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练习专题三第10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练习专题三第10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Word版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三 第 10 讲 1.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 ΔH]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 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 B.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H2、CO2 C.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 ΔH D.图示过程中的 H2O 均参与了反应过程 解析:D [A.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过程Ⅰ中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为吸热过程, 故 A 错误;B.过程Ⅲ中 CO、氢氧原子团和氢原子形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氢气,H2 中的化学 键为非极性键,故 B 错误;C.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 ΔH,故 C 错误;D.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 过程Ⅰ中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过程Ⅱ也是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的过程,过程Ⅲ中形成 了水分子,因此 H2O 均参与了反应过程,故 D 正确。] 2.N2O 和 CO 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 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 N2O(g)+ CO(g)CO2(g)+N2(g) 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图甲)及能量变化过程(图乙)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ΔH1=ΔH+ΔH2 B.由图乙可知:ΔH=-226 kJ·mol-1 C.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 Pt2O+和 Pt2O+2 D.由图乙可知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B [①N2O(g)+Pt2O+(s)===Pt2O+2 (s)+N2(g) ΔH1,②Pt2O+2 (s)+CO(g)===Pt2O+(s) +CO2(g) ΔH2,结合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得到 Na2O(g)+CO(g)===CO2(g)+N2(g) ΔH=ΔH1+ΔH2,A 错误;由图乙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焓 变 ΔH=134 kJ·mol-1-360 kJ·mol-1=-226 kJ·mol-1,B 正确;反应过程中 Pt2O+和 Pt2O +2 参 与反应后又生成,不需要补充,C 错误;正反应的活化能(E1=134 kJ·mol -1)小于逆反应的活 化能(E2=360 kJ·mol-1),D 错误。] 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若 S(单斜,s)===S(斜方,s) ΔH=-0.33 kJ·mol-1,则单斜硫比斜方硫稳定 B.若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 687.2 kJ·mol-1,则 C2H2(g)的燃烧热 ΔH=-1 343.6 kJ·mol-1 C.已知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 NaOH(s)与稀盐酸完全中 和生成 1 mol H2O(l)时,放出 57.3 kJ 的热量 D.已知 2H2S(g)+O2(g)===2S(g)+2H2O(l) ΔH1; 2H2S(g)+3O2(g)===2SO2(g)+2H2O(l) ΔH2,则 ΔH1<ΔH2 解析:B [单斜硫转化为斜方硫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等质量的斜方硫能量比单斜硫 的低,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A 项错误;燃烧热为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 放出的热量,B 项正确;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C 项错误;物质完全燃烧时放热更多,而比 较 ΔH1 和 ΔH2 时要带上正负号比较,D 项错误。] 4.利用图(a)和(b)中的信息,按图(c)装置(连通的 A、B 瓶中已充有 NO2 气体)进行实验。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2H2O2(l)2H2O(l)+O2(g) ΔH>0 B.N2O4(g)2NO2(g) ΔH>0 C.烧瓶 A 中气体颜色比烧瓶 B 中的深 D.2 mol NO2(g)的总能量低于 1 mol N2O4(g)的总能量 解析:B [由图(a)可知,H2O2 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 ΔH<0,A 项错误;由图(b)知, NO2 生成 N2O4 时放出热量。则 N2O4 分解时吸收热量,B 项正确;对于图(c),因为 NO2 呈红 棕色,B 对应烧杯中水的温度较高,促进平衡 2NO2(g)N2O4(g) ΔH<0 向左移动,故烧瓶 B 中气体颜色加深,C 项错误。根据图(b)知,2 mol NO2(g)的总能量高于 1 mol N2O4(g)的总能 量,D 项错误。] 5.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②CH4(g)+2O2(g)===CO2(g)+2H2O(g) ΔH2 ③S(s)+O2(g)===SO2(g) ΔH3 ④S(g)+O2(g)===SO2(g) ΔH4 ⑤4Al(s)+3O2(g)===2Al2O3(s) ΔH5 ⑥4Fe(s)+3O2(g)===2Fe2O3(s) ΔH6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ΔH1<ΔH2      B.ΔH3>ΔH4 C.ΔH5<ΔH6 D.ΔH5>ΔH6 解析:D [能量:H2O(l)<H2O(g),燃烧为放热反应,生成 H2O(l)时放热较多,故 ΔH1< ΔH2,A 项正确;能量;S(s)<S(g),燃烧为放热反应,S(g)燃烧放出热量较多,故 ΔH3>ΔH4, B 项正确;⑤-⑥可得铝与 Fe2O3 的铝热反应方程式,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即 ΔH5-ΔH6< 0,故 ΔH5<ΔH6,C 项正确,D 项错误。] 6.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 0.1 mol N2,转移电子数为 0.5 mol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 CO、CxHy、NOx 三种成分的净化 解析:D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NOx 被氧气氧化得到硝酸盐,硝酸盐还原产生氮气,A 项 错误;催化剂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B 项错误;还原过程中氮 元素从+5 价降为 0 价,生成 0.1 mol N2,转移电子数为 1.0 mol,C 项错误;三效催化剂能有 效实现汽车尾气中 CO、CxHy、NOx 三种成分的净化,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再排放,D 项正 确。] 7.碳循环(如图)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 B.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D.石油的年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解析:D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A 项正确;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B 项正确;化石燃料大量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烃类,均能产生 温室效应,C 项正确;乙烯的年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D 项错误。] 8.根据 Ca(OH)2/CaO 体系的能量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5>0 B.ΔH1+ΔH2=0 C.ΔH3=ΔH4+ΔH5 D.ΔH1+ΔH2+ΔH3+ΔH4+ΔH5=0 解析:D [水由 510 ℃的气态变为 25 ℃的液态放热,ΔH5<0,A 项错误;由图可知,有 关 ΔH1 与 ΔH2 的反应进行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温度不同,ΔH1+ΔH2≠0,B 项错误;由图 可知,ΔH3>0,ΔH4<0,ΔH5<0,所以 ΔH3≠ΔH4+ΔH5,C 项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ΔH1 +ΔH2+ΔH3+ΔH4+ΔH5=0,D 项正确。] 9.CO、H2、C2H5OH 三种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O(g)+1 2O2(g)===CO2(g) ΔH1=a kJ·mol-1; ②H2(g)+1 2O2(g)===H2O(g) ΔH2=b kJ·mol-1; ③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3=c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0 B.2H2O(l)===2H2(g)+O2(g) ΔH=-2b kJ·mol-1 C.CO2 与 H2 合成 C2H5OH 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D.2CO(g)+4H2(g)===H2O(g)+C2H5OH(l) ΔH=(2a+4b-c) kJ·mol-1 解析:D [燃烧为放热反应,ΔH1<0,A 项错误;反应②中水的状态为气态,B 项错误;原子利用率为 100%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到目标产物中,C 项错误;根据盖斯定律①×2+ ②×4-③得:2CO(g)+4H 2(g)===H2O(g)+C2H5OH(l) ΔH=(2a+4b-c) kJ·mol -1,D 项正 确。] 10.2SO2(g)+O2(g)2SO3(g) ΔH=-198 kJ·mol-1,V2O5 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 V2O5 +SO2―→2VO2+SO3(快);4VO2+O2―→2V2O5(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 V2O5 的质量 B.VO2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 198 kJ·mol-1 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 ΔH 增大 解析:C [V2O5 是固体,该反应速率取决于第二步反应,A 项错误;V2O5 为催化剂,B 项错误;反应热等于正反应的活化能减去逆反应的活化能,故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 198 kJ·mol -1,C 项正确;温度不影响反应热,D 项错误。] 11.(2019·河北衡水期中)已知:①CO(g)+H 2O(g)===CO2(g)+H2(g) ΔH1;②CH4(g)+ H2O(g)===CO(g)+3H2(g) ΔH2。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 CO 的燃烧热为 ΔH3,则 H2 的燃烧热为 ΔH3-ΔH1 B.反应 CH4(g)+CO2(g)===2CO(g)+2H2(g)的 ΔH=ΔH2-ΔH1 C.若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 ΔH2<0 D.若等物质的量的 CO 和 H2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前者放热更多,则 ΔH1>0 解析:B [若 CO 的燃烧热为 ΔH3,则③CO(g)+1 2O2(g)===CO2(g) ΔH3,根据盖斯定律, ③-①得 H2(g)+1 2O2(g)===H2O(g) ΔH4=ΔH3-ΔH1,但生成的水不是液态,故 H2 的燃烧热 不是 ΔH3-ΔH1,A 错误;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得 CH4(g)+CO2(g)===2CO(g)+2H2(g) ΔH =ΔH2-ΔH1,B 正确;若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2 >0,C 错误;若等物质的量的 CO 和 H2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前者放热更多,则 ΔH3< ΔH4,ΔH1=ΔH3-ΔH4<0,D 错误。] 12.已知:4NH3(g)+5O2(g)===4NO(g)+6H2O(l) ΔH=-x kJ·mol -1。蒸发 1 mol H2O(l)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44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NH3(g) O2(g) NO(g) H2O(g) 1 mol 分子中的 化学键断裂时需 要吸收的能量 a kJ b kJ z kJ d kJ 则表中 z(用 x、a、b、d 表示)的大小为(  )A.x+4a+5b-6d-264 4 B.x+12a+5b-12d-44 4 C.x+4a-6d-44 4 D.x+12a+5b-12d-264 4 解析:A [由题给条件可得 6H2O(l)===6H2O(g) ΔH=+26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 将此式与题干中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得 4NH3(g)+5O2(g)===4NO(g)+6H2O(g) ΔH=-(x-264) kJ·mol - 1 , 依 据 键 能 与 反 应 热 的 关 系 可 得 4a + 5b - (4z + 6d) = - (x - 264) , 解 得 z = x+4a+5b-6d-264 4 ,A 项正确。] 13.氨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压强为 30 MPa 时,合成氨时平衡混合气体中 NH3 的 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200 300 400 500 600 氨的体积分数/% 89.9 71.0 47.0 26.4 13.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说明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 1 mol N2(g)和 3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 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2.2 kJ,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加入催化剂,ΔH=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已知分别破坏 1 mol N≡N 键、1 mol H—H 键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946 kJ、436 kJ,则 破坏 1 mol N—H 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kJ。 (5)N2H4 可视为 NH3 分子中的 H 被—NH2 取代的产物。发射卫星时以 N2H4(g)为燃料、NO2 为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 N2 和 H2O(g)。已知:N2(g)+2O2(g)===2NO2(g) ΔH1=+67.7 kJ·mol-1 N2H4(g)+O2(g)===N2(g)+2H2O(g) ΔH2=-534 kJ·mol-1 则 1 mol N2H4 与 NO2 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N2(g)和 3 mol H2(g)不能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NH3(g),故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92.2 kJ。 (4)设破坏 1 mol N—H 键需吸收的能量为 x kJ,则 946+436×3-6x=-92.2,x≈391。 (5)N2H4 和 N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H4(g)+NO2(g)===3 2N2(g)+2H2O(g),依据盖斯定律 可得此反应的 ΔH=ΔH2-1 2ΔH1=-567.85 kJ·mol-1。 答案:(1)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氨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减小,故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N2(g)+3H2(g)2NH3(g) ΔH=-92.2 kJ·mol-1 (3)小于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不变 (4)391 (5)N2H4(g)+NO2(g)===3 2N2(g)+2H2O(g) ΔH=-567.85 kJ·mol-1 14.根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写出下列变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1)用 H2 或 CO 催化还原 NO 可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①2NO(g)===N2(g)+O2(g) ΔH=-180.5 kJ·mol-1 ②2H2O(l)===2H2(g)+O2(g) ΔH=+571.6 kJ·mol-1 则用 H2 催化还原 NO 消除污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 H2 与 CO2 以 4∶1 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制得 CH4。已知: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②H2(g)+1 2O2(g)===H2O(l)ΔH=-285.8 kJ·mol-1 则 CO2(g)与 H2(g)反应生成 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①2C(s)+O2(g)===2CO(g) ΔH=-Q1 kJ·mol-1 ②C(s)+O2(g)===CO2(g) ΔH=-Q2 kJ·mol-1 ③S(s)+O2(g)===SO2(g) ΔH=-Q3 kJ·mol-1 工业上常用 CO 将 SO2 还原为单质硫,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即得 2H2(g)+2NO(g)===N2(g)+2H2O(l) ΔH=-752.1 kJ·mol-1。 (2)利用盖斯定律,由 4×②-①得 CO 2(g)+4H 2(g)===CH4(g)+2H 2O(l) ΔH=-252.9 kJ·mol-1。 (3)SO2 与 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g)+2CO(g)===S(s)+2CO2(g),运用盖斯定律,由 2×②-③-①即得该反应的 ΔH=(Q1-2Q2+Q3) kJ·mol-1。 答案:(1)2H2(g)+2NO(g)===N2(g)+2H2O(l) ΔH=-752.1 kJ·mol-1 (2)CO2(g)+4H2(g)===CH4(g)+2H2O(l) ΔH=-252.9 kJ·mol-1 (3)SO2(g)+2CO(g)===S(s)+2CO2(g) ΔH=(Q1-2Q2+Q3) kJ·mol-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