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第 1 页(共 14 页)
玉溪一中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
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应将姓名、考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填涂在规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客观题填涂使用 2B 铅笔,主观题作答使用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
4.保持答题卡整洁,不可折叠、污损、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
正带(贴)、胶带纸等,不得在答题卡上乱涂乱画或做标记。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工智能算法的传统通常有两个:一是符号认知主义,主张智能行为依赖于符号操作,
通过基于符号表征的计算可实现推理、决策,甚至情感活动,如早期的专家系统;二是联结
主义,认为通过大量底层简单的“激活单元”相互交织可在高层自发涌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
这一传统以神经网络为代表。阿尔法围棋的研究主要得益于后一种传统,基于神经网络的深
度学习实现算法的突破。
以复杂性视角观之,目前的智能算法有一个突出特质——涌现性,即智能是一种由算法
底层的简单规则生成的复杂行为,智能并不由预定的算法前提决定。游戏棋局的最终输赢是
一种涌现,不是依靠单次行为的累加,而是算法演化系列的整体取胜。阿尔法围棋有一些令
顶尖职业棋手难以理解的“昏招”,可这些昏招最终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表明“招数系
列”比“某一招”更有意义。在伦理上,涌现性特质揭示出智能算法具有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特
征;智能算法行为不是边界清晰的单个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演化,其行为效果既不由“某
一”行为决定,亦不由其前提完全决定。
智能算法的另一个特质是算法的自主性。阿尔法围棋一代曾依据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棋谱,
对弈了 3000 万盘棋,二代强化了自我学习能力。如果智能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类
主动的、自我进化的“生命”,那么我们是否能说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
决定的“主体”?以算法的观念来看,理性传统所认可的“主体”是一个能够协调个体自身复杂
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该个体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目前得到广泛应用
的弱人工智能,则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主体观念。弱人工智能的自主性是智能行为
的自组织性,机器算法会在没有人类程序员的干预下自发学习,自动处理问题。
在目前智能驾驶系统条件下,有人在使用“自动驾驶”模式时遭遇车祸,历经十个多月的
调查,最终归责为驾驶员过于信任人工智能,手没握住方向盘,人工智能得以免责。不久的
将来,人工智能必会让我们完全摆脱方向盘。智能驾驶系统由厂商的机器人制造,其算法不
断自我进化,无缝嵌入庞大的物联网中,行进于更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并与它们共同语文试题第 2 页(共 14 页)
形成了一个不断自我演化的复杂算法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厂商、机器人、使用者、众多智
能体等都是造就整体的个体,但并不存在对整体负责的“主体”,此时我们在伦理上可能面临
根本的挑战:智能行为既不遵循行为与效果之间的直接对应,也不遵循行为与主体之间的必
然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一个恰当的道德判定?
(摘编自《人工智能算法的复杂性特质及伦理挑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基于符号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这两个传统,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最终得以实现。
B.无论是“某一”行为,还是预定的算法前提,都不能决定智能算法的行为效果。
C.弱人工智能有一个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了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
D.既然智能驾驶系统不存在对整体负责的“主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则无须追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两种智能算法传统的异同,分析了阿尔法围棋获胜的原因。
B.阿尔法围棋“昏招”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是算法演化系列整体取胜的例证。
C.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种“生命”体,这是文章对“主体”进行辨析的前提。
D.文章重点分析智能算法的两个特质,指出在人工智能上我们可能面临的伦理挑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没有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联结主义传统,阿尔法围棋就未必会有算法上的突破。
B.弱人工智能不是理性传统所认可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够自动处理问题。
C.智能驾驶系统的算法只有处于众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之中,才能不断地自我进
化。
D.智能行为与效果不直接对应、与主体无必然联系,但是我们还要对它做道德判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一 6 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
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
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 2001 年的 7955 万人次增长到 2014 年的 7.2 亿人次,13 年间
增长了 8 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
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 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 3000 万件(套)藏品,
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
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区的文
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
载体。2010 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
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语文试题第 3 页(共 14 页)
2008 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
逐渐弱化。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
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
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 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
变化情况如下图:
(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注]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
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
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
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
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
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除 2007 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
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B.2001—2014 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 2001 年,
最高的年份是 2014 年。
C.按 2001 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
势头。
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
份是 2014 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
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语文试题第 4 页(共 14 页)
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
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
C.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
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
D.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
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一 9 题。
匆匆过客
路遥
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
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我的心情沉重了。明
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
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
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
的呼唤。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缩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地念叨着。他蓬头垢面的,看
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这是一个盲
人!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 次和 802 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
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
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滚回单位。但如果我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
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 802 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 802 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 803 次的队伍后面,
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
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
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
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
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
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语文试题第 5 页(共 14 页)
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
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
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抽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
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 803 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我第二
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
照料照料那个人。”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
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叫着说:“呀,我这张
票也是给他买的呀!”
一刹那间,他们谁也不说话了。
此刻,站在他们身边的我,像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傻瓜;又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学生,羞
愧地站在班主任的面前。
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 802 次车票的。但看见那
个老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
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
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然
后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
我猛地迈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你
要 802 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
谢您啦!”
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着。街道上一
片寂静。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单位走去。
(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以买票场景为中心叙事写人,聚焦于大社会中的一个小场景,故事情节集中紧
凑 ,也突出了春运难买票的社会现实。
B.小说擅长在朴实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我”震惊于男青年买票的真相后,把
票让给青年妇女,这一情节设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C.在是先给自己买票还是先给老人买票的两难选择中,作者细腻地描写了“我”、男
青年、青年妇女的不同表现,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
D.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这种形式便于加快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
便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内容。
8.“误会”是本文的一大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概括并简要分析其作用。(6 分)
9.小说除了使用外貌、语言、动作等具体的描写手法以外,还借助了哪些方法来塑造男青
年的形象?(6 分)语文试题第 6 页(共 14 页)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
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
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
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
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
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
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
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B.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C.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D.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公子,先秦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B.封邑,即封地,古代国君赐给卿、大夫等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C.大夫,先秦诸侯国中的官职,位于士之下、卿之上,后来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D.四维,指礼、义、廉、耻等,古代统治者以此为治国之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管仲家境贫困,和鲍叔牙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牙却一直很好地对待他,不将这事
声张出来。
B.鲍叔牙深信管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
终能发挥潜能。语文试题第 7 页(共 14 页)
C.文章第二段饱含着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表达了知己之
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D.文章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是为了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没有鲍叔牙
就没有管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5 分)
(2)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②。
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对杜甫的思念。杜
甫深受感动,便写此诗作答。②何逊在扬州:何逊在扬州见梅花盛开,作有《咏早梅》一诗,
何逊是杜甫所喜爱的南朝梁代的诗人。③此时:指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年)末、二年(761 年)
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万里作客。
14.下列对这首诗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以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以此来表达对裴迪和他所赠之诗的
推崇。
B.“此时对雪遥相忆”是说裴迪送客时雪中遇梅,突出梅之洁白,衬托裴迪的高洁情
操;颔联承“动诗兴”而来,遥想裴迪对自己的相忆,突出了诗人与友人心心相印
的情谊。
C.颈联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
渴望与亲人团聚。大概裴诗有叹惜不能折梅相赠之意,而诗人却庆幸未蒙以梅相寄,
以免勾起伤感。
D.尾联描写江边梅花,渐趋吐蕊,朝朝暮暮,催得作者白发丝丝,繁霜染鬓。
15.诗歌尾联中 “朝夕催人自白头”,诗人“白头”因何种复杂的情感而催?请结合全诗
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先民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日常的生产、生活常常借助龟壳、蓍草、语文试题第 8 页(共 14 页)
钱 币 、 竹 签 等 事 物 , 根 据 一 定 规 律 预 测 未 来 的 吉 凶 祸 福 。《诗 经 · 氓 》 中 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体现了这种古老的民俗。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是: , 。
(3)杜牧《泊秦淮》一诗中,最能体现秦淮河夜间景致的一句是 。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却
用相关的景物描写边塞连绵起伏的群山里, 的悲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希望你们从历史文化中寻找希望、 信仰。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总是能给予人们
希望。《管子》有言:“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现实中的一切,都可以在历
史中找到相应的影子:( ),给充满挑战的未来带来希望。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上是向好的,历史的车轮总是向着光明与希望滚滚前进。但是,历史的发展不总是 的,
会经历曲折和磨难。文化的传续也往往会遇到坎坷与阻碍。在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进程中,只
有坚定的信仰才能使人们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始终保持对美好与高尚的不懈追求。历史文
化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创造出来的。青年正处于树立信仰的关键阶段,青年的价值选择和道
路选择决定了人类的未来。同学们,你们要始终保持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信心,在人生的重要
关头做出正确的选择,信仰的道路以希望之光照亮,让希望点燃你们前行的火炬。
一一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 2019 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竖立 大体 一帆风顺 难免
B.树立 总体 风平浪静 未免
C.树立 总体 一帆风顺 难免
D.竖立 大体 风平浪静 未免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也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困惑提供启示和借鉴
B.发生在历史上的事情,也都可以在现实中为我们的困惑提供启示和借鉴
C.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也都可以为今天的困惑找到启示和借鉴
D.发生在历史上的事情,我们也都可以为现实中的困惑找到启示和借鉴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让希望之光点燃你们前行的火炬,以信仰照亮希望的道路。
B.让希望照亮你们前行的道路,以信仰之光点燃信仰的火炬。
C.以信仰照亮希望的道路,让希望之光照亮你们前行的火炬。
D.以希望点燃信仰的火炬,让信仰之光照亮你们前行的道路。语文试题第 9 页(共 14 页)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用后即扔, ① ,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
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着塑料袋、塑料薄膜、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塑料垃圾。自
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降解塑料的细菌和酶,所以 ② 。不仅如此, ③ 。当
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
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个字。(5 分)
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香港公开赛 2019 年 6 月 9 日在中国香港落幕,6 月 9 日进行了除混
双外 4 个项目的决赛。男单决赛,现世界排名第二的中国队选手林高远迎战世界排名第四的
日本队选手张本智和。两人曾在去年年底的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中交手,林高远告负。
本场比赛,林高远历经 6 局,最终以 4∶2 战胜张本智和夺冠。
女单决赛在中国队选手王艺迪和日本队选手伊藤美诚之间展开。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乒
乓球公开赛上输给伊藤美诚后,王艺迪认真总结,进行了充分准备。本场比赛两人再次交手,
王艺迪抓住机会,直落 4 局取胜,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中首个公开赛单打冠军。
在当日进行的其他决赛中,搭档时间不长的中国队组合梁靖崑/林高远以 3∶1 战胜韩国
队组合张禹珍/林钟勋夺得男双冠军;中国队组合陈可/木子以 3∶1 战胜韩国队组合田志希/
刘恩宠夺得女双冠军。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打卡”原指上下班的考勤方式,现在打卡的含义则有所拓展。有人在 APP 上打卡学
习,有人去网红店打卡消费,有人往健身房打卡锻炼,有人到热门景点打卡旅游……对这
种“打卡式”的现代生活,你有怎样的经历、见闻或思考?
请结合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
歌除外。语文试题第 10 页(共 14 页)
答案
1.B。 A.由原文第一段“阿尔法围棋的研究主要得益于后一种传统”可知并非“基于符
号认知主义”。“基于···”意为“以···为基础”。 C.从原文第三段“理性传统
所认可的“主体”是一个能够协调个体自身复杂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 ……弱人工智
能,则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主体观念”可知 C 项错误。 D.需要认定事故的责任
者。这是基本的常识,从“最终归责为驾驶员过于信任人工智能,手没握住方向盘,人
工智能得以免责。”亦可知。
2.A。并未比较两种智能算法传统的异同,而且第一段指出的是“阿尔法围棋的研究”成
功的原因。
3.C。表述过于绝对,与第四段原文“智能驾驶系统由厂商的机器人制造,其算法不断自我
进化,......行进于更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并与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不断自我演化
的复杂算法整体。”逻辑不符。原文看不出“处于众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之中”是“智
能驾驶系统的算法不断地自我进化”的必要条件。
4. A【4 题详解】从材料二所给的图中可以看出,2003 年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也是
有所减少的。所以 A 项“除 2007 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
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说法错误。
5. B【5 题详解】A 项说法不正确,从材料一的第一段中可以看出,目前博物馆服务于大
众的形式非常多,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C 项,“因此需
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说法不正确。原文材料
二是“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D 项,无中生
有,“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于文无据。故选 B。
点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要求,
然后锁定答题区域,对读选项和原文的细微差别。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
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锁具事例不对应。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照,寻找细微的差
别。
6. ①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②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
的科研力量,培养出科研团队。【6 题详解】通读文章,可知答题区域在材料一中,仔细
阅读材料一,可在材料筛选出“全国博物馆拥有近 3000 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
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
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
史研究中心”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
7.C【解析】C 项,“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分析有误,突出了男青年和青
年妇女的无私,但并没有剖析批评“我”的自私。
8.小说中主要的“误会”有“我”误会了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男青年误会了青年妇女,
小女孩误会了男青年;(2 分)作用:①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曲折,富有波澜;
(1 分)②在“误会”的解开中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的善良无私;
(1 分)③颂扬了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表达了人间有大爱这一主题。(2 分)
9、①欲扬先抑。先写男青年的“时髦”外貌令“我”反感,以及与青年妇女起争执时的
暴怒形象,对其进行贬抑;再写他实际上内心充满爱,进行褒扬。②对比衬托。与“我”的
先考虑自己再考虑他人形成对比,突出男青年的先人后己。③环境烘托。文章结尾“一片
银白的世界”“洁白的路面”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男青年心灵的美与善良。(每点 2 分,
共 6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语文试题第 11 页(共 14 页)
10.D 原文标点为“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
诸侯由是归齐。”
11.C 位于士之上、卿之下。
12.D 重点写管仲的贤能,写其交往是为了衬托管仲。
13(1)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
到好时机。(注意:见…于,不肖,以为,遭时)
13(2)管仲在齐国执政担任宰相以后,凭着小小的齐国地处海滨,流通货物,积聚财富,
使国家富有,使军队强盛。(注意:相,以,富,强)
【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
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
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
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
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
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
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
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
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三次作战,三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
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我而死,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
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
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
而称赞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在齐国执政担任宰相以后,凭着小小的齐国地处海滨,流通货物,积聚财富,
使国家富有,使军队强盛,办事能够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说:“仓库充实了,人民才
知道礼仪节操,衣食富足了,人民才懂得荣誉和耻辱。居于上位者遵循礼法行事,则六
亲自然和睦而关系稳固。礼义廉耻得不到伸张,国家就要灭亡。国家颁布的政令像流水
的源泉一样畅通无阻,是因为它能顺应民情。”因为道理浅显,容易实行。百姓所要求
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提供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抛弃它。
管仲治理政事,善于转祸为福,把失败变为成功。重视事情的缓急,慎重地进行比
较。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违背同曹沫的盟约,但管仲借助这个盟约使桓公
建立了信义,因此诸侯都来归附齐国。
14. B “突出梅之洁白”和“衬托裴迪的高洁情操”属无中生有。“此时对雪遥相忆”,
说在这样的时候,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思念不已。这样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
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谢意和心心相印的情谊。“此时”,即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
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万里作客,相忆之
情,弥足珍重。
15. ①忆友之情。从诗歌的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暮年之愁。从颈联
中的“伤岁暮”可以看出,岁月无情,诗人因年华易逝,老之易至而伤感。③思念故乡
之愁。从颈联下句“若为看去乱乡愁”可知,诗人唯恐梅花会引发思乡之愁,实际上是语文试题第 12 页(共 14 页)
表达自己满怀思乡之愁。④忧国忧民、感时伤世之情。(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16(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16(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6(3)烟笼寒水月笼沙
16(4)长烟落日孤城闭
17.答案:C.【解析】竖立:多用于具体事物。树立:多用于抽象事物。“信仰”属于抽
象事物,选用“树立”。总体:整体。大体:大概,基本上。此处是说发展趋势,应该是
整体上,选用“总体”。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
折。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此处应该取顺利的意思,选用
“一帆风顺”。难免:不容易避免,强调客观上。未免:不能不说是……,强调主观上。
此处强调客观上,选用“难免”。
18.答案:A【解析】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与前一句“现实中的一切,都可以在历史中
找到相应的影子”相照应,此处陈述的应该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在今天的意义,
排除 B、D。C 项陈述列象换成了“我们”,排除 C。故选 A。
19.答案:D【解析】“光”不能“点燃”,排除 A、B。根据语境,“前行”与“道路”搭
配,不与“火炬”搭配,排除 C。故选 D。
20.参考答案:
①塑料垃圾充斥于各种场所 ②难以对其进行生物降解 ③塑料垃圾还改变土壤性质
解析:本文段主要说明乱扔塑料制品的危害.
第一处空格依据前文的“用后即扔”和后文的“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
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着塑料袋、塑料薄膜、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塑料垃圾”可知其内
容为“塑料垃圾到处都是”.
第二处空格前的“所以”表明,空格处是由前文得出的结论,前文是“自然界几乎没有
能够消化降解塑料的细菌和酶”,空格处自然就是“塑料垃圾很难降解”.
第三处空格后文是对空格处内容的阐释说明,分析后文可知,空格处内容是塑料垃圾对
土壤的危害.
21.参考答案: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香港公开赛 9 日在中国香港落幕,中国队共收获了男
单、女单、男双和女双 4 个项目的冠军。
22【解析】
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
之前必须认真审读材料,而且学生要清楚审读材料不仅仅是看材料,而是对材料进行分
析理解的思维过程。阅读材料,需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抓住关键点,把握命题人的
意图,准确理解题意,按要求作文。
本则材料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打卡”的原本含义并点明其现在含义已拓展;第二
层列举当今人们种种打卡行为;第三层提出构思要求。本次作文话题指向对“打卡式”
现代生活的见闻思考。构思之前先要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对生活中的“打卡”有
辩证的认识。“打卡”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有它积极的作用,比如督促人自律,激励
人上进,给人前进的动力等。但若盲目“打卡”,目的不纯,反而会滋长社会浮躁之风。
所以我们要清楚,“打卡”始终只是形式,真正的生活还要靠真实行动去支撑和创造。根
据提示,本文可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立意:
1、让“社交打卡”化为自律习惯语文试题第 13 页(共 14 页)
2、“打卡”是方式不是目的
3、“打卡”督促成长,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4、封杀朋友圈“打卡”一点也不冤
5、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打卡”
范文:
“打卡”莫要本末倒置
“打卡”通常指工作人员上下班时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
如今,“打卡”的含义延伸到诸多领域。在社交媒体发达的当下,“打卡”早已成为微信
朋友圈中的常态:背单词、健身、品尝美食、旅游、掌握新技能等等,“打卡”截个屏,
大家在朋友圈里“晒”起生活来乐此不疲。
很多人“打卡”是想用这种方式记录当天的收获,也是为了让朋友见证和监督自己的学
习和锻炼,这本身是一种很好的督促方式。其实,“打卡”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前人也
会用“日注”“日录”等形式来记录当天的经历或所思所得。“打卡”作为一种主动的心
理暗示和行为承诺,无论对于好习惯的养成、坏习惯的戒除,以及新技能的习得都能起
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记录一下今天 5 公里跑又提速了多少秒,或者今天又掌握了
多少个英文新单词等等。当回望取得的成绩时,内心便不禁增加了一分继续努力的动力。
然而,现实中也有人本末倒置,把“打卡”获赞当成了一种满足自我虚荣心的途径。一
些人草草完成学习或锻炼后便急于在微信朋友圈发状态“打卡”,不见得有了多大的成长
和收获;也有人不顾能力贪多冒进,穿梭于各个目标间“打卡”而疲惫不堪,“消化不
良”;更有人“先上车再补票”甚至“无中生有”。虽然一样获得了朋友们的点赞,但是
有了“面子”却没有实质性收获的“里子”,多少有种自欺欺人的味道。
学习和锻炼本应是基于一种内在的成长需求而作出的自发努力,“打卡”本身也只是为了
记录和激励自己的进步,如果舍弃或歪曲了“打卡”的价值取向,为了“打卡”而“打
卡”,甚至用虚假的“打卡”来代替真实的付出,用别人的点赞来满足虚荣心,这无异于
掩耳盗铃。
说到底,盲目“打卡”、虚假“打卡”其实是内心浮躁的表现。试想,人到了工作单位,
只是满足于打个“卡”报个到,却没有认真深入地面对工作的内容,研究解决问题的方
法,取得成绩,而是水过鸭背。“卡”虽然打了,成效却未必大。
准确把握好“打卡”的度,我们就能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做一个踏踏实实的行动者,“打
卡”打得货真价实,人生才会收获大大的“赞”。
【范文结构分析】
本文分三个部分,摆现象,挖根源,明做法,层层深入的阐明观点。
第一部分,引述材料,列举现状,铺垫蓄势。
第一层,先说明“打卡”的原本意义,并指出如今其含义在不断延伸,进而列举出在社
交媒体发达的当下“打卡”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很多人乐此不疲的一项活
动。这样使文章下文论述更有现实意义。
第二层,首先指出“打卡”的初衷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督促方式。并指出也并非现代人的
专利,是有历史渊源的。进而阐释其积极意义。
第二部分,笔锋转换,点明题意。深层挖掘,指出危害。
第一层,首先笔锋一转,自然引出观点:现实中也有人本末倒置,把“打卡”获赞当成
了一种满足自我虚荣心的途径。然后分三种情况,层递式举出其表现。最后总结:虽然
一样获得了朋友们的点赞,但是有了“面子”却没有实质性收获的“里子”,多少有种自语文试题第 14 页(共 14 页)
欺欺人的味道。
第二层,紧承上文指出这种为了“打卡”而“打卡”,甚至用虚假的“打卡”来代替真实
的付出,无异于掩耳盗铃。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呼应开头,并指明其危害。
第三部分,指明做法,升华中心。把握好“打卡”的度,做一个踏踏实实的行动者,“打
卡”打得货真价实,人生才会收获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