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ACDBD AADAB CBBC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题,共 55 分。
16.(12 分)
(1)特点: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亲族是主体;分封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2 分)
(2)变化 1:诸侯国数量减少,局部统一趋势加强。原因:兼并战争的进行。
变化 2:秦国势力强大。原因:商鞅变法,实力大增。
变化 3:周朝地位急剧下降。原因: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4 分,答出 2 点给 4 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特点:分封对象以同姓为主;分封区域主要集中在关东地区(或旧六国地区);诸侯国
统治区域广阔。(2 分,答出 2 点给 2 分)
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封国地区的开发;另一方面王国势力膨胀后,削弱了中央集权。(或导
致七国之乱)(4 分)
17.(10 分)
(1)商品交易额的扩大,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表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到新的水平;社会
上拜金主义、追求奢靡享乐之风盛行,传统的门第观念受到冲击。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
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4 分)
(2)例 1: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1 分)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
思想,获得了新发展。(2 分)
例 2:需要补充唐末五代政权更迭频繁(或陈桥兵变等)相关的材料。(1 分)
理由: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为维护封建统治,宋代
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促进儒学复兴。(2 分)
例 3:需要补充宋代科技尤其是印刷术进步等相关的材料。(1 分)
理由:宋代科技尤其是印刷术的进步,推动了书籍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平民子弟的读书学
习,他们没有旧的经学传统的束缚,易于建立新的儒学体系。(或印刷术的进步使书籍流行
更广,理学传播更易、更广)(2 分)
例 4:需要宋代科举制的发展等相关的材料。(1 分)
理由:宋代经义考试逐渐在科举中取得了重要地位。当时的经义考试,既可承袭旧说,又可
自为立说,这对以理解经义内涵为主的新儒学的产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2 分)
(答出 2 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如宋代的重文轻武政策;宋代书院教育或私人办学的兴盛;
宋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尖锐;唐代的古文运动;韩愈、二程、朱熹等大儒的个人贡献等,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8.(10 分)
(1)特点:以轻工业为主(或集中于外贸服务业、出口加工业和进口替代品制造业);大多
数企业集中于广东、上海两地;缫丝业占绝对突出地位,其他各业处于起步状态;各类企业
资本规模大小悬殊。(6 分,答出 3 点即可)2
(2)表现:企业数量、资本增加;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迅速;企业分布区域有所扩大。(2
分,答出 2 点即可)
原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2 分,
答出两点即可)
19.(12 分)(1)原因:二战由于涉及的范围大,涉及的国家主体多,过程曲折复杂,导致
认定二战分期的难度大;二战由局部扩大至世界范围,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和地位较难认定;由于研究者的立场、角度、方法、情感和占有史料、判断标准的不同,都
可能对各国在二战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同。(4 分,言之有理,答出 2 点即可)
(2)观点 1:我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应为 1931 年九一八事变。
理由:①日本是法西斯阵营三大轴心国之一,日军早于德、意最早发动了法西斯侵略战争,
亚洲战争策源地最早形成。②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抗战,事实上已成为二
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独立抗击日军侵略,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既是为中国而战,也
是为世界而战,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如果承认二战以亚洲战场日军无条件投降为结束
标志,但不承认亚洲战场的起点是二战的组成部分,这在逻辑上讲不通。因此,二战应以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逐步扩大至世界,二战始于亚洲,也结束于亚洲。(8 分)
观点 2:我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应为两个,即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和 1939 年德国进攻
波兰。
理由:①二战真正成为世界性大战是有一个过程的,简单地把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变成 1939
年德国进攻波兰作为二战起点,都不足以阐明这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复杂性。②二战有两个战
争策源地,每个战争策源地都有一个战争发动时间。1931 年九一八事变是亚洲地区日本法
西斯发起侵略的开始,1939 年德国侵入波兰是欧洲地区德国法西斯发起侵略的开始。③只
强调欧洲是二战起点,是没有看到亚洲战场的重要性;只强调亚洲战场是二战起点,是没有
看到欧洲战场的重要性。如果承认二战有两个起点,才能准确阐明二战爆发是非常复杂的历
史现象,才能阐明亚洲战场与欧洲战场同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才更符合历史实际。(8 分)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0.(11 分)示例 1:西方各国的现代化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1 分)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从精神层面上开始变革,人文精神兴起和发展,人们逐渐摆脱封建专制
和宗教愚昧的束缚;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从制度上建立起
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工业革命迅速扩展,欧美国家确立大机器
生产方式,相继实现工业化。(6 分)
当然,由于国情及时代的不同,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体现了不同的特点。例如,由于资
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德国的现代化依靠容克地主阶级领导,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或日本和俄国通过明治维新和 1861 年农奴制改革走上现代化道路,封建残余浓厚,对外
扩张性强;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发展迅速等)(3 分)
西方现代化告诉我们,要结合国情、抓住机遇,走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1 分)
其他观点: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政治民主化道路;
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等等。
(不要局限于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围绕观点展开合理论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