中官杨友、总兵官曹恺、巡抚钱钺共发兵讨鲁,大败于阿马坡。都指挥吴远被执,普安几陷。友等请济师,乃以命轼。 轼未至,而友等遣人招降。贼扬言欲降,阴拥众攻围普安、安南卫城,断盘江道,又乘间劫 友,贼势日炽。右布政使闾钲,按察使刘福,都指挥李宗武、郭仁、史韬、李雄、吴达等死 焉。轼至,以便宜调广西、湖广、云南、四川官军、土兵八万人,合贵州兵,分八道进,使 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十五年正月,参将赵晟破六坠寨。贼遁,过盘江。都指挥张泰等渡江 追击,指挥刘怀等遂进解安南卫围,而恺、通及都指挥李政亦各破贼寨。贼还攻平夷卫及大 河、扼勒诸堡,都御史陈金以云南兵御之。贼遁归马尾笼寨。官军聚攻益急,土官凤英等格 杀米鲁,余党遂平。用兵凡五月,破贼寨千余,斩首四千八百有奇,俘获一千二百。捷闻帝 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连乞致仕,不允。武宗立,遇疾复 请。诏加太子太保。赐敕乘传归。卒,赠太保,谥襄简。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B.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C.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D.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等。 B.“入”在文中是“地方官员进入中央任职”之意,而京官调任地方官则用“出”。 C.“户部”是“六部”之首,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户籍财经祭祀等事务。 D.“乘传归”在文中指乘坐驿车告老还乡,这是皇帝给予退休臣子的一种殊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轼判案能力很强。他担任大理右评事一职时,在四川审查囚犯,为一百多人洗血了冤 情。 B.王轼关心民生疾苦。在发生饥荒时,他请求拨官银十万两作为买粮的费用。 C.王轼用兵有方。讨伐普安贼妇米鲁时,他根据当时形势布置作战计划,最终取得了胜利。 D.王轼深受重用。他曾受命与刑部一起制定条例,因有战功受重赏,最后因病请求退 休。 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轼以按盛崇仁赃罪,被诬下吏,事白,还职。(5 分) (2)贼扬言欲降,阴拥众攻围普安、安南卫城,断盘江道,又乘间劫友,贼势日炽。(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13 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2.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从夜感雨霖突降写起,人们盼望已久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诗人的心田也滋润 得复苏了。 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 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间的崇高感情。 D.尾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13.这首诗写出了秋雨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1 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 分) ( 1 ) 《 师 说 》 中 士 大 夫 之 族 以 地 位 官 职 为 借 口 拒 绝 从 师 学 习 的 语 句 “ , ”。 ( 2 ) 《 赤 壁 赋 》 中 写 在 江 边 过 着 普 通 人 的 生 活 , 与 各 种 动 物 为 伴 的 句 子 是 “ , ”。 (3)《阿房宫赋》中说明阿房宫构建的位置的句子是“ , ”。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收束了对赤壁雄奇 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紧扣“怀古”写登临所见。作者登高望远,首先孙 权曾建都京口,不禁感叹“ , ”。 (6)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现人的高贵品质,正如《论语》中所说的“岁 寒, ”。 三、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 ):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造成了中 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 书法。历史上汉字在先,书法在后。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包括出土的 大量简帛文字,主要是代替语言作为文化、思想交流传播和文化积累的工具。虽然我们今天 也把它们称之为书法,但在当时是并不叫作书法的。书圣王羲之的最伟大贡献,是完成了中 国书法的艺术化、 ,在中国书法的提高和普及之间、历史和未来之间架设了桥梁。颜 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而有了晋代尚 韵、唐代尚法,宋代尚意也顺理成章、 了。晋代、唐代、宋代,是中国书法的三个辉 煌时代。颜真卿之所以能够成为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位伟大书法家,他的最 伟大成就,就是在继承王羲之的基础上,超越了王羲之,从而开拓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宏 大格局和正大气象,达到了骨力和 的高度统一,完成了雄浑、宽博的新体楷书创作, 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博大精深 规范化 浑然天成 宛转 B.千姿百态 典范化 浑然天成 含蓄 C.千姿百态 规范化 应运而生 含蓄 D.博大精深 典范化 应运而生 宛转 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 B.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 C.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 D.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说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 表。 B.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最高代 表。 C.如果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 者。 D.即使说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 表。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在我国流传着一句有关中药的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野蒿有两 种;①__________,一种是暗绿发灰的灰蒿。灰蒿可以治疗瘟黄病,②__________,有 的人吃了就见好,有的人吃了好几个月病情也不见好转。经过实践,名医华佗发现在清 明前后二三月天气、万物生发、三寸长短时采摘的灰蒿才有效,而一过三月进入初夏, 万物发叶生枝,力量分散,灰蒿就没有药效了。到了五月六月,③__________。于是, 华佗就给这种能治瘟黄病的灰蒿起了一个名字——“茵陈”,以区别于“青蒿”。 19.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具有概括性和独创性两大特点。汉朝大将韩信的墓志铭是: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是:“活过、爱过、写过。”寥寥 数语,高度概括出他们的一生。请从下列名人中选择两位,分别为他们撰写一则墓志铭, 要求每则不超过 20 字。(6 分) 苏轼 辛弃疾 曹雪芹 鲁迅 海子 史铁生 四、写作(6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史铁生曾写道:“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 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 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 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幸福时光。”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 袭,不得套作。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D(假设关系不成立) 2. C(说法绝对化) 3.B(不符合原文第三段的内容“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 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4.A (B 不是每一头瘦牛都有牛黄,解三叶不是不买肥牛,只是多买瘦牛而已;C 夏二发疯 不是因为良心的不安,而是以为解三知道自己到解三家偷窃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D“知 道夏二到自己家偷过人头黄”不够准确,解三未必知道夏二到过自己家行窃;) 5. ①介绍牛黄的相关知识,让读者对牛黄有个了解,又照应了标题;(2 分) ②突出了牛黄的功效、价值,暗示情节的发展与牛黄这一事物密切相关;(2 分) ③总起下文,为下文夏二见宝起歹意和解三怕人家知道自己有宝(或解三见病不救和最终 不治)做铺垫(2 分) 6. ①见宝起意,居心不良,看见解三有宝就想据为己有。②作茧自缚,自食苦果,因担心 解三知道自己企图偷窃而终日不安,以致失智发疯。③良心未泯,担心解三之子识得人头 黄之价而不知其“害”,后来利用宝物为民治病,救赎灵魂。(每点 2 分) 7. ①“牛黄”贯穿全篇,起到线索作用,使文章情节紧凑,结构严谨。(2 分) 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通过人物对待人头黄这一稀世之珍的表现,刻画了人物的 贪财而迷失真与善的性格;通过解三不肯拿出人头黄给夏二治病等情节,揭示了人物的自 私;通过人物因人头黄而最后导致的结果,表现了作者对世人贪财的批判。(2 分) ③使主题更加集中、深刻。小说通过叙述解、夏二家为一己之私害人害己的故事,以小见 大,批判了社会上因财而迷失真与善的社会现象;揭示出行不义者终将自食其果的道理。 (2 分) (其他分析有道理亦可) 8.B 9.C 10.A 11.(1)王轼因为审查盛崇仁贪脏罪,被诬陷(交给司法官吏审讯)治罪,事情真相大白 后,恢复原职。( “以”“按”“下吏”“白”“还职”各一分) (2)贼寇表面上宣扬要投降,暗地里却聚集众人攻击围困普安、安南卫城,阻断盘江 道路,又利用机会劫持杨友,贼人势力一天比一天嚣张。(“扬言”“阴”“间”“日”“炽” 各 1 分)) 12.B (B 为化用诗句而非引用 ) 13.雨大,及时(2 分,每点 1 分;答“凉”“冷”不给分,因为“凉”“冷”也是因为雨 大)。分析: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② 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4 分,每点 2 分,写出两点即可)。 14 .⑴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⑶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⑷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⑸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6)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C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文段是在说“书 法”,更强调姿态。“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具有明晰性和合理性。“典 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规范”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从前文对“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帛文字”的论述可知本处强调的是“规范”。应运而生:旧指 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形 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第三空处指适应 时机而产生,故用“应运而生”。“含蓄”是指表达得很委婉,耐人寻味。“宛转”是指委婉 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也形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第四空处意指表达委婉, 耐人寻味,故用“含蓄”。) 16.A(根据前后文,本句表达的主语应为“汉字”,排除 B、D;先“最小单元”后“最高代 表”,形成递进关系,故选 A) 17.C (“即使……那么……”关联词搭配不当排除 B、D;根据时间顺序,应该先晋代,后 唐代,排除 A、D) 18.①一种是翠绿发青的青蒿 ②但是疗效并不稳定 ③灰蒿就只能当柴烧了 19.略 20.作家史铁生的话可以引发我们以下思考: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应该把"幸福的底 线"定的很低,才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名利是身外之物,我们应该学会从"最平常 的日子、最琐碎的事情里品尝幸福的滋味"。因此立意可定为:放低幸福的底线、幸福源自 内心等。围绕“幸福”展开即可。 文言文翻译: 王轼,字用敬,公安人。天顺八年中进士。被授予大理右评事一职,迁任右寺正。他在 四川审查囚犯,为一百多人洗血冤情(平反一百多人),被提升为四川副使。有一年收成不 好,请求拨官银十万两作为买粮的费用。王轼因为审盛崇仁贪脏罪,被诬陷而(交给司法官 吏审讯)治罪。事情真相大白后,被恢复原职。弘治初年,提升为四川按察使。三年,迁升 南京右食都御史,任提督操江。八年,晋升右副都御史,总管南京粮储,不久受命巡枧贵州。 第二年调入京任大理卿,奉诏与刑部裁定条例颁布天下。十三年,拜授南京户部尚书。不久 被任命兼任左副都御史,督率贵州军务,征讨普安贼妇米鲁。当时镇守宦官杨友、总兵官曹 恺、巡抚钱铁共同发兵讨伐米鲁,在阿马坡大败。都指挥吴远被俘,普安几乎失陷。杨友等 请求朝廷增派军队,因此就任命王轼。王轼还没有到达,而杨友等派人招降贼寇。贼寇表面 上宣扬要投降,暗地里却聚集众人攻击围困普安、安南卫城,阻断盘江道路,又利用机会劫 持杨友,贼人势力一天比一天嚣张。 右布政使阎钮,按察使刘福,都指挥李宗武、郭仁、 史韬、李雄、昊达等战死在这里。王轼到后,根据形势调动广西、湖广、云南、四川官军、 土兵八万人,会合贵州兵力,分八路进军,让退休的都督王通率领一路兵力。十五年正月, 参将趟晟攻破六坠寨。贼寇逃循,渡过盘江。都指挥张泰等渡江追击,指挥刘怀等便进军解 安南卫之围,而曹恺、王通及都指挥李政也各自攻破贼寨。贼回军攻打平夷卫及大河、扼勒 诸堡,都御史陈金率云南兵抵御。贼逃回马尾笼寨,官军聚集攻打更加激烈,土官凤英等击 杀米鲁,余党于是被扫平。用兵共五个月,攻破贼寨一千多座,斩首四干八百有余,俘获一 千二百人。捷报闻于朝廷,皇帝大喜,嘉奖慰劳。王轼应召回京,朝廷赏赐赠送有加,记功, 加授太子少保。不久,改任南京兵部,参议军务。连续请求退休,皇上不答应。武宗即位, 遇病又一次请求。皇上诏令加授太子太保,赐命乘坐驿车回家。去世后,追赠太保,谧号襄 简。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