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二化学下学期线上月考试题(湖北大冶市一中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二化学下学期线上月考试题(湖北大冶市一中有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共 9 页 2020 年 3 月化学月考答案 1. C 2. C 3. D 4. D 5. D 6. C 7. D 8. C 9. C 10. C 11. A 12. B 13. A 14. B 15. C 16. C 17.(共 16 分) ⑴ 羧基( 1 分); ( 1 分); ⑵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 分);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2 分) ⑶ ①防止溶液倒吸( 2 分);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 2 分) 溶解乙醇、吸收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 2 分) ⑷ 有( 2 分) 氧化石墨烯可与水形成氢键更稳定( 2 分) 18.(共 15 分) (1)3d 10 4s 2 4p 4 ( 1 分) (2)Br > As > Se > Te ( 2 分) (3)H2O2 分子间存在氢键 ( 1 分); sp 3 杂化 ( 1 分);三角锥形 ( 1 分) (4) < ; > ; > ; > ; > ( 5 分) (5)8 ( 1 分); 3 2 × 3 130 NA ⋅ d × 10 7 ( 3 分) 19.(共 13 分) (1) D ( 1 分) (2) 3MnO2 + KClO3 + 6KOH −  高温  3K2MnO4 + KCl + 3H2O ( 2 分) (3) 溶解性 ( 2 分)避免温度下降,造成主产品纯度降低 ( 2 分) (4) 阳 ( 1 分) 阳 ( 1 分) MnO4 2 − − e − = MnO4 − ( 2 分) (5) ab( 2 分) 20.(共 8 分) (1) CH3COOH ⇌ H + + CH3COO − ( 1 分) (2) c(CH3COO − ) > c(Na + ) > c(H + ) > c(OH − ) ( 2 分) (3) > ( 1 分) 10 − 4.76 ( 2 分) (4) ac ( 2 分) 【解析】 1. 解: A. 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钠等强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高纯度的二氧化 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能够被碱腐蚀而造成断路,故 A 正确; B.碳纤维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非金属材料,故 B 正确; C.聚氯乙烯难降解,大量使用能够引起白色污染,故 C 错误; D.碳纳米管表面积大,据此较大的吸附,所以可以用作新型储氢材料,故 D 正确; 故选:C。 A.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钠等强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 B.碳纤维是碳的一种单质;第 2 页,共 9 页 C.聚氯乙烯难降解; D.碳纳米管表面积大,据此较大的吸附性。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 关键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 解: A. 醋酸是弱电解质,应用可逆号,故呈酸性的原因是: CH3COOH + H2O ⇌ CH3COO − + H3O + ,故 A 错误; B.多元弱酸根的电离分步进行,故水解方程式为 CO3 2 − + H2O ⇌ HCO3 − + OH −, HCO3 − + H2O ⇌ H2CO3 + OH −,故 B 错误; C.乙醇在通过催化剂时,可以被氧化为乙醛,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 C 正确; D.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 + 1 2 O2(g) = H2O(l) △ H = − 285.5kJ/mol ,故 D 错 误; 故选:C。 A.醋酸是弱电解质,应用可逆号; B.多元弱酸根的水解分步进行; C.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 D.燃烧热是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温度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注意多元弱酸阴离子水解及燃烧热概念即 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3. 解: A. 烷烃的通式为 CnH2n+2 ,C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n 14n+2 = 12 14+ 2 n ,随 n 值增大,碳元 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增大,故 A 错误; B.乙烯中含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 2 −二溴乙烷,故 B 错误; C.苯中不含碳碳双键,但 1   mol 摩尔苯恰好与 3 摩尔氢气完全加成,故 C 错误; D. C7H16 主链上有 5 个碳原子,支链为 2 个甲基或 1 个乙基,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CH3)3CCH2CH2CH3 、 CH3CH2C(CH3)2CH2CH3 、 CH3CH2CH(CH2CH3)CH2CH3 、 (CH3)2CHCH2CH(CH3)2 、 (CH3)2CHCH(CH3)CH2CH3 ,总共 5 种,故 D 正确; 故选:D。 A.烷烃的通式为 CnH2n+2 ,C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n 14n+2 = 12 14+ 2 n ; B.乙烯中含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苯中不含碳碳双键; D. C7H16 主链上有 5 个碳原子,支链为 2 个甲基或 1 个乙基,可以看作取代戊烷形成的 物质。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组成、结构与性质, D 为易错点,注意减链法书写同分异构体,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 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4. 【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侧重考查苯的结构及性质,明确苯分子中碳碳键的 独特性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在浓硫酸做催化剂、 55 ℃ − 60 ℃加热条件下,苯能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 苯,该反应也称硝化反应,故 A 正确; B.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 B 正确; C.乙烯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与溴水不反应,所以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可以用溴第 3 页,共 9 页 水除去,故 C 正确; D.医院用 75% 酒精杀菌、消毒, 75% 是乙醇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故 D 错误。 故选 D。 5. 【分析】 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 键,难度不大。 【解答】 A.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0.1NA ,故 A 错误; B.标准状况下, 2.24L NO 即 0.1molNO 和 2.24L   O2 即 0.1mol   O2 混合后生成 0.1molNO2 , 并剩余 0.05mol 氧气,而 NO2 中存在平衡: 2NO2 ⇌ N2O4 ,导致分子数减小,则最后分 子数小于 0.15NA ,故 B 错误; C.加热条件下,铁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反应生成硫酸铁,铁元素由 0 价升高为 + 3 价, 故 1mol 铁失去 3mol 电子,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个数为 1.5NA ,故 C 错误; D.过氧化钠与水或者二氧化碳反应,过氧化钠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 0.1mol 过 氧化钠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0.1NA ,故 D 正确。 故选 D。 6. 【分析】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分析分子结构是否对称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不能重写、 漏写,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 ,1 号和 6 号碳原子关于 2 号碳原子对称,5、 8、9 号碳原子关于 4 号碳原子对称,但 4 号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 4 号碳原子和 3、 5、8、9 号碳原子间不能形成双键;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 1 个氢原子形成双键,所以 能形成双键有:1 和 2 之间 ( 或 2 和 6) ;2 和 3 之间;3 和 7 之间,共有 3 种, 故选:C。 7. 【答案】D 【解析】 解:A.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和 HBr, 由于 HBr 不溶于四氯化碳,可根据四氯化碳溶液避免是否有气泡生成判断反应类型,故 A 正确;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氧化碳碳双键,根据图示装置可探究苯分子是否含有碳碳双 键,故 B 正确; C.灼热的铜丝表明有黑色的 CuO,将灼热的铜丝伸入乙醇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 可证明乙醇具有还原性,故 C 正确; D.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故 D 错误; 故选:D。 A.HBr 不溶于四氯化碳,根据溶液表明是否有气泡生成可判断乙烯与溴的反应类型; B.碳碳双键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醇能够使灼热的铜丝变为红色,证明乙醇还原了氧化铜; D.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乙酸乙酯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吸收乙酸乙酯.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涉及反应类型判断、乙酸乙酯的制备、第 4 页,共 9 页 乙醇的性质、物质检验等知识,明确常见有机物组成、结构与性质为解答关键,试题培 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8.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 为 O、Y 为 H、Z 为 S、W 为 N, A.氮原子质子数为 7,核外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5 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故 A 错误; B.元素 X 和 Y 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1 或 1:2 的化合物,如过氧化氢、水,故 B 错 误; 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元素 X 比元素 Z 的非金属性强,故 C 正确; D.X、Y、Z、W 四种元素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硫酸铵,故 D 错误; 故选:C。 X 的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L 层电子数为 6,X 为 O;Y 的核外电子层数等 于原子序数,Y 为 H;Z 的 L 层电子数是 K 层和 M 层电子数之和,M 层电子数为 6,Z 为 S;W 为共用三对电子形成双原子分子,常温下为气体单质,W 为 N,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来推断元素为解答 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9. 【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了反应类型,根据概念判断即可解答,难度不大,注意概念的理解把握。 【解答】 A.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代替,属于取代反应,故 A 正确; B.碳碳双键断裂,分别结合溴原子,生成 1,2−二溴乙烷,属于加成反应,故 B 正确; C.乙醇被催化氧化为乙醛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 C 错误; D.乙酸和乙醇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C。 10. 解: A. 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正反应速率的虚线在实线的上方,故 A 错误; B.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温度相同而压强不同时,两 者的平衡常数相同,故 B 错误; C.由图可知 pH = 4 左右 Fe 3+ 完全沉淀, Cu 2+ 还未开始沉淀,由于 CuO + 2H + = Cu 2+ + H2O 反应发生,所以加入 CuO 可以调节 PH = 4 左右,此时 Fe 3+ 完全沉淀,过滤即可, 故 C 正确; D. 0.001mol/L 的醋酸溶液 pH > 3 ,图中起点 pH = 3 ,故 D 错误。 故选:C。 A.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B.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改变压强,平衡常数不变; C.由图可知 pH = 4 左右 Fe 3+ 完全沉淀; D. 0.001mol/L 的醋酸溶液 pH > 3 。 本题考查平衡移动的图象综合,为高频考点,把握滴定时 pH 的变化、平衡移动、催化 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象的分析与平 衡移动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1. 解: A. 电解时,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B 为阴极,则 b 为阳离子 交换膜,故 A 正确; B.A 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但没有沉淀生成,故 B 错误; C.B 极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pH 最大,应为 pHA < pHC < pHB ,故 C 错误; D.B 极为阴极,生成氢气,不能使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变蓝,故 D 错误。 故选:A。第 5 页,共 9 页 A.电解时,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B.A 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 C.B 极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pH 最大; D.B 极为阴极,生成氢气. 本题综合考查水的净化、电解原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明确电解 原理、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学用语的应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2. 解:① A 是固体,增大 A 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故①错误; ②升高温度, v( 正 ) 、 v( 逆 ) 均应增大,但 v( 逆 ) 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故②错误; 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 v( 正 ) 、 v( 逆 ) 都增大,故③错误; ④增大 B 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v( 正 ) > v( 逆 ) ,故④正确; ⑤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B 的转化率不变, 故⑤错误; 故选:B。 ① A 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②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 v( 正 ) 、 v( 逆 ) 都增大; ④增大 B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⑤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比较基础,注意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是改变条件引 起正、逆速率不相等. 13. 解: A.X 不可能为 Cu,故 A 错误; B.装置Ⅱ中用“多孔球泡”,增大接触面积,可增大 SO2 的吸收速率,故 B 正确; C.Ⅲ中 NaOH 溶液可吸收尾气,故 C 正确; D.用装置Ⅱ反应后的溶液制备 MnSO4 H2O ,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可得到,故 D 正确; 故选:A。 由实验装置可知,X 为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 Cu 与浓硫酸常温下 不反应,II 中“多孔球泡”可增大 SO2 的吸收速率,二氧化硫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 MnSO4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晶体,Ⅲ中 NaOH 溶液可吸收尾气,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实验装置的作 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 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14. 解: A. 高锰酸钾可氧化过氧化氢,不能比较 CuSO4 和 KMnO4 的对 H2O2 分解的催化 效果,故 A 错误; B.氯水先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溶液变蓝,故 B 正确; C.浓硫酸吸收胆矾晶体中的水,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故 C 错误; D. SO2 通入 Ba(NO3)2 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 SO2 与氯化钡不反应, 故 D 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反应速率、 物质鉴别、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 析,题目难度不大。 15. 解:① C 的生成速率与 C 的消耗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故①不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amolA,同时生成 3amolB,A,B 都是反应物,生成 A、B 的速率都 是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②选; ③ A 、B、C 的浓度不再变化,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③不选;第 6 页,共 9 页 ④ A 、B、C 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说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故④不选;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同,压强不变说明各组分浓度不 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⑤不选; ⑥恒温恒容条件下,A、B、C 都是气体,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密度 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故⑥选; ⑦由反应 A(g) + 3B(g) ⇌ 2C(g) 可知,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定值,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 等,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了,故⑦不选; ⑧ A 、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继续变化,则无法判 断平衡状态,故⑧选; 故选:C。 A(g) + 3B(g) ⇌ 2C(g) 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 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等变量不再变化,据此判断。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即可解答,试 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16. 解: A. 当混合溶液体积为 20mL 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 NaHCO3 , HCO3 −的电离程度 小于其水解程度,所以其溶液呈碱性,则溶液的 pH 为 7 时,盐酸体积大于 10mL,溶 液的总体积大于 20mL,故 A 正确; B.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同,B 点所示的溶液 c(Na + ) + c(H + ) = 2(CO3 2 − ) + (HCO3 − ) + (OH − ) + c(Cl − ) ,故 B 正确; C.由图可知,A 点 (CO3 2 − ) = (HCO3 − ) ,溶液显碱性,则 (CO3 2 − ) = (HCO3 − ) > (OH − ) > c(H + ) , 溶质为等量的 NaHCO3 、 Na2CO3 ,即钠离子浓度最大, c(Na + ) > c(CO3 2 − ) = c(HCO3 − ) > c(OH − ) > c(H + ) ,故 C 错误; D.水解常数 Kh = c(HCO3 − )c(OH − ) c(CO3 2 − ) = 2 × 10 − 4 ,溶液中 c(HCO3 − ) = 2c(CO3 2 − ) 时, c(OH − ) = 1 × 10 − 4 mol/L , c(H + ) = 10 − 10 mol/L ,溶液的 pH = 10 ,故 D 正确; 故选:C。 常温下在 10mL0.1mol/L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HCl 溶液,先反应生成 NaHCO3 ,再与 HCl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 A.当混合溶液体积为 20mL 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 NaHCO3 , HCO3 −的电离程度小于其水 解程度,所以其溶液呈碱性; B.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同; C.由图可知,A 点 (CO3 2 − ) = (HCO3 − ) ,溶液显碱性; D.水解常数 Kh = c(HCO3 − )c(OH − ) c(CO3 2 − ) = 2 × 10 − 4 ,溶液中 c(HCO3 − ) = 2c(CO3 2 − ) 时, c(OH − ) = 1 × 10 − 4 mol/L . 本题考查混合溶液离子浓度的关系,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溶液中溶质、盐类水解、水 解平衡常数的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象及电荷守恒的 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7. 解:A 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则 A 为 CH2=CH2,与水发生加 成反应得到 B 为 CH3CH2OH,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 D 为 CH3COOH, 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所以 C 为 CH3CHO,A 发生加聚反应生 成 E,E 为 , (1)D 为乙酸,官能团是羧基,E 是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故答案为:羧基;聚乙烯; (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第 7 页,共 9 页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3)①挥发出的乙酸、乙醇都极易溶于水,如果将导气管伸入液面下会导致倒吸,为 了防止倒吸,导气管不能伸入液面下,故答案为:防止溶液倒吸; ②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 乙酸乙酯,反应掉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溶解乙醇、吸收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 (4)混合物中微粒的直径在 1~100nm 之间,有丁达尔效应,氧化石墨烯粒可与水分子 形成氢键,而石墨烯不能,形成氢键使稳定性增强, 故答案为:有 氧化石墨烯可与水形成氢键更稳定; 18.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杂化轨道理论、化学键、 晶体计算等,难度较难。 【解答】 (1) 基态硒 (Se)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Ar]3d 10 4s 2 4p 4 , 故答案为: 3d 10 4s 2 4p 4 (2)Te 、As、Se、Br 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序为 Br > As > Se > Te , 故答案为: Br > As > Se > Te (3)H2O2 和 H2S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常温下, H2O2 呈液态,而 H2S 呈气态,其主要原 因是 H2O2 分子间存在氢键; H2Se 分子与水分子类似, H2Se 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 sp 3 杂化; SeO3 2 −的孤对电子对数为 1 2 (6 + 2 − 3 × 2) = 1 ,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故答案为: H2O2 分子间存在氢键; sp 3 杂化;三角锥形 (4) 键角 H2O < NH3 ;键能 H — O > H — Se ;酸性 H2SeO4 > H2SeO3 ;电负性 O > S ;离 子半径 Se 2 − > Br −, 故答案为: < ; > ; > ; > ; > (5) 由晶胞图知镉晶体的配位数为 8;设晶胞的棱长为 a,则 D = 3 2 a ,晶胞的质量为 2 × 65g · mol − 1 NAmol − 1 = a 3 × d   g · cm − 3 ,则 a = 3 130 NA · dcm = 3 130 NA · d × 10 7 nm ,则 D = 3 2 × 3 130 NA ⋅ d × 10 7 nm , 故答案为:8; 3 2 × 3 130 NA ⋅ d × 10 7 19. 解: (1) 实验室熔融二氧化锰、氧氧化钾、氯酸钾时应选择铁坩埚,因为普通玻璃 坩埚、石英坩埚、陶瓷坩埚与 KOH 反应, 故答案为:D; (2) 第一步熔融时二氧化锰、氧氧化钾、氯酸钾生成 K2MnO4 的化学方程式为: 3MnO2 + KClO3 + 6KOH −  高温  3K2MnO4 + KCl + 3H2O , 故答案为: 3MnO2 + KClO3 + 6KOH −  高温  3K2MnO4 + KCl + 3H2O ; (3) 采用浓缩结晶、趁热过滤得到 KMnO4 ,说明高锰酸钾的溶解性随温度影响较大,操 作Ⅰ中根据 KMnO4 和 K2CO3 两物质在溶解性上的差异,采用浓缩结晶、趁热过滤得到 KMnO4 ,趁热过滤的原因是避免温度下降,造成主产品纯度降低,第 8 页,共 9 页 故答案为:溶解性;避免温度下降,造成主产品纯度降低; (4) 反应 b 是电解法制备 KMnO4 ,其装置如下图所示,a 为 K2MnO4 生成 KMnO4 ,发生 反应: MnO4 2 − − e − = MnO4 −,为阳极,阴极为 b,由氢离子放电,得到 KOH,故离子交 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交换钾离子, 故答案为:阳;阳; MnO4 2 − − e − = MnO4 −; (5)KMnO4 稀溶液因为其强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双氧水、84 消液 (NaClO 溶液 ) 具有氧化性能消毒, 故答案为:ab。 根据流程:二氧化锰与氢氧化钾粉碎在空气中熔融: 3MnO2 + KClO3 + 6KOH −  高温  3K2MnO4 + KCl + 3H2O ,加水溶解除去 KCl 得到 K2MnO4 溶液, 途径 1:向 K2MnO4 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得到 KMnO4 、 MnO2 、 K2CO3 : 3K2MnO4 + 2 CO2 = 2 KMnO4 + 2K2CO3 + MnO2 ↓,过滤除去滤渣 (MnO2) ,滤液为 KMnO4 、 K2CO3 溶液,浓缩结晶,趁热过滤得到 KMnO4 晶体,滤液中含有 K2CO3 , 途径 2:电解 K2MnO4 溶液, 2K2MnO4 + 2H2O −  电解  2KMnO4 + 2KOH + H2 ↑,a 为阳极, 电极反应为: MnO4 2 − − e − = MnO4 −,据此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流程和方案的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应用,对流程的分析是本题的 解题关键,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题目难度中等。 20. 解: (1) 由于 CH3COOH 的 Ka(CH3COOH) = 1.75 × 10 − 5 小,所以 CH3COOH 是弱酸, 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CH3COOH ⇌ H + + CH3COO −, 故答案为: CH3COOH ⇌ H + + CH3COO −; (2) 该缓冲溶液的 pH = 4.76 、呈酸性,即 c(H + ) > c(OH − ) ,电荷关系为 c(H + ) + c(Na + ) = c(OH − ) + c(CH3COO − ) ,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CH3COO − ) > c(Na + ) > c(H + ) > c(OH − ) , 故答案为: c(CH3COO − ) > c(Na + ) > c(H + ) > c(OH − ) ; (3) 浓度均为 0.10mol/L 的 CH3COOH 和 CH3COONa 的缓冲溶液呈酸性,说明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 CH3COONa 的水解程度,即 Ka(CH3COOH) > Kb(CH3COO − ) , 故答案为: > ; (4) 缓冲溶液中加少量酸或碱,pH 基本不变,即 c(H + ) 不变,所以 1.0L 缓冲溶液中滴加 几滴 NaOH 稀溶液 (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反应后溶液 pH = 4.76 ,溶液中 c(H + ) = 10 − pH = 10 − 4.76 mol/L , 故答案为: 10 − 4.76 ; (5)a. 缓冲溶液中存在 H2CO3 ⇌ H + + HCO3 −平衡,人体代谢产生的 H + 与 HCO3 −结合形成 H2CO3 ,随血液带到肺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 a 正确; b. 血液中的缓冲体系可抵抗少量酸或碱的影响,不能抵抗大量酸或碱的影响,否则缓冲 溶液失去作用、出现酸或碱中毒,故 b 错误; c. 代谢产生的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立即被 H2CO3 中和成 HCO3 −,经过肾脏调节排除体外, 同时 H + 又可由 H2CO3 电离补充,维持血液 pH 的稳定,故 c 正确; 故答案为:ac。 (1)Ka(CH3COOH) = 1.75 × 10 − 5 ,所以 CH3COOH 是弱酸,部分电离,用“⇌”连接分 子和阴阳离子; (2)CH3COOH 和 CH3COONa 的缓冲溶液, pH = 4.76 ,呈酸性,结合电荷关系分析解答; (3) 浓度均为 0.10mol/L 的 CH3COOH 和 CH3COONa 的缓冲溶液, pH = 4.76 ,说明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 CH3COONa 的水解程度; (4) 缓冲溶液中加少量酸、碱,而 pH 基本不变,即 c(H + ) 不变; (5)H2CO3(CO2) 与 NaHCO3 的缓冲体系中 H2CO3(CO2) 能中和人体代谢产生的少量碱,同第 9 页,共 9 页 时 NaHCO3 又可吸收人体代谢产生的少量 H + ,有效除掉人体正常代谢产生的酸或碱,保 持 pH 的稳定,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应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掌握弱电解质的 电离平衡特征、明确弱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是解题关键,注意电荷守恒的应用,题目难 度中等。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