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校研究会2020届高三数学(文)第二次测试试题(Word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数学(文)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 2020 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 文科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 5 分,满分 60 分)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C B B A C D D A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 13. 120 14. [ , ]6 2   15. 32 16. 6 3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60 分。 17.(12 分) 【解析】(1)由已知 1 *2 3 3 3 ( )n n nS a n    N ① 2n  时, 1 12 3 3 3n n nS a    ② ①—②得: 1 12 3 3 2 3 3 2 3n n n n n n na a a a a         ,故 1 1 1 12 23 3 3 3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       , 即 1 2 ( 2)n nb b n   ,又 1n  时, 1 1 12 3 9 3 6a a a     ,则 1 1 23 ab   故数列{ }nb 是以 2 为首项,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2 2( 1) 2 2 3n n nb n n a n       . (6 分) (2)由 3 n n n n a ac n   ,得 2 3 2n nc n   2 1 23(1 3 ) (1 )2 (3 3 3 ) 2(1 2 ) 2 2 3 31 3 2 n n n n n nT n n n                 . (12 分) 18.(12 分) 【解析】(1) 3x  , 21y  , 5 2 1 55i i x   ,故 5 1 5 2 2 2 1 340.6 5 3 21ˆ 2.5655 5 3 i i i i i x y nx y b x nx             , ∴ ˆˆ 21 2.56 3 13.32a y bx      ,故 ˆ 2.56 13.32y x  . (8 分) (2) 6x  时, ˆ 28.68y  , 7x  时, ˆ 31.24y  ,故应从第 7 周开始. (12 分) 19.(12 分) 【解析】(1)由题: PA PB , BC  平面 PAB BC PA  又 PB BC B ,故 PA  平面 PBC . (4 分)数学(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4 页) (2)取 AB 的中点 O ,连接 ,OP OD ,因为 ,PAB DAB△ △ 均为等腰三角形 故 ,PO AB DO AB  ,又 BC  平面 PAB  平面 PAB  平面 ABCD 平面 PAB 平面 ABCD AB ,故 PO  平面 ABCD ,∴ PO DO 易求得 1, 2, 2, 1AO BO PA DO PO     ,故 5PD  ∵ // , ,OD BC OD BC DO AB OBCD   为矩形 故 1 1 12 2ACDS CD DO OB DO    △ 2 21 2 32 ( 5) ( )2 2 2PADS     △ 在三棱锥 P ACD 中,设顶点C 到平面 PAD 的距离为 d ,由 C PAD P ACDV V  则 3 212 3d d   ,故顶点 C 到平面 PAD 的距离为 2 3 . (12 分) 20.(12 分) 【解析】(1) 2( ) 2 (sin cos )x xf ' x e e x x   , (0) 2f '   , (0)f   所以曲线 ( )y f x 在 0x  处的切线方程为 (2 )y x    将(1,6)代入得 2   . (4 分) (2)考虑方程 g( ) 0x  ,等价于 2cos 0x xe e x   ,记 ( ) 2cosx xF x e e x   则 ( ) 2sin 2 2sin 2 2sin 0x x x xF' x e e x e e x x          于是函数 ( )F x 在 R 上单调递增,又 2 2( ) 02F e e        , (0) 2 0F   所以函数 ( )F x 在区间 ( ,0)2  上存在唯一零点,即函数 ( )g x 存在唯一零点.(12 分) 21. (12 分) 【解析】(1)①当线段 AF 与抛物线 C 没有公共点,即 9 4a  时, 设抛物线 C 的准线为 l ,过点 P 作l 的垂线,垂足为 Q 过点 A 作 l 的垂线,垂足为 B ,则| | | | | | | | | | 1PA PF PA PQ AB a      故 1 5 4a a    ②当线段 AF 与抛物线 C 有公共点,即 9 4a  时, 2 2| | | | | | ( 1) 3PA PF AF a     故 2 2( 1) 3 5 3a a      综上: 4a  或 3 . (5 分) (2)解法一:设 2 2 2( ,2 ), ( ,2 ), ( ,2 )P b b M m m N n n ( , , 0, 0, 0b n m n b m n     ) 由题 , ,P A N 共线, , ,O A M 共线数学(文)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4 页) 当 b n  时, 2 2 2 2 2 3 2b n b b n a b    , 2 2 3m m a  ,联立得 3( ) 2b m n bn   (*) 又 OP MN∥ ,则 2 2 2 2 2 2b m n b m n   即 b m n  代入(*)得 3b  当 b n  时,由题: | | | | 2 3 3 3| | | | 3 2 2 3 PA OA b bAN AM n m       故 3b  , 2 2 2 3MN OP bk k b    ,设直线 MN 的方程为 2 3y x t  , 1 1 2 2( , ), ( , )M x y N x y 2 2 2 2 4 12( 3) 9 03 4 y x t x t x t y x           , 2 1 2 1 2 93(3 ), 4 tx x t x x     2 2 2 2 2 1 2 1 2 2| | 1 ( ) 4 1 ( ) 9(3 ) 9 13 9 6 5 133MN k x x x x t t t            解得: 8 3t   ,故直线 MN 的方程为 2 8 3 3y x  即 2 3 8 0x y   . (12 分) 解法二:设 0 0 1 1 2 2( , ), ( , ), ( , )P x y M x y N x y ,则 0 0 2 00 0 4 4 OP y yk yx y    , 1 2 1 2 2 2 1 21 2 1 2 4 4 4 MN y y y yk y yx x y y      ,∵ MN OPk k ,∴ 0 1 2y y y  ,即 0 1 2 2 2 y y y 即线段 OP 与 MN 的中点纵坐标相同,故 OP 中点与 MN 中点连线平行于 x 轴 由平面几何知识知:点 A 在OP 与 MN 中点连线上,故 0 03 62 y y   于是 2 0 0 94 yx   , 0 0 2 3MN OP yk k x    ,设直线 MN 的方程为 2 3y x t  ,后同解法一.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题计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 分) 【解析】(1)曲线 2C 的方程化成直角坐标方程为 2 2 8x y y  即 2 2( 4) 16x y   圆心 2 (0,4)C ,半径 4r  ,曲线 1C 为过定点 (2,2)P 的直线,易知 (2,2)P 在圆 2C 内 当 2PC AB 时,线段 AB 长最小, 最小值为 2 2 2 2 22 | | 2 16 [(2 0) (2 4) ] 4 2r PC       . (5 分) (2)当点 M 与点 P 不重合时,设 ( , )M x y ,∵ 2C M PM ∴ 2 ( 2) ( 4)( 4) 0C M PM x x y y       ,化简得: 2 2( 1) ( 3) 2x y    当点 M 与点 P 重合时,也满足上式, 故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2 2( 1) ( 3) 2x y    . (10 分)数学(文)参考答案 第 4 页 (共 4 页)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10 分) 【解析】(1) 3 3 2 2 2 2(2 2 ) ( )( ) 2 ( )a b a b ab a b a ab b ab a b         2 2( )( )a b a ab b    2 23( )[( ) ]2 4 ba b a b    ∵ a b ,∴ 0a b  ,又 2 23( ) 02 4 ba b   ,∴ 3 3 2 22 2a b a b ab   . (5 分) (2) 2 2 1 1( )b a a b a b    ,即 3 3 2 2 b a b a a b ab   ,即 2 2 2 2 b ab a a b ab    (*) ①当 0ab  时,(*)即 2 2 1b ab a b a ab a b       恒成立, ∵ 2 2b a b a a b a b     (当且仅当 a b 时取等号),故 3  ②当 0ab  时,(*)即 2 2 1b ab a b a ab a b       恒成立, ∵ [( ) ( )] 2 ( ) ( ) 2b a b a b a a b a b a b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a b  时取等号),故 1   综上, [ 1,3]   . (10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