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20 年春《文化生活》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60 分钟 考试范围:《文化生活》第一、第二单元 满分:100 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
1.2019 年 6 月 11 日,四川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古镇古村
落古民居保护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这是因为( )
A.我国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推进家庭美德建设
B.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C.透过传统古村落,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 2019 年暑期档,“另类”哪吒收获共鸣,打破成见的“不认命”催人奋进。
影片取材于神话,却贴近大众现实生活,哪吒身上“孤独的熊孩子”身影,更是引发了教育反思。这给我
们的启示是(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对传统文化的承袭,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要坚持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写“义”为核心,如《神雕侠侣》所言,“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
只是侠之小者。”“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60 多年来,金庸的武侠小说在
全球华人地区甚至英语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是因为( )
①它拥有广泛读者群,可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
②它富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语言魅力
③它表达的家国情怀激发了广大读者的价值认同
④它是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代表性符号之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家风正,国风兴,家风好,家国旺。这表明(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创造美好生活 B.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标志
C.中华文化包容多样,兼收并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5.2019 年 7 月 6 日,在阿塞拜疆举办的第 43 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遺产委员会会议上,浙江省杭州市余
杭区的良清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 20 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是实证中华- 2 -
5000 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获全票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
贵财富。“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意义在于( )
①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②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展现历史文化价值
③集中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
④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过年吃饺子……这些是通过饮食方式对传统节日进行纪念。随着科技和人们
生活的变化,一些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方式、传播方式也随之出现,如利用网络直播“紫禁城上元之夜灯
会”,吸引了更多人关注传统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下列选项中,对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方式分析正确的
是( )
①当代表达方式有利于延续传统节日,凝聚中华民族的情感
②非遗是凝固的艺术、立体的文化,是当代最有效的表达方式
③当代表达方式会让节日更加充满活力,丰富文化内容
④当代表达方式能让人们看到道德力量决定着社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国家的文化资源虽然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但是在国际上,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仍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 )
①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世界元素 ②力求实现“中国内涵,国际表达”
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努力实现“中国形式,外国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低头族”,反映了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读者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报纸、刊
物和书籍等日渐萎缩。这意味着( )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变革了文化传播手段
②手机式阅读必定会逐步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
③要全面看待大众传媒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
④阅读方式的变化对人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 3 -
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
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人才是立国之本,教育乃强国之路,教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世界物质、文化的
传承延续中具有特定的功能。这些特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
A.它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特定功能 B.它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强大功能
C.它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它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准确的科学信息
11.5G 技术可以满足大量人群的高速上网需求,消费者下载一部 2GB 的高清电影只需不到 20 秒,同时还可
以支持 4K 高清视频通话、超高清多路视频同传等业务。这展现出科学技术( )
①决定着文化的根本发展方向 ②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③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使文化传播的手段发生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在《创意中国》中,数字故宫获得了嘉宾的一致好评:“只有在文化上和科技上引领生活,才能凝聚
起全民族的向心力,才能够迎来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中看出( )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的传承 D.科技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
13.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
触动了观众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时间,诗词歌赋、文牍书信,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
B.人们会把满足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看成第一位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化节目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D.文化的力量不在于本身价值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14.什么是文化?作家梁晓声的四句话,概括得十分经典: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
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在新高考改革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将纳入高校录取参考体系
②2019 年电影《中国机长》热播,其宣传正能量的导向广受好评
③2019 年 11 月 5 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 4 -
④2019 年 11 月 10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希腊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诗,是志的浓缩,是情的净化,是文学的躯体、哲学的灵魂、美学的霓裳,是文学、哲学、美学的统
一。对于诗人来说,“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对于荟芸众生来说,“诗心”往往需要外界的激活,这体
现了( )
A.文化环境能对人产生重要影响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16.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 2018 年 10 月 25 日至 28 日北京举
行。北京文博会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进行组织,主办方是政府部门,参展的是国内外的文化
企业。博古通今、汇聚海内外文化产品的文博会已成为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重要场所,各级政府利用“无
形之手”引导更多资源投入到文博会。“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表明( )
A.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7.同样是写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描绘雅士之梅的丰姿:“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
如故”咏叹寒士之梅的品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歌颂战士之梅的傲骨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梅的意象,这些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梅花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相应内涵,成为脱离物质载体的精神标识
③“梅”的高洁坚强品格,与中华民族精神相得益彰
④发扬“梅”文化健康向上的感染力,有利于鼓舞人们追求高尚道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 2008 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 11 个班。该校学生
用中文写信给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他们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
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9.国产大飞机试飞、量子加密技术突破、空间站时代到来、高铁技术更新换代……近些年来,中国科技
硕果累累、亮点频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也日益改变着世界看待中国科
技的目光。这体现了(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保证 ②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③科学技术是决定文化发展的因素 ④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日益增强- 5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在教育生产力发展与个性化、多
样化学习需求增长的双重刺激下,中国慕课在实践中探索创新。迄今,共有 15000 余门慕课上线,2.6 亿人
次学习,8000 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由此可见,慕课的建设和应用( )
①是推动教育方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②是文化供给侧转型升级的生动体现
③是“互联网”时代学校教学创新的主要形式 ④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决定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汉字“春”的演变如图所示。“春”字本义表示在太阳照耀下草木萌发,反映了先民对万物生长靠太阳
的朴素认识。春是生机的象征,也是一年的开始。每到春节,各种装饰性的“春”字遍布城乡,成为中国
人一年美好希冀的寄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展现了人民的美好追求 ②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文化集中表达了民族情感与文化韵味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走过了独特的辉煌历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创造中华
文化新的辉煌,需要(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②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③使中华文化与当代社会实现完全同步发展 ④既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圆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
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属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 6 -
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
这说明( )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
④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它与敦煌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纸质写本文书、西城汉晋简牍、清内
阁大库明清档案一起,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四大新发现”,影响广泛而深远。2017 年 11 月 24 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最新入选的《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成功入选,这( )
①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有利于续写人类文明
②有利于佐证中华悠久灿烂文明,展现中华文化优越性
③表明了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的认可
④有利于向世界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 25 分)
26.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
的网络空间。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必须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
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圈进行重新审视的
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将改变所有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意味着社会组织方式、企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
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终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分析互联网思维的价值。(9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国家宝藏》《本草中华》等一批高质量国产纪录片的不断出现和走红,纪录片成为实现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绝佳载体。《本草中华》第二季创作团队背靠“历史”,厚植文化底蕴,走
进山水草木中,探寻寻常本草背后的“天人合一”思想,用细微的镜头揭示“一草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的深刻内涵,传承中华文化优质基因;作为一部文化题材纪录片,《本草中华》能够收获点赞无数,除了内- 7 -
容精良、画面优美等因素外,纪录片把传统素材引入生活场景,把传统价值对接时代需要;延续《本草中
华》第一季行走于山水间的诗意风格,新的本草故事,加入了无人机航拍、高速摄影、超高速摄影等特殊
拍摄手法,全程采用 4K 拍摄,以趣味性展现了本草的微观世界,揭开沉藏于历史背后的审美价值,被网友
点赞称“拍出了本草文化的文艺范儿”,是现代年轻人了解中华本草文化的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本草中华》是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的。(1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