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①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增量回归,创作水平明显提升。这是电视剧业界积极践行“以
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成果,是管理部门从源头促创作、大力扶持优秀剧本的重要收获。
②献礼剧是近两年现实题材主旋律剧的主体内容。其表现内容和视角丰富多样,表现重
心各有侧重,落脚点皆是表现中国的时代变革与中国人的心灵变迁。这些作品多以小切口展
现大时代,努力在社会变革中展现改革者的家国情怀与人物的情感命运,以普通人的生活变
迁来折射时代洪流与社会百态。
③现实题材剧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首先由人物性格和行动来承载。主要人物形象的
典型性、人物群像的丰富性,直接构建着作品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世界,是作品生活
实感与艺术品质的基础要素。与此同时,现实题材剧中的人物总是生活中具体的人,有一定
的社会身份和所从事的行业特色,通过恰当的形象化、艺术转化予以有效表达,是确保作品
艺术似真性的前提。
④都市情感剧、家庭伦理剧、青春爱情剧等类型作品在现实题材剧中占比最多。前不久
播出的《都挺好》借助纯熟的叙事技巧、一流的表演水准,打破了不同圈层的接受壁垒,产
生了强烈的审美冲击力。作品对世事沧桑、人世沉浮,对善良仁义的传统美德的表现,让这
类剧赢得了独特的口碑。2019 年农村家庭伦理剧《麦香》《绽放吧,百合》《春暖花又开》等
表现了逆境中的善良与坚守,带给人们朴素的美感。
⑤优秀的青春爱情剧,不只需要年轻靓丽的面孔,更需要有趣、有精神品质的灵魂,需
要创作者发现生活的慧眼,跳出模式化窠臼与狭小的思想格局。2018 年的这类剧中既有表现
留学生生活又杂糅了反腐元素的《归去来》,也有杂糅体育竞技元素的《甜蜜暴击》等,将个
人成长与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青春书写,为电视剧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⑥现实题材创作要将现实主义原则贯彻始终。近期《大江大河》《最美的青春》《外滩钟
声》《启航》《都挺好》《破冰行动》等作品的成功,恰恰是将现实主义原则贯通了创作制作全
流程,有力证明了影视艺术的原创力是合力的结果。电视剧的叙事容量大,传统的单兵作战
式创作日益被集体创作代替,因此造成一些作品缺乏严谨的整体构思和逻辑线索,贯通的故
事被小品化的“事故”替代,不少剧情通过“事故”相连来保持戏剧张力、吸引观众,由此
造成作品段落之间的割裂感。当然,表演不在线、艺术匠心缺失、制作粗劣同样会伤及作品
的生活实感,造成创作质量不均衡。⑦现实题材承担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创作者需要保持与时代积极热情的对话关系,深入
开掘生活、进行有效的艺术转化与提炼,以艺术匠心夯实创作全流程。惟其如此,现实题材
电视剧才能不断提升品质、成就高峰之作。
(节选自人民日报 2019.6.6 戴清《以艺术匠心提升
影视原创力》,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电视剧业界与管理部门合力,促进了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增量回归以及创作水平
的提升。
B.献礼剧的表现内容和视角丰富多样,表现重心各有侧重,但多以小切口展现大时代,
展现改革者的家国情怀与人物的情感命运。
C.主要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与人物群像的丰富性,是确保作品艺术似真性的前提。
D.优秀青春爱情剧需要创作者发现生活,打破狭小思想格局。2018 年的这类剧为电视剧
市场增添了活力。
解析:C [原文“主要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人物群像的丰富性,……是作品生活实感与
艺术品质的基础要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讲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落脚点在于折射时代洪流与社会百态。
B.文章第③自然段主要讲现实题材剧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在于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的典
型性,人物群像的丰富性。
C.文章第⑥自然段全段阐述了现实题材剧的创作要始终贯彻现实主义原则。
D.文章末段彰显写作目的,强调现实题材承担着时代使命,呼吁以艺术匠心提升现实题
材电视剧品质、成就高峰之作。
解析:C [文章第⑥自然段不仅讲了现实题材剧的创作要始终贯彻现实主义原则,还讲
了造成创作质量不均衡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优秀的青春爱情剧“更需要有趣、有精神品质的灵魂”,所以演员的颜值不需要关注。
B.近期《都挺好》《破冰行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作品的成功证明了贯彻现实主义
原则的重要性。
C.集体创作全面代替传统单兵作战式创作,造成一些作品缺乏严谨的整体构思和逻辑线
索,缺乏贯通的故事。D.只要创作时始终贯彻现实主义原则,就不会伤及作品的生活实感,创作出高质量的影
视作品。
解析:B [A 项原文是“不只需要年轻靓丽的面孔”;C 项“全面代替”错;D 项应该是
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公共福利支出有刚性特征,表现为公共福利支出规模在一个较长时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不依赖经济周期的变动。政府支出规模在经济衰退期扩张,在繁荣期却削减不多,导致政府
支出呈长期向上趋势。福利刚性源于公众对公共福利的刚性依赖。民众期望公共福利越来越
高,能升不能降,否则产生不满。
福利刚性抑制了政府灵活调整支出结构、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能力。当经济衰退和财
政收入下降时,若政府不能削减福利支出,就只能通过加税、缩减公共投资支出或举债来维
持。公共福利刚性的存在最终拖累经济增长,使政府陷入了“两难”:一方面,在财力不足
时,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福利支出将抑制经济增长,从而抑制财政收入增长和公众长期福利
的改善;举债则会加大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甚至破产或垮台。另一方面,若削减公共福利
支出,则将引发公众不满,也可能导致政府垮台。此即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公共福利陷阱”。
所有国家都可能落入公共福利陷阱,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更易落入这
个陷阱。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是指人均而非绝大多数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
少数人高收入或超高收入,而多数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未摆脱贫困。主
要是发展中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前,多为落后农业国,为摆脱普遍贫穷和实现追赶,不
得不强调效率优先,收入差距扩大有一定必然性。
另一方面,人均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不等于形成了不断扩大的稳定中等收入群体,收入
差距扩大会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是:中等收入,价值观稳定,
遵纪守法,努力向上,重视子女教育,希望社会稳定。庞大而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稳
定器。若一个社会中多数人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甚至还有不少贫困者,社会就会不稳。
在中等收入阶段,政府面临巨大考验。虽然国家和民众总体上不再贫穷(而是总体小康),
但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会降下来(因为原有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基数也大了),从而财政收入增长
速度也会降下来。而此时社会矛盾却多发且激烈,民众在公共福利方面对政府有更多期望。
但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公共收入增速则比以往更慢了。与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福利需求相
比,政府财力处于不充分且不均衡的发展状态。政府为缓解社会矛盾,又需要特别关注民生,以致容易陷入“两难”,甚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
等收入陷阱”也是中等收入阶段的“公共福利陷阱”。
(摘编自黄少安《加强公共福利预期管理》)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公共福利支出具有刚性特征,能升不能降,是因为公共福利的支出规模并不依赖于经
济周期的变动。
B.政府受公共福利的刚性存在的拖累常常陷入“两难”境地,经济受到影响,甚至会导
致政府垮台。
C.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易落入公共福利陷阱,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人处于贫
困生活之中。
D.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无法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福利需求,这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的
主要矛盾所在。
解析:B [A.强加因果,“不依赖于经济周期的变动”是公共福利刚性特征的表现,而不
是原因。C.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生活之中”错,主要因素是没有形成庞大而稳定的中
等收入群体。D.“发展中国家”错,应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立足于公共福利刚性特征,重点剖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面临的困境。
B.文章提出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易入公共福利陷阱的观点,并阐述了其原因。
C.文章谈到中等收入群体基本特征,是为了论证收入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
D.作者提出“公共福利陷阱”问题,为后文提出加强公共福利预期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解析:C [“是为了论证收入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错,应是为了推出“庞
大而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稳定器”的结论。]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不会出现公共福利陷阱。
B.如果政府加强了公共福利的预期管理,就不会轻易陷入“两难”境地,导致垮台。
C.只有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缩小收入差距,才能规避公共福利陷阱。
D.公共福利陷阱的存在启示我们:应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社会稳定性。
解析:A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不会出现公共福利陷阱”错,根据原文,所有国家
都可能落入公共福利陷阱。]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当下的社会秩
序和规则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加了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
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在物理空间的维度里,人们在血缘的身份确证、地缘的时空限制和业缘的群体认同等因
素的制约下,进行着有限的交往。然而,虚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交
往主体以符号化的形式开展着全新的网际交往。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构成了虚拟主体
的符号化表达,使得虚拟环境中的交往主体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生理、地域和身份的束缚,增
强了交往的自主性,丰富了交往的形式。但是,新型交互模式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的
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与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
属的削弱相伴而生,虚拟生存虽然改变了现代人的技术体验和空间体验形式,但也滋生着现
代生存的深层焦虑。虚拟主体是一个符号,进行着自觉选择下的行为体验,然而,这一符号
又随时变成一副面具,遮掩了行为主体的“本我”,进而导致了人的多重人格。现实生活世界
与网络虚拟世界的不同境遇和生活规范将造成“本我”与虚拟主体“网我”的分离甚至对立。
自我存在方式的分裂,带来的不仅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更遮蔽了“本我”的真实性,严重影
响人的全面发展。
科技巨大的革命力,在为人类创造超越现实、实现自我、追求解放的条件和手段的同时,
也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框架,使人类反被置于技术的框架之中,正如马克思当年指出的:“我
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
物质力量。”现代技术的无节制扩张,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形成了巨大的科技旋涡,让越来
越多的人不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事实上,原始的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
但现代技术的崛起,魔幻般地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导致人与自然、技术与人文
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这种片面性的急剧扩张所形成的科技漩涡,无情地将人类抛入一个机
械力高度发达但生存危机丛生的世界之中,技术逻辑约定着人的生存逻辑,从而使人文价值
和人的生命意义走向了失落。
在网络信息空间里,人们在面临多元文化变相辉映、多元价值交相激荡、多元信仰变相
碰撞的文化样态的同时,还受制于技术理性的支配,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假设技术理性被不断泛化成主导其他理性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被认定为这个时代人的最
根本的,也是唯一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那么,根植于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生活便彻底地
失去了价值根基。这样,科技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人文文化。随着虚拟时代的到来,
人文理性和技术理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系列矛盾加剧了科技文化与人文诉求的断裂,彰显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褪去了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怀,这种人文失
落必然滋生着文化的嬗变。
(摘编自王丽鸽、李炳毅《试论网络社会下人的虚拟
生存与全面发展》)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与高新技术冲击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加深人类
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有关。
B.与物理空间不同,在虚拟空间里的网际交往中,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
缘的群体将不复存在。
C.原始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而现代技术在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
也产生了负面作用。
D.人在网络信息空间里,除了面临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等文化样态,也受到技术理性的
支配,使人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
解析:B [“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缘的群体将不复存在”错,虚拟空间
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但不意味着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缘的
群体将不复存在。]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空间扩大、科技旋涡和文化嬗变三个结果阐述了网络时代人的发展的困境。
B.文章除了阐述网络社会带来的现实症结外,也提到了其带来的好处,有辩证意味。
C.文章第三段引用马克思的有关言论,论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作用。
D.与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虚拟空间对人生存的影响。
解析:A [“空间扩大”不是结果,而是原因,其导致的结果是人格裂变。]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导致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
滋生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
B.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主体“网我”比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本我”更真实,两
者可能产生分离甚至对立。
C.现代技术的巨大张力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按技术逻辑约定生存逻辑,使人文价值和人的
生命意义走向了失落。
D.技术理性如果成为主导其他理性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 会制约人文文化的发展,甚至会使人类失去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怀。
解析:D [A 项强加因果关系。“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与“人的自主性
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有一定的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B 项“人在网络世界中
的虚拟主体‘网我’比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本我’更真实”于文无据。C 项“自觉主动
地按技术逻辑约定生存逻辑”错,人在技术张力下不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9 分)
从古到今,人类永远面临着三大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自
身的肉体与心灵之间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生存”问题。千百年来,无
数学者都对人为何为人、人如何成人做了孜孜不倦的探索,然而始终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进入现代文明后,虽物质条件不断充裕,但“天人关系”“人己关系”“身心关系”这三个
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日益凸显。人类今日存在一种普遍的生存焦虑。
其实,一部篇幅短小的《论语》足够我们受用终身。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
荡不安,孔子却携门人周游各国,积极宣讲宏大的政治理想,即使遭冷遇、唾弃、断粮也不
放弃。整部《论语》中,我们没有听到孔子的抱怨,看到的是一个“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孔子,一个“乐山乐水”的孔子,一个“求仁而得仁”的孔子,一个在乱世之中从容不迫周
游的孔子,由此可见,孔子的心胸、智慧堪比“日月”。《论语》对于我们今天寻找心灵栖息
地会有醍醐灌顶的作用。
人终其一生,最主要的是保全自己并使自己生活得更好,而个体的生存是这一切的基点。
这里的“生存”指个体保全性命,活在世上。然而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是不容易的,稍有差
错便含恨归天,所以孔子的通权达变,很多时侯是出于维护生命的需要。从《论语》可以看
出孔子对来之不易的生命的倍加呵护。但是,如果不理解孔子个体生存的两个层次,那么看
孔子的言论就会觉得有诸多矛盾之处,例如,强调明哲保身,却始终周游列国;重视祭祀,
却不肯厚葬颜回。事实上,在孔子那里,义重于利,内在的精神世界贵于外在的肉体存在,“君
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精神上的价值取向。
孔子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不断的生命体验中,一层层往上走,精神世界变得丰盈、
充实。孔子的心灵世界既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圣贤气象,又有“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的君子风范,而贯穿其中的则是一个“志”字。“志于仁”是孔子一生的
精神支柱。
孔子首先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其次强调“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应立大志,担负天下责任,不能执着于名利。君子“谋道不
谋食”“忧道不忧贫”。最后,孔子认为立志要有恒,“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要有行,
要在生命实践中不断体验它,充实它,即“博学而笃志”。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保全生命已经不是现代人的头等大事,建立精神家园反而迫在眉睫。
一个没有精神追求的人,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制约,“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而正
确的志向是人的主心骨,志为“人心之主”,“惟志有不立,则此心便为富贵、功利、声色所
染诱”。
(摘编自《骆卡娜〈论语〉中孔子的生存智慧》)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人类所面临的“生存”问题无论古今,都涉及如何处理人与外部世界以及人与内心世
界的关系。
B.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不断充裕,我们反而更应该树立远大志向担负天下责任抛却个人
私利。
C.孔子所处时代动荡不安,因此很多时候他懂得通权达变,懂得保全并且呵护生命才是
头等大事。
D.现代生活中的不少人因被富贵、功利、声色所染诱,以致精神家园一片荒芜,迫切需
要加以重建。
解析:A [ B 项,“抛却个人私利”错误,从文中来看,只能说是“不能执着于名利”。
C 项,“懂得保全并且呵护生命才是头等大事”分析有误,原文中说“在孔子那里,义重于利,
内在的精神世界贵于外在的肉体存在”,由此可知,在孔子看来,生命固然重要,但精神追求
才是头等大事。D 项,因果关系倒置,依据最后一段可知,应是精神家园荒芜的人才容易“为
富贵、功利、声色所染诱”。]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思路清晰,先指出人类面临的问题,再指出该问题至今未解决,接着详尽阐述了
解决办法。
B.文章分析全面,以孔子个体生存的两个层次指出人的“生存”有保全生命和精神追求
两种内涵。
C.文章引证丰富,说服力强,如第五段大量引用《论语》中的原句是为了论证“立志”
的重要性。
D.文章末段总结,点明观点:人只有确立正确的志向,追求精神富足,才能摆脱外在诱惑。
解析:C [“大量引用《论语》中的原句是为了论证‘立志’的重要性”错,梳理第五
段内容可以发现,这一段引用《论语》原句除了论证“立志”的重要性,还论证了如何立大
志。]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现代文明也未能解决千百年来“生存”问题的困惑,因此,人类仍感到一种普遍的生
存焦虑。
B.今人如果懂得了孔子个体生存有肉体与精神两个层次的观点,就不难理解他言论的诸
多冲突之处。
C.孔子所拥有的丰盈充实的精神世界由一个“志”字贯穿,其中既有圣贤气象,又有君
子风范。
D.深入研读能够让人受用终身的《论语》,汲取丰富的智慧,足以使我们的心灵世界变
得丰富。
解析:D [“足以使我们的心灵世界变得丰富”错。依据原文“孔子在不断的生命体验中,
一层层往上走,精神世界变得丰盈、充实”可知,除了学习经典,还需要像孔子一样通过不
断的实践、不断的生命体验才能让“心灵世界变得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