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一中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云南玉溪一中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玉溪一中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 历史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55 小题,每题 1 分,共 5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西周时期,在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后,礼成为“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 依据。这表明西周礼乐制度旨在(  ) A.强化文化认同 B.规范社会秩序 C.巩固宗法体系 D.加强道德教化 2.从秦开始,地方长官就有自辟僚属权,虽然中央限制郡只有辟署百石以下、县只有辟 署斗食以下掾史吏员的权力,但地方设官,除几位主要长官的官秩在百石以上外,其 余诸曹掾史本都在百石以下。据此可知,这一传统(  ) A.有利于完善地方官僚体系 B.容易产生封建割据势力 C.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D.说明郡县长官权力开始扩大 3.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 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 像日本这样登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 作。”该学者重在强调(  ) A.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 C.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 4.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 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 这反映了明朝(  ) A.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创设了集体议事制 D.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5.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官僚士绅普遍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之中,称日本 为“蕞尔三岛”。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朝士绅阶层逐渐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 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据此可得出(  ) A.社会心态变化取决于清朝士绅阶层心态变化 B.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的意识彻底觉醒 C.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中国人对国情有了新认识 D.甲午中日战争推动清政府实行彻底的变法改革 6.下表为 1942—1944 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据此可知, 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 2 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的比例(单位:%) 阶层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其他 抗战前 36 7.2 28.4 54.0 5.0 1.8户 数 减租后 2.4 6.7 38.0 0 2.5 3.4 抗战前 29.5 21.0 29.5 19.0 0.8 0.2土 地 减租后 13.5 17.5 5 22.5 0.6 3.4 A.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B.削弱了封建土地剥削 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D.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7.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 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 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 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官吏贪暴腐败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自然灾害频繁 8.1927 年 4 月末 5 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 议决案》中指出:“当时我们的党,却只注意于反帝国主义及反军阀的斗争,而忽略 了与资产阶级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斗争。”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决定继续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B.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 C.对中国的基本国情认识模糊 D.找到了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9.1954 年 1 月 15 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在电报里开列了 10 种中外各类宪 法的书目,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的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一)1936 年苏联宪 法及斯大林报告;(二)1918 年苏俄宪法;(三)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 宪法;(四)1913 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 年曹锟宪法,1946 年蒋介石宪法;(五)法 国 1946 年宪法。材料表明,1954 年宪法的制订( ) A.主要受苏联宪法的影响 B.具有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 C.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 D.以资本主义宪法为反面材料 1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的 5 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 50 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 1992 年的 27125 件,增加到 2001 年的 100921 件,原告的败诉率从 35.93%下降到 28.61%。材料主要说明我国(  ) A.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备 B.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 C.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11.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 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 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 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3 A.丰富“一国两制”内涵 B.设定香港自治底线 C.肯定“港人治港”方针 D.消除香港分裂势力 12.1952 年,周恩来深入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外交工作经验,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 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其中,“同我国已建交的东南亚国家,过去是殖 民地,现在由当地资产阶级来统治。”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原则 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13.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中国参加了 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 300 多个国际 公约,累计向联合国 30 项维和行动派出各类人员约 2.1 万人次。据此可得出的结论 是,这一时期中国(  ) A.始终坚持不结盟的政策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与他国的政治合作增多 14.在伯利克里改革之前,在雅典担任公职是没有报酬的,伯利克里改革之后,担任公职 是有津贴的。这种变化(  ) A.有利于改变公职人员的阶级结构 B.提高了公职人员的文化素质 C.实现了公民政治地位的平等 D.消除了不同阶层公民的矛盾 15.某学者指出:“在古罗马,即使在日常情况下,所有人使用其物,也应维持在一般的 合理状态。如罗马法中规定‘在居民区,允许冬天在室内生火取暖而排烟于室外,允 许倾倒生活污水等,但不得开放排出过度的烟雾或流出大量废水的作坊’。”这说明古 罗马(  ) A.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B.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 C.法律旨在维护公民的利益 D.严格限制社会经济活动 16.“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形成了议会下院与国王的分权。议会仅仅夺取了立法权和财 政权,行政大权仍然是国王的“世袭领地”。但国王为了便于推行其政策,不得不从 下院势力最大的(即多数党的)议员中选用大臣。这表明当时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B.《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C.实现了权力间的制衡 D.“议会至上”得以确立 17.有学者指出,1871 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 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这说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A.成为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 B.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C.加快了德意志帝国走向统一的步伐 D.使德国成为富有军事侵略性的国家 18.17-18 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制化国家过渡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19.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 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旨在 (  ) A.确立苏维埃的农民土地所有制 B.争取农民阶级对革命支持4 C.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D.瓦解临时政府的统治基础 20.肯尼迪在国内政策方面提出了众多计划,如: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改 革税收制度、修改农业计划、保护和发展天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等。 但这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大都遭到了来自国会的重重阻碍,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 得了国会支持。据此可知美国(  ) A.政府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B.分权制衡受到冲击 C.缩减福利促进了科技发展 D.国家垄断深入发展 21.南宋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之风,但这些政令如一纸空文。 太湖流域“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灌溉之利”。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田垦种成本低且收益大 B.吏治败坏使政府职能降低 C.赋税的繁重加重民众负担 D.人口压力使人地矛盾尖锐 22.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 58 座,民窑不过 20 座,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后来官 府为完成上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 三百座,其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产品畅销海内外。这种现象表明(  ) A.制瓷业产品种类日益增多 B.私营手工业逐渐占主导地位 C.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手工业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3.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佃, 则力佣自活”,“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 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  ) A.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B.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C.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24.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 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人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 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  ) A.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 B.专卖政策阻碍了农产品商品化 C.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极为缓慢 D.土地税是官员升迁的主要依据 25.20 世纪初,江苏南部地区的蚕丝出口因铁路通车逐年增加,蚕桑养殖业有了很大发展, 沪宁铁路沿线地区常能见到连片桑田。尤其是无锡发展最快,成为“甲于东南的蚕茧 之地”和江南丰沃的“养蚕地带之中心”。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 A.自然经济瓦解有利农业区域的发展 B.沦为西方列强商品市场的程度加深 C.铁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发展 D.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呈现不平衡特征 26.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启动经济改革计划。1932 年 8 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制定 的兵工整理计划,对全国的兵工厂提出了三个原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 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这些 措施(  ) A.为坚持抗战提供一定物质基础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推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恢复 27.在 1962 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时说:“在经济建 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5 性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 能力。”在此,毛泽东主要强调(  ) A.要坚持独立自主的经济建设模式 B.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的比例关系 C.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坚持借鉴与创新结合的发展模式 28.改革开放后,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78 年 2%上升到 1991 年的 59.2%。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所占的比重由 1985 年的 64.5%下降到 1990 年的 60.3%,林牧渔业则相应由 35.1%上升到 39.7%。这说明(  ) 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B.农民从温饱迈入小康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29.1990 年,首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张。第一天排队的人从餐厅二层一直排到大马路。 餐厅营业的首个周末就创下了全球麦当劳单店单天营业额 46 万元的最高纪录。这说 明(  ) A.美国正在对中国经济侵略 B.国家政策影响民众生活 C.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到来 D.深圳率先实行对外开放 30.1922 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 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 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这则广告(  ) A.旨在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 B.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 C.说明新式交通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D.体现出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 31.1848 年 7 月,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幽默画报《庞奇》刊登了一幅名为《肮脏的“泰晤士 老爹”》的漫画(见下图),将泰晤士河描绘成一个外表污秽的“流浪汉”。该漫画说明 (  ) 肮脏的“泰晤士老爹” A.工业发展应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B.先污染后治理的文明历程不可以逆转 C.工业化必然伴随着环境破坏 D.作者对工业革命持否定态度 32.下表反映了 19 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新兴钢铁业发展迅速 B.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6 C.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D.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3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许多西方著名学者 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 马克思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B.肯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 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34.大萧条下,西方国家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 的自给自足。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建立关贸总协定,希望各国降低关税,减少贸易 限额,削弱贸易壁垒。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主要是(  ) A.法西斯主义严重威胁各国安全 B.世界市场进一步深入发展 C.意识形态冲突下形成冷战格局 D.关税壁垒加重了经济困境 35.1933 年,美国国会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授权政府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 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随后国会又于 1935 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明确 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 得以为老人、盲人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据此可知(  ) A.新政期间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新政注重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C.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实现社会稳定 D.社会福利开支过大导致财政不堪重负 36.联邦德国总理艾哈德在谈到本国经济发展模式时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 济……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 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以下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联邦德国政府明确反对干预经济 B.凯恩斯主义不适合德国国情 C.“模式”体现“混合经济”特征 D.德国大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37.瞿秋白赴苏俄考察期间发现,老工程师屡次怠工,唾骂布尔什维克,被下狱三四次依 旧如此,政府没有技师,也只能听任也;乡下妇人拿 100 个鸡蛋想换盐,却不愿要政 府发行的卢布。上述现象主要说明(  ) A.苏维埃政权缺乏群众基础 B.苏俄经济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C.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弊端凸显 D.斯大林模式下民众生活水平低下 38.1965 年,苏联颁布了《集体农庄市场示范条例》,规定无论是集体农庄还是个人都可 以在集体农庄市场上自由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其价格由市场自发形成,国家不加干 涉。为了发展农庄市场,国家拨款在城市兴建库房、提供冷藏设备等。据此可知当时 苏联(  ) A.农业领域成为改革重点 B.农业集体化弊端已经消除 C.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重视农庄和农民的积极性 39.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中总值的比 重(以 1974 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这(  ) 7 A.反映了欧共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B.强化了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同盟关系 C.反映了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往来 D.有利于欧共体摆脱对美国的政治依附 40.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 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 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41.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葬”“节用”,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 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 这(  ) A.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 B.反映了统治政策影响文化走向 C.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起因于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42.魏晋时期,一种称之为“玄学”的社会思潮在士大夫中流行起来。玄学认为纲常礼教、 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 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魏晋玄学(  ) A.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B.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 C.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 D.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 43.宋明时期的设计文化,由汉唐时代追求的雄浑壮美,转向静寂典雅、精致内敛的意境 之美,讲究秩序稳定,公正规范,并逐步成为一种时代风尚。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理学思想影响社会文化生活 B.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C.门阀士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D.传统文化价值观被屏弃 44.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 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 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 映出(  ) 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45.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提高宰相权力,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寓分封于郡 县”,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  )8 A.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威胁 B.限制专权回应了时代诉求 C.反君主制的民主思想出现 D.主流统治思想的嬗变趋势 46.有学者这样评价“中体西用”:“那个时候的中国,……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 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 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认为“中体西用”的提出(  ) A.维护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B.存在巨大的局限性 C.彻底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 D.有其时代的合理性 47.1920 年 4 月,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有科学 的威权;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要受科学的洗礼……我们不但应该提倡 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 的妄想、胡说”。陈独秀此语旨在(  )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B.以理性精神为武器反对传统文化的禁锢 C.反思近代中国以西方为师的近代化探索 D.提倡以批判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48.邓小平认为,探索中国模式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中国发展 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某种经验,但也不能照搬到其他国家。据此可知中国 模式(  ) A.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模式 B.只能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 C.可能被其他国家成功复制 D.是中国实际和世界经验的融合 49.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 年至 1958 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 7493 人, 其中 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 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是我国当时(  ) 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50.普罗塔戈拉说:你可以拒绝你不喜欢的职业,但是在人类社会中,不允许任何人拒绝 德行,拒绝了德行就是拒绝人性;这种德行并非天生的或自然而然拥有的,而是通过 学习和接受教育获得的。这种理念(  ) A.抨击了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 B.冲击了传统贵族的价值取向 C.凸显了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 D.摆脱了封建神学的精神桎梏 51.中世纪罗马教皇炮制了所谓《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宣称 4 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 曾把帝国西部政权“赠与”教皇。长期以来人们信以为真,1440 年学者瓦拉利用《圣 经》等文献证明该文件是伪造的。这一事件(  ) A.打击了教会的权威 B.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C.推动了各国的革命 D.体现了新教徒的诉求 5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近代法国哲学家勒 内·简卡尔的名言是“绝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对于我完全不怀疑的事物才视为真 理”。二者反映的相同理念是(  ) A.反对宗教愚味 B.提倡理性至上 C.弘扬民主法治 D.主张思想自由9 53.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 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洛克阐述的是(  ) A.信仰自由理论 B.人类意识觉醒 C.天赋人权思想 D.民主制度诉求 54.艾赛亚·柏林曾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 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 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说明(  ) A.经典力学直接导致了启蒙运动 B.牛顿思想全面影响了法国社会 C.启蒙运动有利于经典力学发展 D.科技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条件 55.《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学校后在纽约闯荡三天的经历,真实 反映出美国传统教育和价值观对青少年自由天性的压抑,强烈表达了他们的孤独、苦 闷、彷徨以及对充斥全社会的虚假、伪善、丑恶的愤懑与抗议。和该作品属于同一派 别的美术流派是(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题,总计 45 分) 5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作为工业化社会进程中城乡差距扩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历史产物,乡村医院 的兴起可谓是应社会需求而生。19 世纪兴起的各类医疗机构为乡村医院的发展奠定了 社会基础,新兴的接受过相关医学教育的全科医生数量大幅增长,为乡村医院提供了 人员保障,民众对于医疗服务和机构的现实诉求为乡村医院的兴起提供了现实土壤, 而国家对于扩充病床的宏观需要则为乡村医院的兴起提供了制度环境。于是,乡村医 院逐渐在英国各地建立起来。乡村医院往往规模较小,内部设备简单合理,造价低廉, 除主治医生外,通常配有一名护士、若干女佣,她们通常来自周边农村,工资较为低 廉。随着 20 世纪中期英国全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乡村医院很好地完成了它的历 史使命,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傅益东《论 19 世纪英国乡村医院的兴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乡村医院”出现的背景。 57.(17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上海开埠后,随着人口大幅增加,道路两旁出现很多土坑,供行人便溺。从 1864 年开始,租界当局大量建造了装有自来水、煤气灯或电灯等现代设施的公厕,还建造 了儿童公厕、女厕等专门性公厕。1909 年,士绅胡文炜等集资兴办了华界首座现代公 厕。到 20 年代中期,华界现代公厕发展到 24 座。1927 年以后,公厕数量不断增加,10 其兴筑与管理成为华界上海市政府卫生当局的工作重点之一。因经费不足,市政当局 多通过竞标的方式将公厕承包商办。虽然市政当局对公厕的管理、清洁、售纸等行为 都制定了详细的制度和规范,但商办后的公有公厕和私有公厕一样,仍然积弊丛生, 引起市民严重不满。1947 年,市政当局决定将市区公厕收归市办,由卫生部门雇工 管理。但因市政当局财力不足,公厕市办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据苏智良、彭善民《公厕变迁与都市文明——以近代上海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公厕改革的特点。(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近代上海公厕改革。(7 分) 58.(16 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认为,真正的富国应是兼足天下,上下俱富, 荀子主张开源节流;强本扬末。强调“故家五亩宅,百亩四,务其业两勿夺其时,所 以富之也”。他充分肯定商业的流通功能,“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 但是荀子主张国家对商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反对市场价格机制。富国裕 民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根本目标。亚当·斯密明确 提出“政治经济学”的两大目标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 充分的收入。他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维持“看不见的手”,以有效调节经济运行; 市场经济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关于经济人的价值理性,亚当·斯密主要论述了谨 慎、仁慈、正义和自我控制(节制)四种,突出了德性的利已性。 ——摘编自贺汉魂《荀子与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伦理比较及现代启示》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和亚当·斯密思想的不同之处。(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意义。(6 分)11 玉溪一中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 历史学科答案 1.B 2.B 3.D 4.A 5.C 6.B 7.A 8.B 9.B 10.A 11.B 12.C 13.B 14.A 15.A 16.A 17.A 18.C 19.B 20.A 21. D 22.B 23.D 24.A 25.C 26.A 27.D 28.A 29.B 30.B 31.A 32.D 33.C 34.D 35.B 36.C 37.B 38.D 39.D 40.D 41.B 42.D 43.A 44.C 45.B 46.D 47.B 48.D 49.D 50.B 51.A 52.B 53.C 54.D 55.D 56.背景: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差距拉大;乡村 地区医疗资源的匮乏;医学进步和各类医疗机构的兴起;专业性 全科医生数量大量增长;国家对于扩充病床的宏观需要。(12 分, 每点 2 分) 57.(17 分) (1)从租界扩大到华界;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设施设备逐渐现 代化;管理日益规范;官方主导,经营方式多样。(10 分,每点 2 分) 12 (2)作用:为市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城市卫生问题的解决; 提升了上海城市形象和市民文明程度;(积极作用,每点 2 分, 任意两点 4 分) 局限:因经费、管理、运营等问题解决不力,作用有限。(3 分) 58.(16 分) (1)不同之处:(10 分) 荀子主张开源节流,强本扬末;加强国家对商业的调控,反对市 场价格调节;隆礼重法,礼法兼施。(每点 2 分,共 6 分) 亚当·斯密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自由贸易,强调市场 的调节功能,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在经济人的价值理性方面,强 调德性的利已性。(每点 2 分,共 4 分) (2)意义:否定了重商主义思想,创立了现代经济学理论;打击 了阻碍工商业发展的政治限制;推动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