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练习专题强化练二专题一第2讲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练习专题强化练二专题一第2讲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Word版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选择题 1.如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B.K+通过 K+通道的外流最终导致细胞内外 K+浓度相等 C.膜两侧 K+、Na+浓度差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 D.细胞内 K+外流和细胞外 Na+内流的过程不消耗 ATP 解析:B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以运输 K+、Na+,同时可以起到催化作用,如催化 ATP 的水解,A 正确。K+通过 K+通道外流后,细胞内 K+浓度依然高于细胞外,B 错误。细胞内 高 K+、低 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C 正确。细胞内 K+外流和细胞外 Na+内 流均不消耗 ATP,属于协助扩散,D 正确。] 2.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产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蔗糖在不同细胞间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C.蔗糖从伴胞到筛管进行了信息传递 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解析:A [据图分析,蔗糖的水解导致筛管内蔗糖浓度降低,有利于伴胞内的蔗糖顺浓 度梯度运输到筛管,A 正确;蔗糖在不同细胞间是通过胞间连丝运输的,不属于协助扩散,B 错误;蔗糖从伴胞到筛管进行了物质的运输,没有交流信息,C 错误;蔗糖不能进入薄壁细胞, 其水解产生的单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D 错误。] 3.如图所示为溶酶体在细胞异体吞噬和自体吞噬中的形成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为溶酶体在细胞吞噬过程中提供能量的只有③ B.溶酶体将物质水解成小分子,被细胞吸收,还将残留的一些不被消化和吸收的物质经 胞吐作用排出细胞 C.溶酶体在细胞内进行自体吞噬过程中的融合原理是溶酶体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这种更新直接来源于结构② 解析:B [图示中的①②③分别是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线粒体,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的细胞器是线粒体,除此之外,细胞质基质也能提供一定量的能量,A 错误;通过题图可 知,初级溶酶体与吞噬小体或衰老的细胞器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在酸性水解酶的作用下进 行细胞内消化,将不能消化和吸收的物质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有用的物质被细胞吸收利 用,B 正确;溶酶体在细胞内进行异体吞噬过程以及自体吞噬过程等依赖于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错误;生物膜之间,如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之 间通过囊泡相互转化,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这种更新直接来源于结构① 高尔基体,而非结构②内质网,D 错误。] 4.某研究小组用 5 种植物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记录视野中的 细胞数目,然后滴加蔗糖溶液,记录从滴加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 绘制成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可知,5 种植物材料中山茶细胞最小 B.该实验在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没有设计对照实验C.若在发生质壁分离后滴加清水,则 5 种材料复原时间都不同 D.5 种材料中,红花继木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最快 解析:D [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山茶最少,说明其细胞最大,红花 继木细胞最小,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多,A 错误;蔗糖溶液滴加之前和之后形成前后相互对照, B 错误;若在发生质壁分离后滴加清水,5 种材料复原时间不好确定,C 错误;5 种材料中, 红花继木从滴加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最短,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最 快,D 正确。] 5.如图 1 所示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 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 装置中溶液 A、a 起始浓度分别用 MA、Ma 表示;图 2 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在蔗 糖溶液中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 1 中,如果 A、a 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 Ma>MA,则达到平衡后 MA 应等于 Ma B.图 2 中,如果 B、b 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 MB、Mb,则达到 平衡后 MB 大于 Mb C.图 1 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 2 中的[1]细胞膜 D.图 2 过程中液泡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大,直至稳定 解析:D [图 1 中若 A、a 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 Ma>MA,则达到平衡后 Ma 仍大于 MA; 图 2 中质壁分离细胞失水达到动态平衡后 MB 应等于 Mb;图 1 中半透膜相当于图 2 中的 1、3、 5 构成的原生质层。] 6.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细胞利用 ATP 酶和质子泵把细胞内的 H+泵出,导致细胞外 H +浓度较高,形成细胞内外的 H+浓度差;“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 H+浓度差把 H+和蔗糖 分子运入细胞。以上两个过程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B.质子泵的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 C.H+从细胞内运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解析:B [读图可知,H +从细胞内到细胞外为主动运输,而蔗糖进入细胞需 H+浓度差 把 H+和蔗糖一起运入细胞,将该植物细胞放入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质子泵 为载体蛋白,因为 H+出入细胞受氧气影响,所以蔗糖分子也会受氧气浓度影响。] 7.将某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测量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 浓度的比值 P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外界溶液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溶质分子 B.外界溶液可能存在某些不能被细胞吸收的溶质 C.t2 时刻细胞液浓度是 t0 时刻细胞液浓度的 10 倍 D.细胞在 t1 时刻之前已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 解析:C [据图分析,曲线的纵坐标表示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开始细胞 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后来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说明细胞先失水后自动吸水。开始时 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水分可以自由地通过原生质层,而有些物质不能,所以细胞 失水,B 正确;后来细胞主动吸水,说明后来某些物质进入了细胞液导致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 溶液,说明外界溶液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溶质分子,A 正确;图中 P 是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 液浓度的比值,因此只能说明该比值在 t2 时刻是 t0 时刻的 10 倍,C 错误;细胞在 t1 时刻开始 吸水,说明物质在此之前就开始进入细胞内了,D 正确。] 8.如图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 KNO3 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 A.处理时间内植物细胞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B.图中 a 点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随后逐渐增大 C.处理到第 10 min,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D.图中 b 点时间后细胞没有生物活性 解析:A [由于细胞壁伸缩性较小,植物细胞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A 正确;图中 a 点 时质壁分离达到最大程度,细胞液浓度最大,细胞吸水能力最大,随后由于细胞主动吸收钾 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细胞液浓度增大,导致细胞吸水,细胞吸水力逐渐减小,B 错误;处理 10 min 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C 错误;细胞吸水不会导致细胞生物活性丧失,D 错 误。]9.盐碱地中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 Na+ 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 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进入液泡与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受土壤板结程度的影响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降低了植物的耐盐性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力 解析:C [细胞的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能逆浓度梯度运输 Na+,说明 Na+运输方式是主 动运输,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故 A 项正确;土壤板结程度影响细胞的有氧 呼吸强度,从而影响主动运输过程的能量供应,影响 Na+进入液泡,B 项正确;由于该载体 蛋白的作用,液泡内 Na+浓度增大,有利于吸水,从而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C 项错误;当 Na +运入细胞液后,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可以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故 D 项正确。] 10.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 和 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科学家通过体外实验,将不同葡 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 B.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 C.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D.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运输的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解析:A [在较高浓度下,GLUT2 的运输速率较大,即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 速率明显高于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所以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A 错 误;由图示可知,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就可达到最大运输速率,即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 饱和状态,B 正确;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并且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 蛋白的协助,C 正确;总葡萄糖运输速率为两种运输速率之和,所以可确定小肠绒毛细胞对葡 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存在,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是__________(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和⑦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3)图中⑤和⑦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⑤上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⑤⑦在化学元素组成上与④相比的特有元素是__________。 (5)图中②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__________、 __________。 解析: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是内质网、细胞膜、细胞膜上的微绒毛、中心体、核膜、核 孔和线粒体。(1)该细胞具有④中心体,而②细胞膜外没有细胞壁,是动物细胞。(2)该细胞应 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③是细胞膜的突起微绒毛,增大了细胞膜的面积,增大吸收的面积, 而⑦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增加内膜的表面积,故③和⑦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通过膜的折叠 来增大膜面积。(3)⑤核膜和⑦线粒体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均具有双层膜结构;⑥是核孔,其 功能是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4)④是中心体,无膜结构,它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故不含有磷元素。(5)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有三个: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 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1)动物 该细胞具有④中心体,而②细胞膜外没有细胞壁 (2)通过膜的折叠来增 大膜面积 (3)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磷(P) (5)控 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如图 1 所示,在 U 形管中部 c 处装有半透膜(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但不允许糖通 过),在 a 侧加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在 b 侧加质量分数为 10%的蔗糖溶液,并使 a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动态平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 a、b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时,在两侧均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则 a 侧液面高度变化为 ________,当两侧液面再次不再变化时,a 侧溶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b 侧溶液浓度,在此过程中 a 溶液吸水力__________。 (2)某同学在缺少实验仪器的情况下,做了一个如图 2 所示的实验,将生鸡蛋大头的蛋壳 去掉,保留壳膜完好,将小头打破,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如图 2 所示,然后,在蛋内灌上清水,把它放在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并且用铅笔在鸡蛋壳上标出最初的吃水线,半小时后, 他发现鸡蛋上浮,原吃水线高出水面,请分析:本实验中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的是 ______;鸡蛋壳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正常线粒体放在清水中,会发生__________(填“外膜后破裂”“内膜后破裂”“内 外膜同时破裂”或 “内外膜随机破裂”)。 解析:当 a、b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时,在两侧均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b 侧蔗糖被水解为 葡萄糖和果糖,b 侧溶液单位体积内溶质分子的微粒数大于 a 侧,吸水力增加,则 a 侧液面高 度应降低,当两侧液面再次不再变化时,a 侧溶液浓度应小于 b 侧溶液浓度,在此过程中 a 溶 液浓度增加,吸水力逐渐增大。(2)实验中壳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鸡蛋壳上浮的原 因是蔗糖溶液浓度大于清水,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减少,重量减轻, 导致蛋壳上浮。(3)将正常线粒体放在清水中,会发生渗透吸水,由于内膜折叠,外膜将先破 裂,内膜后破裂。 答案:(1)降低 小于 增强 (2)壳膜 因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 减少,重量减轻 (3)内膜后破裂 13.科学家研究发现,氨基酸和 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如图 1 所示。实验测得 上皮细胞中氧的相对含量变化对 K+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 2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上皮细胞中的 Na+进入组织间隙属于__________;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进入 组织间隙属于________________。 (2)图 2 中,ab 段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 K+需要__________;曲线 bc 段限制 K+吸收 速率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 10~50 ℃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肾小管上 皮细胞 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测 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最可能是________(填“先加快后减 慢”“逐渐加快”或“逐渐减慢”)。 (4)人在饮酒时,酒精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的。该跨膜运输方式与下列曲线相 符合的是__________。解析:(1)分析图 1,细胞内 Na+浓度低于细胞间隙,所以其运出方式为主动运输。细胞 内的氨基酸浓度高于细胞间隙,且需要载体蛋白,所以氨基酸的运出方式为协助扩散。(2)ab 段表示运输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运输过程需要能量。bc 段运输速率不再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不再受能量限制,而是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 制。(3)温度影响呼吸酶的活性,10 ℃时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时酶活性减 弱,所以 K+吸收速率的变化是先加快后减慢。(4)酒精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自由扩散只受 物质浓度的影响,所以符合自由扩散的有 A 和 C。答案 :(1)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2)能量  细胞膜上运输 K+的载体的数量 (3)先加快后减慢 (4)自由扩散 A、C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