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师大附中 2017 级高三线上考试
语文试题 2020.3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
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
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
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
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
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
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720 年间,我国至少有 893 年为疫灾流行之
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 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
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 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
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
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
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
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
言仍然非常低。
(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
材料二:
“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
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
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
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
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
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
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
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
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
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
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
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
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
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
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2
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
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
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
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
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
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
的。
(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
材料三:
2019 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
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
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
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
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
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
导和协调有力。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
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
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
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
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
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
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
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
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
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
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疫灾的发生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既有人类社会原因,也有自然生态原
因。
B.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区和自然疫源地地
区。
C.从自然规律看,疫灾流行受气候变化的制约,同时,有些类型的疫灾具有地方性特
征。
D.近三千年来,中国疫灾频度总体呈现增高的趋势,平均 3 年左右的时间就发生 1 次。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部分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
病流行速度更快。
B.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
解决了这一问题。
C.广大民众不断丰富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判断力,主动辟谣,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
更大范围的传播。3
D.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注重经济
增长的发展理念。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二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体现出辨证的态
度。
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分别从民众和国家角度展开论
述。
C.材料三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指出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力。
D.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的对比,体现了国家疫情防控能力的大幅提
升。
4.在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 分)
5.材料三指出“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在这场“大
考”中,政府在哪些方面尚需改进和完善?(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 9 题。
复活的土地
艾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已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4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 年 7 月 6 日,沪杭路上。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开篇语出惊人,腐朽的生活即将结束,表达了
对民族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B.“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通过写河岸上欣欣向荣的春景,
表达对民族觉醒的乐观态度。
C.“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诗人呼吁播种者及时播种,就是呼吁人民大众
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起抗争。
D.“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写出了诗人为了民族的
奋起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决心。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整首诗的语言是素净的、庄重的,虽然没有用到形容词,但却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震
撼心魄的艺术魅力。
B.“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大地
即将复活,照应标题。
C.第二节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看到春天到来大地充满生机
时的激动与喜悦。
D.“就在此刻/你一悲哀的诗人呀”,通过声音的延长,节奏的变化,情感得到释放,
增强了抒情效果。
8.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两句诗的含意?(4 分)
9.法国散文家蒙田把预兆或预言称为“内心骚动的影像”和“神圣的灵感”,艾青也说
“预言是‘照亮灵魂的火花’”。有人说艾青就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本诗以“复
活的土地”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1 分)
施琅,字琢公。顺治..三年,师定福建,琅从明总兵郑芝龙降,芝龙归京师,其
子成功窜踞海岛,招琅,不从。成功执琅,琅以计得脱,其父、弟及子侄皆为成功
所杀。康熙二十年,成功孙克塽幼,刘国轩等用事。内阁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
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谕相机进取。琅至军,疏.言:“贼船久
泊澎湖,悉力固守。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
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夏至后二十馀日,彗星见,户部..尚书梁清标以为
言,暂缓进剿。琅疏言:“臣已简水师精兵二万、战船三百,但遇风利即可进。”
诏从之。八月,琅统兵至台湾,克塽率属剃发,缴金印,台湾平。遣侍郎苏拜至福
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遗民、弃其地者,琅疏言,台湾原属化外,土
番杂处,中国之民潜往生聚,已不下万人。一旦纳土归命,善后之计,尤宜周详。
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5
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上命允其行。琅又疏请克塽纳土归诚,应携族
属俱诣京师。诏授克塽公衔。人谓琅必报父仇,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
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二十七年,
入觐,赏赉优渥。琅辞谢,又言:“臣年力已衰,惧勿胜封疆之重,请辞。”帝不
许,命还任,三十五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施琅传》,有删改)
施琅每当调遣,辄冠军锋。寻总水师,屡陈进取;厦门之克,尔与有劳。朕欲
声厥罪,以救边氓,谘诹在廷,谓难剪灭。惟尔独抒忠悃,力赞成谋。朕心益断,
命尔徂征。尔能上度天时,下揆地势,排群帅以密陈,乘南风而破浪,一鼓而平。
四十余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岛之残黎皆悦。戢兵而惟宣德意,受降而不复私仇。
调度周详,朕深嘉叹!何不遐年,朕心轸悼!泽加身后,赠.恤从优,谥曰襄壮。
(选自《施琅碑文》,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
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B.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
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C.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
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D.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
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顺治,是清朝皇帝的年号。年号与谥号、庙号相比,起源最晚,皇帝在位期间的年
号可以不唯一。
B.疏,封建时代朝廷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
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C.户部,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科
举、财政等事宜。
D.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表彰大臣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他或其
亲属的官职或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施琅早年经历坎坷,家破人亡。他跟随芝龙投降清廷,被郑成功抓获,施琅
拒绝降服,他的父亲、弟弟及子侄被杀,他只身以计脱险。
B.施琅以国为重,顾全大局。克塽投降后,他理智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认为
杀戮有违人心归顺,不但没有诛杀克塽,还请求皇帝准他归朝。
C.施琅功成不居,淡泊名利。面对自己的功绩和朝廷的优厚奖励,施琅不贪功,
以自己年岁已高为由婉拒皇帝的赏赐,得以功成身退。
D.施琅英勇忠心,深合帝意。无论攻克厦门还是收复台湾,他总是身先士卒;
朝堂问策施琅对答让皇帝满意,他死后皇帝哀痛不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上命允其行。(4 分)
(2)尔能上度天时,下揆地势,排群帅以密陈,乘南风而破浪,一鼓而平。(4 分)6
14.《施琅碑文》中评价施琅的功绩使得“四十余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岛之残黎皆
悦”,请结合上文的传记材料,简要概述具体指哪些事。(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渡江云①
周邦彦
晴岚②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③到山家。涂
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④。愁宴阑、风翻旗尾⑤,潮溅乌纱。今宵
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注]①宋哲宗执政,新党因政治局势的改变而被重新起用,周邦彦被召回汴京,
途径荆州时作了此词。②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③委曲:曲折延伸。④指长安日下:
是指向北宋王朝的都城──汴京。⑤旗尾:象征着党派和官禄。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3 分)
A.“晴岚”三句选取了晴日山中薄雾铺满大地、雁阵起飞的景象,形象地传达出春
回大地的信息。
B.“骤惊春在眼”句承前而来,写词人看到大雁北飞骤然意识到春天已经来到,
“借问”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千万”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千丝万缕的杨柳已吐新绿是实写,柳条渐抽
渐长可藏遮栖鸦是虚写。
D.词的上片写春回大地的景色,下片写进京途中的所见所感,上下两片采用以乐景
衬哀情的手法表情达意。
16. 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阐述了广泛学习与不断思考的关系,他指出君子只有通过“
”,才能达到“ ”的效果。
(2)《赤壁赋》中苏轼以“ , ”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
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3)《登快阁》中“ , ”两句营造了阔远澄清的意境,流
露出黄庭坚了却公事后登阁远眺、暂得放松的喜悦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故乡的小河,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溪河。小河流经之地溪草茂密,柳竹成行,小河在
柳竹的庇护下仿若一条蜿蜒的银带一路向前。在河岸较窄的地方,一个石板桥横亘于小
河之上。小桥长不足十米,宽不足两米,三根桥柱牢国地支撑着上面厚重的桥板,远远
看去,小桥厚厚墩墩,结实无比。小桥很平常,但老辈人讲过很多皇帝下江南从此路过
的故事。 ① ,但与这座小桥相承的石板路曾经是古驿道却是千真万确的,那桥面被时
间的刀锋深深地剜出的一道道痕迹就是明证。7
小桥两头岸石叠加,依岸而立,两棵参天的榕树紧紧拥抱着坚硬的岸石,使小桥有
了牢固的基石与依靠。小桥一端的榕树下,有一间小房子, ② ,却十分精致,青瓦粉
墙,房内沿墙根修有马蹄形的石凳,老辈人说那是专为路人休憩而准备的。
小河中的流水经历一路的艰辛与洗涤,明澈而亮丽,清爽而甘甜,这是上天赐予故
乡人的甘露。每到月光明亮的夏夜,小桥就会热闹起来。老人们饭后拎着马扎、摇着蒲
扇来到榕树下,或是讲古,或是论今。孩童们仿佛来到了儿童乐园,他们跑着、笑着、
闹着,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踢毽子,一会儿又折了柳枝去逗弄水中的游鱼。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分)
A.比喻、比拟、对比 B.比喻、比拟、排比
C.比拟、对比、对偶 D.比喻、对比、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他们又跑又笑又闹,折了柳枝去逗弄水中的游鱼,又
捉迷藏、踢毽子。”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
确流畅。(4 分)
①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控烟力度加强,公共场所吸烟现象得到有效遏制。②根据
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公共场所违法吸烟现象的比率由 34. 4%下降到 4. 9%。③不过,
各地监督违法吸烟仍主要依靠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和其他公众。④为了弥补传统控烟手
段的不足,近日,深圳启动“电子眼”控烟试点。⑤深圳市控烟办选取禁烟区域测试
点安装控烟环境监测器,24 小时监控公共场所吸烟行为。⑥从某种程度上说,控烟
环境监测器是一种“控烟神器”,可以有效防止在禁烟区域内违法吸烟。⑦从提升城
市文明、捍卫法制公信、保护公众健康等角度来说,各地都应采用“电子眼”控烟措
施。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 55 个字。(5 分)
“2020 中国书店大会”发布的《2019—2020 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19
年实体书店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 4%,特别是连锁书店
规模迅速扩张,其中位居榜首的江苏凤凰新华书店已拥有 1327 家门店,渔书则以 275
家门店在民营书店中排名第一。该报告同时显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实体
书店转型和渠道下沉的不断推进,乡村书店正在全国不少省市迅速兴起,成为 2019
年实体书店发展的一个亮点。据介绍,河北省乡镇以下新华书店 2018 年不超过 10
家,而截至 2019 年 10 月已超 100 家。不过,实体书店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同质
化现象比较严重,全行业的销售收入虽有增长,利润却在下降。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
补贴和税收优惠,一些书店生存都是问题。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爆发于 2020 年之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非同寻常的“考试”。上到国家,下到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场考试的参与者。“考场”设在医院,也设在每一座城市、每一
个乡村、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家庭。“考试”中,很多人交出了满分的“答卷”,有些
人也许可以勉强及格,也有少数人只能得零分甚至负分。你也正身处这场特殊的“考试”
中,你所经历、见闻的也将对你日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8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你结合自身体验或见闻,写一篇文章,谈一
谈你对这场“考试”的认识与思考,并给同龄人提出希望和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