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上海六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解答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
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答案】 (1).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 故不积跬步 (3). 无以至千里 (4). 尔
卜尔筮 (5). 体无咎言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
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
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第二句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
了积累的重要性”,第三句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根据这些提示进行
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艰”“跬”“至”“尔”“卜”“筮”“咎”等。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只要做企业,绩效都是永恒的焦点。绩效考核势必带给经理人和员工压力甚至痛苦,但我们
要正视绩效之痛,将绩效转变成高薪和高福利,有了高薪和高福利,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必然提高,有了积极性,定会创造出更大的绩效。
①绩效考核并不一定带给经理人和员工压力甚至痛苦。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有了高薪和高福利,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不一定就会提高。 (2). ③
有了积极性,不一定会创造出更大的绩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逻辑推理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推理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严密
性,要注意语句前后的关联关系,要注意结合对语句和日常理解相结合的理解,例如本题中
有了高薪和高福利不一定能提高成员的积极性,因为积极性的调动有多方面的因素。有了积极性并不一定会创造出更大的绩效,因为绩效的效率和员工的能力有直接关系。
阅读下面 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①截至 2013 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 38 个。梳理以往
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绝大部分都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开发以及
利用,如乌丙安等(2010)从宏观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方法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王
巨山(2011)则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应当进行旅游开发的问题。
②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不能发现和理解他的历史性、稀有性和民族性;而“非
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的测量则更能体现其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性。传统研究的样本
量都基于抽样调查或者更为有限的资料;大数据的应运而生,为跨时空的国际知名度研究提
供了条件。
③我们使用基于英语书面语言语料库中提及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词频统计研究方
法,研究中所用到的 300 年来的书籍数据来源于最新版谷歌图书语料库(共 811 万种英语书
籍)。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量不一,本书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词频比例”,
即其在海量数据中出现的次数与海量书籍中全体单词总量的比值,来代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在该时段内的文化影响力。
④从统计结果来,1700-1800 年间仅有皮影戏和妈祖被少量提及。1900 年以后,其他项
目才被普遍提及,京剧、书法、端午节等词汇被提及的频次都有明显上升。值得一提的是,
在建国前后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起伏,最为明显的是,妈祖和京剧在建国后都出现了骤升的较
高梯次。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妈祖在 1960 年左右出现了 300 年来的最高峰值;京剧在建国后的
知名度也有巨大提升,在 1966 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后明显波动下降,并在改革开放后显著上升,
直至 1981 年左右达到 300 年来的最高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尽管整体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但仍有例外。皮
影戏在 300 年的历史长河中呈现了相对降低的态势。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
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18 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它表
现出浓厚的兴趣。1774 年,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
观众,并在日后做了皮影戏演出。直至清代后期,由于政治原因,皮影戏遭到了禁演和查抄;
“文革”时,皮影艺术又再次遭到了“破四旧”的噩运。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
社会环境,但在当代多元化、高科技化的大众流行影视等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皮影戏的濒
危处境仍难扭转,令人惋惜。
的⑥然而,也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随着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提升。在机械化电
子化的时代,针灸、书法和雕版印刷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殆尽,
反而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这和跨国交流的密切化相关,也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觉醒有关。中
国的文化自觉是在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渐悟过程。在科学技术
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全球化趋势以及以西方当代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使得越来越多
的“弱势文化”处于濒危状态。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
经济实力的较量,也将是文化软实力的角逐;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核心
的话题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能体现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最能体现民族
文化自觉意识觉醒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比较中国非遗项目国际知名度的变化,
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
⑦另外,我们还发现,青海热贡艺术,西安鼓乐等 12 个非遗项目在本文研究所使用的 300
年书籍大数据中并无体积。虽然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数量目前排位世
界第一,但有近 1/3 国际知名度还很低。对他们的宣传极为不足,其中有陆巷尾属于急需保
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发展冷热不均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节选自《大数据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300 年国际知名度分析》
3. 第④断空行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 )
A. 这些起伏变化或多或少都与 20 世纪动荡中的中国命运有所关联。
B. 这些起伏变化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国家定位息息相关。
C. 这些数据有力地展现了中国在 20 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
D. 这些数据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的提高依赖于国家实力提升。
4. 对第⑤段划线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证明外国艺术家对皮影戏有着持久的兴趣。
B. 介绍皮影戏在国外宣传推广的形式和过程。
C. 表现平影戏作为非遗项目跨越中外的魅力。
D. 解释皮影戏知名度在 18 世纪处于高位的原因。
5. 第⑦断多次列举数字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综观全文,概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
7. 文中“知名度排名”采用的量化统计方法是否严密?请对此加以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案】3. A 4. D
5. 有力说明受冷遇的项目多、比例高,情况严重,亟需重视;增加调研报告的科学性。 6. 基于大数据分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上的特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
白。从纵向历史发展角度指出其与国家命运、时代特点、民族文化自觉等要素的联系;提示
人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发
现各非遗项目发展程度不均衡的问题,有利于弱势项目获得更多保护、宣传。
7. 明确统计方法:“在谷歌英语图书语料库中输入关键词检索,统计出现频次,进而得出知
名度排名”。
“严密”:调研对象为近 300 年来的英语书籍,以之作为国际(特别是西方社会)知识、观
念和经验的样本,很有代表性;811 万种书籍数据,数量多,样本大;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
词汇总数存在变量,统计词频比例而非原始数量,更加科学……
“不够严密”:所使用的语料库内容完全来自图书,不包括其他形式的文字,也不包括正在
以指数级增长的网络和电子信息;而相对电子信息来说,图书的滞后性较长,只能在比较大
的尺度上看趋势变化,对近期表现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差。选择的图书全部使用英语,没有其
他语种书籍,对“国际知名度”的统计不够全面。另外,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语义、用法
和拼写可能会非常不同,如果忽视这一点,采用统一关键词,得出的结论未必可靠……
【解析】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所考查的句子出现在第④段结尾处,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本题考查的是概
括能力。由第③段可知,第④段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词频比例”来说明非物质文
化 遗 产 关 键 词 在 不 同 时 段 内 的 文 化 影 响 力 的 具 体 数 据 , “1900”“ 建 国 前
后”“1960”“1966”这几个时间段正是中国命运发生变化的几个时期,由此可知,数据的
变化或多或少都与中国命运有关联,可见答案应为 A 项。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⑤段谈的是皮影戏在 300 年的历史中
的发展态势,画线句子说“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在威兰博览会上”推广和介绍了中国皮
影,并在日后做了演出,可见歌德对中国皮影的喜爱。以歌德的影响力,也就不难理解“18
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的原因。所以本题答案应
是 D 项。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列数字的作用。一般来说,文中列数字的目的是为了既能准确客观的反
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第⑦段中“12 个非遗项目与”“300 年书籍大数据”,“排位世界第一”和“近 1/3 国际知名度还很低”形成巨大反差,这就说明了我国非遗物质文化
遗产发展“冷热不均”,受冷遇的情况严重,“亟需引起重视”。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找到能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分析’
课题研究的意义”的信息,然后进行概括即可。如,第②段中,作者说“更能体现其重要的
文化传承和传播性”,这是以往研究所做不到的;第⑥段中“比较中国非遗项目国际知名度的
变化,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是纵
向比较得出的结论;而第⑦段中作者横向比较了中国非遗项目发展现状,得出了“非遗项目
发展冷热不均的问题,亟需引起重视”的结论。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解释什么是“知名度排名”量化统计法,然后再谈自己的理解。
“知名度排名”法要依据原文中的“谷歌”“关键词”“词频统计”“知名度”等关键词来
解释;自己的理解可答“严密”,也可答“不严密”。如答“严密”,可从研究对象为近 300 年
来的英语书箱、数据的数量等角度分析;如答“不严密”,则可从书籍的滞后性、英语的的片
面性等角度来分析。注意言之成理。
点睛:这是一道探究题,这类题目一般是就文章的某个环节提出问题,让考生谈自己的认识。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有:文中某个观点(行为),你怎么看?……给你怎样的启示?……
请谈一谈你的认识。解答时注意:①明确观点;②从文本入手,分析文章内容来支撑自己的
观点;③注意正反角度,评价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注意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出
发;④要有时空观念,更要把文本放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仅要看到在过去已经产生
的客观价值,还应看到在今天乃至将来可能具有的潜在价值。答题思路:我认为×××(亮
出观点)+理由(①文本根据,②自己的分析、理解,③现实生活中的论据)+结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隐身树
甫跃辉
①我记得它们,那些隐身的树。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我记得它们站立的土
地,沟渠边、小山坡、竹林旁,或旧屋后。我也记得风吹过它们的样子,它们开花的样子落
叶的样子。当整个村子在变迁,房屋拆了建新的,人老了死了出生了长大了离开了到来了住
下了,它们沉默着,渐渐藏身隐匿之地。但我仍然记得它们。②最先隐身的,是大院子里的桃树。那是很老的一棵桃树了,在我家的东北边,通往邻
居家的路边。春天开很密集的粉色花朵,夏天里密集地结出桃子,初秋桃子密集地成熟。无
论满树的花还是满树的果,都让人担心,桃树要被压塌了。我记得,奶奶会在桃树下纳凉。
那桃子是什么味,却早忘却了。不知道在一个什么日子里,斜对面的邻居家修路,砍掉了它。
③接着隐身了的,是我家后院的两棵银桦树。它们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高的树。走在
村子里,稍一抬头就能望见它们。竹林已高出两层楼的瓦屋,它们收紧枝桠像是抱紧了手臂,
高高地肃立在竹林之上,真似乎要插到云霄里去。
④它们给我的最大快乐,是上面不知何时有了个硕大的鸟窝。春末夏初,两只老鸹绕着
高高的银桦树飞上飞下。你见过老鸹在天上飞么?天蓝透了,闪亮的白云缓缓走动,老鸹展
开它们黑而亮的翅膀,不紧不慢地飞,不时发出响亮的一声:“哇——”它们视域下的村庄,
愈发静寂了。
⑤一声一声,嘹亮,孤独,庄严。
⑥银桦树热闹起来了。当老鸹飞近,一个个小脑袋探出头,数一数,一只两只三只……
最多时候,同时出现的有四只还是五只?鸟窝离我们至少三四十米远,要看清初雏鸟并非易
事。但我们每天回家,必然要站在后院里仰头看上半晌。
⑦不知过去多久,雏鸟们长大了,老鸟们带着它们围着银桦树飞啊飞;又不知过去多久,
小鸟们飞得不知踪影了,两只老鸟仍绕着银桦树飞啊飞。漆黑的身影,补丁一样打在天上。
⑧两棵银桦树是忽然被砍倒的。它们实在太高,不可能直接从脚下砍倒,只能从树梢砍
起——先砍掉枝桠,再从上往下一截一截砍掉主干。后来听大人说,邻居家是以一千块钱的
价格卖掉它们的。那两只老鸹莫非预料到两棵树的命运?早两年它们便飞走了。
⑨再也看不到它们了,那高耸的身影。站后院朝南望,空落落的天让人不习惯。
⑩时间似乎在加速,更多的树列队走向隐匿之地。
⑪紧接着加入隐身队伍的,是水井边的几棵柳树、石榴树,邻居后院的一棵李子树,我
家后院附近的两棵银桦树,田边的一棵桃树。然后,是菜地边的一排长期充当篱笆的树——
是些什么树呢?是几棵桃树、一棵酸木瓜树、一棵柏树和一棵枇杷树。那棵枇杷树还年轻,
别的树是有些年岁了。桃树已经很少再结果;酸木瓜树更是,枝干老硬虬结,每年不过聊以
自慰般开几朵红红的寂寞的小花。柏树呢?从老屋我那间房的窗口,刚好能望见它。夏日忧
愁的雨雾里,它静穆地立着。奶奶信佛,我曾经爬上柏树,给奶奶折下树枝,晒干了舂碎,
让她当做香面带去寺庙。奶奶老得不能出门了,不再到寺庙去了,它也就再没什么存在的价
值了吧?反正这么些树,三两天给砍光了。⑫接下来呢?时间继续着吞噬一切的习性。
⑬后院边上的邻居家从外地回来,要盖新房了。他们决定,要砍掉我家南边的一片竹林,
还有竹林边的几棵树:狗骨头树、洋草果树和苦楝树。
⑭多少个日子,正午的时候,太阳总要把那棵三四层楼高的洋草果树的影子投到后院,
正晒着的衣服,完全给遮挡住了;又有多少个日子,大风吹起来,小小的小小的紫色花朵,
忽忽悠悠地,飘到院子里来了。让小时候的我觉得有点儿可惜的是,那么秀丽的花,最后结
出来的果是有些傻气的,圆乎乎的,黄暗暗的,一嘟噜一嘟噜挂在枝头。但对大人来说,它
们倒有别样的用场,可以收集来做成胶水,将一层一层布粘牢,待压实晒干后,便可剪成鞋
垫。
⑮那棵狗骨头树呢?据说木质坚硬,是做陀螺的上佳之选。我是有过一只陀螺的,是用
它的枝桠做的么?如今回想起来,已经很模糊。
⑯时间不停歇。后院那棵比我年纪还大的大枇杷树也隐入黑暗中了。它站立的地方,已
建起钢筋混凝土的新房。那年,我回到家,看到新房,没和爸妈提起它,爸妈也没和我提起
它。好几年过去了,几乎从未有人提起过它。就仿佛,它从未存在过。只剩下东边那棵小枇
杷树,一年一年立在那儿,开花,结果,果实没人摘,也没人吃。一年一年,熟透风干的果
实落满拆剩一半的老屋的屋顶。记得那晚躺在新房的床上,睡不着了。闭上双眼,看见那熟
悉的村子了。面对时间的深渊,呼唤那些早已隐身的树的名字。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
一棵,它们在我心里翠绿地显现。
(有删改)
8. 第⑦段划线句中的比喻贴切形象、意味深长,请联系⑧⑨两段赏析其妙处。
9. 第⑭段多用叠词,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10. 文中写到都多“隐身树”,作者是如何组织这些材料的?请加以分析。
11. 分析标题“隐身树”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8. 视觉效果上两者都是大块背景下醒目突兀的存在,意蕴上老鸟的身影像补丁那样
充实、弥补着现代社会的缺失和人们心灵的空洞;渲染出时移物换中老鸟独自守护的萧索凄
凉,为下文鸟走树倒的失落伤怀作了铺垫。
9. “小小”“圆乎乎”“黄暗暗”“一嘟噜一嘟噜”等叠词描摹洋草果树花、果的形态、颜
色等特征,形象生动,传达出亲切、爱怜之感;“忽忽悠悠”传神地描绘了花朵悠然飘落、
轻盈舒缓的情态,“一层一层” 突出村人制作鞋垫的耐心细致,折射童年村庄生活的悠闲自
在和朴素自足,表现作者对此的怀念;增添了散文的音韵美。 10. 按照树消失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通过反复出现的叙写时间消逝的语句勾连在一起。详写
略写交替出现,整体上先详后略:栖息着一窝子鸟的、村子里稍一抬头就能看到的、高大到
难以砍伐却依然被砍伐的、庄严肃穆的银桦树,其命运具有悲剧象征意味,故而最为浓墨重
彩;其他关联着童年乡土生活回忆的树则写得相对简略,如大院子里的桃树、竹林边的洋草
果树;后半部分中有些树更是随着时间的加速消逝一笔带过,如水井边的柳树、石榴树等。
(写作顺序、勾连方式、指出详略布局、例举详写略写内容、分析详略安排理由)
11.揭示写作对象;引发阅读兴趣;树的“隐身”暗示了它们被砍伐、被大多数人抛弃遗忘的
命运,象征宁静质朴、富有生活情趣的乡土生活的消逝,统摄全篇;将树拟人化,把它们视
为藏身自我记忆的鲜活存在,形象地展现出作者对童年乡土生活的怀念和呼唤,奠定全篇的
感情基调。
【解析】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答出第⑦段划线句中使用的比喻的妙处,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鉴赏能
力。这个句子中本体为“漆黑的身影”,也就是指两只老鸟,喻体是“补丁”,补丁“打在天
上”,显得突兀醒目。⑧⑨两段写了两棵银桦树被砍倒,老鸟飞走,表达出作者的失落和伤感。
结合⑧⑨两段来看,第⑦段划线句一方面写出了小鸟飞走,只剩老鸟守护银铧树的萧索凄凉,
另一方面写出老鸟守护银铧树的画面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充实。另外,还要考虑到这个句子是
文段的结尾处,有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赏析叠词的表达效果,考查的是对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时可通读全段,
分别找出使用了哪些叠词,每个叠词是写什么的,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思想情感就可以了。如“小小”“忽忽悠悠”是用来写紫色花朵的,“圆乎乎”“黄暗
暗”“一嘟噜一嘟噜”是用来写果的,这些叠词生动形象;“一层一层”是用来写做鞋用的
布的,表达出作者的怀念之情等。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答出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的,考查的是谋篇布局的手法。可从写作顺序、
勾连方式、详略布局等角度分析。由文中“最先隐身的”“接着隐身了的”“紧接着加入隐
身队伍的”“呼唤那些早已隐身的树的名字”可以看出文章是按照树消失的时间顺序组织材
料的,这就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另外,文章对于消失的树,有的详述,如银桦树等,
有的略写,如后半部分出现的更多的树。详写的是被作者寄托了深厚情感的树,略写的是有关童年回忆的树。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章标题是“隐身树”,从表层含义来看,文章内容写树木被砍伐逐渐消失,就像
隐身了一样,可见标题揭示了写作对象。从深层含义来看,树木 消失意味着乡土生活的消
逝,所以这个标题有揭示主题的作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看,树木“隐身”用了拟人手法,
其好处是生动形象,这就为全篇奠定了感情基调。
点睛: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
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
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
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第三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
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第四看修辞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
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五,思考是否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第六,综合上述思考所
得总结出答案。
阅读下面 诗,完成后面各题。
京口闲居寄两都友人
【晚唐】许浑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
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宫阙楚江楼①。
注:①凤城,指都城。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
12. 标题中的“京口”在今天的( )
A. 无锡
B. 镇江
C. 南京
D. 苏州
13. 对划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去”“东流”暗切友人和自己的所在地点。
B. “聚散”偏重“散”,浮云漂泊寓意游子思归。
的
的C. “浮沉”偏重“沉”,大江东流暗示岁月流逝。
D. 此联融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于一体,公正精炼。
14. 赏析颈尾两联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答案】12. B 13. B
14.颈联实写诗人京口闲居的生活景象:诗人独酌浇愁,然樽空酒尽,却只见青山隐隐,暮霭
沉沉;友人千里回信,欣慰之际,抬头又见树逢秋时、叶落枝疏,时光飞逝、美景不再。尾
联想象自己和友人分别登上都城宫阙和江边高楼、远隔千里彼此相望的场景,登高望远却只
见云天杳杳,只能遥寄相思。两者由实入虚、以虚衬实,渲染出离群索居的孤寂、对友人的
思念以及两地分离、不得相见的感伤惆怅,含蓄隽永,深化意境,令人产生悠然不尽的遐想
幽思
【解析】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答出标题中的“京口”在今天的位置,考查的是古代文化常识中的地理
知识。唐时润州治所在京口,“京口”即今镇江市。京口汉称京口里,至东吴孙权筑铁瓮城,
置京口镇。晋时置晋陵郡,南朝宋置南徐州,隋置润州,宋升润州为镇江府,并一直沿用至
今。故答案应为 B 项。
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
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
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
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上句就仰视所见设喻,说白云飘然北去,
正如人生不定,离台有期。下句从俯视所见设喻,说青水悠悠东流,恰似世事浮沉,难以自
料。诗人把俯仰所见之自然景象,信手拈来,化为形象,以“北去”“东流”暗切亲友和自
己的所在,并以慨叹语气出之。抽象的意念与具体形象和谐统一,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分离
而兴起的人生感慨,情也随之深沉起来。由此可知,B 项,“浮云漂泊寓意游子思归”不正确。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解答时首先要指出诗句中实写与虚写的内容,
然后结合诗句分析。颈联是实写。意思是且聊饮一杯,细细品味,壶空时青山已薄暮色,更修书一封,慢慢等待,书回时碧树也不再青。昔日同游既不可再,他时同游又恐难期的愁怅,
诗人愁肠百结的意绪,依附于萧瑟清冷的景象,宛转而出。这一联以景写情然,在写景叙事
中,表现自己的感情。尾联虚写,你我相思,各在何处,为何总不得相见,相见时是在京都
洛阳,还是在京口江滨?诗人一念飞驰,情牵两地,使平地而起的“宫阙”和高楼遥遥相对,
给人可供眺望的印象。然千里相隔,云天杳杳,只能使这收摄于同一幅画面中的景象,仅存
于想象之中,令人产生悠然不尽的遐想幽思。
1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郭原平字长泰,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穷,父母不办有肴
味,唯飧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籴买,
然后举爨。父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父亡哭踊恸绝。
②高阳许瑶之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之,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
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①耳。”原平乃拜而受之。
③及母终,毁瘠弥甚。墓前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乃贩质家
资,贵买此田。每出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
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④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
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
⑤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
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
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
﹣﹣《南史》(有删改)
【注】:①尊上,对人父母 敬称。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父笃疾弥年
②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要使微贱
A.细小 B.低下 C.稍微 D.没有
②己自引船
的A.领 B.拉 C.征引 D.退却
(3)第①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B.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C.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D.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4)把第⑤段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5)对第③段郭原平卖物时的情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卖物时常常会有人拦腰砍价。
B.卖物花费的时间往往特别长。
C.物价为邑人认可,货品特别抢手。
D.买家总是主动出高于报价的价格。
(6)综观全文,结合郭原平的性格特点,推断其拜受棉而拒受米的原因。
【答案】(1)①重 ②怠慢、亵渎
(2)①C ②B
(3)D
(4)府君如果是因我的孝义行为(而赐米),那么(我)没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不能随便承
受这一赏赐。
(5)D
(6)太守赠米既为褒奖其德行,也有怜老惜贫之意。郭原平一方面因谦虚而推让褒奖;另一
方面仁厚且自强,念及天下贫老而不愿独享。许瑶之赠绵表的是对郭母的尊敬和挂念,且亲
自上门以示重视,故而孝子郭原平郑重接受。
【解析】
【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是以主
观性试题的形式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
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
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①“笃”应翻译为“重、严重”,可以联系《陈情
表》“刘病日笃”中“笃”的解释;②“慢”应解释为“怠慢,亵渎”。据推断这块母亲墓前
的地不是他的,有人耕种会“亵渎”母亲。(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
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
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
该很容易判断出来。①前面说到“欲买者稍稍减价”意思是想要买东西的人稍稍地降价,后
面“要使微贱”中“微”也应讲成“略微,稍微”,选 C 项。②“引”应翻译为“拉”,联系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引车避匿”中“引”字的意思就是“拉”,应选 B 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
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
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
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
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根据语意断句。
“无”需要宾语,没有什么?所以是“无食”,在“食”后断句,排除 A 项、C 项;
“竟日”是作“虚中”的状语,后置了,不能断开,应是“则虚中竟日”,排除 B 项。
这句话翻译为:家里有时没饭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饿。
故选 D。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
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
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若”,如果;“以”,因为;“义
行”,孝义行为;“则”,连词,那么;“一介之善”,一点微小的善行;“滥”,随意;
“荷”,承受;“此”,代词,这。句子翻译为:府君如果是因我的孝义行为(而赐米),那么
(我)没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不能随便承受这一赏赐。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
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
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A 项,表述有误,结合“每出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分析,不是有人拦腰砍价,是郭原
平自己只要半价;
B 项,表述有误,文中并没有说到卖物花费的时间往往特别长,“如此积时”是说这样时间长
了,本地人都知道这情况,不是说他卖物花费时间特别长。
C 项,“物价为邑人认可”表述有误,据原文“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可知,大家总
是加上原价付钱,认为他东西价钱卖得太低了。故选 D。
(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
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结合郭原平的性格特点,推断其拜受棉而拒受米的原
因”,结合对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分析推断原因。首先找到“拜受棉”的描述。据原
文“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以此奉尊上耳”可知,他是反复送棉花好多次,
而且亲自上门送,且表达了棉花是送给郭母的,表示尊敬,所以郭原平奉孝,郑重接受。找
到有关“拒受米”的描述。太守赠米的原因是“深加贵异”“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佩
服他的为人行事作风,觉得他很孝顺而且怜悯他又穷又老。他的回答是“府君若以吾义行邪,
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表现
了他的谦虚,觉得不知自己一人孝义,而且念及很多人都贫困,不只自己一人而且,他不愿
意独享这些馈赠,宅心仁厚,自立自强。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
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
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
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
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
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
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①郭原平,字长泰。他会做木工,常靠给人做工供养双亲。雇主招待他吃饭时,郭原平
想到自己家中贫穷,父母不曾吃荤菜,所以自己只吃咸菜下饭就算了。家里有时没饭吃,他
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饿;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钱回家,在村里买米,然后烧
火做饭。父亲得了重病整一年,郭原不平衣解带,口不尝盐渍的蔬菜,这样过了一冬一夏。
父亲去世时伤心痛苦不已。
②高阳的许瑶之居住在永兴,不做郡安县丞回到了家乡,赠送给郭原平一斤棉花。郭原
平不肯接受,送过来又送回去,前后有几十次。于是许瑶之亲自前往,说:“今年特别寒冷,
建安棉不错,用这个来尊奉家里人吧”,郭原平才拜谢接受。
③他母亲死时,悲痛伤身更甚,勉强支撑到丧服期满。母墓前有几十亩田,不属他所有,
原平不想让人亵渎了父母坟墓,就变卖家产,出高价买下这块地。每次出门卖东西,只要半价,这样时间长了,本地人都知道这情况,总是加上原价付钱,彼此相让,原平一定要让价
钱稍便宜些,等价钱低廉,才肯收钱。
④每次行船来钱塘,看见旁人的船被堵在水坝下还没有牵过去,就迅速操桨过去帮助,
自己的船自己牵引,不要旁人的帮助。若是自己的船已经通过了水坝,后面的人还没赶上来,
他常常停船等待,似乎这样已成了习惯。
⑤太守蔡兴宗来到该郡,对郭原平的为人行事也很钦佩,感到惊异,于是便把自己的米
馈赠给郭原平和山阴县朱百年的妻子。郭原平坚决地一再推让,誓死不受。有人问他说:“府
君嘉奖你淳厚的德行,怜悯你年老贫穷,所以才有赡养之赠,岂能苦苦推辞呢?”郭原平回
答说:“府君如果因我的孝义行为而给以赏赐,则不止我一个人做得好,所以不能随便承受
这种赏赐。如果因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只是我一个人而已。”
他始终不肯接受,朱百年的妻子也推辞不接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纵囚论①
【宋】欧阳修
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②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
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
岂近于人情哉?
③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
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
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
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②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
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
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④“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
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
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
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注:①纵囚: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囚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最终赦免
了他们。②贼:指窥察。
16.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且
B. 则
C. 乃
D. 而
17. 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18. 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
B. 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
C. 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情。
D. 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
19. 概括第③段驳论的思路。
20. 根据文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下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借古讽今,指出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情、严肃法制。
B. 借古抒怀,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
C. 点评历史人物,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不及尧舜仁德。
D. 探究历史规律,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常。
【答案】16. C 17. 指出“死囚”罪大恶极的特点和“守义赴死”难于一般信义要求的高
尚性质,引出下文对唐太宗纵囚事件不合情理之处的论述。 18. C
19.先推勘唐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针见血地指出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
求生,并非施恩德和讲信义;接着将太宗六年深德与一日浅恩相比,以太宗在位六年的恩德
教化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事实,反衬出纵囚一举忽然使小人视死如归的不合情理,
证明死囚自归并非出于恩德感化,由此批驳了“太宗施加恩德而使小人迅速变为君子”的观
点。 20. A
【解析】
【1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解答时首先要仔细查看所给虚词,回
忆所给虚词的常用含义及用法,再细读所给文段及方框所在句子,根据语境确定答案。文章第二段是对林和靖先生的评价,方框的位置在句末,从上文来看,这个句子应是一个判断句,
所给选项中,“则”和“乃”可以用在判断句中,“则”一般起强调和确认作用,“乃”一
般表示对事物的确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因而可译为“是”“就是”。本题中用“乃”
更恰当,故答案应为 C 项。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可单独命题,也可与翻译、断
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
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
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选出答案。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段落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从内容上看,第①段先
写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然后指出判处死刑的人是小人中特别坏的,最后总结,为正义而死
是君子也难以做到的,说明死囚都是罪大恶极的,而“守义而死”是君子也难以做到的。从
结构上看,开头段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1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第二段引用了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纵囚的
史料,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手法,分析过程中又将君子和小人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是
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告诉读者,君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小人却做
到了,这是违背人之常情的。由此可知 C 项正确。A 项,“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对
观点理解错误;B 项,“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无中生有;D 项,“证明仁君对臣民不
能有所偏见”无中生有。
【1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驳论的思路,解答时首先要确定文章要驳斥的是什么观点,然后再
分析相关段落是怎样进行驳斥的就可以了。从第三段来看,作者先列出要批驳的观点“罪大
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然后分析说“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
名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指出太宗
纵囚与囚犯自归皆有动机,与恩德和信义都没有关系;最后用“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
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来反衬“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表明“此又不
通之论也”,有力地驳斥了“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的观
点。
【20 题详解】试题分析:《纵囚论》是欧阳修的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评论唐太宗李世民的假释死刑囚犯,
犯人被释归家后又全部按时返回,从而赦免他们的史实。文章开门见山,从“信义行于君子,
而刑戮施于小人”说起,定下全文基调。接着通过唐太宗纵放死囚的史实,用君子与小人相
比较,论析指出唐太宗的做法有悖人情,违反法度,是沽名钓誉的一种手段。因此,作者认
为唐太宗的做法不值得效法,而应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由此可知,答案应为 A
项。
参考译文:
信义可以在君子中施行,而种种刑罚则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
的,又是小人中特别坏的人。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意苟且贪生,而视死如归,这在君子中
也是很难做到的。
在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时,把判处死刑的犯人三百余人登记在册,放他们回家,约定好
到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而希望小人中最坏的人能做到自然更难。
到了规定的时间,那些囚犯自动回来而没有延误。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而小人却很容易地
做到了。这难道近于人情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确实是小人了;如果对他们采取恩德感化的手段,就可以使他们变
为君子。恩德感化愈深入人心,人的转变速度就愈快,有过这样的事。我说:唐太宗之所以
这样做,就是为了得到这种名声。可是怎么会知道他在放回囚犯时,没有料到他们一定会回
来希望可以赦免自己的死罪,所以才放回他们呢?又怎么会知道那些被放回的囚犯,没有料
到他们自动回来就一定会被赦免自己的死罪,这才又回来呢?料想到囚犯一定会回来这才放
他们回家,这是唐太宗从上面窥测到下面囚犯的内心想法;料想到一定会被赦免死罪这才回
来,这是下面的囚犯在窥测上面的皇帝的内心想法。我从中看到的是上下互相窥测对方的内
心想法才形成了这种名声,哪里还有皇帝采取恩德感化的办法和囚犯遵守信义的事呢?不然
的话,唐太宗在全国施行恩德感化的办法,到这时已经六年了,却不能让小人不犯极恶大罪,
只凭一天的恩德感化,就能使囚犯视死如归,而且坚守信义。这是一种说不通的观点啊!
那么应该怎么去做才可以呢?我说:对放回家去而又回来的囚犯,杀了他而不能赦免。
然后再放出一批囚犯,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可以知道是被恩德感化所致。然而这必定是不
可能的事。如果对放出的囚犯在他们回来后就赦免了死罪,可以偶尔做一次。如果总是这样
去做,那么杀人犯都不会被处死。这可以作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作为国家的常法。这难道
能说是圣人之法吗?所以说,尧、舜、三王治理国家,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不以标新立
异为高明,不能违背情理来博取自己的名誉。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
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1:
纯粹地拥有竞争心
正处科技发达的年代,竞争心被当作滑稽的戏码,与世无争被苟且偷安的人捧上神坛,
对此本末倒置之状我深感痛心。
安于现状的人总把不争当作懒惰的借口。科技发达的年代难道不是几十年前祖辈们苦苦
竞争的功劳吗?那些在二战中与别国竞争求进步的祖祖辈辈难道是假的?不!他们的精神深
植在每个国人的心中,流淌在国人的热血中。昔有谭嗣同“岂有不流血之革命”领导变法维
新,今有航天科技人员秉承工匠精神在竞争场上夹缝生存。难道他们教会我们的只是与世无
争,安然处世?
罡风呼啸,也依旧怀揣一颗竞争心,方能进步。常言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竞争在人类社会中一朵“无实花”,因为不懂竞争,我们经历了屈辱的侵略史,因为懂得竞争,
中国人民走出水深火热。普列姆昌德说的竞争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恰如四五十年代德国兴起
的“吃潮”“冰箱潮”种种丑态,西方文化俨如消失殆尽,而四十年后的德国,却是一个连
底层扫街工人都可以每年出国旅游的国家。诚然,是竞争心推动了社会进步,让德国披上华
丽外衣东山再起。
但人们也总会提起伊战,想起魏晋风流,可细而观之,这也只是极端个例,不足以以偏
概全地否定竞争。竞争过度让伊战的爆发触及无数无辜者的生命,可美国从此学会了在国际
赛场上不得鲁莽。魏晋风流则相反,人们夸夸而谈的“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那是他
们皆意有所郁结,才选择躲避政治黑暗的官场而处之以明哲保身。但生命的本真是追溯生命
的价值,今天的我们谈何“郁结”“避世”,应该狠狠地把“老虎”关进权力的牢笼里。马克
吐温就曾说过:“黄金时代在我们身前而非身后。”在竞争中求进步才是普世价值之所在。
人类进步的道路如荆江般九曲回环,认识到竞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到学会权衡,需要觉悟,由此反映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水平。竞争不是去听文雅而冗长的委婉之词,而是真枪实干。
生活中有太多被污名化的竞争,脱下污名化的外衣,还竞争一个真相,给自己和社会一
次机会,恰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同等重要。
[例文 2]
不争方能得始终
与人世无争,不屑与人世有争。也许你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态度,但我看到的,却
是在认清世事后,仍能“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爱秋月春风”的恬静淡然的人生智慧与处世之
道。
不与人争,并非是一种放弃有所作为的心态,而恰恰是一种不忘初心、不为追名逐利去
做自己心中所属之事的人生观。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在被竞争观念充斥着的
当今社会,竞争心不断鞭笞着人们为了赢取他人、争名夺利而玷污着本该是一尘不染、无比
纯粹之事,导致当今各行业皆飘荡着铜臭之气。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曾在写给他女儿 18
岁生日的信件中说道:“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
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而这一切,无关物质与名利,更无关攀比与竞
争。”诚然,诸如居里夫人之提炼镭,默默地进行这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本着将科学事业作
为生命的初心,而不是为了去与他人竞争科学界的光环,最终使她的美丽跨越百年,生生不
息。因为热爱,而非竞争,才能无怨地付出,才能方得始终。
不与人争,是一种看透浮世之后仍能豁达于世、寻找自己价值的真正勇者的选择。苏东
坡在王安石变法相争无果、乌台诗案被贬后,没有再去纠结变法是对是错,没有再去竞争谁
能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欣然离去,在赤壁之处高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泥泞小道大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逃避,而是他知道,竞争所带来的后果必是
两派对立、政治腐、败,民间亦再无安宁之日,既不争可换自身逍遥,不争可得百姓祥和,又
何不淡然处世?而竞争的孰是孰非,千百年后,后人自有论断。不与人竞争,不抱着处处攻
击他人、处处带刺提刀防人、处处不予人以活路的竞争心,才有陶潜之云“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的自得,才有杨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豪气,才有竹林七贤“齐万物兮超
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的淡泊。
古时崇尚无为,却从来都非无所作为,而反观今时,却处处提倡着只为名利与竞争的处
世之道。有人说,竞争心能促进社会发展。诚然,有竞争心并非什么不可饶恕之事,也确是
人之常情。但看今日之社会,电影市场上,导演为竞争票房、争抢话题,而越发肆无忌惮,
下跪炒作之事层出不穷,微博排片之战更是司空见惯;而房地产大亨为竞争钱财、竞争土地资源,强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各大演员花旦,为竞争知名度,争相以私事博尺度、占话
题,而忘却了自己演艺之本心。岂不悲哉!
我想,只有逍遥无所待,不背负着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去行事,才能方得始终,抟扶摇而
上九万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
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根据以上三则名言,阐述自己的思
考,任务指向性非常明确,既有内容上的指向,也有文体上的指向,这就要求考生分析三句
名言,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句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考生需
要结合这些角度来阐述自己独特的思考。
【审题】首先概括分析三则名言材料。三条名言材料围绕的是:“争与不争”。第一条名言是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说自己和谁都不争或不屑与人争,这条名言强调的是不争是一种态度。
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第二条名
言是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说竞争心对人类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第三条名言是英国经济学家
马歇尔指出竞争的建设与破坏的两面性。然后分析挖掘其背后反映的人生哲学与人生态度:
争与不争的背后是进与退,是积极与消极,是拼搏与淡然,是热闹与安静,是儒家与道家,
是青春与暮年,是都市与田园,是不同的人生哲学与人生态度。可以围绕“争与不争”从三
个角度写作;如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第二、理性竞争。第三、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
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不争是万千阅历
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
参考立意:
(1)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得老远,或
是淘汰出局。(2)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在懈怠;
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
潜力。(3)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
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
才能兴旺发达。世界也会在竞争的多姿多彩。(4)要理性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
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的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
是丰富。(5)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
行文结构:议论文 结构较为常见的是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总分
式的结构行文,首先总说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析为什么,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
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素材:
1、谭嗣同
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
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后来
参与领导了发生在 1898 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
顿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
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
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
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2、蔺相如
为国家进言献策,用其三寸不烂之舌和视死如归的勇气,为赵国做出了很多贡献,这是
他的为。但是他不 与廉颇争权夺利,为国家利益为上,这是他的不争。
3、韩信
为汉朝立下了十大功劳,这是他的为。但是别人劝他造反时,他不造反,这是他的 不为。
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这是他的为。在匈奴大灾难时期,为了汉朝百姓的休养生息
他没有派兵攻打匈奴,这是他的不争。
4、周恩来
总理一生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他的为。他不争权夺利,尽量不卷入政治斗争,
这是他的不争。
5、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冯梦龙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
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
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
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
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
的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
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
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
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
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
的一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