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高三期末生物测试卷(一)
1.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精卵结合过程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C.用台盼蓝鉴别细胞生死的“染色排除法”与细胞膜的功能无关
D.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2.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金丝猴,群居在高山密林中。金丝猴细胞内的某些物质或结构的改变是生物变异和进化的
内在原因。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发生的几率最高,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原材料
B.
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发生的几率较高,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原材料
C.能够合成某种色素,不仅与代谢过程有关,还与基因有关
D.不能合成某种抗体,与翻译过程受阻有关,与基因无关
3.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
pH
、渗透压相对稳定,即内环境稳态
C.正常机体只要调节机制正常运行,内环境就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D.内环境稳态需要正常机体各器官、系统协同活动,共同维持
4.如图中曲线 a 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 pH 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A.在曲线的 AB 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在曲线的 B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线 b 表示
C.酶的数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 c 表示
D.减小 pH,重复该实验,曲线中 B 点位置不变
5.下图为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原理图——这种运输方式被称为协同运输(主动运输的一种),下列关于
该原理图分析正确的是
A.小肠腔中的钠离子浓度要低于小肠细胞内
B.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时直接利用 ATP 提供能量
C.细胞吸收葡萄糖时不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D.钠钾泵可以水解高能磷酸键
6.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形成乙过程中,DNA 复制前需合成 rRNA 和蛋白质
B.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
C.丙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一条 X 染色体或 Y 染色体
D.丙形成丁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组数减半
7.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
CarE
)制剂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保护
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 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3)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
的生物更易消亡。
时,甲、乙两条曲线中 曲线所代表
a
小于
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 点;
F
、
E
、
D
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 点;乙曲线上
C
、
B
、
A
。甲曲线上
表示
p
系,直线
)之间的关
)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
(2) 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
苇的种群密度常用 法。
(1) 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调查湿地中芦
11.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۸%D.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B.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A.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
],据图分析,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Jcm
A A10.如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为
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
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
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种
种,其中纯合子有
t
B.背部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
A.该图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控制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
A
和
A
、
A
共显性(即
之间
A
和
A
、
A
控制,且
A
和
A
、
A
9.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
在复制过程中先完成解旋,再复制
DNA
D.
ATPC.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
双链解旋,且需要消耗
DNA
B.解旋酶能使
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DNA
A.由图示得知,
复制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NA
8.下图为真核细胞
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DNA
D.过程 ④ 可利用
溶液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
NaCl
C.过程 ③ 可用
聚合酶
DNA
基因需使用解旋酶和耐高温的
CarE
扩增
PCR
B.过程 ② 利用
A.过程 ① 需使用反转录酶
3536
12.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
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 24 小时内
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
位:mg/h)。A、B 点对应时刻分别为 6 点和 19 点。
(1) 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 。
(2) 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 。
(3) 图丙中限制 A~B 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若提高温度,曲线的变化是 (填“上移”
“下移”“不动”或“无法确定”)。
(4) 丁图中 24 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 。
(5) 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
净释放量为 300 mg,假设该植物在 24 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
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总量是 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
的量是 mg。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
释放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0 mg。
(6) 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
浓度,B 点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在生产实践
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
的浓度,其原理是 。
13.在研究甲状腺功能的过程中,三位生物学家(甲、乙、丙)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切除 A 动物的甲状腺,出现了①肌肉震颤、痉挛(抽搐),②体温下降,③嗜睡等症状。
乙:用 B 动物完成与甲同样的实验,只出现症状②、③,没有出现症状①。
丙:在研究 C 动物时,发现每个甲状腺旁边各有一个深色小组织块(甲状旁腺)。他切除了甲状腺,保留了甲状
旁腺,得到与乙相同的结果。
(1) 乙在得知丙的研究结果后,推断 A、B、C 三类动物都有 ,并通过观察证实了自己的判断;甲得知
丙和乙的结果后确定自己在实验中
(2) 科学家通过上述实验,推测甲状腺激素可能具有 的作用,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可能具有促进
吸收的作用。若补充一种脂质类物质 后,症状①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也能证明这种推断的正确性。
(3) 科学家继续对甲状旁腺进行深入研究后,它的功能已基本清楚(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两种激素从腺细胞分泌后,通过 运输到靶细胞,并与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相结合,执行细胞膜
的 功能。
②从图中可判断 PTH 和降钙素通过 作用共同维持了血钙浓度的相对稳定。37
14.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其性别决定类型为 XY 型。已知果蝇棒状眼(B)对正常眼(b)为显性,请
回答下列问题:
(1) 某些果蝇棒状眼性状的出现,是因为其体内的棒状眼基因具有 的功能,该功能通过转录和翻译实
现.翻译过程需要特异性识别氨基酸的 作为运载工具。
(2) 某基因型为 XBXb 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一条 X 染色体,
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躯体正常而右侧躯体为雄性(X0 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右眼性状
为 。
(3) 研究发现某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基因库中存在隐性致死突变基因(胚胎致死)。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状
眼雌果蝇 CIB 品系 XeBXb,其细胞中的一条 X 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 e,且该基因与棒状眼基因 B 完全连锁(不
发生交叉互换),如图所示。
e 在纯合(XeBXeB、XeBY)时能使胚胎致死,此外无其他遗传效应.为检测经相关射线辐射后的正
常眼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 X 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纯合时致死,不考虑两种隐性致死突变
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雄果蝇甲与 CIB 品系雌果蝇交配,得到 F1。
②在 F1 中选取大量棒状眼雌果蝇,与多个正常眼且细胞未发生致死突变的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 F2 的雌雄数量
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如果 F2 中雌雄比例为 ,则经辐射处理的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 X 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如果 F2 中全为 (填“雌”或“雄”)果蝇,则经辐射处理的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 X 染色体上发生了其
他隐性致死突变。
15.鸡干扰素是一种具有高效和广谱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广泛用于动物领域的抗病毒治疗。科研人员将鸡干
扰素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烟草,以获得抗病毒烟草。下图为科研人员
制备能合成鸡干扰素的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①~④表示相关的操作,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
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①中,利用 PCR 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 。科研人员还在两种引
物的一端分别加上了 和 序列,以便于后续的剪切和连接,一个 DNA 分子三轮复制以后,含有
两种引物的 DNA 分子有 个. 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两种限制酶,选择的原则
是 。
A.Ti 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B.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C.酶切后,目的基因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不相同
D.酶切后,Ti 质粒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相同
(2) 步骤②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 ,步骤③中需先用 处理农杆菌
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
(3) 步骤④中,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 RNA 后,先通过 获得 DNA,再进行 PCR 扩增,若最终未
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其可能原因是 。38
高三期末生物测试卷(二)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糖元、油脂、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
C.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
D.在小麦细胞中由 A、G、T、C 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 6 种
2.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由 DNA 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决定的
B.细胞中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C、H、O、N
C.细胞中核酸、维生素、抗体、酶都是有机物,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细胞中激素、酶、抗体及 tRNA 发挥作用后都会立即失活,须不断合成
3.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4.下图的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且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A 代表 O2 吸收量,可以判断 D 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若 A 代表 CO2 释放量,E 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 CO2 浓度
C.若 A 代表 CO2 释放量,若提高大气中 CO2 浓度,E 点不移动
D.若 A 代表 O2 吸收量,图示曲线是环境温度为 25℃时测定的,当环境温度上升至 30℃,B 点下移
5.下列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能力随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
B.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
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
D.衰老的细胞,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6.如图表示某人体细胞(部分染色体)及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前期,此时染色体已缩小到最小程度
B.①在 G2 期已经复制完成,前期时①作用于②促进染色体的移动
C.③、④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D.⑤是由前期时核膜解体成的小泡组成,并聚集成细胞板
7.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质量分数为
%
的淀粉溶液
mL mL mL 质量分数为
%
的蔗糖溶液
mL mL mL质量分数为
%
的
淀粉酶溶液
mL mL mL mL mL mL反应温度
C
C t
C t
C
C
C碘﹣碘化钾溶液
滴
滴
滴
滴
滴
滴
注:表中“﹣”表示没有添加
A.
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
B.①② 两组实验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
C.②④⑥ 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
D.设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5) 图 3 中含有 条食物链,生物 B、C 的种间关系为
过程有 。碳元素的循环形式是 ,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动途径是 。
(4) 图 2 中,甲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若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
输入。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 。
(3) 由于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为减轻植被恢复的压力,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
(2) 图 1 中 A 表示 ,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
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
۸
(1) 如图 1 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
存在的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 2 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图 3 表示该生态系统中
۸
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
13.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多次发生地震,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 30%以上。图 1 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
D.图中碱基对替换发生在 a 区段属于基因突变,发生 I 区段不属于基因突变
C.a、b、c 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可能同时得到执行
个
B.该 DNA 分子含 n 个碱基,其转录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是
A.I 中插入一个抗虫基因以提高植物的抗虫性,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因间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2.科研人员研究棉花细胞核中一个 DNA 分子中 a、b、c 三个连续基因,其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图中 I、Ⅱ为
Ⅰ、Ⅱ两浓度之间设置梯度浓度,即可找到促进扦插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
D.某小组在探究促进扦插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时,预设了Ⅰ、Ⅱ两个浓度,结果都没有生根,建议该小组在
C.丙图 A 段产生生长素,只能向 B 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
B.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A.图乙中 a、b 两点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 10﹣8(mol/L)
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正确的是
11.甲图表示某植物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
D.若细胞 a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b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则二者的核 DNA 分子数目不同
C.若细胞 a 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 b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二者的染色单体数目相同
B.若细胞 a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b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二者色盲基因数目可能相同
A.若细胞 a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b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则二者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处于减数分裂时期),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现有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的一个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时期)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体内的一个细胞 b
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
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下而上依次呈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
B.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
A.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
9.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若实验组后、末期细胞数目比例增加,可能是秋水仙酰胺诱导了后期 DNA 加倍
C.若实验组 M 期细胞数目比例未见增加,可能是部分细胞染色体已经变为染色质
B.若实验组前、中期细胞数目比例增加,可能是秋水仙酰胺加速了着丝粒分裂
A.若实验组 M 期细胞数目比例未见增加,可能是 G2 期细胞的比例减少
细胞分裂装片可进一步研究 b 峰细胞数目增加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为研究某浓度的秋水仙酰胺对一种离体培养细胞增殖的影响,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的计数结果如图。通过观察.8
3940
14.基因治疗的方法是首先将患者的细胞取出做体外培养,然后用病毒将正常基因转入人工培养的细胞中,再将
这些转基因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经过多次治疗,患者趋于正常。其思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目的基因,通常采用 技术,该技术原理是 _。在操作步骤
中需要加热至 90﹣95℃使 ,然后降温至 55﹣65℃,其目的是
(2) 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对培养液要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添加一定量的 ,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加入 等一些天然成分
(3) 如果检测发现目的基因被成功导入了受体细胞,但却没有检测到目的基因相对应的蛋白质,应考虑位于目的
基因首端的 和末端的 是否设计好,并从这方面进一步改善。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种类有三类,
其中一类是反义基因,即通过产生的 mRNA 分子,与病变基因产生的 进行互补,来阻止 合成。
15.抗凝血酶Ⅲ蛋白是一种血浆糖蛋白,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液性疾病的治疗。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
下列是生产这两种酶的相关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1 为通过培育转基因奶牛获得抗凝血酶Ⅲ蛋白的流程。
①图中过程 a 指的是利用 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受体细胞不选用体细胞的理由是 。
(2) 从牛胃液中分离得到的凝乳酶以其催化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该酶的基
因转移到了微生物细胞中。
①从牛胃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以此 DNA 为模板进行 PCR 扩增,还需要 、 、 等。
②为提高重组 DNA 分子的比例,在构建重组 DNA 分子(如图 2 所示)时最好选用 作限制酶。
③经研究发现,如果将该凝乳酶的第 20 位和 24 位氨基酸变为半胱氨酸,则其催化能力将提高 2 倍。现已知通过
蛋白质工程可生产高效凝乳酶,请写出有关制备步骤: 。
16.图甲显示了脑、脊髓及手臂上的神经的位置关系及 ①②③④ 四个位点,图乙是高等动物的部分体液调节过
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 人的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会缩手,该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而消防队员在火海中救人时双手
虽触碰火焰,却不会发生缩手反射,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甲中,如果在 ③ 处给予有效刺激,在 ② 处 (填“能”或“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3) 图甲所示的①、②、③、④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四个可能位点。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动但却没有
感觉,那么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 ;
(4) 图乙所示的调节过程中,
M
物质的名称是 。有资料表明,某种皮质醇与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
的生理作用正好相反,则该皮质醇的作用是 。如果皮质醇分泌过多,会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产
生抑制作用,则该调节机制属 。如果切除动物的垂体,则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皮质醇的分泌
量变化分别是 、 。41
17.叶绿体中催化 CO2 固定的酶 R 由叶绿体 DNA 编码的大亚基和细胞核 DNA 编码的小亚基共同组装而成,其合成过
程及部分相关代谢途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合成酶 R 时,细胞核 DNA 编码小亚基的遗传信息 到 RNA 上,RNA 进入细胞质基质后指导多肽链合
成;在叶绿体中,参与大亚基肽链合成的 RNA 中,种类最多的是 。
(2) 进行光合作用时,组装完成的酶 R 需 ATP 参与激活,光能转化为 ATP 中的化学能是在 上(填场所)
完成的。活化的酶 R 催化 CO2 固定产生 C3 化合物(C3﹣I),C3﹣I 还原为三碳糖(C3﹣Ⅱ),这一步骤需要 作
为还原剂。在叶绿体中 C3﹣Ⅱ除了进一步合成淀粉外,还必须合成化合物 X 以维持卡尔文循环,X 为 。
(3) 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成分,X 在叶绿体中的浓度受多种因素调控,下列环境条件和物质代谢过程,与 X 浓度
相关的有 (填序号)。
①外界环境的 CO2 浓度
②叶绿体接受的光照强度
③受磷酸根离子浓度调节的 C3﹣Ⅱ输出速度
④酶 R 催化 X 与 O2 结合产生 C2 化合物的强度
(4) 光合作用旺盛时,很多植物合成的糖类通常会以淀粉的形式临时储存在叶绿体中,假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
式存在,则可能导致叶绿体 。
18.果蝇
号常染色体上有裂翅基因。为培育果蝇新品系,研究人员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以下均不考虑交叉互
换)
(1) 将某裂翅果蝇与非裂翅果蝇杂交,
F
表现型比例为裂翅:非裂翅
h
,
F
非裂翅果蝇自交,
F
均为非
裂翅,由此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 性基因控制。
F
裂翅果蝇自交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比例接近
h
的
原因最可能是 。
(2) 将裂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裂翅而无非裂翅,这是因为
号染色体上还存在另一基因(
b
),且隐性
纯合致死,所以此裂翅品系的果蝇虽然均为 ,但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因此裂翅基因能一直保留下
来。
(3) 果蝇的
号染色体上有卷翅基因
D
和另一基因
E
(纯合致死)。卷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卷翅,与上
述裂翅品系果蝇遗传特点相似。利用裂翅品系和卷翅品系杂交培育裂卷翅果蝇品系,
F
基因型及表现型如下图
甲所示。 欲培育出图乙所示的裂卷翅果蝇,可从图甲所示
F中选择合适的果蝇进行杂交。若从
F
中选 与裂卷翅果蝇杂交,理论上应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子代,但
实际上没有裂卷翅果蝇。推测可能是
F
裂卷翅果蝇产生的含有 基因的配子死亡,无法产生相应的后
代。若从
F
中选表现型为 与 的果蝇杂交,子代裂卷翅果蝇有 种基因型,其中包含
图乙所示裂卷翅果蝇,进而培养出新品系。
(4) 分析可知:欲保留果蝇某致死基因且自交后该基因频率一直不变,还需保留与该基因在 上的另一致
死基因。60
高三期末生物测试卷(一)答案
1.
【答案】C
【解析】A:精卵结合提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B:胰岛素分泌提现细胞膜物质运输的功
能;C:台盼蓝鉴别细胞生死与细胞膜的选择通过性有关;D: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
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
【答案】C
【解析】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发生的几率较低,A 错误;
B、
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发生的几率较低,B 错误;
C、能够合成某种色素,不仅与代谢过程有关,还与酶的合成有关,故还与基因有关,C 正
确;
D、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合成某种抗体,与翻译过程受阻有关,也与基因的表达有关,
D 错误。
【备注】【考点定位】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名师点睛】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
单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
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
缺失、易位和倒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包括染色体变异和基因
突变。
3.
【答案】D
【解析】A.由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A
错误;
B.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B 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61
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C 错误;
D.内环境稳态需要正常机体各器官、系统协同活动,共同维持,D 正确。
故选 D。
4.
【答案】D
【解析】AB 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说明限制曲线 AB 段反应速率
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A 正确;
B 点后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反应物浓度不是限制因素,可能受到酶
浓度的限制,因此当在 B 点及以后提高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B 正确;
酶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酶量减少后,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其反应速率可用曲线 c 表
示,C 正确;
曲线 a 表示在最适 pH 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若减小 pH,会导致酶活
性降低,使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因此 A、B 点位置都会下移,D 错误。
5.
【答案】D
【解析】
【解答】分析题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通过同向协同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虽然这种方式
属于主动运输,但不靠直接水解 ATP 提供的能量推动,而是依赖于 Na+梯度形式储存的能量。
当 Na+顺电化学梯度流向膜内时,葡萄糖通过专一性的运送载体,伴随 Na+一起运送入小肠
上皮细胞。进入膜内的 Na+再通过质膜上的 Na+,K+一泵运送到膜外以维持 Na+浓度梯度,从
而使葡萄糖不断利用 Na+梯度形式的能量进入细胞,据此答题。A.分析题图可知,小肠中的
钠离子浓度要高于小肠细胞内,A 错误;
B.由题图可知,动物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不直接利用 ATP 水解的能量,而是依赖于 Na+
梯度形式储存的能量,B 错误;
C.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C 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通过钠钾泵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需要消耗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因此钠钾
泵可以水解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D 正确。
故选 D。62
【备注】【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利用所学知识的要
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6.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规律,由图可知:甲乙两图可表示间期至减一
后期的任何时期,丙图表示减二后期,丁图可表示减二末期;甲形成乙的过程中,需要合成
相应的酶,而这些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需要在核糖体内合成,故核糖体会增生,核糖
体是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故甲形成乙的过程中,DNA 复制前需要合成 rRNA 和蛋白质,
故 A 正确;丙为减二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独立的染色体,此时的细胞
有两条 X 染色体或两条 Y 染色体,故 B、C 错误;丙形成丁的过程中,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
子细胞导致染色体组数目减半,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A。
7.
【答案】AD
【解析】图中过程 ① 表示利用
mRNA
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相应的
DNA
;过程 ② 表示利
用
PCR
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过程 ③ 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 ④ 表示
通过筛选获得工程菌。
A.过程 ① 表示利用
mRNA
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逆转录过程中需要逆转录酶的
催化,A 正确;
B.过程 ② 表示利用
PCR
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该过程中不需要利用解旋酶,解旋
是通过高温解链实现的,B 错误;
C.感受态细胞法是利用的
CaCl
溶液,C 错误;
D.过程 ④ 可利用
DNA
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D 正确。
故选 AD。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的能力。
8.
【答案】ABC
【解析】A.由图示得知,
DNA
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 正确;63
B.解旋酶能使
DNA
双链解旋,且需要消耗
ATP
,B 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C 正确;
D.
DNA
在复制过程中边解旋边复制,D 错误。
故选 A、B、C。
【备注】本题考查了
DNA
复制的知识,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9.
【答案】ABD
【解析】A.由图知,基因
A1
、
A
和
A
分别控制酶
1
、酶
和酶
的合成,进而控
制该动物的体色,能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A 正确;
B.
A1
、
A
和
A
三个复等位基因两两组合,纯合子有
A1 A1
、
A A
、
A A
三种,杂
合子有
A1 A
、
A1 A
、
A A
三种,B 正确;
C.由图知,只要无基因
A1
或基因
A1
不表达就会缺乏酶
1
,体色就为白色,所以白色
个体的基因型有
A A
、
A A
和
A A
三种,而
A A
是杂合子,C 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
A1 A
,该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
交配,后代中出现棕色(
A1 A
)个体,说明该白色个体必定含有
A
基因,其基因型只能
是
A A
或
A A
,若为
A A
,子代只能有
A1 A
棕色和
A A
白色两种类型,若
为
A A
,则子代会有
A1 A
棕色、
A1 A
黑色和
A A
白色三种类型,D 正确。
10.
【答案】AC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
中
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
殖的能量;
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
→
表示粪便中的能量,
表
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A.
1Jcm
·
a
是第三营养级的摄入量,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无法求解,A 错误。
B.由次级消费者摄入量为
1Jcm
·
a
可知,
1Jcm
·
a
应该为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
同化量
体 1 体 8Jcm
·
a
,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 %
可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
4 8Jcm
·
a
,B 正确;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体
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 ÷ 第二营养级的同
化量 ×
1%
,因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未知,所以无法求出,C 错误;64
D.同化量
体
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
能量
,因此,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Jcm
·
a
,D 错误。
故选 ACD。
【备注】本题结合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某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再准确判断各选项。
11.
(1)
【答案】水平;样方
【解析】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体现的
是群落的水平结构。调查芦苇等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
(2)
【答案】
B
;
F
;甲
【解析】据图分析已知,甲曲线上 B 点在曲线 P 以上,表示种群增长了;乙曲线 F 点与 P
曲线相交,说明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改变;Nt 小于 a 时,甲曲线在 P 曲线以下,
种群数量在减少,所以甲更容易消亡。
(3)
【答案】生产者;抵抗力;就地
【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所以恢复生态系统首先应增加
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12.
(1)
【答案】a;类囊体薄膜;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解析】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2)
【答案】B 点以后
【解析】乙图中的状态,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对应图丙中 B 点以后区段。65
(3)
【答案】光照强度;无法确定
【解析】C 点之前,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增加,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4)
【答案】0~5 和 20~24(或 20~5)
【解析】题目中没有说明该实验是否在最适温度下进行,因此不能判断温度升高后光合速率
的变化情况。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以一定的速率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氧气,故为 0-5 和 20-24
段。
(5)
【答案】588;77;大于
【解析】由图可知,细胞呼吸速率为 12mg/h,一天共消耗 12×24=288mg 氧气。因此,光合
作用共产生氧气 300+288=588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每小时释放氧气 44mg,呼吸利用 12mg,
光合总产生 56mg。
:
=8:11,故利用
77mg。阴影部分的
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时消耗的
量=300。
(6)
【答案】右;农家肥富含有机物,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出大量
【解析】提高空气中
浓度,光合作用增强,B 点将向右移动。农家肥种富含待分解的有
机物,分解者分解这些有机物时,释放出大量
,增加了
浓度。
13.
(1)
【答案】甲状旁腺
切除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解析】乙、丙对照表明:甲状旁腺与维持肌肉正常功能相关。甲得知丙和乙的结果后,确
定自己在实验中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一并切除。
(2)
【答案】促进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钙(Ca2+)
维生素 D66
【解析】切除甲状腺出现体温下降,表明甲状腺激素有加强细胞代谢产热维持体温功能;出
现嗜睡等症状,表明甲状腺激素有维持神经系统兴奋性功能。切除甲状旁腺出现肌肉震颤、
痉挛(抽搐),由于肌肉细胞缺乏钙离子会出现类似症状,表明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可能具
有促进肌细胞吸收钙离子功能。如果补充一种脂质类物质(维生素 D),能够促进细胞对钙
离子的吸收,缓解症状。
(3)
【答案】体液(血液循环)
信息交流
拮抗
【解析】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并与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传递给靶细胞相
关信息,调节细胞代谢,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②PTH 促进血钙上升,降钙素促进血钙下降,二者为拮抗作用,维持血钙浓度相对稳定。
14.
(1)
【答案】表达遗传信息; tRNA 或转运 RNA
【解析】果蝇体内的棒状眼基因具有表达遗传信息的功能,该功能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翻
译过程需要特异性识别氨基酸的 tRNA 作为运载工具。
(2)
【答案】棒状眼或正常眼
【解析】某基因型为 XBXb 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
个丢失了一条 X 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躯体正常而右侧躯体为雄性(X0 型
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右侧躯体的基因型为 XB0 或 Xb0,所以右眼性状为棒状
眼或正常眼。
(3)
【答案】2:1; 雌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雄果蝇甲与 CIB 品系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XbY 和 XeBXb,由于 B 和
e 始终是连锁在一起的,所以 F1 中棒状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eBXb,其中 Xb 来自雄果蝇甲。让
F1 中的该棒状眼雌果蝇与多个正常眼且细胞未发生致死突变的雄果蝇进行杂交,即 XeBXb 与
XbY 杂交,F2 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XeBXb:XbXb:XBeY:XbY=1:1:1:1,其中 XBeY 致死。若诱变67
雄果蝇甲的精子中 X 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则 F2 中雌雄比例为雌果蝇:雄果
蝇=2:1;若诱变雄果蝇甲的精子中 X 染色体上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则 F1 中棒状眼雌果
蝇 Xb 所在的 X 染色体上存在其他隐性致死基因,F2 中 XBeXb、XBeY 和 XbY 均致死,XbXb 正常,
所以 F2 全为雌果蝇。
15.
(1)
【答案】鸡干扰素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GAATTC GGATCC 6 AC
【解析】步骤①中,利用 PCR 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鸡干扰素
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题图可知,该过程用 EcoRI 和 BamHI 两种限制酶分别切割
目的基因和质粒,所以科研人员还在两种引物的一端分别加上了 GAATTC 和 GGATCC 序列,以
便于后续的剪切和连接,一个 DNA 分子三轮复制以后,含有两种引物的 DNA 分子有 6 个。为
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两种限制酶,选择的原则是:Ti 质粒内,每种
限制酶有 1 个切割位点;酶切后,目的基因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不相同。
(2)
【答案】复制原点 Ca2+
【解析】基因表达载体中除含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外,还应有复制原点,
以便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所以步骤②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复制
原点,步骤③中需先用 Ca2+处理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
(3)
【答案】逆转录 鸡干扰素基因未能导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或导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的鸡
干扰素基因未能转录
【解析】步骤④中,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 RNA 后,先通过逆转录获得 DNA,再进行
PCR 扩增,若最终未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其可能原因是鸡干扰素基因未能导入烟草愈伤组
织细胞或导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的鸡干扰素基因未能转录或鸡干扰素的 mRNA 已经被水解。68
高三期末生物测试卷(二)答案
1.
【答案】A
【解析】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淀粉由葡萄糖聚合形成,A 正确;核糖属于单糖,分子量较
小,不属于大分子有机物,B 错误;厌氧呼吸的终产物中没有水,C 错误;小麦细胞中由 A、G、T、
C 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 7 种,D 错误。
2.
【答案】A
【解析】A.蛋白质是由 DNA 控制合成的,因此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DNA 分子
的多样性,即 DNA 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A 正确;
B.糖类的组成元素是 C、H、O,没有 N 元素,B 错误;
C.核酸、维生素、酶、抗体都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 错误;
D.酶和 tRNA 发挥作用后不会立即失活,可以反复应用,D 错误。
故选 A。
3.
【答案】C
【解析】A.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故 A 选项正确;
B.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透性改变,物质运输速率降低,故 B 选项正确;
C.甘油因为不带电,分子量相对较小,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因此穿过细胞膜的
方式是自由扩散,C 错误;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调节细胞代谢活动,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
递,故 D 选项正确。
故选 C。
4.
【答案】B
【解析】A、若 A 代表 O2 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大,植物从外界吸收的 O2 减少,D 点表示69
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 错误;
B、若 A 代表 CO2 释放量,E 点是光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 CO2 浓度,B 正
确;
C、若 A 代表 CO2 释放量,若提高大气中 CO2 浓度,E 点向右下方移动,C 错误;
D、若 A 代表 O2 吸收量,图示曲线是环境温度为 25℃时测定的,当环境温度上升至 30℃,
呼吸作用强度上升,B 点上移,D 错误;
故选 B。
5.【答案】A
6.【答案】B
【解析】A.细胞分裂中期时,染色体才缩小成最小程度,A 错误;
B.①中心体在 G2 期已经复制完成,前期时作用于染色体的着丝点而影响染色体的移动,B
正确;
C.图中③表示细胞膜,④表示细胞壁,C 错误;
D.⑤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聚集成细胞板,D 错误。
故选:B。
【备注】图甲细胞没有细胞壁,具有中心体,表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中①表示中心体,
②表示染色体,③表示细胞膜;
图乙细胞中出现细胞板,图中④表示细胞壁,⑤表示细胞板。
7.【答案】A
【解析】A.本实验探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种类,所以
﹣ 淀粉酶溶液的用量属
于无关变量,A 正确;
B.①② 两组都处在
度,酶的活性很低,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不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
B 错误;
C.②④⑥ 三组实验的底物都是蔗糖,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所以这三组实验不能用于
证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但 ①③⑤ 可用于证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C 错误;
D.本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及不同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D 错误。
故选 A。
8.【答案】C
【解析】A.若实验组 M 期细胞数目比例未见增加,则处于间期的细胞(含 G2 期细胞)比例70
增加,A 错误;
B.若实验组前、中期细胞数目比例增加,说明细胞内染色体上的着丝点没有分裂的细胞增
多,B 错误;
C.若实验组 M 期细胞数目比例未见增加,可能是进入 M 期的部分细胞正常分裂变为间期细
胞,即部分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已经变为染色质,C 正确;
D.细胞分裂的后期、末期时,细胞内 DNA 数并不会加倍,D 错误。
故选:C。
9.【答案】B
【解析】A.根据标志重捕法的估算公式:种群数量=(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数)×初次
捕获标记数,如果部分标志物脱落使重捕中标记数变小,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将
偏大。A 正确;
B.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在实验得出的活性较好的温度范围内,设
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B 错误;
C.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滤纸由下往上,呈现的色素带顺序是:叶绿素
b
(黄绿
色)、绿素
a
(蓝绿色)、叶黄素(黄色)、胡萝卜素(橙黄色),C 正确;
D.采用模型方法研究“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
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D 正确;
10.【答案】B
【解析】A 项,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细胞 a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 46 条,男性
色盲患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有 46 条,两者相同,故 A 项错误。
B 项,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而 Y 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也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
若细胞 a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有两个色盲基因,细胞 b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可
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也可能含有 0 个色盲基因,所以二者色盲基因数目可能相同,故 B
项正确。
C 项,若细胞 a 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 92 条染色单体,细胞 b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
裂中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为 46 条,则二者的染色单体数目不相同,故 C 项错误。
D 项,若细胞 a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核 DNA 分子数为 92,细胞 b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核 DNA 数为 92,则二者的核 DNA 分子数目相同,故 D 项错误。
11.【答案】B71
【解析】A、将植物体水平放置,会由于重力的作用使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可见图乙中 a 点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 10﹣8 mol/L,而图
乙中 b 两点的生长素浓度应小于 10﹣8 mol/L,A 错误;
B、甲图中显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
中由于重力作用,a 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b 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也体现了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 正确;
C、丙图 A 段产生生长素,既能向 B 段极性运输,也能在单侧光照射下横向运输,C 错误;
D、在探究促进扦插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时,设置了 I、Ⅱ两个浓度,结果均未生根,则
其最适浓度可能在 I、Ⅱ两浓度之间,也可能大于这两个浓度或小于这两个浓度,D 错误。
故选 B。
12.【答案】D
【解析】A.I 中插入一个抗虫基因以提高植物的抗虫性,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 错误;
B.该 DNA 分子含 n 个碱基,由于其转录的 mRNA 分子是以 DNA 的一条链的部分序列转录形成
的,且非基因片段不转录,故它的碱基数小于
个,B 错误;
C.基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b、
c 是三个基因,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同时得到执行,C 错误;
D.由于 a 为基因,而 I 为基因间的序列,不属于基因部分,所以图中碱基对替换发生在 a
区段属于基因突变,发生Ⅰ区段不属于基因突变,D 正确。
故选D。
13.
(1) 【答案】
1.1
×
1
;
1.h【解析】图 1 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
h 14 体 11
×
1
,第二营养级的同
化量为
14
×
1
,所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4
11
×100%≈
12.7%。
(2) 【答案】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解析】1 中 A 表示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
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有机物中化学能。72
(3) 【答案】
×
1
【解析】图 1 中,地震后植被破坏严重,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所以除生产者外其它
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输入肉食动物的能量=
14 4 ͻ . 体 .
,而肉食动物输
出的能量=
.1 .1 . . 体 h.
,所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
7.5-2.5= 5。
(4) 【答案】生产者;③④⑦;
CO
;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图 2 中甲是生产者,乙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二氧化碳库。③④⑦ 中的碳以
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所以若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 ③④
⑦ 三个过程。碳元素的循环形式是
CO
,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动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5) 【答案】3;竞争
【解析】图 3 中含有 E→D→A,E→B,E→C→A 共 3 条食物链,其中生物 B、C 都捕食 E,所
以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14.
(1) 【答案】PCR DNA 双链复制 目的基因 DNA 受热变性解链为单链 使引物和模板链结
合(使引物结合到互补 DNA 链或使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
【解析】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目的基因,通常采用 PCR 技术,该技术原理是 DNA
双链复制。在操作步骤中需要加热至 90﹣95℃使目的基因 DNA 受热变性解链为单链,然后
降温至 55﹣65℃,其目的是使引物和模板链结合(使引物结合到互补 DNA 链或使引物与单
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对培养液要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添加一定量
的抗生素,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
成分。
(2) 【答案】抗生素 血清、血浆
【解析】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
首端,启动基因的转录,终止子位于目的基因的末端,终止转录过程。如果检测发现目的基
因被成功导入了受体细胞,但却没有检测到目的基因相对应的蛋白质,应考虑位于目的基因
首端的启动子和末端的终止子是否设计好,并从这方面进一步改善。
(3) 【答案】启动子 终止子 mRNA 非正常蛋白质
【解析】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种类有三类,其中一类是反义基因,即通过产生的 mRNA 分子,
与病变基因产生的 mRNA 进行互补,来阻止非正常蛋白质合成。73
15.
(1)
【答案】①显微注射 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一般不能表现
【解析】①图中过程 a 指的是利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受体细胞不选用体细
胞的理由是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一般不能表现。
(2)
【答案】①引物 热稳定 DNA 聚合酶 4 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②BamHⅠ和 PstⅠ ③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定向改造凝乳酶基因→将改造后的
凝乳酶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从牛胃液中分离得到的凝乳酶以其催化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运用基因工
程技术,将编码该酶的基因转移到了微生物细胞中。
①从牛胃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以此 DNA 为模板进行 PCR 扩增,还需要引物、热稳定 DNA
聚合酶、4 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等。
②为提高重组 DNA 分子的比例,在构建重组 DNA 分子(如图 2 所示)时最好选用 BamHⅠ和
PstⅠ作限制酶。
③经研究发现,如果将该凝乳酶的第 20 位和 24 位氨基酸变为半胱氨酸,则其催化能力将提
高 2 倍。现已知通过蛋白质工程可生产高效凝乳酶,请写出有关制备步骤:找到相对应的脱
氧核苷酸序列→定向改造凝乳酶基因→将改造后的凝乳酶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等。
16.
(1)
【答案】脊髓;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
【解析】缩手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消防队员能在火海中救人,说明了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
级中枢的调控。
(2)
【答案】不能
【解析】图甲中 ③ 为传出神经,受到刺激时,肌肉能够收缩,但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
传递是单向的,故传入神经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3)
【答案】①74
【解析】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动,但没有感觉,说明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即
②③ 为正常,而神经冲动不能传给大脑皮层,说明 ① 受损。
(4)
【答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血糖(浓度);(负)反馈调节;增加、减少
【解析】图乙为皮质醇的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示意图,
M
物质为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为胰岛素,有降糖的作用,而皮质醇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反,
因此该皮质醇的作用是升高血糖浓度;如果皮质醇分泌过多,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
动,这种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如果切除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造成肾上腺分泌皮质
醇减少,皮质醇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会
增加。
17.
(1)
【答案】转录 tRNA
【解析】通过分析可知,细胞核 DNA 编码小亚基的遗传信息转录到 RNA 上,再通过核糖体上
的翻译形成小亚基。叶绿体编码大亚基的 DNA,经过转录和翻译,形成大亚基,在此过程中
需要一种 mRNA,61 种 tRNA,故需要 RNA 种类最多的是 tRNA。
(2)
【答案】类囊体 [H] C5(五碳化合物)
【解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 ATP 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完成。活化的酶 R 催化 CO2 固
定产生 C3 化合物(C3﹣I),C3﹣I 还原为三碳糖(C3﹣II),需要[H]作为还原剂。C3 的还原
的产物除了 C3﹣II 还有一分子的 C5。
(3)
【答案】①②③④
【解析】①外界环境的 CO2 浓度,直接影响二氧化碳的固定,间接影响 C3 的还原,进而影响
C5 的浓度,故①符合题意;②叶绿体接受的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间接影响 C3 的还原,进而影响 C5 的浓度,故②符合题意;③磷酸根离子浓度,直接影响 ATP
的合成,间接影响 C3 的还原以及 C3﹣II 输出速度,进而影响 C5 的浓度,故③符合题意;④
酶 R 催化 X 与 02 结合产生 C2 化合物的强弱;直接影响酶 R 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间接影响
C3 的还原,进而影响 C5 的浓度,故④符合题意;故选①②③④。75
(4)
【答案】吸水涨破
【解析】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则可能导致叶绿体吸水涨破。
18.
(1)
【答案】显;裂翅基因纯合致死
【解析】由题中信息"
F1
裂翅果蝇自交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比例接近
1
"出现性状分
离,推出非裂翅为隐性,裂翅为显性。裂翅与非裂翅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理论上
F1裂翅果蝇(杂合子)自交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比例应该接近
1
,而题中数据为
1
,推
测可能是裂翅基因纯合致死(显性纯合致死)。
(2)
【答案】杂合子
【解析】裂翅品系的果蝇纯合致死,用于自交的裂翅品系的果蝇必为杂合子,其自交后代应
该既有裂翅又有非裂翅,但题中信息是"裂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裂翅而无非裂翅",
而且题中已经给出了原因,这是因为
号染色体上还存在另一基因(
b
),且隐性纯合致死。
号 染 色 体 上 相 关 基 因 可 能 的 位 置 关 系 如 下 图 所 示 。
若
A
、
B
在 一 条 染 色 体 上 ,
a
、
b
在 另 一 条 染 色 体 上 , 遗 传 图 解 如 下 :
若
A
、
b
在 一 条 染 色 体 上 ,
a
、
B
在 另 一 条 染 色 体 上 , 遗 传 图 解 如 下 :76
根据题意“后代均为裂翅而无非裂翅”则说明:
A
、
B
在一条染色体上,
a
、
b
在另一条染
色体上。
(3)
【答案】野生型;
A
和
D
;裂翅;卷翅;
4【 解 析 】
F1
的 基 因 型 及 表 现 型 如 下 图 甲 :
想培育出图乙所示的裂卷翅果蝇(卷翅由
A
基因决定,裂翅由
D
基因决定,裂卷翅果蝇
同时含有
A
、
D
基因),要从图甲所示
F1
中选择合适的果蝇,题中已经选择出来了用图甲
中的裂卷翅果蝇与
F1
中另一只果蝇杂交,得到图乙中的果蝇,裂卷翅果蝇能产生
配子,则要求选择出的另一只果蝇能产生 的配子,满足要求的只有图甲中的野生型。
甲图中的裂卷翅果蝇和野生型果蝇杂交理论上子代应产生
4
种表现型,但实际上子代没有
裂卷翅果蝇,卷翅由
A
基因决定,裂翅由
D
基因决定,所以推测应该是甲图中
F1
裂卷
翅果蝇产生的含有
A
、
D
基因的配子死亡所致。若从甲图
F1
中选裂翅果蝇和卷翅果蝇杂
交也可以获得乙图所示的卷裂翅果蝇。
F1
中裂翅果蝇能产生 和 两种含
A77
的配子,卷翅果蝇能产生 和 两种含
D
的配子,所以这两种果蝇杂交也能产
生图乙中的卷裂翅果蝇。子代裂卷翅果蝇需同时含
A
、
D
基因,图甲中裂翅果蝇能产生的
两种含
A
的配子与卷翅果蝇产生的两种含
D
的配子结合得到的子代裂卷翅果蝇有
4
种
基因型,且这
4
种基因型中没有纯合
AA
,
bb
,
DD
的存在,均能存活。
(4) 【答案】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
【解析】题中的致死情况有四种:
AA
、
bb
、
DD
、
EE
,且
Aa
和
Bb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
Dd
和
Ee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析
Aa
和
Bb
基因在自交时的变化情况如下:
可见,若
A
、
B
在一条染色体上,
a
、
b
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则能保留
A
致死基因且自交
后
A
基因频率保持
1
不变;若
A
、
b
在一条染色体上,
a
、
B
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则可以
保留
A
致死基因但自交后
A
基因频率由
1
变为
1
.
由题可知
Dd
和
Ee
基因的遗传与
Aa
和
Bb
相似,同样也可以分析出只有当
D
、
e在一条染色体上,
d
、
E
在另一条染色体上时可保留
D
致死基因且自交后
D
基因的频率保
持不变。
综上,要想达到目的,
A
致死基因和
b
致死基因必须分别位于同源染色体不同的两条染色
体上;
D
致死基因和
E
致死基因必须分别位于同源染色体不同的两条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