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一(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遭德国潜艇击沉,遇难中有128名美国人”。
【解答】早在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就已经十分紧张,这种宣传激起了中立国美国对德国的仇恨,从而加剧了美德两国紧张的关系,选D项。
美国参战是在1917年4月,故“迅速”说法错误,排除A项。
英国海军本来就掌握着制海权,故排除B项。
1917年2月,德国重新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故并没有遏止,排除C项。
故选:D。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解答】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法国、德国、英国、俄国的人员都有比较大的损失,所以战争给欧洲带来巨大的人口伤亡。
故选:B。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根据材料“这场战争 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 据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促进了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
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4.【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主旨,结合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的背景、内容和实质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中“十四点原则”的内容节选,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大增,借此美国在巴黎和会上上提出了“十四点原则”以攫取世界霸权,故D项正确。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C项是在二战后,排除。
故选:D。
5.【分析】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根据题干美国、英国、日本的海军国防策略进行分析。
【解答】A项,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强国为了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不断扩充军备,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召开华盛顿会议能够使各强国重回谈判桌,限制军备竞赛带来的负面影响,故A项正确。
B项,材料内容与英日同盟无关,故B项错误。
C项,材料没有提到中国“门户开放”的相关内容。故C项错误。
D项,材料显示各国都在扩充军备,美国也在其列,没有提到谁在这场军备竞赛中更胜一筹,因此不可知美国成为国际联盟领导者的愿望是否落空,故D项错误。
故选:A。
6.【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需要掌握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919年5月4日”、“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结合巴黎和会的内容分析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1919年5月4日”、“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结合所学可知,在巴黎和会上美国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引起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因此出现材料中陈独秀对巴黎和会评论的变化,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C。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年危机,要求学生结合1929年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A.材料不是强调纳粹党是德国的第一大党。
B.德国纳粹党不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C.从材料可以看出纳粹党有很多的是下层民众,得到下层群众的支持。
D.材料没有体现出复仇主义情绪。
故选:C。
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要求学生结合二战的背景以及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集体安全的破灭。
B.苏联与英法之间早就不信任,不是由于材料中的条约导致的。
C.材料中的条约不是结盟条约。
D.材料中的条约有利于解决德国入侵波兰时期的后顾之忧。
故选:D。
9.【分析】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美、苏、英三个同盟国家参加”、“波兰与东欧问题,德国的前途问题,亚洲的战争问题,以及计划成立战后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的问题”的主旨,并正确把握雅尔塔会议的内容。
【解答】依据材料“美、苏、英三个同盟国家参加”、“波兰与东欧问题,德国的前途问题,亚洲的战争问题,以及计划成立战后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的问题”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美、苏、英三国对战后世界版图的规划和成立联合国的安排,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故C项正确。
ABD项与“计划成立战后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的问题”不符,排除。
故选:C。
10.【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
【解答】通过材料“剥夺日本……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可知,在《开罗宣言》中明确提出把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归还给中国,故C正确;
《四国条约《九国公约》是1921年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不仅没有提出归还中国领土的内容,却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排除AB;
《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是号召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没有涉及归还中国领土的内容,排除D;
故选:C。
11.【分析】本题以史料形式考查美国租借法案的影响。需要结合美国租借法案的内容和美国在二战前期的对外政策分析,同时需要掌握租借法案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解答】依据材料时间和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该法案是美国的租借法案,该法案的实施强调的是对反法西斯的同盟国进行军事援助,说明美国的中立政策得以改变,故D项正确。
美国正式对德宣战是在1942年,故A项错误。
租借法案不仅仅援助苏联,故B项错误。
美国倡导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是在1942年,故C项错误。
故选:D。
12.【分析】本题关键信息是“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建立了四百人议事会和新的雅典法院﹣﹣陪审法庭”,结合梭伦改革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材料“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建立了四百人议事会和新的雅典法院﹣﹣陪审法庭”可以判断出是梭伦改革,A选项属于梭伦改革,符合题意;
BC选项属于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
D选项属于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排除;
故选:A。
13.【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解题的关键是“所有雅典公民均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同等的表决权”。
【解答】
“所有雅典公民均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同等的表决权”表明这一规定促使贵族统治走向瓦解,故D正确;
AC材料未体现,排除;
B太过绝对,排除。
故选:D。
14.【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需要掌握商鞅得到秦孝公重用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分析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商鞅被秦孝公重用的关键是商鞅的变法主张符合秦国改变落后状况,富国强兵的需要,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故选:C。
15.【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使得军工地主势力发展起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维护新兴地主势力,使得秦国军事力量发展起来。
【解答】“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由于军功爵制的实行,制定军功爵制的作法,意味着商鞅彻底废除了旧世卿世禄制,今后将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16.【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认为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于国有害”“焚烧诗书”。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焚烧诗书是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有利于国内的思想统一,故D正确。
A、B与焚烧诗书无关,排除。
焚烧诗书对推行改革有利,但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行,排除C。
故选:D。
17.【分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解答】题干信息表明客栈主人严格贯彻遵守商鞅之法,这实际上说明商鞅之法已经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
BC项与故事的主题信息不符,排除;
D项明显错误,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故排除。
故选:A。
18.【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改革必然要触及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对。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便是改革会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
【解答】从以上三幅图可知,改革之前阻力很大,需要有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故B正确;
先从权贵中推行材料未体现,故A错误;
CD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排除。
故选:B。
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是国家把大量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农民承担相应的徭役和赋役,均田制的性质属于封建土地国有制,并未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C选项符合题意。
均田制下的口分田不允许买卖,永业田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买卖的,A选项排除。
均田制下的男女分田是不平等的,B选项排除。
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均田制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D选项排除。
故选:C。
20.【分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需要掌握俸禄制的目的。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爵无禄”、“以为官司之禄”、“赃满一匹者死”。
【解答】依据材料“爵无禄”、“以为官司之禄”、“赃满一匹者死”等信息可以看出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实行的俸禄制,其目的是整顿吏治,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是俸禄制的主要目的,排除。
故选:D。
21.【分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解题的关键是“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
【解答】《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结合所学,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到洛阳,并积极学习汉文化,使洛阳重新繁华起来,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22.【分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解答】“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表明作者认为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同时也造成了鲜卑族内统治,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力日衰,故A正确;
离心力、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潮流材料未体现,故BCD错误。
故选:A。
23.【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需要掌握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和保甲法的内容和作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青苗法和保甲法的内容和作用对材料的分析理解。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体现了政府用金融借贷的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条件,与材料“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符合;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是指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农闲时练习技艺,维持治安,具有安保的职能,与材料“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符合,因此材料评价的是王安石变法,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涉及材料中的内容,应排除。
故选:D。
24.【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王安石变法中与生产有关的是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青苗法使农民的种子有保障,农田水利法使土地面积扩大,可灌溉的水源增加,有利于农业增产,故B项正确。
ACD三项都有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作用,但与生产无关,应排除。
故选:B。
25.【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募役法是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包括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解答】募役法是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包括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轼评论的是募役法,故B正确;
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货款等原则;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故A、C、D错误。
故选:B。
26.【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需要掌握市易法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市易法的目的识记。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出现在孝文帝改革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王安石针对商贾囤积的现象,实行市易法,故B项正确。
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的军事措施,不是理财措施,故C项错误。
免役法的目的是减轻农民徭役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不是针对土地兼并,故D项错误。
故选:B。
27.【分析】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08年梁启超写《王安石传》,自此,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的时代特征分析。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清朝末年,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与变革成为社会的共识,梁启超写《王安石传》正是适应了这一历史背景,从而改变了历史上对王安石的评价,故D正确。
A、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B说法错误,均排除。
故选:D。
28.【分析】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一切信徒皆教友”“要求废除华美仪式”“建立‘简化’‘廉价’的教会”。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一切信徒皆教友”“要求废除华美仪式”“建立‘简化’‘廉价’的教会”体现了信徒平等、简化宗教仪式等宗教改革主张,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资本积累和冲破封建束缚的要求,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故A正确。
材料中的主张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不是封建世俗势力的,是反对教权,而不是争夺教权,故排除B。
C、D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深入实质问题,均排除。
故选:A。
29.【分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老妪阅读的是荷兰语版本的圣经”的主旨,结合荷兰宗教改革及其意义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老妪阅读的是荷兰语版本的圣经”可知,反映的是荷兰宗教改革后,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圣经》,便于民众接受,这就有利于荷兰宗教改革后确立的新教教义得以传播,故D项正确。
浪漫主义产生是在19世纪,故A项错误。
材料“老妪阅读的是荷兰语版本的圣经”不能说明世俗生活较为安逸,故B项错误。
《圣经》不是市民文学,故C项错误。
故选:D。
3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德国统一,学生要结合近代德国统一的过程特征和影响因素来分析。
【解答】A.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当时德意志地区的教士们要维护分裂的局面,阻碍国家的统一。没有体现出他们要削弱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B.材料中的教师们的活动严重阻碍了国家的统一,不利于德意志分裂局面的结束。
C.材料中的德意志地区的教会组织的活动并没有换和罗马教会王室的矛盾。
D.材料中的现象是不利于德国统一的,所以也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
故选:B。
31.【分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宗教改革背景:
①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与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思想: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③直接原因:教皇在德意志地区兜售赎罪券
【解答】依据材料“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英国的宗教改革。
A是德意志马丁•路德的,排除;
B是法国加尔文的,排除;
C是英国1215年约翰王签署的,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
D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时于1534年颁布的,故D正确。
故选:D。
32.【分析】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解题的关键是“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解答】“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表明沙皇主张让农民获得一定土地,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33.【分析】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解答】“十二月党人”是1825年发动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武装起义的俄国贵族革命家,故这里的“真理”是指批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故D正确;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在1861年,排除A;
克里米亚战败原因、工业革命带来财富材料未体现,故BC错误。
故选:D。
34.【分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背景,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
【解答】“皇国不得安,王室不得贵。德川氏威严不得保,士农工商求俸禄安息而不得”表明是黑船事件打开日本的大门,冲击了日本的封建统治,故A正确;
B发生在中国,排除;
C是日本锁国时代通过荷兰传入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排除;
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35.【分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解题的关键是“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解答】“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表明改革深入损害武士利益,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36.【分析】
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并正确把握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解答】依据材料“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可以看出1861年改革是为了发展俄国工业革命的需要,故B项正确。
ACD三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B。
37.【分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解题的关键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
【解答】“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表明该学者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发展战略观的选择,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3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要求学生结合维新思想的内容特征以及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A.材料并不是君主加强专制的措施,而是允许人民有一定的上书权力。
B.材料反映的时间是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的诏书,其主要的目的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C.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军机处。
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变法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选项D表述不符合史实。
故选:B。
39.【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是失败的,但是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故C正确。
戊戌变法失败了,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排除A。
戊戌变法没有将开国会、定宪法等付诸实践,也没有改革君主专制体制,故排除B。
民主共和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排除D。
故选:C。
40.【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解答】通过材料叙述可以看出,戊戌变法时期各地官员并不积极配合,这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故D正确;
汉族地主阶级开始兴起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排除A;
B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2题,40分)
41.【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和图示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解答】(1)第一小问的理由,根据材料一“但国家兴白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丈轨表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得出民族之间差异很大,且民风强悍,难以文治;根据材料二得出理由二、三:柔然经常南下进犯;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政治统治。第二小问的主要目的,根据材料一“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得出学习先进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地推进改革,维护统治。
(2)第一小问的措施,商鞅,根据材料三“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得出“燔诗书而明法令”(或毁灭儒家书籍);孝文帝,根据材料四图片得出“移风易俗“(或穿汉服,行汉礼等)。第二小问的作用,商鞅,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加强思想统一;孝文帝,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得出:加快封建化进程(或促进民族大融合)。
(3)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直接作答:以推进土地制度(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为重点;难点是与旧势力的斗争;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改革。
故答案为:
(1)理由:民族之间差异很大,且民风强悍,难以文治;柔然经常南下进犯;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巩固北魏政治统治。
主要目的:学习先进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地推进改革,维护统治。
(2)“燔诗书而明法令”(或毁灭儒家书籍);加强思想统一。
“移风易俗“(或穿汉服,行汉礼等);加快封建化进程(或促进民族大融合)。
(3)以推进土地制度(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为重点;难点是与旧势力的斗争;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改革。
启示:改革需要坚定的信念敢于和旧势力斗争,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曲折复杂的。(言之有理即可)
42.【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慕尼黑阴谋,要求学生结合慕尼黑阴谋的表现合影下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绥靖政策,要求学生结合苏联应对二战的措施特点。
(3)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学生结合二战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材料一中的协定应该是指《慕尼黑协定》。《慕尼黑协定》并没有为欧洲带来和平。这是绥靖政策的表现。该协定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第二年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进一步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2)从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当时的苏联愿意和希特勒达成协议主要是因为与德国作战的准备尚未完成;对西方失去信心;想吞并波兰、波罗的海等诸国;避战自保。其结果是使得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加速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德黑兰会议的内容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次会议的贡献主要是决定发起的“霸王行动”,使德国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加速走向灭亡;苏美英三国加强了军事合作,加速了欧洲战事的结束。
故答案为:
(1)名称:《慕尼黑协定》。观点:没有对欧洲的和平作出贡献。说明:该协定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第二年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进一步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写出两点)
(2)原因:与德国作战的准备尚未完成;对西方失去信心(未能与英法共建欧洲集体安全);想吞并波兰、波罗的海等诸国;避战自保。后果:使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局面,大战一触即发。
(3)内容: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贡献:根据这次会议决定发起的“霸王行动”,使德国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加速走向灭亡;苏美英三国加强了军事合作,加速了欧洲战事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