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 3 单元检测答案
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A 丢三落四(luò)——(là);B 心广体胖
(pàng)——(pán);C 庠序(yáng)——(xiáng)。
2.【答案】D【解析】荟
3.【答案】B【解析】均是“借助”。A 项,①兵器,②兵法;D 项,①兴起,②兴办;C 项,
①丢失、遗失,②过去的。
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 都是:政策;A 分别是:道路\说;C 分别是:原因\道理;
D 分别是:风尚\说。
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①⑦⑩中的“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 ②③④⑧中的“之”为代词;⑤⑨中的“之”为结构助词,的;⑥中的“之”为没有
实在意义的衬字。
6.【答案】B【解析】A 项,古义:寄居存身。今义:把思想感情放在具体人身上或事物上。
C 项,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D 项,古义:爱惜人民。今义:丈夫或妻子;
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①“然而”应为“这样,那么”。②“肥饶”与现代汉语相
同。③“以致”应为“用来招纳”。④“逡巡”与现代汉语相同。⑤“以为”应为“把……
设为”。⑥“用心”应为“因为用心”。⑦“从而”应为“跟随并且”。⑧“先后”与现代汉
语相同。
8.【答案】C
9.【答案】A【解析】和例句一样都是名词用作动词。B 项是名词用作状语,C 项是使动用法,
D 项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0.【答案】D
11.【答案】C【解析】凡:总共
12.【答案】D 【解析】“西困秦三年”与上文“南攻楚五年”相呼应且句式对仗,“蓄积
散”“民憔悴”“士罢弊”是上述行为的后果,排除 B、C 两项;“北与燕战”语意完足,“覆
三军”与“获二将”句式对仗,故选 D 项。原文断句为“南攻楚五年,蓄积散;西困秦三
年,民憔悴,士罢弊;北与燕战,覆三军,获二将。”
13.【答案】C【解析】“必须通过结盟的方式来提高燕国地位”说法有误,应是通过依附他
国。
14【答案】C【解析】
15. 【答案】A【解析】16. 【答案】C【解析】
17【答案】(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
杂混乱。”
(2)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18.【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9.【答案】D
20. 【答案】A
21. 【答案】 D
22.略
【参考译文】
苏秦去世,他的弟弟苏代想继承他,于是向北拜见燕昭王说:“我私下里听说大王的义气很
高,私下里就放下农具来冒昧求见大王。到了邯郸后,我在邯郸所听到的对于您的评价,又
比在东周所听到的更高。我暗中背负起为燕国做一番事业的志愿,才来到燕国的朝廷。我观
察了大王的群臣和下属官吏,(感到)大王才是天下贤明的君王。”
燕昭王说:“你所说的天下贤明的君王,是什么样子的呢?”
(苏秦)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君王致力于了解自己的过失,不想听闻自己的优点。请
让我指出您的过失。齐国和赵国是大王的仇敌,楚国和魏国是大王的盟国。现在大王为仇敌
效劳而去攻打盟国,这不是用来使燕国获利的办法。”
燕昭王说:“齐国和赵国对我来说,不是敢想讨伐的国家。”
(苏秦)说:“没有图谋别人的心意,却让人家怀疑,这是很危险的;有图谋别人的心意,
却让人家知道了,这是很笨拙的;计划还没有公开,却传到了外界,那么就很危险了。现在我听说大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一心想向齐国报仇,有这样的事吗?”
燕昭王说:“你都听说了,我不敢隐瞒。齐国是我的仇敌,本来就是我想要讨伐的国家,只
是担心(我的)国家疲弊(衰弱),力量不够啊。您如果能够让燕国抵抗齐国,那么我愿意
把整个国家委托给您啊。”
(苏秦)回答说:“(大抵)天下可以互相争战的国家总共有七个,然而燕国在其间处于
弱小的地位,单独作战不行,(如果)有所依附,那么就没有不(因此而)提高地位的。而
且如果(燕国)所依附的国家提高了地位,这必然使大王的地位也跟着提高。现在那齐王是
位年长的君主,却刚愎自用,连续五年向南攻打楚国,积蓄的财富耗尽了;在西面被秦国围
困达三年,人民憔悴,士兵疲惫;向北跟燕国交战,使燕国全军覆没,俘获燕国两位将领。
况且我听说,连续作战,百姓就疲劳;长期征伐,士兵就疲惫。”
燕昭王说:“我听说齐国有清济、浊河,可以凭借(它们)作为险阻,有长城和防门足以作
为要塞。果真有这些吗?”
(苏秦)回答说:“天时不给它帮助,即使有清济、浊河,哪里足以把(它们)作为险
阻?百姓的力量穷尽疲弊了,即使有长城、防门,怎么足以把(它们)作为要塞?骄横的君
主一定不喜欢计谋,而亡国的臣子贪图财利。大王如果能够不怜惜爱子、胞弟,把(他们)
当作人质,(用)珍珠宝玉绸帛来贿赂齐王的左右侍从,齐王将会感激燕国,不把灭亡宋国
当回事,那么就可以灭掉齐国了。”
燕昭王说:“我还是按照天意接受你的教导吧。”
(苏秦)说:“内乱不能对付,外敌就不可能抵御。大王从齐国外围自行领兵攻打,我
在齐国作内应,这就是灭亡齐国的时机啊。”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
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
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
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
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
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
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
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
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
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
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
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
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
此后,汉文帝于是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向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
会很长,又是因为被贬至此,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
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
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
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
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粱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
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
汉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候。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
开始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
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汉文帝不肯听从。
几年之后,粱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
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