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中学高一年级
下学期月考地理科试题
答题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B. 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 3 000 米
C. A、B 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 D. A、B 两坡雪线较高的是 A 坡
2.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山麓 B 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 )
A. 温带草原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热带雨林
带
2018 年 1 月初至 2 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
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
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
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3. 上述谚语最适用的省区是( )
A. 黑、吉 B. 新、湘 C. 豫、晋 D. 冀、赣
4. 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
A. 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 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C. 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 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 2005-2010 年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正数表示
人口净迁入,负数表示人口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图完成 5、6 题。
5.图示人口数量的变化 ( )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的交通拥堵状况
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6.下列有关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 2005-2010 年人口变化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江西人口净迁入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
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
度存在差异。读图文材料,回答 7-8 题。
7.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8.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下图是某城市医院与卫生所分布图,读后回答 9~10 题。
9.医科大学毕业的小明想开一家私人卫生所,
该卫生所最适宜选择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他选择该处的理由是( )
A.该地卫生所集中,成行成市利于经营
B.位于其他卫生所服务范围的边缘
C.靠近大医院,可获得其技术支持
D.城市边缘有足够的土地发展空间
北京、上海不同时期外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速百分比图,完成 11~12 题。
1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反映出 ( )
A.北京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较多
B.北京迁出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
C.两城市人口总量都有减少
D.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近三年有所减少
12.近三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工资水平提高 B.城市生活成本增加
C.城乡差别缩小 D.户籍政策放宽
2016 年 1 月 1 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即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读我
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完成 13~15 题。
13.从图中数据来看,最需首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省(区)是( )[来源:学科网 ZX
A.甲 B.乙 C.丙 D.丁
14.从图中看出,十年来甲省(区) ( )
A.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B.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C.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 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15.到 2035 年,此项政策将使我国 ( )
A.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D.男多女少的情况加剧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 10 000 人中各年龄段人口数及死亡率的统计),回答 16~17
题。
年龄 0~14 岁 15~64 岁 65 岁及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 000 6 500 1 500 10 000
甲 死亡率(%) 0.6 0.6 2.5 0.885
人口数 3 500 6 000
500[来
源:Z。xx。
k.Com]
10 000 乙
死亡率(%) 0.8 0.7 2.1 ?
16.乙地人口死亡率是 ( )
A.0.925% B.0.805% C.3.6% D.0.885%
17.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
A.乙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可能是因为乙地 0~64 岁死亡率较高 B.各年龄段死亡率是甲地小于乙地,因此死亡人口总数也是甲地小于乙地
C.甲可能表示发达国家,乙可能表示发展中国家
D.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
读“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及近地面与 2600 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完成下面
小题。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a 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② b 处盛行上升气流
③ 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④ ③处气压高于④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9. 若图为“该地区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B. 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乙处
C. 城市绿化带应建在距城市中心 16 千米外 D. 火电厂宜建在离城市 16 千米以内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左下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右下图示意地租变化曲线。据此回
答 20~21 题。
20.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A.西北风 自西北向 东南流
B.西北风 自东南向西北流
C.东南风 自西北向东南流
D.东南风 自东南向西北流
21.右上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虚线)地租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模式图”,读图回答 22~23 题。
22.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
A.商贸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
B.轻工业区、商贸区、重工业区
C.重工业区、商贸区、轻工业区
D.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商贸区
23.图中住宅区的区位优势是( )
A.土地价格低 B.对外交通便利
C.环境条件优 越 D.位于城市中心区
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 a、
b、c、d、e 依次递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4. 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
A. 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B. 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 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D. 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5. 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 厂址选在以下哪个位置较为合理( )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26. 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的是( )
A. 中心商务区 B. 行政办公区
C . 旅游休憩区 D. 科教文化区
下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右图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
站人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 27-28 题。
27. 据左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8. 据右图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
A. 中心商务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文化区
二、综合题(44 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材料一 苏州古城以水为特色,至明末水系达到鼎盛时期,清代以来人烟辐辏,水系进
入衰落阶段,现今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
流水、人家”的古雅风貌。
材料二 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南北向河道的东岸是
街道,西岸是建筑;而东西向河道的北岸是街道,南岸是建筑。南北向河道并不是正南北向,
而是南偏东 7°14′。中科院调研结果表明苏州古城滨河区气温比远离河道的街区低 1~2℃,
尤其是夏季温差更大。
材料三 经过平江路的丁香巷,都会想起戴望舒那首著名的诗《雨巷》,“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1)分析古城水巷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原因。(6 分)
(2)从河水减温效应分析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布局的合理性。(6 分)
30.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
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22 分)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 A、B、C 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 A、B、C、D 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读表,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31.(10 分)下面两图中,图 I 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 II 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
分布 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来源:Zxxk.Com]
(1)图 I 中 A 季节为北半球 __________________季。导致 A、B 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
置不同的原因是 。(4 分)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其气候类型分布
对应图 II①、②、③、④四地中的 。(2 分)
(3)图 II 中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