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二模拟试题(江苏江浦高中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二模拟试题(江苏江浦高中附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高三年级校内二模考试 历 史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用时从 13:20——15:00,共 10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指当权者),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 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意:如同水往 低处流),沛然谁能御之?”由此推断,该思想家主张 A.以法治国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仁政治国 2.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 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这反映出 唐宋时期 A.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 B.制度创新影响社会力量变迁 C.程朱理学确保政治局面稳定 D.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壮大 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 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 朝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4.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 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地区经济的差异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土地制度的调整2 5.西方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把史料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前者的作者大都“有意” 想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视听,后者指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 给人们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和知识的那些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属于无意史料的是 A.《史记・商君列传》对商鞅个性的描述 B.《红楼梦》中关于清朝服饰文化的记载 C.《人民日报》关于某地粮食产量的报道 D.蒋介石叙述西安事变的《西安半月记》 6.南通农学家朱祖荣在《通属种棉述略》中说,棉花为通属出产一大宗,自昔商旅联樯, 岁售银百数十万。咸、同以来,增开口岸,互市通利,西人又购我棉,而吾通之花市日益盛, 岁会棉值数百万。由此得出 A. 西方侵略加快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B. 近代开放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列强收购原料优化中国经济结构 D. 棉花大量出口增加棉农家庭收入 7.下表为清末民初上海竹枝词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检索及频次,由此 可知,当时上海的知识分子 身份词语 传统保守知识分子 传统开明知识分子 中西之间的知识分子 新型知识分子 夷 22 10 5 1 洋 0 38 12 86 西 0 6 15 88 其他中性词 0 5 2 20 A.具备开放性的近代视野 B.摆脱了自身的传统观念 C.西化的水平领先于全国 D.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8.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指出:“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家乡观念也很深, 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和容易 联络。救中国危亡的根本方法,在自己先有团体,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3 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借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 B.民族主义观念呈倒退现象 C.主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 9.1948 年 7 月,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向中央汇报:下一步“势将成为同敌人的 战略决战。而要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决战,必须考虑时机,还要考虑战场条件和后勤供应条件。 对于战场和后勤供应条件,我考虑在长江以北决战……以在徐蚌地区最为有利”。经中央批 准,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进行了 A.徐州会战 B. 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0.“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 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了什么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11.中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深化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参照下表,对这两 大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特征 感性发展阶段:实验性、探索性破坏旧 体制 理性推进阶段:系统性、主动性制度创 新 A.从时间上看,1984 年是两个阶段的分界线 B.从历程上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二阶段全面展开 C.从理论上看,第二阶段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从内容上看,理性推进阶段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提米斯托克利战功卓著,亦是民主制最激进的支持者,却被政客煽动起来的雅典公民放4 逐。陶片放逐制无疑是民主选择和惩罚领导人的重要方式,在雅典因为宗教、道德和政治的 理由经常使用。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这反映了 A.雅典公民很容易被政客煽动 B.直接民主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C.陶片放逐制有利于防止专制 D.民主制比专制更加具有优越性 13.杨奎松在《鬼子来了》一书中说:“欧洲 17、18 世纪思想启蒙运动是与欧洲工业革命及 其民族国家形成过程基本同步的……更是建立在被 13 世纪以来接连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和科学革命大大改造过的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基础上的。”作者认为 A.宗教改革运动是启蒙运动的延续 B.民族国家形成是启蒙运动的前提 C.文艺复兴运动是启蒙运动的基础 D.工业革命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生 14.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 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 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的日趋没落 B.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 C.工业革命的成效显现 D.商业资本的迅速发展 15.“1785 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 1 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 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 6 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 7 先令 6 便士, 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 4 先令 6 便士等。”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度设计 是 A.建立联邦制 B.实行总统制 C.实行司法独立 D.确立三权分立 16.1835 年,美国巴尔的摩、波士顿、纽约、布鲁克林和新奥尔良的煤气公司,为一些工 厂以及少数有钱人的私人住宅提供照明。四十年后煤气公司达到四百多家,但街道煤气照明 依然限于大城市,住在小城镇和农场的美国人仍依仗蜡烛和油灯。这反映了 A.美国农村更注重环境保护 B.电的广泛运用造成煤气照明的衰弱 C.城市化有利于新技术推广 D.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工业发展迟缓5 17.1928 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D.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18.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阻碍。……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 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信息技术应用 B.交通方式革新 C.美苏冷战缓和 D.世界市场形成 19.二战后某国际协定旨在通过投资,“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 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恢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并“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 发”。该协定 A. 有利于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B. 规定各会员国的货币汇率一致 C. 最初致力于亚非的经济恢复 D.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20.法国画家卡米耶·毕沙罗擅长以补色体现景物的明暗变化,用原色做适当调整。以细碎 的笔触体现光的颤动,造成模模糊糊的形象。与这一风格特点相似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自由引导人民》 C.《格尔尼卡》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第 21 题 12 分,第 22 题 15 分,第 23 题 13 分,第 24 题 10 分,第 25 题 10 分,共计 6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 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 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 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6 材料二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 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 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 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5 分)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道”与先秦道家 的“道”在内涵上有何区别?(3 分) (3)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题和出发点。(2 分) 22.(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顽固派把该企业(注:1872 年,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视作眼中钉, 必欲毁之而后快。在竭力诋毁的同时,舆论上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即官府监督控制下商 股商办的形式不满。1877 年秋,山西道监察御史董儁翰奏请“轮船招商局关系紧要,急需 整顿”,并称“论者或谓该局应仿照船政成案,专设大臣一员管理”。 ……要求加强官府的监7 控,乃至实行统制。 ——罗肇前《晚清商办与官办的斗争》 材料二 李鸿章说:“惟是经理商局与别项官事稍有不同,只能综其大纲,略其细故, 头绪既繁,岂能处处尽善!交涉既广,岂能人人惬意!若必吹毛求疵,朝令暮改,则凡事牵 掣,商情涣散,已成之局,终致决裂,洋人必窃笑于后,益肆其垄断居奇之计。是现成生意, 且将为外人所得,更无暇计及东西洋矣。……商为承办,官为维持,缴清公款,此后商本盈 亏与官无涉”。 ——《洋务运动》 材料三 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的《招商局条规》中规定(节录):1. 招商局股份议定每股以规银一百两为率,每股官利,定以按年一分起息,逢闰不计,年终凭 股份单按数支取,不准徇情预支;2.有能代本局招商至三百股者,准充局董;3.本局轮船逐 趟开往某处,所收水脚搭客银两,先附刊当日《申报》,以昭诚信。除去官利等一切开销外, 如有盈余,仍复收入股内,添予股分单,官利仍照前例。三年后应如何议分之处,容临时邀 集各股东妥商办理;4.本局凡有股分者,定于每年 2 月 15 日午前,赴总局会议,风雨不改; 5.凡有股分者,如欲将股分单转售他人,惟只准售于华商。……其它各官督商办企业也都有 类似的规定。 ——李玉《论晚清“官督商办”公司模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企业的经营方式有何舆论争执?(1 分) (2)材料二中李鸿章主张怎样的企业管理?指出“这一主张”的理由。(3 分) (3)材料三说明洋务企业在“运作模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信息论证说明。(3 分) (4)有学者认为:19 世纪 70 年代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是中国近代企业 “官督商办”的 辉煌时期,其“功过”两可。请以此为立论,写一篇历史论文。(8 分)8 23.(13 分)国际关系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间重要国家力量对比 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45 年 5 月 9 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却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 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二 20 世纪 60 年代初肯尼迪、上台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了对 外政策,提出“和平战略”计划。其基本内容包括:寻求与苏联对话。既强调美苏之间存在根 本的利害冲突,又认为对苏政策应坚持在对抗中寻求某些对话,在某些双方感兴趣的领域进 行有限的合作;扩大同东欧国家的来往。要有实施的具体计划,对东欧实行渐进的和平演变, 特别强调经济技术援.助和意识形态渗透;以援助开道,向第三世界扩张,实施“和平队计划” 即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以技术人员、教师为主的和平队,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百度百科《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 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 家整体实力增强。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 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乔治•凯南发出上述论调的原因。(4 分)9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肯尼迪提出“和平战略”计划的原因。(3 分) (3)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4 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分) 24.(10 分)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的两场重要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 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 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 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 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 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 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4 分)10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2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两场改革所共有的政治智慧和历史贡献。(4 分) 25.(10 分)拿破仑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尽管在政治上实行个人集权并恢复帝制,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但他 试图完成革命。早在法国大革命之初,革命的领袖们曾宣布他们的理想是推翻全欧洲的专制 政体,扫除额外特权,普及共和体制,然而这一理想只是在拿破仑手中,严格地说,是在他 的武力征服中,开始输出到欧洲其他国家。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对这个非凡人物的评价,……在他做皇帝这件事情上我并不准备责备他。在资 产阶级已在法国确立了统治而人民又漠不关心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别的出路,因为资产阶级从 不关心公共利益,只要他们私人的事情进行得顺利就行,而人民看不到革命对自己有根本的 好处,他们只具有战争的热情。 ——恩格斯《给“北极星报”编辑的第一封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拿破仑“当上法国皇帝”的原因。并结合史实说明他又是如何完成革 命的?(5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不责备拿破仑做皇帝”的依据。(3 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2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