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二数学下学期线上测试题(江苏高邮中学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二数学下学期线上测试题(江苏高邮中学带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4 页 共 10 页 BC= 2 11 3 . (1)求二面角 B—AP—C 大小的余弦值; (2)求点 P 到底面 ABC 的距离. 22.(本小题 14 分)已知椭圆 2 2 1 2 2: 1( 0)x yE a ba b     ,是椭圆 2 2 2 2 2: 1( 0, 1)x yE a b mma mb      , 则称椭圆 2E 是椭圆 1E “相似”. (1)求经过点 ( 2,1) ,且与椭圆 2 2 1 : 12 xE y  “相似”的椭圆 2E 的方程; (2)若 4m  ,椭圆 1E 的离心率为 2 ,2 P 在椭圆 2E 上,过 P 的直线l 交椭圆 1E 与 ,A B 两点,且 ABAP  1 若 B 的坐标为 (0,2) ,且 2  ,求直线 l 的方程; 2 ②若直线 ,OP OA的斜率之积为 1 2  ,求  的值. 江苏省高邮中学高二年级二月份线上学习测试 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1、 A 2、A 3、B 4、A 5、D 6、A 7、B 8、B 9、 C 10、B第 5 页 共 10 页 11、D 12、B 13、       3 1,2 14、50 15、8 5 16、 2 3( ,0)3 p 17、略 18、解(1)设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联立 2 1 4 y x y x     ,得 2 6 1 0x x   则 1 2 6x x  , 则 1 2 6 2 82 2 p pAB AF BF x x         . (2)设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 AB 的中点为 M 联立 2 4 y x m y x     ,得 2 4 4 0y y m   则 1 2 4y y  ,则 1 2 22M y yy   则 (2 ,2)M m . 又 PAB 是以 ,PA P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 PM AB ∴ 1PM ABk k   ∴ 4 1 13 m     ∴ 1m   . 19、解:(1)在等差数列中,设公差为 0d  , 由题意 2 1 5 2 3 5 a a a a    ,得 2 1 1 1 1 ( 4 ) ( ) 2 5 a a d a d a d       , 解得 1 1 2 a d    . 1 ( 1) 1 2( 1) 2 1na a n d n n         ; (2)由(1)知, 2 1na n  . 则 1 1 1 1 1 1( )( 1)( 1) 2 2( 1) 4 1n n n b a a n n n n        ,第 6 页 共 10 页 1 1 1 1 1 1 1 1[(1 ) ( ) ( )] (1 )4 2 2 3 1 4 1 4( 1)n nT n n n n             . 1 1 1 04( 2) 4( 1) 4( 1)( 2)n n n nT T n n n n         , { }nT 单调递增,而 1 4( 1) 4n nT n   , 要使 5n mT  成立,则 1 5 4 m… ,得 5 4m… , 又 m Z ,则使得 5n mT  成立的 m 的最小正整数为 2. 20、证明: ( )I PA  底面 ABCD , AD AB , 以 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AD DC AP   , 1AB  ,点 E 为棱 PC 的中点. (1B ,0, 0) , (2C ,2, 0) , (0D ,2, 0) , (0P ,0, 2) , (1E ,1,1)  (0BE  ,1,1) , (2DC  ,0, 0)  0BE DC    , BE DC  ; (Ⅱ) ( 1BD   ,2, 0) , (1PB  ,0, 2) , 设平面 PBD 的法向量 (m x , y , )z , 由 0 0 m BD m PB      ,得 2 0 2 0 x y x z       , 令 1y  ,则 (2m  ,1,1) , 则直线 BE 与平面 PBD 所成角 满足: 2 3sin 3| | | | 6 2 m BE m BE         , 故直线 BE 与平面 P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 3 .第 7 页 共 10 页 (Ⅲ) (1BC  ,2, 0) , ( 2CP   , 2 , 2) , (2AC  ,2, 0) , 由 F 点在棱 PC 上,设 ( 2CF CP     , 2 , 2 )(0 1) „ „ , 故 (1 2BF BC CF       , 2 2 , 2 )(0 1) „ „ , 由 BF AC ,得 2(1 2 ) 2(2 2 ) 0BF AC         , 解得 3 4   , 即 1( 2BF   , 1 2 , 3)2 , 设平面 FBA 的法向量为 (n a , b , )c , 由 0 0 n AB n BF      ,得 0 1 1 3 02 2 2 a a b c     令 1c  ,则 (0n  , 3 ,1) , 取平面 ABP 的法向量 (0i  ,1, 0) , 则二面角 F AB P  的平面角 满足: | | 3 3 10cos | | | | 1010 i n i n        , 故二面角 F AB P  的余弦值为: 3 10 10 21、解:(1)在 ABP 中作 BD AP ,垂足为 D , 因为 5PB PC  , 2AB AC  , AP 为公共边, 所以 ABP ≌ ACP ,又 BD AP ,所以CD AP , 所以 BDC 为二面角 B AP C  的平面角;…..2 分 又 2 2 2PB AB PA  ,所以 90PBA   , 故 ABP 的面积 1 1 2 2ABPS AB PB PA BD     , 所以 2 5 3 AB PBBD PA   ,同理 2 5 3CD  , 在 BCD 中, 2 2 2 1cos 2 10 BD CD BCBDC BD CD      ,…..4 分 所以,二面角 B AP C  大小的余弦值为 1 10  .………..5 分 (2)(法一)取 BC 中点 E ,连结 AE , PE ,在平面 PAE 中作 PO AE ,垂足为 O . 因为 AB AC ,所以 AE BC .同理 PE BC . 又 AE PE E , AE  平面 PAE , PE  平面 PAE ,所以 BC  平面 PAE . 因为 PO  平面 PAE ,所以 PO BC . P A B C D E O第 8 页 共 10 页 又 PO AE , BC AE E , BC  平面 ABC , AE  平面 ABC , 所以 PO  平面 ABC , 因此,点 P 到底面 ABC 的距离即为 PO 的长;…………..8 分 在 Rt ABE 中, 2 2 2 21 5( )2 3AE AB BE AB BC     , 在 Rt PBE 中, 2 2 2 21 34( )2 3PE PB BE PB BC     , 在 PAE 中, 2 2 2 4cos 2 5 PA AE PEPAE PA AE     ,……..10 分 所以, 2 3sin 1 cos 5PAE PAE     , 在 Rt PAO 中, 9sin 5PO PA PAE    ,………..11 分 综上,点 P 到底面 ABC 的距离为 9 5 .……………..12 分 (法二)由(1)知 BD AP , CD AP ,又 BD BCD 面 ,CD BCD 面 , BD CD D  所以 AP BCD 面 ,则 1 3P ABC P BCD A BCD BCDV V V PA S       , 在 BCD 中, 2 5 3BD CD  , 1cos 10BDC   , 故 1 sin2BCDS DB DC BDC    2 21 2 5 1 1112 3 10 3                . 则 1 11 3 3P ABC BCDV PA S    . 在 ABC 中, 2AB AC  , 2 11 3BC  ,则 5 11 9ABCS  . 设点 P 到底面 ABC 的距离为 h ,则 1 11 3 3P ABC ABCV hS   ,故 9 5h  . 22、解:⑴设椭圆 2E 的方程为 2 2 12 x y m m   ,代入点 ( 2,1) 得 2m  , 所以椭圆 2E 的方程为 2 2 14 2 x y  ⑵因为椭圆 1E 的离心率为 2 2 ,故 2 22a b ,所以椭圆 2 2 2 1 : 2 2E x y b  又椭圆 2E 与椭圆 1E “相似”,且 4m  ,所以椭圆 2 2 2 1 : 2 8E x y b  , 设 1 1 2 2 0 0( , ), ( , ), ( , )A x y B x y P x y , ①方法一:由题意得 2b  ,所以椭圆 2 2 1 : 2 8E x y  ,将直线 : 2l y kx  , 代入椭圆 2 2 1 : 2 8E x y  得 2 2(1 2 ) 8 0k x kx   , 解得 1 22 8 , 01 2 kx xk   ,故 2 1 22 2 4 , 21 2 ky yk   ,第 9 页 共 10 页 所以 2 2 2 8 2 4( , )1 2 1 2 k kA k k     又 2AP AB uuur uuur ,即 B 为 AP 中点,所以 2 2 2 8 2 12( , )1 2 1 2 k kP k k    , 代入椭圆 2 2 2 : 2 32E x y  得 2 2 2 2 2 8 2 12( ) 2( ) 321 2 1 2 k k k k    , 即 4 220 4 3 0k k   ,即 2 2(10 3)(2 1) 0k k   ,所以 30 10k  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30 210y x   方法二:由题意得 2b  ,所以椭圆 2 2 1 : 2 8E x y  , 2 2 2 : 2 32E x y  设 ( , ), (0,2)A x y B ,则 ( ,4 )P x y  , 代入椭圆得 2 2 2 2 2 8 2(4 ) 32 x y x y       ,解得 1 2y  ,故 30 2x   所以 30 10k   ,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30 210y x   ………8 分 ②方法一: 由题意得 2 2 2 2 2 2 2 2 2 0 0 1 1 2 22 8 , 2 2 , 2 2x y b x y b x y b      , 0 1 0 1 1 2 y y x x    ,即 0 1 0 12 0x x y y  , AP AB uuur uuur ,则 0 1 0 1 2 1 2 1( , ) ( , )x x y y x x y y     ,解得 0 1 2 0 1 2 ( 1) ( 1) x xx y yy           所以 2 2 20 1 0 1( 1) ( 1)( ) 2( ) 2x x y y b         则 2 2 2 2 2 2 2 2 0 0 1 1 0 0 1 12( 1) ( 1) 2 4( 1) 2( 1) 2x x x x y y y y b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0 0 0 1 0 1 1 1( 2 ) 2( 1)( 2 ) ( 1) ( 2 ) 2x y x x y y x y b          所以 2 2 2 2 28 ( 1) 2 2b b b     ,即 2 24 ( 1)    ,所以 5 2   方法二:不妨设点 P 在第一象限,设直线 : ( 0)OP y kx k  ,代入椭圆 2 2 2 2 : 2 8E x y b  , 解得 0 2 2 2 1 2 bx k   ,则 0 2 2 2 1 2 bky k   , 直线 ,OP OA的斜率之积为 1 2  ,则直线 1: 2OA y xk   ,代入椭圆 2 2 2 1 : 2 2E x y b  , 解得 1 2 2 1 2 bkx k    ,则 1 21 2 by k   AP AB uuur uuur ,则 0 1 0 1 2 1 2 1( , ) ( , )x x y y x x y y     ,解得 0 1 2 0 1 2 ( 1) ( 1) x xx y yy           ,第 10 页 共 10 页 所以 2 2 20 1 0 1( 1) ( 1)( ) 2( ) 2x x y y b         则 2 2 2 2 2 2 2 2 0 0 1 1 0 0 1 12( 1) ( 1) 2 4( 1) 2( 1) 2x x x x y y y y b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0 0 0 1 0 1 1 1( 2 ) 2( 1)( 2 ) ( 1) ( 2 ) 2x y x x y y x y b          所以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8 2( 1)( ( ) 2 ) ( 1) 2 2 1 2 1 2 1 2 1 2 b bk bk bb b b k k k k                 , 即 2 2 2 2 28 ( 1) 2 2b b b     ,即 2 24 ( 1)    ,所以 5.2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