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2(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2(解析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新高考数学全真模拟卷 0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设集合  | 1A x x  ,   | 3 0B x x x   ,则 A B  ( ) A.  1,0 B.  0,1 C.  1,3 D.  1,3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  1,1A   ,  0,3B  , ∴  1,3A B   故选:C 2.若复数 1 1 iz ai   为纯虚数,则实数 a 的值为( ) A. 1 B. 0 C. 1 2  D. -1 【答案】D 【解析】设 bi b R b 0z   , 且 1 bi1 i ai   ,得到:1 abi   +  bi ∴1 ab  ,且1 b 解得: a 1  故选:D 3. 6本不同的书摆放在书架的同一层上,要求甲、乙两本书必须摆放在两端,丙、丁两本书必须相邻,则不同 的摆放方法有( )种 A. 24 B. 36 C. 48 D. 60 【答案】A 【解析】第一步:甲、乙两本书必须摆放在两端,有 2 2A 种排法; 第二步:丙、丁两本书必须相邻视为整体与其它两本共三本,有 2 3 2 3A A 种排法; ∴ 2 3 2 2 3 2 24A A A  故选:A. 4.已知数列 na 中, 1 2a  , 1 11n n a a    ( 2n  ),则 2018a 等于 A. 1 2 B. 1 2  C. 1 D. 2 【答案】A 5.已知△ ABC 的内角 ,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 ,a b c ,若 2 cos cos cosb B a C c A  , 2b  ,则△ ABC 面 积的最大值是A. 1 B. 3 C. 2 D. 4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 60B   ,由余弦定理, 2 6 2x    ,故 2 2 4 2 4ac a c ac     ,有 4ac  ,故 1 sin 32ABCS ac B   . 故选:B 6.已知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 ABC , D 为 BC 的中点,以 AD 为折痕进行翻折,使 BDC∠ 为直角,则过 A B C D, , , 四点的球的表面积为( ) A. 3 B. 4 C. 5 D. 6 【答案】C 【解析】折后的图形可放到一个长方体中,其体对角线长为 1+1+3= 5 , 故其外接球的半径为 5 2 ,其表 面积为 5 . 故选:D. 7.将函数   sin 2 3f x x      的图象向右平移  0a a  个单位得到函数   cos 2 4g x x      的图象,则 a 的值可以为( ) A. 5 12  B. 7 12  C. 19 24  D. 41 24  【答案】C 【 解 析 】 将 函 数   sin 2 3f x x      的 图 象 向 右 平 移 a 个 单 位 得 到 函 数      sin 2 a sin 2 2a cos 23 3 4g x x x g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s 2 2a cos 26 4x x              ,∴ 2a 2kπ k Z4 6      , 得到: 5 ,24a k k Z     .当 k=1 时, a  19 24  故选:C. 8.当直线 1 0 ( )kx y k k    R 和曲线 E: 3 2 5( 0)3y ax bx ab    交于 1 1 2 2 3 3( ) ( ) ( )A x y B x y C x y, , , , , 1 2 3( )x x x  三点时,曲线 E 在点 A,点 C 处的切线总是平行的,则过点 ( )b a, 可作曲线 E 的切线的条数为( ) A. 0 B. 1 C. 2 D. 3 【答案】C【解析】直线  1 0kx y k k R     过定点 1,1 由题意可知:定点 1,1 是曲线  3 2 5: 03E y ax bx b    的对称中心, 5 13 13 a b b a        ,解得 1 3 1 a b      ,所以曲线 3 21 5: 3 3E y x x   ,  1, 1 3b a      , f′(x)= 2 2xx  ,设切点 M(x0,y0), 则 M 纵坐标 y0= 3 2 0 0 1 5 3 3x x  ,又 f′(x0)= 2 0 02x x , ∴切线的方程为:   3 2 2 0 0 0 0 0 1 5y 23 3x x x x x x         又直线过定点 11 3     ,   3 2 2 0 0 0 0 0 1 1 5 2 13 3 3x x x x x           , 得 3 0x ﹣ 03x -2=0,    3 0 0 02 1 0x x x    , 即  2 0 0 01 2 0x x x    解得: 0 2 1x  或 故可做两条切线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   21, , 4 0.79N P    ,则  2 0.21P     ; B.已知直线l  平面 ,直线 //m 平面  ,则 ””是““ ml 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随机变量 服从二项分布: 4 14,B      , 则   1E   ; D. 2 2am bm 是 a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ABC 10.在 ABC 中,内角 ,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 ,a b c ,若 1 1 1, ,tan tan tanA B C 依次成等差数 列,则下列结论 中不成立...的是 A. , ,a b c依次成等差数列 B. , ,a b c 依次成等差数列 C. 2 2 2, ,a b c 依次成等差数列 D. 3 3 3, ,a b c 依次成等差数列 【答案】ABD 11.函数 f(x)= ex-1,x≤1, lnx-1,x>1, 若函数 g(x)=f(x)-x+a 只有一个零点,则 a 的值( ) A. 2 B. -2 C. 0 D. 1 【答案】ABC 12.某市有 A,B,C,D 四个景点,一位游客来该市游览,已知该游客游览 A 的概率为2 3 ,游览 B,C 和 D 的概率都是1 2 ,且该游客是否游览这四个景点相互独立.用随机变量 X 表示该游客游览的景点的个数,下列正 确的( ) A.游客至多游览一个景点的概率1 4 B. P(X=2)=3 8 C. P(X=4)= 1 24 D. E(X)=13 6 【答案】ABD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如图,已知六棱锥 P-ABCDEF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 ABC,PA=2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 ①.PB⊥AE ②.平面 ABC⊥平面 PBC ③.直线 BC∥平面 PAE ④.∠PDA=45°. 【答案】①④ 14.在 3 1 2 n x x     的展开式中,只有第 5 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答案】7 【解析】由题意 8n  , 488 8 3 1 8 83 ( 1)1( ) ( )2 2 r r rr r r r r CxT C x x       ,令 48 03 r  , 6r  ,故常数项 为 6 6 8 7 2 ( 1) 72 CT   . 15.已知腰长为 2的等腰直角 ABC 中, M 为斜边 AB 的中点,点 P 为该平面内一动点,若 2PC  ,则   4PA PB PC PM     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48 32 2 【解析】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    P 2cosθ 2sinθ A 2 2 B 2, 2  , , , , ,   M  0, 2 ∴      4 2cosθ 2 2sinθ 2 2cosθ 2 2sinθ 2 4PA PB PC PM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cosθ 2sinθ 2cosθ 2sinθ 2 16sin θ 32 2sinθ 32      , , , 当 sinθ 1  时,得到最小值为 48 32 2 故答案为: 48 32 2 16.如图,直线 PT 和 AB 分别是函数   3 3f x x x  过点  2,2P 的切线(切点为T )和割线,则切线 PT 的方程为______;若   ,A a f a ,    , 2B b f b b a  ,则 a b  ______. 【答案】 2y  2 【解析】设切点 0 0( , )T x y ,又 2( ) 3 3f x x   ,则在点T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2 03 3k x  . 则在点T 处的切线方程为: 3 2 0 0 0 0( 3 ) (3 3)( )y x x x x x     , 又点  2,2P 在切线上,则 3 2 0 0 0 02 ( 3 ) (3 3)(2 )x x x x     , 即 3 2 0 03 4 0x x   ,解得 0 1x   或 0 2x  (舍). 则 ( 1,2)T  , 0k  ,所以切线 PT 的方程为: 2y  . 根据题意直线 AB 的斜率一定存在,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 2) 2y k x   , 由 3 ( 2) 2 3 y k x y x x       有 3 3 2 ( 2)x x k x    所以 3( 4 ) ( 2) ( 2)x x x k x     , 即 2( 2)( 2 1) ( 2)x x x k x     (*) 由直线 AB 交曲线   3 3f x x x  于三点 , ,A B P 所以 , ,2a b 为方程(*)的根. 即 ,a b 为方程 2 2 1x x k   的两个实数根; 由韦达定理有: 2a b   . 故答案为: 2y  ; 2 . 四、解答题:本小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 10 分)设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 2 1nS n n   ,在正项等比数列 nb 中 2 2b a , 4 5b a . (1)求 na 和 nb 的通项公式;(2)设 n n nc a b ,求数列 nc 的前 n 项和. 【解析】(1)当 1n  时, 1 1 1a S  , 当 2n  时, 1n n na S S   = 2 2( 1) [( 1) ( 1) 1]n n n n       = 2 2n , 所以 1( 1) 2 2( 2)n na n n     。(2 分) 所以 2 2b  , 4 8b  于是 2 4 2 4bq b   ,解得 2q = 或 2q   (舍) 所以 2 2 n nb b q   = 12n 。(4 分) (2)由以上结论可得, 1( 1) ( 1) 2 ( 2)n n nc n n      (6 分)所以其前 n 项和 1 2 3n nS c c c c     nS = 2 3 4 11 1 2 2 2 3 2 ( 2) 2 ( 1) 2n nn n             2 nS = 3 4 5 12 1 2 2 2 3 2 ( 2) 2 ( 1) 2n nn n              - 得, nS = 2 3 4 11 2 2 2 2 ( 1) 2n nn          = 12(1 2 )3 ( 1) 21 2 n nn      所以 nS = 1( 2) 2 5nn    。(10 分)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f(x)= sin ωxcos ωx-sin2ωx+1(ω>0)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2  . (Ⅰ)求ω的值及函数 f(x)的单调递减区间; (Ⅱ)如图,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有 f(B)=1,若在线段 BC 上存在一点 D 使得 AD=2,且 AC= ,CD= - 1,求三角形 ABC 的面积. 【解析】(Ⅰ)f(x)= sin 2ωx- +1=sin + .(2 分) 因为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所以 T=π,即 =π,所以ω=1. 故 f(x)=sin + .(3 分) 令 +2kπ≤2x+ ≤ +2kπ(k∈Z),解得 +kπ≤x≤ +kπ(k∈Z). 所以 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k∈Z).(5 分) (Ⅱ)由 f(B)=sin + =1,即 sin = . 由 0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F1F2|=2,过点 F1 的直线与椭圆 C 交于 A,B 两点,延长 BF2 交椭圆 C 于点 M,△ABF2 的周长为 8. (1)求椭圆 C 的离心率及方程; (2)试问:是否存在定点 P(x0,0),使得PM→ ·PB→为定值?若存在,求出 x0;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由题意可知,|F1F2|=2c=2,则 c=1, 又△ABF2 的周长为 8,所以 4a=8,即 a=2, 则 e=c a =1 2 ,b2=a2-c2=3. 故椭圆 C 的方程为x2 4 +y2 3 =1.(4 分) (2)假设存在点 P,使得PM→ ·PB→为定值. 若直线 BM 的斜率不存在,  0 1 2 3 P 4 35 18 35 12 35 1 35则直线 BM 的方程为 x=1,B 1,3 2 ,M 1,-3 2 , 则PM→ ·PB→=(x0-1)2-9 4.(5 分) 若直线 BM 的斜率存在,设 BM 的方程为 y=k(x-1), 设点 B(x1,y1),M(x2,y2),联立 x2 4 +y2 3 =1, y=kx-1, 得(4k2+3)x2-8k2x+4k2-12=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x1+x2= 8k2 4k2+3 , x1x2=4k2-12 4k2+3 ,(7 分) 由于PM→ =(x2-x0,y2),PB→=(x1-x0,y1), 则PM→ ·PB→=x1x2-(x1+x2)x0+x20+y1y2 =(k2+1)x1x2-(x0+k2)(x1+x2)+k2+x20 =4x20-8x0-5k2+3x20-12 4k2+3 ,(10 分) 因为PM→ ·PB→为定值,所以4x20-8x0-5 4 =3x20-12 3 , 解得 x0=11 8 ,故存在点 P,且 x0=11 8 (12 分) 22.(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   2 4 5 x af x x x a Re      .  Ⅰ 若  f x 在  , 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求 a 的取值范围;  Ⅱ 设    xg x e f x ,当 m 1 时,若      1 2 2g x g x g m  ,且 1 2x x ,求证: 1 2 2x x m  . 【解析】  1   f x 在 , 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在 x R 上,   2 4 0x af x x e     恒成立,即:  4 2 xa x e  (2 分) 设    4 2 xh x x e  Rx     2 2 xh x x e  , 当  ,1x  时   0h x  ,  h x 在  ,1x  上为增函数, 当  1,x  时   0h x  ,  h x 在  1,x  上为减函数,     max 1 2h x h e     max 4 2 xa x e    2a e , 即  2 ,a e  .(5 分)  2 因为    2 4 5xg x e x x a    , 所以    2' 1 0xg x e x   ,(6 分) 所以  g x 在 ,  上为增函数, 因为      1 2 2g x g x g m  ,即        1 2g x g m g m g x   ,        1 2g x g m g m g x 和 同号,(8 分) 所以不妨设 1 2x m x  ,设        2 2 ( 1)h x g m x g x g m x m      ,…8 分 所以      2 22' 2 1 1m x xh x e m x e x      ,(9 分) 因为 2m x xe e  ,      2 22 1 1 2 2 2 2 0m x x m m x        , 所以  ' 0h x  ,所以  h x 在 ,m  上为增函数, (10 分) 所以     0h x h m  ,所以        2 2 22 2 0h x g m x g x g m     , 所以        2 2 12 2g m x g m g x g x    , 所以 2 12m x x  ,即 1 2 2x x m  . (12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