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一、积累和运用(共2小题,计17分)
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劫掠(lüè) 娉婷(pīn) 颠簸(pǒ) 天衣无缝(fèng)
B.寂寞(jì) 秩序(zhì) 折损(zhé) 惟余莽莽(mǎng)
C.圈养(juàn) 绯红(fēi) 瞥见(piě) 栩栩如生(yǔ)
D.侍候(shì) 修葺(qì) 轻觑(qù) 头晕目眩(hūn)
2.(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驱遣 莅临 一视同仁 闲情怡致
B.茏罩 鞠躬 自出心栽 枉费心机
C.匍匐 堕落 袖手旁观 屏息敛声
D.告磬 伶俐 按部就搬 自吹自擂
二、基础知识(共4小题,满分14分)
3.(4分)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读书最原始的动力就是摆脱平庸的 (疑惑 困扰 困苦)。 一个人只有在少年时期就开始读书,今后才能让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2)小说通过文字构筑场景、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影视通过直观影像将内容传播得更远,二者 (相辅相成 异曲同工 相得益彰),让文学作品具有更持续的生命力。
4.(6分)经典诗文默写。
(1)悠哉悠哉, 。(《关雎》)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两岸石壁,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6)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7)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8)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第27页(共27页)
(9)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10)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11)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2)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朱自清《春》)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人们遇到障碍,要么 ,要么 。②但是这两种方法难道没有弊端吗?③要绕过障碍,就得走弯路,走弯路就会延误抵达目的地的时间。 ④要摧毁障碍,就得与其进行一场战争;无论胜败,都会给你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⑤所以,消除障碍最好的方法,不是去铲平它,就是去接纳它、包容它。
(1)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①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
A.绕过障碍 B.摧毁障碍
(2)第④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明丽的仲夏照耀着英格兰,天空如此明净,阳光如此灿烂,在我们这一个波涛围绕的岛国,本来是难得有这样的好天气,而近来却接连很多天都是这样,仿佛是意大利的天气来到了英国﹣﹣就像一群欢快的过路候鸟从南方飞来,在阿尔比思的悬崖上暂时歇上一歇。干草全都收进来了,桑菲尔德四周的田地都已经收割干净,露出了一片绿色。
(1)上述文段选自 (国籍)作家 (作家名)的作品《简•爱》。
(2)简•爱最初来桑菲尔德庄园的原因是: 。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7分)请你参加以“评选年度班级之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 星之书写】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按顺序写出“星”字的笔画。
【活动二 星之推荐】请你为本次“文艺之星”的提名者小洁写一段推荐语。
【活动三 星之邀请】九年级(1)班“年度班级之星”评选将于 12 月 31 日下午 2 点在本班教室举行,班长小娟要邀请上届“班级之星”的活动评委张老师来当评委,请你帮她写完下面的邀请函。
邀请函
第27页(共27页)
张老师:
您好!
_________
__________
九年级(1)班全体同学
2019 年 12 月 28 日
【活动四 星之絮语】下面是一段写给“学习之星”小夏的颁奖词,请仿照画线句子将它补充完整。(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她是翱翔天空的雏鹰,胸怀大地,志在千里。 用勤奋书写出满意的答卷, , 。
三、阅读(共4小题,计46分)
8.(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答题。
【材料一】前不久,教育部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表示:“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禁令一出,社会反响热烈,在一片叫好声中,也不乏一些议论,如:低年级孩子不具备记作业的能力,怎么办?家长想了解孩子的当日学习情况,什么方式合适?老师日常发布的提醒通知、家校共育活动,算不算“作业”?微信“打卡”有督促作用,还有英语语音作业,是不是都要取消?禁止微信和QQ布置作业,“校讯通”等是否会变相取代?
禁令背后,直指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这个顽疾。如今,一些学校布置的作业正在“跑偏变味”:有让一年级小学生做PPT的,有让幼儿园孩子做“手抄小报”的,还有要求完成“蚕宝宝21天观察日记”“废旧纸箱制作小汽车”的……如果没有家长“辅导”甚至“代劳”,孩子很难完成,再如请家长检查作业、辅导预习复习等,更是常见。然而,不是所有家庭都懂教育、不是所有家长都善教学,一些家长颇有微词也就不可避免了。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就中小学作业管理做出了规定。在浙江,规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在山东,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死记硬背型作业”“作业批改必须由教师完成,不得让家长批改作业”。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禁用微信布置作业”目的在于形成“家校共育”
第27页(共27页)
的合力。学校与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形成合作共育的格局,才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摘选自201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三秦中学部分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原因
出现的问题
给出的理由
忘带作业
家长不帮自己收拾书包;自己做事马虎,遗忘。
没有写完
作业太多,时间不够,或没记住某项作业。
不能作答
试题太难,家长没有时间或能力辅导,家长不让使用手机。
错误太多
不愿自己检查,家长无法辅导,老师没发答案核对。
【材料三】部分学霸高效完成作业的方法:
(1)复习巩固。做作业前先复习当天老师课堂上所讲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再复习近几天自己出现的错误,再次提醒自己如果再次遇到类似题型,必须加倍小心,避免再次犯类似的错误。
(2)限时作业。像考试一样,每学科作业规定好完成时间,先易后难,毫无懈怠地完成作业。
(3)自我纠错。完成每科作业后,立即用红笔纠错,及时分析错因,思考避免再犯类似错误的方法。
(4)及时请教。除了课堂专注听老师讲解此题的解题技巧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办公室请教老师一题多解,一题巧解。
(5)允许自己有不能胜任的作业,不查手机或电脑,及时请教家长,并在错题难题本上记录下来,反复理解与请教提升。
(1)在作业完成方面,【材料二】反映了三秦中学部分同学的哪些问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家长就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B.禁止教师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有利于减轻中小学学业负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C.大多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就中小学作业管理做出了规定。如在浙江,规定所布置的作业不能要求家长完成或代劳或批改、纠正孩子作业错误。
第27页(共27页)
D.学霸之所以能高效完成作业,主要是他们能够在做作业前先复习老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复习出现的错误,避免再次犯错。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是个顽疾,所有家长胜任不了这么多作业,颇有微词,实属正常现象。
B.教师不能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的禁令提出,课业负担重的问题也彻底解决了。
C.三秦中学的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主要是因为作业太多,时间不够,或没记住某项作业。
D.学霸在写作业时,如果遇到不会写的题,不查手机或电脑,会请教家长或老师。
(4)你的同学小明,每天作业写到晚上一两点,作业中错误也很多,请你结合【材料三】学霸们完成作业的方法,给小明提高作业效率提三条建议。
9.(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活地图
孙道荣
①他不是土生土长的M市人,却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
②20多年前,他从外地来到了M市,打工谋生。因为有驾驶技术,他应聘成了一名公交车司机。做公交车司机时,他做了一件最让乘客感动的事:他手绘了一张公交车行驶线路附近的公厕图,贴在车上,这张小小的公厕图,帮很多人解决了燃眉之急。
③后来,因为眼疾,他不能再开车了,不得不辞去了公交车司机一职。工作没了,得养活自己和家人啊,怎么办?其时,M市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飞快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了好几倍,很多外地司机来到M市,送货办事,常常迷路,于是,很多人在城市入口,举着个牌子,为人“带路”。他也加入了带路一族。凭着跑了几年的公交,他对M市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为人带带路,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加上他从不为多赚钱,故意带人绕路,口碑很好,很多外地人再次开车来M市,都会提前约好让他带路,因而生意不错。
④
第27页(共27页)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手机普及,人们都用上了手机导航,为人带路的营生,也做不下去了。他再次失业了。这些年,他做过快递,送过桶装水,也做过送外卖的小哥,每天在高楼和巷隅间穿梭往来,虽收入不高,倒也勉强能够维持生计。如果不是一次交通意外,他可能会一直这么做下去。那天晚上,骑电瓶车送外卖时,被一辆突然蹿出的小车撞了,他的一条腿粉碎性骨折,他再也不能爬高下低送外卖,送快递,送桶装水了。
⑤他本来想回老家算了,可是,回老家,以他现在的残疾之身,农活不能做,别说养活家人,连自己这张口也糊不住。
⑥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人找上了门,给了他一个工作的机会。来人开门见山问他:“听说你是活地图?”他讪讪一笑,说,那都是朋友们给自己起的绰号,也不是什么活地图,就是这些年天天走街串巷,对M市的每条道路,每个单位,每个小区,都特别熟悉。来人笑着说,我们老板就是看中了你这一点,如果你愿意,就上我们那儿上班吧。
⑦他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报到那天,剃着光头,留着山羊胡子的老板对他说,你的工作很简单,你不是对M市和周边都特别熟悉吗,你今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我们需要运货出去的时候,负责跟车带带路。
⑧这真是一项轻松的工作,他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因祸得福,最终靠着自己脑中的“活地图”,得到了这么一份好工作。他对老板说,你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好好工作,好好带路。
⑨可是,一连几天,厂里并没有运货出去,他也因此一直闲着。这让他心里有点不踏实,这样光拿钱不干活怎么成?他去找老板,老板拍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放心,会安排你工作的,你会派上用场的。
⑩那天下午,天突然骤变,下起了倾盆大雨。一向显得有点冷清的工厂,所有的人忽然都忙碌了起来,连老板都是急匆匆的。老板对他说,准备一下,今晚出车。
⑪他赶紧冒雨回家去拿衣物。穿过厂子后面的时候,他看见紧挨着厂墙的小河里,汩汩地往上翻涌着黑褐色的污水,污水伴着噼里啪啦的雨水,向四周扩散。那里有一个从工厂通出来的暗管,平时都是不外排的。回想厂里的人包括老板突然都忙碌起来,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⑫夜色中,从厂里开出了一辆覆盖着雨布的大卡车,他坐在副驾驶位上。
⑬他问司机,我们这是要送货到哪去?为什么要赶在这个鬼天气?
⑭司机白了他一眼,说,不关你的事少管。
⑮卡车缓缓驶出了厂,沿着迎宾大道,向前驶去。
⑯忽然,前方隐约出现一辆闪着警灯的小车。司机一边减速,一边急急地问他,有没有别的路?
⑰他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别的路?
⑱
第27页(共27页)
右前方正好有一条小岔路,司机猛打方向,一头扎进了小巷里。司机一边往前开,一边从后视镜里往后看,闪着警灯的小车并没有跟过来。司机长吁了一口气,骂骂咧咧说了一句,吓死我了。
⑲他搞不懂,为什么司机会这么怕警车。司机幽幽地说,实话告诉你,要是被逮着的话,咱俩都得进去。他有点蒙。司机往身后满满的车厢努努嘴,没好气地接着说,他们没交待你?你的任务就是在紧急情况下给我指路,你不是活地图吗……
⑳他恍然明白了。感觉后背凉凉的。
㉑他的脑海里,飞快地盘旋,怎么办?怎么办?眼看就要穿越M市了,他突然给司机指引了一条小巷,告诉司机,这条小巷的尽头,就是M市通往城外的最后一个路口了,连接着省道。司机开着卡车从小巷驶出时,惊愕地发现,前方警灯闪烁……
㉒回来之后,他就辞职了。据说,他开了一家小店以维持生计,闲暇的时候,他还是像以往一样,喜欢在这个熟悉的城市到处游走,观察,尤其是在雨天,以及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是他手里,多了一台照相机。
(《新民晚报》2018年12月16日)
(1)速读选文,概括主要情节。
因眼疾辞去公交车司机一职→① →交通意外导致无法做快递、送水、送外卖的工作→②
(2)“他恍然明白了。 感觉后背凉凉的”这句话中,他恍然明白了什么?为什么“感觉后背凉凉的”?
(3)请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①右前方正好有一条小岔路,司机猛打方向,一头扎进了小巷里。(用词的角度)
②他的脑海里,飞快地盘旋,怎么办?怎么办?(人物描写的角度)
(4)第⑩⑪段中的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析。
(5)文中的“活地图”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第27页(共27页)
(选自《管子•牧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民恶忧劳
②能佚乐之
③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
④故从其四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我生育之
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B.则民为之忧劳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C.则民为之贫贱
乡为身死而不受
D.杀戮不足以服其心
其一犬坐于前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②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4)选文和《曹刿论战》相同的人文思想核心是
1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答题。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诗人“乡音无改鬓毛衰”有何作用?
(2)《回乡偶书》和《十五从军征》都是写暮年回乡,二者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
四、作文(50分)
12.(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这也是一种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第27页(共27页)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和运用(共2小题,计17分)
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劫掠(lüè) 娉婷(pīn) 颠簸(pǒ) 天衣无缝(fèng)
B.寂寞(jì) 秩序(zhì) 折损(zhé) 惟余莽莽(mǎng)
C.圈养(juàn) 绯红(fēi) 瞥见(piě) 栩栩如生(yǔ)
D.侍候(shì) 修葺(qì) 轻觑(qù) 头晕目眩(hūn)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A.“娉婷”的“娉”应读“pīng”,“颠簸”的“簸”应读“bǒ”;
B.正确;
C.“瞥见”的“瞥”应读“piē”,“栩栩如生”的“栩”应读“xǔ”;
D.“头晕目眩”的“晕”应读“yūn”。
故选:B。
【点评】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驱遣 莅临 一视同仁 闲情怡致
B.茏罩 鞠躬 自出心栽 枉费心机
C.匍匐 堕落 袖手旁观 屏息敛声
D.告磬 伶俐 按部就搬 自吹自擂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闲情怡致”的“怡”应为“逸”;
第27页(共27页)
B.有误,“茏罩”的“茏”应为“笼”,“自出心栽”的“栽”应为“裁”;
C.正确;
D.有误,“告磬”的“磬”应为“罄”,“按部就搬”的“搬”应为“班”。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二、基础知识(共4小题,满分14分)
3.(4分)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读书最原始的动力就是摆脱平庸的 困扰 (疑惑 困扰 困苦)。 一个人只有在少年时期就开始读书,今后才能让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2)小说通过文字构筑场景、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影视通过直观影像将内容传播得更远,二者 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异曲同工 相得益彰),让文学作品具有更持续的生命力。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1)疑惑:对人和事物有疑虑和困惑。
困扰:纷扰不安。
困苦:艰难穷苦。
根据语境“读书最原始的动力就是摆脱平庸的”,选“困扰”;
(2)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根据语境“小说通过文字构筑场景、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影视通过直观影像将内容传播得更远”,选“相得益彰”。
答案:
(1)困扰
(2)相得益彰
【点评】
第27页(共27页)
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4.(6分)经典诗文默写。
(1)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关雎》)
(2)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6)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7)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8)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9)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晏殊《浣溪沙》)
(10)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11)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2)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朱自清《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辗转反侧(注意“辗”的书写)
(2)会挽雕弓如满月(注意“挽”的书写)
(3)五色交辉(注意“辉”的书写)
(4)杨花落尽子规啼
(5)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注意“辨”的书写)
(6)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7)箫鼓追随春社近(注意“箫”的书写)
(8)不畏浮云遮望眼
(9)夕阳西下几时回
(10)无案牍之劳形(注意“牍”的书写)
第27页(共27页)
(11)青树翠蔓(注意“蔓”的书写)
(12)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人们遇到障碍,要么 A ,要么 B 。②但是这两种方法难道没有弊端吗?③要绕过障碍,就得走弯路,走弯路就会延误抵达目的地的时间。 ④要摧毁障碍,就得与其进行一场战争;无论胜败,都会给你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⑤所以,消除障碍最好的方法,不是去铲平它,就是去接纳它、包容它。
(1)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①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
A.绕过障碍 B.摧毁障碍
(2)第④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根据第三句话中的“要绕过障碍”和第四句话中的“要摧毁障”可知第一空应为“绕过障碍”,第二空应为“摧毁障碍”。
(2)本题考查标点使用。细读第四句可知,本句中的分号使用有误,因为分号前后两句在语义上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的关系,所以应把分号改为逗号。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细读第五句可知,“去铲平它”与“去接纳它、包容它”在语义上是转折的关系,所以应用关联词语“不是……而是……”。
【解答】答案:
(1)A B
(2)要摧毁障碍,就得与其进行一场战争,无论胜败,都会给你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所以,消除障碍最好的方法,不是去铲平它,而是去接纳它、包容它。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第27页(共27页)
6.(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明丽的仲夏照耀着英格兰,天空如此明净,阳光如此灿烂,在我们这一个波涛围绕的岛国,本来是难得有这样的好天气,而近来却接连很多天都是这样,仿佛是意大利的天气来到了英国﹣﹣就像一群欢快的过路候鸟从南方飞来,在阿尔比思的悬崖上暂时歇上一歇。干草全都收进来了,桑菲尔德四周的田地都已经收割干净,露出了一片绿色。
(1)上述文段选自 英国 (国籍)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 (作家名)的作品《简•爱》。
(2)简•爱最初来桑菲尔德庄园的原因是: 给罗切斯特的养女阿黛勒当家庭教师 。
【分析】由文段中的“英格兰”“桑菲尔德”,可知这段文字出自《简•爱》。《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刻画了一个能够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根据积累作答。《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
(2)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简•爱》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她被聘用为桑菲尔德庄园的家庭教师后,在一次外出散步时,邂逅旅行归来的庄园主人罗切斯特。
答案:
(1)英国 夏洛蒂•勃朗特
(2)给罗切斯特的养女阿黛勒当家庭教师
【点评】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7分)请你参加以“评选年度班级之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 星之书写】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按顺序写出“星”字的笔画。
第27页(共27页)
【活动二 星之推荐】请你为本次“文艺之星”的提名者小洁写一段推荐语。
【活动三 星之邀请】九年级(1)班“年度班级之星”评选将于 12 月 31 日下午 2 点在本班教室举行,班长小娟要邀请上届“班级之星”的活动评委张老师来当评委,请你帮她写完下面的邀请函。
邀请函
张老师:
您好!
_________
__________
九年级(1)班全体同学
2019 年 12 月 28 日
【活动四 星之絮语】下面是一段写给“学习之星”小夏的颁奖词,请仿照画线句子将它补充完整。(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她是翱翔天空的雏鹰,胸怀大地,志在千里。 用勤奋书写出满意的答卷, 用汗水浇灌出成功的花朵 , 用行动谱写出光明的未来 。
【分析】【活动一 星之书写】本题考查字形。“星”字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撇,横,横,竖,横。
【活动二 星之推荐】本题考查拟写推荐语。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应围绕着小洁在文艺方面的特长与优点来表述。用语需简洁明了,清晰有序。
【活动三 星之邀请】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第一行居中写“邀请函”三字,第二行顶格写称呼。第三行空两格写问候语和邀请的事项,一定要写明时间、地点和活动的内容。最后两行右对齐写单位和日期。
【活动四 星之絮语】本题考查仿写。仿写是综合读写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作答时,一定要认真分析例句,分析其句度,分析其格式,分析其修辞,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句义相关,格式相同,修辞相同。本题可仿写为:用汗水浇灌出成功的花朵,用行动谱写出光明的未来。
【解答】【活动一 星之书写】
第27页(共27页)
【活动二 星之推荐】示例:小洁在舞台上能歌善舞,歌声嘹亮之处迎来满堂喝彩,举手之间挥舞出曼妙身姿,在一次次的班级活动中,用艺术诠释着对班级的热爱。
【活动三 星之邀请】
邀请函
张老师:
您好!我班兹定于 12 月 31 日下午 2 点,在本班教室举行“年度班级之星”评选会。 届时恭请您以评委的身份光临指导。
九年级(1)班全体同学
2019 年 12 月 28 日
【活动四 星之絮语】示例:用汗水浇灌出成功的花朵 用行动谱写出光明的未来
【点评】仿写句的类型有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仿写语句时要注意:一是仿写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要与例句一致;二是所仿写的句子的内容与提示的内容要构成一个整体,语意连贯,合理顺畅。
三、阅读(共4小题,计46分)
8.(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答题。
【材料一】前不久,教育部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表示:“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禁令一出,社会反响热烈,在一片叫好声中,也不乏一些议论,如:低年级孩子不具备记作业的能力,怎么办?家长想了解孩子的当日学习情况,什么方式合适?老师日常发布的提醒通知、家校共育活动,算不算“作业”?微信“打卡”有督促作用,还有英语语音作业,是不是都要取消?禁止微信和QQ布置作业,“校讯通”等是否会变相取代?
禁令背后,直指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这个顽疾。如今,一些学校布置的作业正在“跑偏变味”:有让一年级小学生做PPT的,有让幼儿园孩子做“手抄小报”的,还有要求完成“蚕宝宝21天观察日记”“废旧纸箱制作小汽车”的……如果没有家长“辅导”甚至“代劳”,孩子很难完成,再如请家长检查作业、辅导预习复习等,更是常见。然而,不是所有家庭都懂教育、不是所有家长都善教学,一些家长颇有微词也就不可避免了。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就中小学作业管理做出了规定。在浙江,规定“
第27页(共27页)
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在山东,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死记硬背型作业”“作业批改必须由教师完成,不得让家长批改作业”。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禁用微信布置作业”目的在于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学校与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形成合作共育的格局,才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摘选自201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三秦中学部分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原因
出现的问题
给出的理由
忘带作业
家长不帮自己收拾书包;自己做事马虎,遗忘。
没有写完
作业太多,时间不够,或没记住某项作业。
不能作答
试题太难,家长没有时间或能力辅导,家长不让使用手机。
错误太多
不愿自己检查,家长无法辅导,老师没发答案核对。
【材料三】部分学霸高效完成作业的方法:
(1)复习巩固。做作业前先复习当天老师课堂上所讲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再复习近几天自己出现的错误,再次提醒自己如果再次遇到类似题型,必须加倍小心,避免再次犯类似的错误。
(2)限时作业。像考试一样,每学科作业规定好完成时间,先易后难,毫无懈怠地完成作业。
(3)自我纠错。完成每科作业后,立即用红笔纠错,及时分析错因,思考避免再犯类似错误的方法。
(4)及时请教。除了课堂专注听老师讲解此题的解题技巧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办公室请教老师一题多解,一题巧解。
(5)允许自己有不能胜任的作业,不查手机或电脑,及时请教家长,并在错题难题本上记录下来,反复理解与请教提升。
(1)在作业完成方面,【材料二】反映了三秦中学部分同学的哪些问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第27页(共27页)
A.如果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家长就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B.禁止教师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有利于减轻中小学学业负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C.大多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就中小学作业管理做出了规定。如在浙江,规定所布置的作业不能要求家长完成或代劳或批改、纠正孩子作业错误。
D.学霸之所以能高效完成作业,主要是他们能够在做作业前先复习老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复习出现的错误,避免再次犯错。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是个顽疾,所有家长胜任不了这么多作业,颇有微词,实属正常现象。
B.教师不能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的禁令提出,课业负担重的问题也彻底解决了。
C.三秦中学的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主要是因为作业太多,时间不够,或没记住某项作业。
D.学霸在写作业时,如果遇到不会写的题,不查手机或电脑,会请教家长或老师。
(4)你的同学小明,每天作业写到晚上一两点,作业中错误也很多,请你结合【材料三】学霸们完成作业的方法,给小明提高作业效率提三条建议。
【分析】本题是关于“中小学学生作业”的主题阅读,分别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理解材料与信息比对能力,以及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语言运用能力。
【解答】(1)研读材料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即可。
根据“家长不帮自己收拾书包”“家长没有时间或能力辅导”“家长无法辅导,老师没发答案核对”可知,部分同学把不能完成作业的责任推到老师或家长身上;由“家长不让使用手机”“老师没发答案核对”可知,有的同学依赖电子产品或答案。
(2)根据材料内容,逐项研读选项进行信息比对。
A.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家长想了解孩子的当日学习情况,什么方式合适?”可知“家长就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表述太过绝对。
B.项由【材料一】第四段中“‘禁用微信布置作业’目的在于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学校与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形成合作共育的格局,才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可知表述正确。
C.由【材料一】第三段中“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就中小学作业管理做出了规定”可知
第27页(共27页)
“大多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就中小学作业管理做出了规定”表述有误。
D.由【材料三】可知选项的原因只是部分原因,表述片面。
故选:B。
(3)根据材料内容,逐项研读选项进行信息比对。
A.由【材料一】第二段中“不是所有家庭都懂教育、不是所有家长都善教学,一些家长颇有微词也就不可避免了”可知“所有家长胜任不了这么多作业,颇有微词”表述有误。
B.由【材料一】可知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并未彻底解决,表述有误。
C.由【材料二】可知“作业太多,时间不够,或没记住某项作业”只是部分原因,表述有误。
D.由【材料三】列举的学霸学习方法可知表述正确。
故选:D。
(4)根据题干“每天作业写到晚上一两点,作业中错误也很多”,结合“复习巩固”“限时作业”“自我纠错”这三个部分针对小明作业出现的用时多、错误多的问题指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即可。
答案:
(1)①把不能完成作业的责任推到老师或家长身上;②依赖电子产品或答案。
(2)B
(3)D
(4)①做作业前先复习巩固当天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及和近几天出现的错误,避免犯类似错误;
②做作业前,先规定好每学科作业完成时间,先易后难,独自完成作业;
③认真用红笔纠错,总结归纳错因,并思考解决方法,记录到改错本上,避免再犯。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9.(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活地图
孙道荣
①他不是土生土长的M市人,却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
②
第27页(共27页)
20多年前,他从外地来到了M市,打工谋生。因为有驾驶技术,他应聘成了一名公交车司机。做公交车司机时,他做了一件最让乘客感动的事:他手绘了一张公交车行驶线路附近的公厕图,贴在车上,这张小小的公厕图,帮很多人解决了燃眉之急。
③后来,因为眼疾,他不能再开车了,不得不辞去了公交车司机一职。工作没了,得养活自己和家人啊,怎么办?其时,M市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飞快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了好几倍,很多外地司机来到M市,送货办事,常常迷路,于是,很多人在城市入口,举着个牌子,为人“带路”。他也加入了带路一族。凭着跑了几年的公交,他对M市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为人带带路,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加上他从不为多赚钱,故意带人绕路,口碑很好,很多外地人再次开车来M市,都会提前约好让他带路,因而生意不错。
④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手机普及,人们都用上了手机导航,为人带路的营生,也做不下去了。他再次失业了。这些年,他做过快递,送过桶装水,也做过送外卖的小哥,每天在高楼和巷隅间穿梭往来,虽收入不高,倒也勉强能够维持生计。如果不是一次交通意外,他可能会一直这么做下去。那天晚上,骑电瓶车送外卖时,被一辆突然蹿出的小车撞了,他的一条腿粉碎性骨折,他再也不能爬高下低送外卖,送快递,送桶装水了。
⑤他本来想回老家算了,可是,回老家,以他现在的残疾之身,农活不能做,别说养活家人,连自己这张口也糊不住。
⑥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人找上了门,给了他一个工作的机会。来人开门见山问他:“听说你是活地图?”他讪讪一笑,说,那都是朋友们给自己起的绰号,也不是什么活地图,就是这些年天天走街串巷,对M市的每条道路,每个单位,每个小区,都特别熟悉。来人笑着说,我们老板就是看中了你这一点,如果你愿意,就上我们那儿上班吧。
⑦他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报到那天,剃着光头,留着山羊胡子的老板对他说,你的工作很简单,你不是对M市和周边都特别熟悉吗,你今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我们需要运货出去的时候,负责跟车带带路。
⑧这真是一项轻松的工作,他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因祸得福,最终靠着自己脑中的“活地图”,得到了这么一份好工作。他对老板说,你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好好工作,好好带路。
⑨可是,一连几天,厂里并没有运货出去,他也因此一直闲着。这让他心里有点不踏实,这样光拿钱不干活怎么成?他去找老板,老板拍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放心,会安排你工作的,你会派上用场的。
⑩
第27页(共27页)
那天下午,天突然骤变,下起了倾盆大雨。一向显得有点冷清的工厂,所有的人忽然都忙碌了起来,连老板都是急匆匆的。老板对他说,准备一下,今晚出车。
⑪他赶紧冒雨回家去拿衣物。穿过厂子后面的时候,他看见紧挨着厂墙的小河里,汩汩地往上翻涌着黑褐色的污水,污水伴着噼里啪啦的雨水,向四周扩散。那里有一个从工厂通出来的暗管,平时都是不外排的。回想厂里的人包括老板突然都忙碌起来,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⑫夜色中,从厂里开出了一辆覆盖着雨布的大卡车,他坐在副驾驶位上。
⑬他问司机,我们这是要送货到哪去?为什么要赶在这个鬼天气?
⑭司机白了他一眼,说,不关你的事少管。
⑮卡车缓缓驶出了厂,沿着迎宾大道,向前驶去。
⑯忽然,前方隐约出现一辆闪着警灯的小车。司机一边减速,一边急急地问他,有没有别的路?
⑰他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别的路?
⑱右前方正好有一条小岔路,司机猛打方向,一头扎进了小巷里。司机一边往前开,一边从后视镜里往后看,闪着警灯的小车并没有跟过来。司机长吁了一口气,骂骂咧咧说了一句,吓死我了。
⑲他搞不懂,为什么司机会这么怕警车。司机幽幽地说,实话告诉你,要是被逮着的话,咱俩都得进去。他有点蒙。司机往身后满满的车厢努努嘴,没好气地接着说,他们没交待你?你的任务就是在紧急情况下给我指路,你不是活地图吗……
⑳他恍然明白了。感觉后背凉凉的。
㉑他的脑海里,飞快地盘旋,怎么办?怎么办?眼看就要穿越M市了,他突然给司机指引了一条小巷,告诉司机,这条小巷的尽头,就是M市通往城外的最后一个路口了,连接着省道。司机开着卡车从小巷驶出时,惊愕地发现,前方警灯闪烁……
㉒回来之后,他就辞职了。据说,他开了一家小店以维持生计,闲暇的时候,他还是像以往一样,喜欢在这个熟悉的城市到处游走,观察,尤其是在雨天,以及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是他手里,多了一台照相机。
(《新民晚报》2018年12月16日)
(1)速读选文,概括主要情节。
因眼疾辞去公交车司机一职→① 为人带路得心应手,生意不错 →交通意外导致无法做快递、送水、送外卖的工作→② 负责跟车带路,机智地帮助警察逮捕不法分子
(2)“他恍然明白了。 感觉后背凉凉的”这句话中,他恍然明白了什么?为什么“
第27页(共27页)
感觉后背凉凉的”?
(3)请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①右前方正好有一条小岔路,司机猛打方向,一头扎进了小巷里。(用词的角度)
②他的脑海里,飞快地盘旋,怎么办?怎么办?(人物描写的角度)
(4)第⑩⑪段中的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析。
(5)文中的“活地图”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分析】本文主要讲述“活地图”的故事,他因眼疾辞去公交车司机一职,后来为人带路得心应手,生意不错。不幸的是,交通意外导致他一条腿粉碎性骨折,无法做快递、送水、送外卖的工作。后来他负责跟车带路,发现违法后,机智地帮助警察逮捕不法分子。
【解答】(1)本题考查小说情节。“活地图”因眼疾辞去公交车司机一职,后来为人带路得心应手,生意不错。不幸的是,交通意外导致他一条腿粉碎性骨折,无法做快递、送水、送外卖的工作。后来他负责跟车带路,发现违法后,机智地帮助警察逮捕不法分子。据此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他恍然明白了老板让他带路的真实用意:做违法的事情遇到警察时利用他的特长,让他指路,便于躲避和逃跑。“感觉后背凉凉的”是发现自己不小心上了贼船,差点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因而感到惊愕和害怕,庆幸自己做了正确选择。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第①句,①“扎”字这一动词生动准确地刻画出司机此时慌乱的情态,表现出司机对警察的害怕程度,为后文埋下伏笔。第②句,“怎么办?怎么办?”这是心理描写,刻画出他此时内心焦急的情态,表现出他的正直、机智,以及作为“活地图”的他思维敏捷,非常熟悉道路。
(4)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汩汩地往上翻涌着黑褐色的污水,污水伴着噼里啪啦的雨水”;“夜色中,从厂里开出了一辆覆盖着雨布的大卡车”这些典型的环境描写,暗示厂家所从事的生产是非法勾当。同时,巧妙揭示了前文“一连几天,厂里并没有运货出去”的原因。同时,这些环境描写也推动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原文看,他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 手绘了一张公交车行驶线路附近的公厕图,贴在车上,帮很多人解了燃眉之急。 他是一个诚实厚道的人。 他在为人“带路”时,从不为多赚钱而故意带人绕路,口碑很好。 他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 在开不了公交车后,他开始给人“带路”,后来还送快递、送外卖维持生计,千方百计利用自己的“活地图”特长养活自己。 他是一个英勇正义的人。
第27页(共27页)
当得知就职的工厂干的是不法勾当时,他把卡车司机引向警察;闲暇时用相机抓拍社会违法现象。
答案:
(1)①为人带路得心应手,生意不错;②负责跟车带路,机智地帮助警察逮捕不法分子
(2)明白了老板让他带路的真实用意:做违法的事情遇到警察时让他指路,便于躲避和逃跑。“感觉后背凉凉的”是发现自己差点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感到惊愕和害怕。
(3)①“扎”刻画出司机慌乱和害怕,为后文埋下伏笔。②通过心理描写,刻画出他的焦急,表现他的正直、机智,以及作为“活地图”的特点。
(4)暗示厂家所从事的生产是非法勾当;巧妙揭示了前文厂里几天没有运货出去的原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他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他手绘公交车行驶线路附近的公厕图,从不为多赚钱而故意带人绕路;他是懂得变通的人。 在开不了公交车后,他开始给人“带路”,后来还送快递、送外卖维持生计;他还是英勇正义的人。他负责跟车带路,发现违法后,机智地帮助警察逮捕不法分子。 (意思对即可)
【点评】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选自《管子•牧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民恶忧劳 讨厌,憎恨
第27页(共27页)
②能佚乐之 使……安乐
③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 使……畏惧
④故从其四欲 愿望,想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我生育之
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B.则民为之忧劳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C.则民为之贫贱
乡为身死而不受
D.杀戮不足以服其心
其一犬坐于前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②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4)选文和《曹刿论战》相同的人文思想核心是 取信于民
【分析】译文:
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为我能使人民安乐,他们就可以为我承受忧劳;我能使人民富贵,他们就可以为我忍受贫贱;我能使人民安定,他们就可以为我承担危难;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们也就不惜为我而牺牲了。单靠刑罚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怕,仅凭杀戮不足以使人民心悦诚服。刑罚繁重而人心不惧,法令就无法推行了;杀戮多行而人心不服,为君者的地位就危险了。因此,满足上述四种人民的愿望,疏远的自会亲近;强行上述四种人民厌恶的事情,亲近的也会叛离。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这个原则,是治国的法宝。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人民怕忧劳。恶,讨厌、憎恨。
②句意为:能使人民安乐。乐,使……安乐。
③句意为:靠刑罚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怕。畏,使……惧怕。
④句意为:满足上述四种人民的愿望。欲,愿望、想法。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第27页(共27页)
A.代词,他们/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
B.那么/却。
C.为了/为了。
D.代词,他们的/其中。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顺,顺应。逆,违背。句意:政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 政事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
②重点词语:故,所以。宝,法宝。句意:因此,懂得“给予人民就是从人民那里拿来(这个道理),就是治国的法宝”。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细读《曹刿论战》可知,曹刿认为战争取得的胜利的关键因素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也就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文本中“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也点明了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重要。
答案:
(1)①讨厌,憎恨 ②使……安乐 ③使……惧怕 ④愿望,想法
(2)C
(3)①政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 政事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
②因此,懂得“给予人民就是从人民那里拿来(这个道理),就是治国的法宝”。
(4)取信于民
【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1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答题。
第27页(共27页)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诗人“乡音无改鬓毛衰”有何作用?
(2)《回乡偶书》和《十五从军征》都是写暮年回乡,二者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
【分析】《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这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解答】(1)本题考查诗句作用分析。根据诗句内容,联系全诗来分析其作用。
“乡音未改鬓毛衰”意思是“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作者用“鬓毛衰”承接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和变化了的“鬓毛”形成对比,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2)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理解和比较。根据诗歌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和比较。
《回乡偶书》通过写儿童问话的场面抒发了诗人久客伤老之情;《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
答案:
(1)运用对比的手法写诗人“乡音”虽未变,但外貌却变了,为后两句写儿童相见却不相识而发问做铺垫。
(2)《回乡偶书》抒发诗人久客伤老之情;《十五从军征》是借一个老兵从军回家后的见闻,表达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控诉,反映了百姓在战乱中的痛苦。
参考译文: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点评】诗歌鉴赏就是对诗歌里面的句子进行简要的文学赏析,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一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再分析诗歌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最好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综合分析。
第27页(共27页)
四、作文(50分)
12.(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这也是一种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分析】“这也是一种美丽”,这个文题的题眼在“也”,“也”是“同样”的意思,它意味着:你所写的“美丽”,从表象上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或是在生活中不为人们所留意,或未被人们发现,是与传统意义上的美丽不相协调的对象,按照一般理解甚至是丑陋、痛苦、挣扎、平凡、卑微、残缺的东西。但经过作者个体独特感悟、认识、升华,真正的“美丽”也将呈现在眼前。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对这种美丽在认识上的转变。
这个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首先要确定内容。“这”是什么?“这”可以是外在形态的美,可以是内在品格的美,也可以是自然风光的美。其次,“也”这个副词很重要,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与其他的美是一种并列关系,如“和谐”是一种美,“乐于助人”也是一种美;二是生活中别人认为(或“我”原以为)不美甚至丑的,在“我”眼中和心里(或“我”后来发现)是美的,如“放弃”“平凡”等。最后还有一个重要词语“一种”不可忽视,它从数量上加以了绝对的限制。不管哪种美,都需要采用细腻的多样的描写来展现“美”的场景和画面。如写人物的内在美,必须将人物置身于典型的场景中,运用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甚至景物烘托等来展现;如写自然风光的美,必须具体到哪个时段哪处景致,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动静结合、侧面衬托、丰富的修辞以及调动感官等方法来展现。总之,只要描写充分了,画面感就强了,“美”就突出了。我们可以用叙述、描写的手法来落实“这”,用类比、欲扬先抑、对比等手法来体现“也”,用议论抒情的笔调来突出“美”。特别是在结尾处扣题的同时挖一挖“美”的具体内涵和实质,给人以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才有力度和深度。
【解答】
这也是一种美丽
文人悲秋,因秋日里百花凋零,人鸟声俱寂;因秋日里草木皆衰,日月光暗淡。文人悲秋,成了一种习惯,这悲,悲得凄切,悲得缥缈,悲得沉重,然而,这悲,亦是一种美丽。
第27页(共27页)
悲,亦可理解为悲愁,悲和愁在诗人的眼里就是让人心碎的东西,就是让人流泪的东西。它很残忍,一颗原来好好的、安安稳稳的心,会被它渐渐地啃噬,咬得血淋,啃得模糊,再捧高了狠狠向下摔去。这是我对于悲愁的体味,但正是这份刻骨铭心的悲痛,让你无形中多了一分美、一分韵质。
想那黛玉,她含泪而生,泪尽而亡,她“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从她常含泪水的眼中,我感受到了她的悲愁,她的恬静的、文雅的、不俗的悲。怎能忘却,那双常含着泪的眼睛,那里装着她的悲愁。很难想象,没有了悲和愁,黛玉的形象还会在人们心中如此美丽。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知黛玉读到李清照《武陵春》中这最后一句时会是什么模样,但我知道,那必定会是美得令人心碎的容颜。说愁,怎能不令人想起李清照,是作为女性独有的多愁善感吗?是那“人比黄花瘦”的身骨吗?是那一段“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苦吗?是那一阙“更是离人损”的寒凉吗?李清照一腔愁情地愁并美丽着。女性的悲愁,悲愁得温婉而细腻,像潺潺的溪流,流淌在她们的字里行间,是一种别样的凄美。
而男子之悲愁呢?他们有力的膀子能否撑得住这心灵的悲愁?苏轼不能,“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他一生三任妻子,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他无法留住,她们去了,苏轼却只能空思量。辛弃疾不能,“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纳兰容若不能,爱妻卢氏西去,只因他的冷漠、他的薄情,当他悔悟,却也只能“常忆灯前呵手为伊书。”男子之悲,较之女子更加沉重,美得让人无法经受。
就是这别样的美丽,于悲愁之中凝固了人生的残缺,正如断臂的女神,只因她的残缺成就了美的神话。
人生因这份悲愁而有了残缺,纵使它残忍,它令人心痛,令人心碎,但这,也是一种美丽,无法抗拒、无法压抑的美丽。
【点评】文章紧扣“悲愁也是一种美丽”这一中心展开构思:从文人悲秋入笔,以优美的文字简要阐释了“悲愁之美”,然后分别撷取十分有代表性的林黛玉、李清照等女性形象及苏轼、辛弃疾、纳兰容若等男性形象,最后再以人所共知的“断臂的女神”收束全文。主题突出,结构谨严。以中国古代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为主要写作素材,古典诗词及名句的引用等为文章营造了浓浓的人文氛围,体现了作者平时较深厚的写作积累与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27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