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年 3 月五校联考高二地理学科试题卷 
考生须知: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第 1~25 题,非选择为 26~28 题,满分
为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涂在试卷
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题目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共享汽车是指许多人合用一辆车,多使用纯电动汽车,市民可通过手机 APP 快速实现
开汽车的梦想。据此完成 1~2 题。 
1.通过 APP,查询到共享汽车即时位置和取用路线的技术是 
A.RS、GIS        B.RS、GPS                C.GPS、GIS      D.GIS、数字地球 
2.推出共享汽车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             B.实现“绿色”出行,减轻城市污染 
C.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D.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完成
第 3 题。 
3.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其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影响土壤厚度  ②积累有机质  ③富集矿物元素       ④决定土壤粒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某农户承包了一片核桃林,成立“林—禽”产业合作社,吸收村里 18 名贫困户入社。合
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如下图所示),促进了农民脱贫增收。据此完成 4~5
题。 
 
4.该农业生产类型是 
①粗放农业      ②集约农业    ③自给农业      ④商品农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该产业模式 
A.会加速提高当地的城市化水平             B.使当地商业网点数量快速增加 
C.农户和公司必然存在生产协作             D.可能让农户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 
全球制造业发展出现过三次较大规模的转移,目前正发生第四次转移。下图示意全球制
造业转移路径。据此完成 6~7 题。 
 
6.从转移路径看,影响全球制造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成本    B.自然资源         C.工业基础      D.技术水平 
7.在全球制造业第四次转移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的支持,吸引制造企业回归       B.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C.进口东南亚等国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2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及附近的地质地貌剖面图”。完成 8~10 题。 
 
8.图中岛屿和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运动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运动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9.图中甲处岩石的形成过程中,最后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A.冷却凝固   B.变质作用       C.沉积固结   D.风化侵蚀 
10.中央山脉西侧从山麓到沿海依次为:山麓丘陵、砾石台地、海岸平原,各部分地表物质
组成、土壤、植被等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希巴姆古城(1982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
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 500 余座 5~10 层不等
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
气候,年降水量却在 1 000 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完成 11~12 题。 
 
11.古城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 1 000 毫米左右,其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西风影响大,水汽多                       B.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 
C.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多    D.山谷地形影响,多夜雨 
12.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上下排窗,其原因是 
①墙厚:隔热降温                                ②窗小:抵御冬季寒流  
③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   ④分排:采光条件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读右图,完成 13~14 题。 
13.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①甲—小麦        ②乙—棉花  
    ③甲—甜菜        ④乙—水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4.立足本地资源,江苏应建立的工业部门有 
①化学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钢铁工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每到冬天南方的湿冷让人难以忍受,“南方也要像北方一样集中供暖”成为网上热搜话
题,集中供暖需要锅炉和输暖管网等大量配套设施,读“我国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回答
15~16 题。 3 
 
 
15.集中供暖分界线的分布,与我国下列分界线相近的是 
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河流有无封冻期的分界线 
 ③400mm 年等降水量线                        ④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6.虽然网上对于集中供暖呼声很高,但实际中南方难以大面积开展,下列分析正确是 
①集中供暖会加剧能源紧张的局面,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②集中供暖的改建费用并不高,但后期管网的维护费用较高  
③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  
④南方冬季温度较高,供暖时间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流动模式是指家庭成员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流入地。分为三种类型:非家庭式流动
(只有一个人流动);半家庭式流动(部分核心家庭成员没有与流动人口共同生活);完整家庭
式流动(举家流动)。下图为“流入地区的流动模式图”。读图完成 17~18 题。 
 
17.导致四大地区均以完整家庭式流动为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       B.生态环境      C.政治               D.社会文化 
18.完整家庭式流动模式东部比例最低的可能原因是 
A.东部入籍门槛高     B.东部医疗保险好 
C.东部迁移意愿高       D.东部基础设施完善 
武汉某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设计师把该地二
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巧妙结合起来,如下图所示。
这种设计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玻璃幕墙的日射负荷,显出很好的
节能性。读图回答 19~20 题。 
 
19.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该地 
A.昼长逐渐增加         B.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  
C.月均温不断降低   D.月均降水量不断减少 
 4 
 
20.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随纬度的变化需调节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若玻
璃幕墙高度不变,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纬度升高,屋檐外延长度应 
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二、选择题Ⅱ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 时,
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