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一)
(时间:45 分钟)
(对应学生用书第 153 页)
一、选择题
1.(2019·合肥二模)殷墟甲骨卜辞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考
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
先崇拜的过程。这反映了( )
A.宗教信仰逐步确立
B.王权统治的神秘性
C.人本意识日益显现
D.宗法观念的制度化
C [从图腾神、自然神崇拜到血缘祖先崇拜,这是原始宗教发展的轨迹。从
殷商时的文化性质来看,神本文化居统治地位,人本意识尚未产生,人只是神灵
的附属,因此在祭祀上图腾神和自然神压倒性的受到隆重祭祀,死去的先王先妣
只能处于附属的地位。到了殷末,生产力发展和王权强化促使人本意识产生,人
开始敢于挑战神的权威,即人本意识日益显现,故选 C 项。]
2.(2019·黄山二模)《荀子·王霸》曰:“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
不当则废。”商鞅之法推行“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表明
战国时期( )
A.社会流动性加快
B.实用人才得到重用
C.官僚政治已出现
D.兼并战争作用明显
C [战国时期已实行奖励军功,打破了贵族政治垄断,促使官僚政治出现,
故选 C 项;A、B、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3.(2019·菏泽一模)春秋时期,诸侯贬斥狄戎为豺狼禽兽的记载不绝于书;战
国时期,时人认为夷夏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居楚则楚,居夏则夏,积靡使然
也”。对夷狄态度的变化反映出( )A.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一脉相承的文化风尚
C.各地区往来日益频繁
D.官僚政治是大势所趋
C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对夷狄由贬低到认可,反映了战国时期随着争霸战争
的进行,促进了各地的交往,对原来的边疆等地区的认识越来越客观,故选 C 项;
材料中反映的是对少数民族的态度,不是王室衰微,故排除 A 项;材料中并未涉
及文化风尚的发展和继承,故排除 B 项;官僚政治与对少数民族的态度无关,故
排除 D 项。]
4.(2019·盐城二模)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
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
以看出,秦朝( )
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A [根据材料“秦朝时,在地方设置……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可知,
地主绅士是秦王朝基层政权的根基,故 A 项正确。]
5.(2019·深圳一模)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
基础。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
民”。这一转变( )
A.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
B.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C.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出现
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A [材料“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说明世卿
世禄的基础已然动摇,故选 A 项;材料“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
官,去之即民”说明没有世袭的基础,也就对宗法制造成了冲击,故排除 B 项;“封
土赐民之制”即是造成春秋以来地方割据势力出现的根源,故排除 C 项;“谷禄
官俸制度”强调官僚机构的建立,巩固中央集权,与小农经济无直接关系,故排除 D 项。]
6.《史记》载:秦始皇每天“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而
清雍正帝也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
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褒于左右。”对这种状况
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 )
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
B.古代帝王“以文书御天下”
C.“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C [材料表面反映古代帝王繁重的批阅奏章的工作,实际上反映了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下皇帝集权于一身。“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
强调四海之内都受到中央和皇帝的节制,故 C 项正确。]
7.(2019·镇江一模)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
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 )
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
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
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
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
B [材料体现了唐朝三省六部制的集体决策,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选 B
项。]
8.(2019·济南一模)宋神宗元丰改制时,有臣僚建议废除枢密院,仿唐制将军
事事务归兵部。宋神宗以“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为由未予允准。
这反映了宋朝( )
A.谏议制度的完善
B.部院间矛盾尖锐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重视权力的制衡
D [根据材料“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可知宋代重视权力的
制衡,故选 D 项;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决定提出意见,根据材料“有臣僚建议废
除枢密院”可知不是谏议制度,故排除 A 项;材料是对军事改革的建议不是部院间的矛盾,故排除 B 项;材料主旨是中央权力制度的变动,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
系,故排除 C 项。]
9.(2019·永州一模)据统计,镇守云南的将官在《元史》有传者共有 100 人,
其中蒙古 31 人,色目(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32 人,汉人及其他民族 37 人。
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共有 79 传、100 人之多,占《元史》列传的七分之
一。这表明元朝时( )
A.科举制度稳定发展
B.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C.重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
D.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变革
C [材料说明元朝设置了大量镇守云南与仕宦云南的官吏,体现了元朝重视
对云南边疆的管理,故选 C 项。]
10.清代某学者说:“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
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
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
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在此他认为( )
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C.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
D.行省制不利于维系地方治安稳定
D [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行省划分不合理,使天险尽去而引起地方治安
无法维持,故 D 项正确;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
除 A 项;“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反映的是地方治安
问题,不是国家分裂割据,故 B 项错误;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但材料中
没有体现,故排除 C 项。]
11.(2019·固原二模)明朝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加之又具有票拟权,
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
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这一变化反映
出( )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内阁已经取代六部的权力
C.内阁权力不受制约
D.君权受到内阁制约
A [明废丞相后,一部分相权流向六部,内阁凭借皇帝的信任使六部的权力
又流向了内阁,说明内阁权力本质上源于皇帝,内阁地位的上升实质是君主专制
的加强,故选 A 项。]
12.(2019·合肥二模)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
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
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
( )
A.杜绝贪腐现象 B.提升监察效果
C.扩大御史权力 D.促进制度转型
B [材料中的规定是为了严格监察纪律,提升监察效果,从而对监察官职务
内外的行为都严格控制,故选 B 项;《钦定台规》是为了惩治腐败现象,但是材
料中的规定是为了提升监察效果,故排除 A 项;材料只是体现对巡视御史的一些
规定,没有扩大御史的权力,故排除 C 项;材料中的规定没有体现促进制度转型,
故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9·南通一模)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的变迁集中体现了地方分权与中
央集权之间此消彼长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
设立了十三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授予
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州牧渐成割据
独立之势。坚持二级制政区是统治者的愿望,所以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
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设两级政区,但安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
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政区。
材料二 为避免重蹈前代覆辙,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
入管理幅度太大的困难。为此,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
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
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帝国,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如元代就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
但结果仍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自宋以后,古代中国历史上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
生的分裂局面。
——以上材料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沿革行政区划的举措,概括东汉至
唐末行政区划层级演变中的突出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行政区划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能维
持高度中央集权”的原因。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
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三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得出汉朝
增加了郡的数量,在郡之上设立监察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汉初在实行郡县制
的同时实行分封,实行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坚持二级制政区是
统治者的愿望,所以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设
两级政区,但安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
政区”得出二级制到三级制之间反复循环;根据材料一“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
巾起义,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得出监察区演变为高一级行政区。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宋代统治者设
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虚化”得出虚化高层政区;
根据材料二“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
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得出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行省拥有经济、军事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中央
政府牢牢控制行省权力。
[答案] (1)举措:仿秦实行郡县制;增加郡政区数量;分封诸侯王,郡国并
行;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监察区。突出问题:二级制到三级制反复循环;监察区
演变为高一级行政区。
(2)创新:虚化高层政区;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原因:行省拥
有经济、军事实权;中央政府牢牢控制行省权力。
14.(2019·海门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
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
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
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
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
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
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
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
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
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
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
相互印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
新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发展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
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综合上述材
料,说明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以德取人”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
料一信息“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
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得出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
了考试的环节。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
试成绩。……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得出更加公开,注重公平公
正;第二小问,结合科举制的意义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申报时
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得出课绩考核侧重实绩,根据材料三“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
来源的相互印证”得出考察方式多样,结果公开,力求准确;第二小问,结合所
学知识得出注重选贤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答案] (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新发展:注重培养官
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
(2)发展趋势:公开性;严密性(更公平公正)。理由: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3)侧重点:课绩侧重实绩;考察力求准确。价值:注重选贤任能;追求公平
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任答其中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