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 9 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年多来,面对美方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人民根
本利益。当前,舆论战已成为贸易战的一部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尤为重要。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性。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文
化基因与精神血脉。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之奋斗史,书写了中华民族奋
进途中的艰辛与血泪。可以说,中华民族奋进的历史进程,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形成,积
聚与升华的历史进程。历经岁月洗礼,爱国主义精神深深镌刻在华夏文明的血脉中,铸刻在
每位华夏儿女的心灵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强的传承力与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描述在抗击侵略中的中
国人民:“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进发出来。全体中华
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
量。”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家遭受危机时能够引领思想、集聚力量,凝聚人心,具有极强的感
染力与号召力。我们面对美国霸凌主义不会屈服与退缩,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
一如既往地发挥出强大而深远的传承力与感染力。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坚韧性,顽强性与理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曾面临无数风险与考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中华民族在多灾多难中磨炼而出的斗争之坚韧、
拼搏之顽强与奋争之理性,是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华民族在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更不是美国一些政客所谓美国施舍的,而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用坚韧不拔的意志、
顽强拼搏的汗水与出类拔萃的智慧干出来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美方发起贸易
战不会阻断中国发展之路,任何恫吓和威胁伎俩只会激发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勇气、砥砺奋
进的士气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硬气。
中国人民在中美贸易战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并不是民粹主义,而是一种天然质朴的情感。
面对美方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素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人民在言论和行动上同国家的立场和行动高度一致,这是再朴素自然不过的情感,再正常不过的态度,再合理不过的行
为。给这样淳朴的爱国主义插上民粹主义的标签,显然是错误的。
中国人民在中美贸易战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理性开放、
成熟求是的心态。在美方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的情况下,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坚定支持捍
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维护民族尊严之
表现。同时;面对美方打压,中国政府和人民特别强调要“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并没有
出现情绪化、排外性的行为。将这种理性成熟的爱国主义视为民族主义,显然是混淆是非的
奇谈怪论。
毫无疑问,面对汹涌而来的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我们更需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
反对情绪宣泄式的非理智“爱国”行为,防止各种形式的民粹主义行为和极端民族主义行为,
维护中国的道义形象,彰显中国的坚韧力量,传播中国的积极主张,努力赢得国际社会对反
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贸易霸凌主义的支持。
中美经贸摩擦不仅是贸易之战,更是一场持久的综合角力。我们需认清贸易战的实质,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引领,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定力、自力更生的能力与爱国奋斗的动力,做
好全方位应战。
(摘编自张彦《岂能把爱国情怀视为民粹主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美贸易摩擦已升级为舆论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
B. 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极强的传承力、感染力,以及坚韧性,顽强性和理性。
C. 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之奋斗史中不断形成,积聚与升华而成的。
D. 面对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中国政府和人民最重要的是“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不仅说明了爱国主义“是什么”,也回答了“怎么做”的问题。
B. 文章主体部分破立结合,重点阐释了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并批驳了两种错误观点。
C. 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述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厚历史性及其现实意义。
D. 文章最后强调要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认清中美贸易战实质,准备全方位应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从来就是支撑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夺取胜
利的精神脊梁。
B. 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是靠侥幸的机遇、他人的施舍,而是靠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下的奋斗。
C. 美方发起贸易战,进行恫吓威胁,不会给中国发展带来困难和影响,只会更加激发中国人
民的勇气、士气与硬气。
D. 不能把质朴,理性的爱国主义视为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同时应防止各种形式的民粹
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行为。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
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
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 项,“中美贸易摩擦已升级为舆论战”错误,原文是“面对美方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中
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当前,舆论战已成为贸易战的一部分” 可见
不断升级的是“经贸摩擦”,舆论战成为了贸易战的一部分;
C 项,“是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之奋斗史中不断形成”一句中“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之奋斗史”
偷换概念,原文是“中华民族奋进的历史进程,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形成,积聚与升华的
历史进程”,可见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于“中华民族奋进的历史进程”;
D 项“最重要的”于文无据,原文是“面对美方打压,中国政府和人民特别强调要‘集中力量
做好自己的事’”,是“特别强调”,并未说“最重要”。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
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
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本题 C 项,“是为了论述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厚历史性及其现实意义”张冠李戴。原文是“爱
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强的传承力与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描述在抗击侵略中的中国人
民……”,可见,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主要是为了论述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强的
传承力、感染力,并揭示其现实意义。
故选 C。【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
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本题 C 项,“不会给中国发展带来困难和影响”不合事实,原文的表述是“不会阻断中国发
展之路”。
故选 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
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
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
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
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
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一个非遗项目是
否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主要从以下六点加以判断: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
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具
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及再创造权利
是否得到尊重;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剪纸技艺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
不是因为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
感表达,成为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
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
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
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摘自项兆伦《用大历史观看非遗》)
材料二:
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统计情况
图 1:少数民族非遗类型
图 2:少数民族非遗分布情况
(改编自肖远平、王伟杰《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及传承人统计分析》)
材料三:
非遗保护传承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自下而上”的。我国 1372 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大
多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
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非遗虽然被称为“遗产”,但又
不像别的已经“固化”的遗产,它是仍然存活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的传统,也许已经老迈,却
不是朽木;也许已见式微,却从未消亡。非遗保护传承的另一条线索是“自上而下”的。随
着对非遗的重视,国家的政策、财政的资金为非遗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
支持。
除了政府的引导,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我国的春节、泼水节,以及西方的圣诞
节之所以风行,就在于产业的力量,让商家广泛参与。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的形象符号,圣诞
歌和圣诞礼物的仪式营造,都成为商家“圣诞大餐”的内容,既调动起人们参与的兴趣,也
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在互联网时代,非遗也要与时俱进,用好网路传播工具,让“传播”与“传承”产生“化
学反应”,形成活态存在的生命力。首先,互联网可以为民间工艺提供广泛的销售平台。互联
网的链接功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销售平台的建立——使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实现无
时空障碍的沟通。其次,民间工艺线上推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线下体验机会。再次,随着
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态也随之发生改变,个性化消费需求显著提高。互联网时代,
商家可以利用消费数据的积累分析出商品的市场反响情况,对不同的消费者有的放矢,实现
更精准的营销策略。
(摘自杨文博《民间工艺如何与互联网结合》张玉玲《活态传承需全民参与》)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遗项目的有效保护,有具体而明确的评判标准,其中包括实践活动,基本实践方式、传
承人群等方面。
B. 保护非遗必须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融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顺应时
代不断创新题材。
C. 材料二图 1 显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中,国家级非遗的项目类别呈现形式多样、数量
不一的特点。
D. 互联网时代,做好非遗保护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非遗项目本身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好网
络传播工具。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厘清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有利于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非遗项目保护中
的角色定位。
B. 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与这些地区少数民族集中居住有着密切
的关系。
C. 非遗保护传承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线索,二者平行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D. 有些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性的节日,完全得益于产业的力量,最终达成双赢的良好
效果。
6. 互联网时代,政府应当如何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D
6. (1)理念层面: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全面均衡地发现并保护非遗项目;
(2)政策、资金层面:从政策制定层面重视非遗保护,为非遗项目保护、传播、传承提供政
策和财政资金方面的保障和支持;(3)网络支持层面:以政府的力量,为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便利的传播工具,打造便捷的线上网络平台,以政策营造有利于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的线
下消费环境。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本题 B 项,“必须秉承”错,原文“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
剪纸技艺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深深融
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成为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部分”,可见不是“必
须秉承”,而是“重要理念”。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
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本题 D 项“完全得益于产业的力量”错,原文“我国的春节、泼水节,以及西方的圣诞节之
所以风行,就在于产业的力量”,可见产业的力量是节日得以风行的原因,但是“完全得益于”
夸大其词。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审清题干要求,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题目是互联网时代,政府应当如何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请结
合材料简要概括。理念层面,结合“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可概
括为“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全面均衡地发现并保护非遗项目”;政策、资金层面,
结合“随着对非遗的重视,国家的政策、财政的资金为非遗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了强大
的保障和支持”可概括为“从政策制定层面重视非遗保护,为非遗项目保护、传播、传承提
供政策和财政资金方面的保障和支持”;网络支持层面,结合“用好网路传播工具,让‘传播’
与‘传承’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活态存在的生命力”“互联网可以为民间工艺提供广泛的
销售平台”“民间工艺线上推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线下体验机会”可概括为“以政府的力量,为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便利的传播工具,打造便捷的线上网络平台,以政策营造有利于
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的线下消费环境”。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
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
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
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家(节选)
巴金
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然而祖父服
了药,病反而加重起来。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在哭,在
争闹,在争斗。
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出来,
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个无知识的
妇人居然成了一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最初是几个道士在大厅上作法念咒。到了夜深人静时,便由陈姨太一个人在天井里拜菩
萨。“见鬼!”觉慧骂着。“你只配干这些事!”
然而另一个花样来了,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三人过于严肃以至成了
滑稽的样子。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见鬼!”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
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
在觉慧想着“你们的手段不过如此”的时候,新的花样又来了。这一次不是“见鬼”,却
是“捉鬼”。傍晚,每个房间的门都紧闭着,霎时间全公馆变成一个静寂的世界,显得很凄惨。
不知从什么地方请来了一个尖脸的巫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叫和姿
势,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起来。满屋是浓黑的烟,爆发的火光和松香的气味,地
板也烧焦了两处。
然而花样又来了,据说这公馆里到处都布满着鬼。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
个人敢出来反对。觉慧虽然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晚上举行大扫除,要捉尽每个房间里的鬼,说是这样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剧又在预
定的时间开演了。
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
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他想他不能屈服,
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
不久那巫师走到了觉慧的房门口敲门。觉慧在里面大声叫着:“我不开。我这里没有
鬼!”
忽然有人在外面猛烈地插着门。他的愤怒被激动起来了:“你们究竟要做什么!”
“慧侄,快开门”,是三叔克明的声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着祖父病好,难道
你一个人就不愿意?”
“我不开!”他烦躁地在房里躺着,觉得头脑快要爆裂了。
“三少爷,你不顾到你爷爷的病吗?你这样不孝顺!”
觉慧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尖锐女音,这是他平日讨厌听的,这时却挟着一种不可抗拒的
力量向他打来。他的愤怒因此增加了。
“三弟,快开门,我有话和你说,”这是觉新的声音。
觉慧痛苦地想着:“你也这样说!自己做了懦夫还不够!”他觉得他的心也快要炸裂了。
“好,我给你们开罢。”这样自语着,门一开,立刻现出了一些带怒的,涨红的脸,责备的
话语要从这脸上爬出来,像蛇要爬出洞那样。愤怒占有着他,热情鼓舞着他。他完全忘却这
些人是他的长辈。他愤怒地轻视地问道:“你们究竟要做什么?”他憎恨的眼光强烈地在众人
的脸上扫。
众人呆着了。克明、觉新这些人无论如何是没有脸说出“捉鬼”两个字来,他们知道自
己究竟还有一点知识,而且他们根本上就不相信捉鬼的办法。
“给你爷爷捉鬼。”陈姨太究竟勇敢多了,她挺身出来说。
“捉鬼?你倒见鬼!”觉慧把这句话向她的脸上吐去。“你们不是要捉鬼,你们是把祖
父活活地闹死!”
“你——”克明的脸气得变成了青色。
“三弟。”觉新要来阻止觉慧。
“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害羞吗?”觉慧把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你也算读了十几年
书,料不到你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呸,你们会孝顺祖父,笑话!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
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就打他的嘴巴!”
平时这样的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这时反而因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
了。他站在门口,身子立得非常坚定,面貌异常严肃,眼光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
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觉新又是气,又是悔,眼泪流在脸
上也不去揩拭。陈姨太平日总是仗着别人的威势,看见克明一走,便好像失了靠山似的,连
一句话也不敢说了,敷衍般地骂了觉慧几句,就带着满面羞容扭着身子走开了。
陈姨太一走,其余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虽然娘姨中间有人暗暗发了不满意觉慧的议论,
然而这一次觉慧是大获全胜了,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反复说“一个花样又来了”,凸显出荒诞的迷信闹剧逐层加深,最终将情节推至“捉鬼”
的高潮,同时又表现出觉慧强烈的讽刺和愤怒之情。
B.克明教训觉慧“你要明白事理”,将“迷信”和“事理”画上等号,深刻地揭示出克明笃信
封建迷信的糊涂、麻木,可笑,富于讽刺意味。
C. 面对理直气壮的觉慧,陈姨太无力反驳,“敷衍般地”“满面羞容”写出她极力维护长辈
尊严的困窘,“扭着身子”传神地刻画出“姨太太”的特点。
D. 觉慧怒斥觉新是本文最深刻的矛盾冲突,同样接受过新思潮的影响,觉新却怯于反抗,在
守旧的长辈与激进的弟弟之间的夹缝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8. 本文结尾为什么说觉慧的胜利是一次“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的“大获全胜”?请结合原
文简要分析。
9. 巴金在《初版代序》中说:“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出这部封
建大家庭的历史。”请结合本文中三代人的表现,分析小说中“家”崩溃的必然性。
【答案】7. B 8. ①“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是因为觉慧在家庭中地位辈分低,对于“捉
鬼”的抗议本来没有人听他的话:②“大获全胜”是因为觉慧凭借勇气和坚定的立场,最终
结束了这场闹剧,没有让他们在自己的屋里捉鬼。③更通过痛骂揭穿了陈姨太、克明虚伪的“孝
顺”和觉新的糊涂情弱,使他们在自己的勇气与理智面前感到愧悔。
9. ①第一代人高老太爷奄奄一息,“家”被一个愚昧无知的陈姨太支配摆布,暗示了“家”
必定走向衰亡;②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代表的第二代,打牌、喝酒,顺从于封建迷信,
过着放荡、腐朽的生活,注定无法阻止“家”的崩溃。③以觉慧为代表的第三代,思想进步,敢于挑战封建迷信和宗族秩序,揭露传统礼教的虚伪,终将冲破“家”的牢笼,终结封建大
家庭制度。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本题 B 项,“深刻地揭示出克明笃信封建迷信的糊涂、麻木,可笑”理解错误,结合“克明、
觉新这些人无论如何是没有脸说出“捉鬼”两个字来,他们知道自己究竟还有一点知识,而
且他们根本上就不相信捉鬼的办法”“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
可见克明并是不相信什么“捉鬼”,并不“笃信封建迷信”,并且他“羞愧”“痛悔”,可见他
并非“糊涂、麻木”。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需要理解的句子在文本中
所在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扩展内容,有助于理解把握。解释具体语境中的词义,目的就在于
强调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回到文本本身,应重视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考生在理解文本文意的
基础上,应多体味文本语言,并在具体实在的文本中去与作者对话、交流。做好该题主要是
根据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内容推断出其含义。题目是本文结尾为什么说觉慧的胜利是一次
“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的“大获全胜”?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首先理解“出乎他自己意
料之外”,结合“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觉慧虽然有这勇气,
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
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可见是因为觉慧在家庭中地位辈分低,
对于“捉鬼”的抗议本来没有人听他的话;再理解“大获全胜”的含义,结合“平时这样的
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这时反而因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了”“克明第一
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觉新又是气,又是悔,眼泪流在脸上也不去揩拭。
陈姨太平日总是仗着别人的威势,看见克明一走,便好像失了靠山似的,连一句话也不敢说
了,敷衍般地骂了觉慧几句,就带着满面羞容扭着身子走开了”,可见“大获全胜”是因为觉
慧凭借勇气和坚定的立场,最终结束了这场闹剧,没有让他们在自己的屋里捉鬼;更通过痛
骂揭穿了陈姨太、克明虚伪的“孝顺”和觉新的糊涂情弱,使他们在自己的勇气与理智面前感到愧悔。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及概括文章 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其实是一个“主旨题”。本
题实质是考查分析作品形象,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形象进行分析,弄清作
者是如何通过这些形象表现作品主题的。题目是请结合本文中三代人的表现,分析小说中“家”
崩溃的必然性。首先分析第一代人高老太爷,结合“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
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
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个无知识的妇人居然成了一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
界代替了人的世界”,可见高老太爷奄奄一息,“家”被一个愚昧无知的陈姨太支配摆布,暗
示了“家”必定走向衰亡;接着分析第二代人,结合“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
喝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慧侄,快开门’,
是三叔克明的声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着祖父病好,难道你一个人就不愿
意?’”,可见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代表的第二代,打牌、喝酒,顺从于封建迷信,过着
放荡、腐朽的生活,注定无法阻止“家”的崩溃;最后分析第三代人,结合“觉慧心里充满
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让这样的事在
他的眼前出现”“‘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害羞吗?’觉慧把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你也
算读了十几年书,料不到你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呸,你们会孝顺祖父,笑话!我昨晚
亲眼看见祖父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
就打他的嘴巴!’”,可见以觉慧为代表的第三代,思想进步,敢于挑战封建迷信和宗族秩序,
揭露传统礼教的虚伪,终将冲破“家”的牢笼,终结封建大家庭制度。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
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
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
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太祖第二子。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太祖特钟爱焉。起家为
太学博士、长城令。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群蛮怒,酉溪
的蛮王田头拟杀攸之使,攸之责赕千万,头拟输五百万,发气死。其弟娄侯墓立,头拟子田都
走入獠中。于是蛮部大乱,抄掠平民,至郡城下。嶷遣队主张莫儿率将吏击破之。命田都继
其父,蛮众乃安。时太祖辅政,嶷务在省约,停府州仪迎物。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
士庶坐执役者甚众。疑至镇,一日遣三千余人。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二千石
官长不得与人为市,诸曹吏听分番假。百姓甚悦。封豫章郡王,邑三千户。仆射王俭笺曰:“旧
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 自庾亮以来,荆楚
无复如此美政。古人期月有成,而公自日致治,岂不休哉!”二年春,虏寇司、豫二州,嶷
表遣南蛮司马崔慧景北讨,又分遣中兵参军萧惠朗援司州,屯西关。虏军济准攻寿春,分骑
当出随、邓,众以为忧。嶷曰:“虏入春夏,非动众时,令豫、司强守,遇其津要;彼见坚
严,自当溃散,必不敢越二镇而南也。”是时纂严,嶷以荆州接蛮,虑其生心,令镇内皆缓
服。既而虏竟不出樊、邓,于寿春败走。寻给班剑二十人。年四十九,薨。其日,上再视疾,
至薨,乃还宫。诏曰:“嶷明哲至亲,勋高业始,德懋王朝,道光区县,奄至薨逝,痛酷抽
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今便临哭。九命之礼,宜备其制。敛以衮冕之服,温明秘器,命
服一具,衣一袭,丧事一依汉东平王故事,大鸿胪持节护丧事,大官朝夕送奠。大司马、太
傅二府文武悉停过葬。”
《南齐书·列传·卷二十二》
10. 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稳/江汉来苏/八州慕义/
B.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稳/江汉来/苏八州慕义/
C.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
D.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汉武帝时五经每经设一博士,称为“五经博
士”。
B. 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的通称。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斗,故称。
C. 薨,死。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亮,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 衮冕,衮衣和冕,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在重大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嶷明于吏治,平定民族纷乱。田头拟引发蛮族大乱,萧嶷派张莫儿带兵将其击溃,后又
令田都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蛮民才平静下来。
的B. 萧嶷治政有方,赢得他人称赞。任豫章郡王时,王俭赞扬他刚到任十余天就让灾民得到了
休养生息,并赞这是荆楚地区少有的好政绩。
C. 萧嶷深谋远虑,准确判断形势。敌军大举进攻,大家对此忧虑。萧嶷分析只要坚守渡口要
道,敌人必然不敢进犯。最终敌人果然败退。
D. 萧嶷深受器重,皇上多次探询。发病当天皇上两次探望,直至萧嶷死才回宫。萧嶷的丧礼
规格很高,大臣早晚祭奠,文武官员停下公务送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
(2)古人期月有成,而公旬日致治,岂不休哉!
【答案】10. C 11. B 12. A
13. (1)当时沈攸之(向南方蛮族)勒索钱财,讨伐荆州地区 各蛮族部落,于是影响到五
溪,禁止五溪一带居民捕鱼、贩盐。
(2)古人有一个月见成效的,你在十来天里就治理好了,岂不是美事!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
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
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
上 的 对 称 , 省 略 、 对 偶 、 反 复 等 修 辞 ; 尤 其 要 关 注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意思是:故楚国之地萧条不振,连年多灾,饥民流离失所,实在是需要治理。你刚刚到
任,社会风气一变而为肃敬,江、汉地区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其他地区的百姓都表示向往。
其中“仍岁多故”中“多故”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排除 A 项;
“缉理”译为“治理”,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排除 B 项;
“甫尔”译为“刚刚到这里”,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项。
故选 C。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 B 项,“月俸百二十斗”错,应是“百二十斛”,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
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
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
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本题 A 项,“田头拟引发蛮族大乱”错,原文是“头拟输五百万,发气死。其弟娄侯墓立,
头拟子田都走入獠中。于是蛮部大乱,抄掠平民,至郡城下。嶷遣队主张莫儿率将吏击破之。
命田都继其父,蛮众乃安”,可见当时田头拟已死,娄侯篡位,头拟的儿子田都逃到僚中,由
此蛮族大乱。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责,要求、勒索;赕,钱财;伐,讨伐;及,影响到;鱼盐,名词
作动词,捕鱼、贩盐。(2)期月,一个月;有成,有成效;旬日,十天;致治,治理好;休,
美事。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
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
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豫章文献王萧嶷字宣俨,是太祖的第二个儿子。宽厚高雅,有成大器的胸襟.太祖非常
钟爱他。起初做太学博士、长城县令。当时沈攸之向南方蛮族勒索钱财,讨伐荆州地区的各
蛮族部落,于是影响到五溪,禁止鱼盐贩卖。这些部落大怒,酉溪蛮首领田头拟杀了沈攸之
的使者,攸之索要赎罪钱千万,头拟送钱五百万,受气而死。他弟弟娄侯篡位,头拟的儿子田都逃到僚中,由此蛮族大乱,劫掠百姓,直到郡城外。萧嶷派队主张莫儿带将士击溃他们。
田都在僚地内请求朝廷册封他为王,娄侯惶恐,也归降。萧嶷在郡狱中诛杀娄侯,命田都继
承他父亲的王位,蛮民才平静下来。那时太祖辅佐朝政,萧嶷决定一切开支从俭,停用府州
仪仗迎送物品.当初,沈攸之想聚集人马,让百姓互诉,士族和平民因罪被押被罚苦役的很
多。萧嶷到任,一天就放了三千余人。被囚的凡在五年刑期以下而不牵连政事的,都予释放。
因市税又多又重,就重新制定税收牌,把税还给百姓。禁止多项对商人的征税和苗籍。二千
石俸禄的官长不准直接买卖东西,安排众部曹官吏轮流值事。百姓很高兴。封为豫章郡王,
食邑三千户。仆射王俭写信给萧嶷说:“故楚国之地萧条不振,连年多灾,饥民流离失所,
实在是需要治理。你刚刚到任,社会风气一变而为肃敬,江、汉地区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
其他地区的百姓都表示向往,自从庾亮以来,荆楚就没有如此美政。古人有一个月见成效的,
你在十来天裹就治理好了,岂不是美事!”二年春天,北虏侵犯司、豫二州,萧嶷上表派南蛮
司马崔慧景讨伐北方,又分派中兵参军萧惠朗增援司州,驻西关。北虏军渡淮水攻寿春,分
骑兵从随、邓二地进发,大家对此忧虑,萧嶷说:“进入春夏以后,不再是敌人用兵的好季
节,只要命令豫、司二州坚守重要渡口要道,他们看到戒备森严,会自己溃散,必然不敢越
过这两镇向南进犯.”这时正戒严,萧嶷想到荆州与蛮、蛋接壤,怕他们产生二心,就令防
区内都穿宽大的衣服。最终北虏没有从樊、邓出兵,在寿春败退了。不久赐给萧嶷班剑仪仗
二十人。当年去世,终年四十九岁。发病当天,皇上两次探望病情,直到萧嶷死,才回宫。
下韶:“萧嶷明哲而敬亲,在开国的事业中建立很高功勋,德行激励朝廷,光照家国,突然
逝世,我悲痛得心如刀割,不能禁受,怎么办呵怎么办!今日临哭,九命礼仪应完备地依制办
理。用衮冕服饰装殓,温明秘器,命服一套,衣一袭,丧事全照汉塞芒玉的旧例,大鸿胪持
节监护丧事,大臣早晚祭奠。大司马、太傅二二府的文武官员都停下公务去送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①(①(其二)
杜甫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注释]①杜甫友人李固的弟弟擅画山水,曾任司马官职,故杜甫称其为“司马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用浪漫笔法写出令人神往的美景:海上仙山,山水相连,天台云烟,半隐半现。
B. 颔联写到画卷很美,但诗人认为自己年岁已老,不能亲身目睹实景,很是遗憾。
C. 前四句分用“浑”“总”“长”“恨”四个修饰性词语,传达出观画的微妙感受。
D. 诗作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以画中之景,引诗人之情,意境开阔,文笔回荡,令人浮想联
翩。
15. 请分析颈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C 15. 颈联连用了两个典故。诗句说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太小,王(子)乔所
乘的仙鹤只有一只,都不能带我离开。后两联集中表现了诗人老来只能与世浮沉、无法摆脱
现实困境的无奈、悲凉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
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
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
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 C 项,“‘浑’‘总’……传达出观画的微妙感受”错,“浑”“总”以浪漫的笔调描
写了画面的美景,将方丈、天台两座仙山与苍茫的大海、缥缈的烟云放在一起描绘,增强了
画面的苍茫之感和神秘之气。这两个字不是写观画的感受,而是描绘画面的。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主旨情感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
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要回顾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接着分析诗句意思,判断用到
的手法。答题时先说术语,再分析运用,最后结合情感分析效果。题目是分析颈联使用的表
现手法,并说明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颈联是“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范
蠡”春秋时越国大臣;“王乔”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此二句用典,意思是“范蠡泛游太湖
的船偏小,不能载我同游;王子乔所乘的仙鹤只有一只,不能度我飞升”。诗人面对画中美景,
只能徒自怨叹,表现了诗人老来只能与世浮沉、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悲凉之情。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
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
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
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引述《齐谐》之言描绘大鹏起飞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现了箫声的作用
和力量。
(3)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争场面。
【答案】 (1). 水击三千里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舞幽壑之潜蛟
(4). 泣孤舟之嫠妇 (5). 马作的卢飞快 (6). 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
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
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抟”“陋”“壑”“潜蛟”“嫠”“霹
雳”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
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
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
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
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
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
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
——___________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像肥皂泡一样脆弱,有些小如一座城池。有些双星
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他们之间___________,多数双星都像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有
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
几公里以外就看不见了。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成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 X 光或
射电波的光源。发蓝光的恒星是___________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
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银河里大约有超过 4 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运转不仅复杂而且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
___________目前,地球上的居民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气势磅礴 络绎不绝 年轻 截止
B. 器宇轩昂 川流不息 年轻 截至
C. 器宇轩昂 络绎不绝 年青 截止
D. 气势磅礴 川流不息 年青 截至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
项是
A. 几个妇女相约去看望部队上的丈夫,其中一个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
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B. 对应和序列的原理已渗入全部数学——不只是数学,实际是精密思想的全部领域——之中、
编织在数学的天衣上。
C.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的带工,就亲自去游说那些没钱又不忍
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D. “珊珊——,我来了!”他大喊着,但不知道是委屈还是别 ,小女孩竟然当着众人的面
“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银河里大约有 4 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不仅复杂而且巧妙。
B. 银河里大约有各种各样的 4 千亿个恒星,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C. 银河里大约有 4 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
D. 银河里有大约 4 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运转不仅复杂而且巧妙。
的【答案】17. D 18. B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
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器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此处指“星球”,应
选“气势磅礴”,排除 B、C 项。
川流不息:像水流那样连续不断。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前者用比喻义,后者的应用范围比前者广,还有川流不息用的地方似乎可以没有目的地,但
络绎不绝则可以是有目的地的。此处指星体物质在星球之间连续不断流动,没有目的,应选“川
流不息”。
年轻,指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但它所指
的年龄不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用于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也可以用于四
五十岁以上的人。年青,处在青少年时期,此处是说处在青少年时期的恒星,应选“年青”。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
“停止”“截止”不能带时间词语(做宾语)。“截止”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截至:表示
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截至”后面须带时间词语(做宾语)。根据“目前”的语
境,应选“截至”。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
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
是”,然后根据自己的识记,浏览选项,排除用法不同的句子即可。题干中的破折号表夹注,
相当于括号的作用。
A 项,表示意思的转折或递进;
B 项,双破折号,表示夹注;
C 项,表示意思的递进;
D 项,表声音的延长。
故选 B。
【19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
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再分析修饰成分。原句有三个错误,一是“大约”和“超过”矛盾,二是“复杂”和“巧妙”
是并列关系,非递进关系。三是“运转”的主体是“恒星”。
A 项,“复杂而且巧妙”不合逻辑,应为“复杂又巧妙”;
B 项,“各种各样的 4 千亿个”语序不当,应为“4 千亿个各种各样的”;“运转”的主体是“恒
星”;
D 项,“有大约”语序不当,应为“大约有”;“不仅复杂而且巧妙”不合逻辑,应为“复杂
又巧妙”。
故选 C。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
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
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
前后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指技术较成熟①______,而新能源通常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
究开发的能源。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有机废
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
②______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
出,以环保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
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③______,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答案】 (1). 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 (2). 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3). 也是环
境(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
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
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答题中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语,按照字数要求合理补充。①句,结合“新能源通常指尚未大规模利用”可知此处应与“大规模利用”有关;②句,结合“过
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可知应与“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有关;第③
句,结合前文“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
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以及划线前的一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
统的有效补充手段”可以推知此处应该是和“环保”有关。
【点睛】补句的命题规律:
(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
(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
有效的答题技巧:
(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
(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媒体称,英国沃达丰公司西班牙分公司 6 月 10 日宣布,采用中国公司设备的商用 5G 服
务拟在 6 月 15 日于西班牙的 15 个城市投入运营。这 15 个城市包括马德里等,这将使沃达丰
为西班牙市场第一个 5G 网络运营商,而西班牙也由此成为继瑞士、英国之后,又一个开通商
用 5G 服务的欧洲国家。
报道认为,早在 3G、4C 时代,中国公司的设备就在欧洲通信业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达丰、西班牙电信、德国电信等主流服务商都大量使用中国公司的设备构建其通信基础设施。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公司的 5G 设备技术已经领先于诸多竞争对手,其性价比也更为
出色,弃用中国公司的设备有可能导致欧洲国家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更高的成本来完成 5G 布
署。
【答案】由于中国 5G 设备技术领先,性价比出色,英国沃达丰公司采用中国设备的商用 5G
服务于 6 月 15 日在西班牙投入运营。(关键信息:①中国 5G 设备技术领先,②性价比出色,
。③英国沃达丰公司,④采用中国设备的商用 5G 服务,⑤6 月 15 日在西班牙投入运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
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句
话新闻拟写原则:1.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2.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
3.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这是一则新闻材料,共三段,第一段为导语,
第二段为背景,第三段为主体内容。一般来说,新闻的导语能够概括主要新闻事件,主体部
分是对主要事件的补充,可能也涵盖主要信息,因此本题关键信息可从第一段和第三段概括。
第一段的主干句是“英国沃达丰公司西班牙分公司 6 月 10 日宣布,采用中国公司设备的商用
5G 服务拟在 6 月 15 日于西班牙的 15 个城市投入运营”,压缩成“英国沃达丰公司采用中国设
备的商用 5G 服务于 6 月 15 日在西班牙投入运营”。第三段的关键信息有“中国公司的 5G 设
备技术已经领先于诸多竞争对手,其性价比也更为出色”,压缩成“中国 5G 设备技术领先,
性价比出色”。将两段关键信息整合成“由于中国 5G 设备技术领先,性价比出色,英国沃达
丰公司采用中国设备的商用 5G 服务于 6 月 15 日在西班牙投入运营”。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许多往事,成了有趣的故事,而我们现在的经历,也将成为明天的故事。曾经,月下纳
凉,其乐融融;而今,空调电扇,舒适时尚。曾经,河中嬉戏,欢快惬意;而今,网上冲浪,
激烈紧张。曾经,书信往来,情牵两端;而今,微信电话,快捷晓畅……
40 年改革开放,让人们享受到了生活的便利,舒适与满足,但许多生活图景却也在渐渐远去
与消逝。社会的变迁,留下了不同的时代印记和生命故事,是否也给你带来了一些联想与思
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追忆似水流年,珍爱美好今天
改革开放 40 年已经过去了,在这 40 个岁月轮回里,一些光阴像水一样,静悄悄地流着,
流向远方,而有一些时光还在影响着我们。
我想念那段似水的年华。不过说实话,我从来没经历过。不过我听过,看过,读过。我听过马三立老先生的相声《吃饺子》《逗你玩》,我听过刘兰芳的评书,这是那个时代不多的
娱乐。我看过贾樟柯的《站台》,看着那里面人的穿着虽然破破烂烂,却抱着录音机,为一首
成吉思汗舞曲摇头晃脑跳上好久。我读过王小波,在那个自由浪漫的时代,他想变成天空中
半明半暗的云。我听父母说过他们小时候没有电视,夏天乘凉,几家围坐,笑语晏晏……
这段年华,真真切切的,似水一般,静谧,缓缓流淌,流向远方。可是太迟了,太迟了。
从我出生不久,这段时光就匆匆流走,只留它在老旧的相片里。罪魁祸首常被认为是互联网,
网络裹挟着巨量的信息,一冲,就溃决了人们内心的堤坝。从此,许多东西流逝。“从前的
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人们在这几十年里吃饱了,穿暖了,却
感到了些许快乐的流逝。
我也是如此,时代的脚步总是匆匆促促的。所以我有时候觉得我是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
尔,恨不得变成一只甲虫。后来我想明白一些事情,我觉得没必要如此。时代总是在变好的,
只是我们看着之前那些缓缓流过的岁月,浸润着我们的心田,却忘了现在的年岁,来得轰轰
烈烈,来得浓墨重彩。
我们站在当下看过往,流年似水,却不知道未来的我们又会如何看现在,那一定也是段
美好的光阴。最近,感动中国人物揭晓。其中有英勇排雷的杜富国,见义勇为的吕保民,英
雄机长刘传建。我把感动中国的人和事例都背得烂熟。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四十年
来,一直未曾流逝的东西。
懂得了这些,年华依旧。但再看一眼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感动。感动于为这个世界所
贡献力量的每一个人,也因此,生活依然美好。似水的流年过去了,今天的阳光依然闪耀。
我不会忘记这些美好的,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我发誓,要拿出一个青年的抱负,铭记岁月
不曾磨灭的烙印,肩负起我们的责任,拥抱远大前程。
【解析】
【详解】本题为带有任务驱动特点的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价值取向和思辨能力。材料
主要内容是将今昔消暑方式、娱乐方式、通讯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提示语部分概括说
我们在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舒适与满足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些东西的远去与消逝,要求考
生面对这种矛盾,谈自己的联想与思考。而这种联想与思考就要基于过去与现在、取与舍的
矛盾对立辩证统一上,其中的逻辑就是过去物质生活贫乏、技术落后,因此人与人之间联系
更加紧密,所以人们有其独特的快乐、真诚、人情味;今天物质的丰富、技术的进步带给人
们足够幸福感的同时,也使人们迷失了往昔的那份温馨,这是一种缺憾。那么,如何弥补这
份缺憾呢?不妨辩证思考,理智对待,乐享今日繁盛的同时拾取过往的美好,如在锦衣玉食的同时不妨间以粗茶淡饭,运用医疗器械,准确诊断、科学治疗的同时,不妨辅以望闻问切
等等,一切本可是相持相成的。
参考立意:
1.乐享今朝繁盛,撷取往昔温馨。
2.追忆似水流年,珍爱美好今天。
3.拥抱现在,守住情怀。
4.今昔相融,如品香茗。
5.一路花开,且歌且行。
6.改革开放四十年,美好续航有新篇
参考结构:
本题可写成记叙文。开头写春节全家大团圆,只有姐姐因为工作问题不能回家,于是和奶奶
视频。由此引出奶奶的讲述和感慨。第二部分通过奶奶的讲述和爸妈的回忆写过去物质生活
的匮乏。第三部分通过我的思考展现现在物质丰富、生活便利的美好,与过去形成对比。第
四部分写长辈们的感慨:过去人情美好,如今人情冷漠。而我讲述现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
例子。第五部分,全家一致认同,肯定现在生活幸福,至于人情冷漠,应从我们自己做起,
多帮助别人,相信整个社会一定在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物质、精神双
丰收。
可用素材: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眼中的田园生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原只出现在梦中,如今却
真实的出现在了人们眼前。新农村建设蓬勃兴起,家家户户盖起了高楼,公路一览无遗,平
整整洁,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与这世外桃源般的景象交相辉映,共同构建了改革开放的宏
伟蓝图,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诗意栖居!
2、小时的我们,整天嘻嘻哈哈,没有太多的烦恼,也没有太多的欲望,不会为了工作烦恼,
不会为了没钱而沮丧,所以会觉得自己过得还算幸福。但慢慢的,我们见的东西多了,所处
的环境变了,想要控制和得到的东西也变多了,欲望也随之而来了。欲望或许会让你得到你
想要的,但那些失去的东西才是能让你更有幸福感的。
3、在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
的满足。在新的时代里,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因为作精神上的
满足>肉体物质上的富裕。正是物质上的不断加法,对应着精神满足上的不断缺失。造成了我们普遍的幸福感的降低。我们该怎么办?
【点睛】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摆脱小气,走向“大气”呢?一、关注广阔的人生。大气作文
是偏爱大题材的。如果我们只是眼光向内,笔触局限在学校、家庭、个人的狭小天地里,满
足于抒写自己的小情小绪,小恩小怨,那这样的题材难免弥漫着一股小家子气,格局势必小。
而如果我们能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中跳出来,眼光向外,关注广阔的人生,体察纷纭的外部
世界,国家与社会,人类与自然,战争与和平,历史与未来……国事家事尽摄视野,民风世
态移诸笔端,何愁写不出大气概的作文?二、沉积丰厚的底蕴。大气作文需要以丰厚的阅读
积累作底蕴。阅读积累充足,大脑中建立起无数个生长点,思维灵感随时可以被激活,写作
时便能左右逢源,率性而作,自如倾吐,文气如海似江滔滔奔涌;积累单薄,腹中空空,纵
有好的题材,依然文思壅堵笔下干涩,文气自然弱。将美好的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
真诚的文字吧,在厚积中积蓄薄发的力量,你会登临写作的新台阶。三、提升自己的境界。
有大胸襟、大气魄才能有大气作文。大气作文的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大气的人。他热爱人生,
富于理想,他会以一种人文情怀去穿越时空,发掘文化,关注人类的情感和生存等大问题。
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心灵得以净化,境界得以升华,作文也因之自由舒展,意境开阔,呈现
出一种开豁博大、超乎时空的大境界。他的文字,就是他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的一种自
然流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