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潍坊滨海国际学校七年级语文4月线上检测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2020潍坊滨海国际学校七年级语文4月线上检测试题》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年级语文试题 2020.4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60 分) 一、基础知识:(8*4 分=3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桦.(huà) 震悚.(lì) 山涧.(jiàn) 锲.而不舍(qì) B.亘.古(ɡèn) 呜咽.(yè) 晌.午(xiǎnɡ) 气冲斗牛(dǒu) C.校.对(jiào) 憎.恶(zènɡ) 彷.徨(pánɡ) 妇孺.皆知(rǔ) D.疮.疤(chuānɡ) 气氛.(fēn) 哺.育(bǔ) 赫.然而出(hè) 2.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取缔 尴尬 鞠躬尽萃 慷慨淋漓 B. 愧怍 污秽 苛捐杂税 警报迭起 C. 屏嶂 惶恐 酣然入梦 截然不同 D. 嗥鸣 烦锁 锋芒毕露 不可捉摸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随着登陆编队指挥员一声令下,“平面登陆”战斗随即打响。只见一艘登陆舰浩浩.. 荡荡..地驶入预定海域,迅速打开舱门,登陆兵驾驶冲锋舟向目标阵地发动迅猛冲击。 B. 车上的人刚开始还以为他是司机的朋友,所以不以为然....。 C. 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袋已经是鲜为人知....了。 D.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 范措施。 B.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 C。 C.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D.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 往无前。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C.“注意上面,”王悦说:“上面有块土掉下来了!”这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全部正确。 D.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6.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藏。人,_______;_______。这反 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 ⑴要活出简单不容易 ⑵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 ⑶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 ⑷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A.⑴⑵⑷⑶ B.⑴⑷⑵⑶ C.⑵⑶⑴⑷ D.⑵⑶⑷⑴ 7.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分析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让 我们直面他伟大的人格。 B.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 来。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的更严密透彻。 C. 闻一多是最早提倡和实践新格律诗的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烙印》。 D.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组织编写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 民歌,刻画了一位聪明勇敢、杀敌爱国的女英雄形象。 8.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若盛开,那是________在春日枝头上的一种情怀。盛开,是花朵潜伏已久的梦,也是 它不得不________的一种职责。盛开,总是美丽的,花朵的盛开是______,是热闹;生命的 盛开是激情,是______。 A.悄然绽放 履行 绚丽 奋进B.含苞待放 施行 妖艳 前进 C.悄然绽放 施行 绚丽 前进 D.含苞待放 履行 妖艳 奋进 二、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 9.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1 分=12 分) ⑴深林人不知, 。 (王维《竹里馆》) (2) ,唯闻女叹息。 (《木兰诗》) (3)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阳闻笛》) (4)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5)燕子巢边泥带水, 。 (沈明臣 《萧皋别业竹枝词》) (6)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7) ,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 (8) 露从今夜白, 。 (杜甫 《月夜忆舍弟》) (9)卿今者才略, 。 (《资治通鉴》) (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徐以杓酌油沥之。 (欧阳修 《卖油翁》) (11)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12)从来幽并客, 。 (王昌龄《塞上曲》) 10、名著阅读:(4*4 分=16 分) (1)《骆驼祥子》中,祥子一生命运的三部曲是( ) A.不求上进——精神向上——自甘堕落 B.精神向上——自甘堕落——浪子回头 C.不求上进——有所发愤——精神向上 D.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2)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好。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 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是批判。 (3)列不属于《红岩》中的事件的一项是( ) A.“提前分批密载”屠杀计划 B.“温酒斩华雄” C.“慈居”审讯,赴宴拆敌 D.秘密编印《挺进报》 (4)《创业史》中,蛤蟆滩的三大能人是( ) A.郭振山、郭世富、梁三 B.范登高、郭振山、姚士杰 C.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 D.郭振山、高增福、梁三 第二部分 阅读(60 分) 三、古诗鉴赏:(3*4 分=12 分) 11.下列对诗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竹里馆》表达了作者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 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自己心心相印 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B.《春夜洛城闻笛》中,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悠扬的笛声乘着春 风散落全城,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思。 C.《晚春》一诗中诗人对“杨花榆荚”的揶揄,认为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却不 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诗人用拟 人的手法从花草树木的角度来写对春天的留恋,寄寓着珍惜最后的美好时光,尽情舒展生命 的本色。 D.《逢入京使》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制。诗中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2.阅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从抽象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深奥的哲理。 B.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C.第二句通过听说鸡鸣时,在塔上可见到旭日东升的具体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 塔”之高。 D.在前两句铺垫的基础上,诗人自然地流露出,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 最高层的深刻哲理。 13.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描绘山中的美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千寻塔的最 高层,抒写当时心中的感受。 C.这首诗的前两句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 可以见到日出。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四、文言文阅读:(6*4 分=24 分) 【甲】 木兰诗(节选)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乙】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 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 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 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 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 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注释:1.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 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二世。2. 闾左:指住在里巷左边的贫苦人民。3.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4.死国:为国事而死。 5.苦秦:苦于秦的统治。6.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7.罾(zēng):鱼网。这 里作动词,是“用鱼网捕”的意思。8.篝火:用笼罩着火。这里的意思是用篝火装作“鬼火”。 9.狐鸣:学着用狐狸鸣叫的声音。狐,像狐狸一样。 14、指出下面括号中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 ) A.旦辞爷娘去(辞:推辞) 会天大雨(会:恰逢) B.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但是) 又间令吴广(间:暗地里) C.或以为死(或:有的人) 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 D.愿为市鞍马(市:市场) 皆指目陈胜(目:用眼睛看) 15、下面句子中“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 ) A.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B.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 然足下卜之鬼乎 D.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16、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7、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 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 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C.“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 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18、下面对《陈涉世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体现了陈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 与判断。 B.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写出了陈胜对民心 的深刻洞察。 C.“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生动表现了陈胜谋略所产生的奇特效果。 D.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表现了陈胜对天意的准确领 悟和把握。 19、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五、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窃读记》节选(12 分) ①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 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 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 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②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抽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 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 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③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 偷,羞惭而尴尬,涨虹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 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 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④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 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赋。 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 ⑤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 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 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⑥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 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 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末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⑦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 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 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⑧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 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 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⑨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 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 ⑩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 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 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11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 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12 当书店的目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 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 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 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13 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 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 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14“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15 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16“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20.下列对节选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选文①-⑥写了“我”两次窃读的经历. B.“暗喜没人注意”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庆幸”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通过 这一系列的词语,把“我”急切地读书心理刻晒的淋漓尽致. C.而文中“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威风凛凛地“冷笑”你到底买不买?” “不是一回了!”等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则可见店老板的势利冷酷。 D.从选文内容看,标题中的“窃读”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钟爱之情以及想读书却不愿花钱买 书只想去书店偷偷看书的痛苦和无奈。 21.下列对选文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4 分) A.“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真可谓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B.第⑤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用“我不弄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 狠心咬牙地走过去”总结前次窃读被“抓”的惨痛心理,用“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 我再度停下来”一句引出“我”新的窃读经历。 C.“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这句话足见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后,“我”去窃读时的随机应 变和花样多出,“吃一堑,长一智”。 D.“啊!终于和你相见!”一句,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传种地表达出再次成功窃读的欣喜 以及对书的钟爱。 22.填写下表,体会店老板、店员对“我”窃读的态度。(2 分) 人物 动作 神态 语言 态度 店老板 十指分开,压住整本书 ② “你到底 买不买?” “不是一 回了!” ③ 店员 ① “若无其事” “请看 吧,我多 留了一天 没有卖。” ④ 23.请赏析第 13 段画线句“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 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2 分)(二)蛐蛐(12 分) 汪曾祺 宣德年间,宫里兴起了斗蛐蛐。蛐蛐都是从民间征来的。这玩意陕西本不出。有那么一 位华阴县令,想拍拍上官的马屁,进了一只,供到了宫里。打这儿起,传下旨意,责令华阴 县每年往宫里送,县令把这项差事交给里正。里正哪里弄到蛐蛐?只有花钱买。上面要一只 蛐蛐,常常害得几户人家弃家荡产。蛐蛐难找,里正难当。 有个叫成名的,是个童生,多年没有考上秀才,为人很迂,不会讲话。衙役看他老实, 就把他报充了里正。成名托人情,也不得脱身。不到一年的功夫,成名的几亩薄产都赔尽去 了。一出暑伏,按每年惯例,该征蛐蛐了,成名不敢摊派,自己又实在变卖不出这笔钱。每 天烦闷忧愁,只得听从老伴的话,提了竹筒,拿着蛐蛐罩,到处翻找。清早出门,半夜回家, 都无济于事。县令追逼,交不上蛐蛐,二十个板子。十多天下来,成名挨了百十板,两条腿 脓血淋漓。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除了自尽,别无他法。 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座庙,庙后小山上怪石乱卧,有一只“青麻头”伏着。醒 来想想:这是什么地方?猛然醒悟:这不是村东头的大佛阁么?于是挣扎着起来,拄着拐杖, 往村东去。到了大佛阁一看,就跟梦里所见的一样。于是在蒿莱草莽之间,轻手轻脚,拨开 草丛,发现一只蛐蛐在刺棘丛里伏着,快扑!蛐蛐蹦,成名追,罩住了,细看看:个头大, 尾巴长,青脖子,金翅膀。一阵狂欢喜,提着蛐蛐笼,快步回家,举家欢庆。静等期限,好 见官交差。 成名有个儿子,小名黑子,九岁了,非常淘气,上树掏鸟蛋,下河捉水蛇,飞砖打恶狗, 爱捅马蜂窝。性子倔,爱打架,打起架来像拼命一样。三天两头,有街坊邻居来告状。成名 得了个这只救命蛐蛐,再三告诫黑子:“不许看,千万!千万!” 不说还好,说了,黑子还非看看不可,他瞅着父亲不在家,偷偷揭开蛐蛐罐。腾!—— 蛐蛐蹦出罐外,黑子伸手一扑,用力过猛,蛐蛐大腿折了,肚子破了——死了,黑子知道闯 了大祸,哭着告诉妈妈,妈妈一听,脸色煞白:“你个孽障!你甭想活了,你爹回来,看他 怎么跟你算帐!”黑子哭着走了。成名回来,老伴把事情一说,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 说:“他在哪儿?”找。到处找遍了,没有。做妈的忽然心里一震:莫非是跳了井?扶着井 栏一看,有个孩子,请街坊邻居帮忙,把黑子捞上来,已经死了,这时候顾不上生气,只觉 得悲痛。夫妻二人,傻了一样,傻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找不到一句话。这天他们家 烟筒没冒烟,哪里还有心思吃饭呢,天黑了,把儿子抱起来,准备用一张草席卷卷埋了。摸 摸胸口,还有点温和,探探鼻子,还有气。先放到床上再说吧,半夜里,黑子醒来了,睁开 了眼,夫妻二人稍得安慰,只是眼神发呆,睁眼片刻,又合上眼,昏昏沉沉地睡了。 蛐蛐死了,儿子这样,成名瞪着眼睛到天亮。 天亮了,忽然,听到门外蛐蛐叫,成名跳了起来,远远的一看,是一只蛐蛐,心里高兴, 捉他!蛐蛐叫了一声跳走了。追,用手掌一捂,好像什么也没有。四面看看,蛐蛐伏在墙上。 成名看它小,瞧不上眼,但墙上的小蛐蛐,忽然落在他袖口上。细看看,小虽小,好像不赖。 带回家里,心想拿他去交差,又怕县令看不中。村里有个小伙子,是个玩家,他养着一只蛐 蛐,自命“蟹壳青”,每天找一些少年子弟斗,百战百胜。他把这只“蟹壳青”居为奇货, 索价很高,也没人能买得起。听说成名得了一只蛐蛐,这小子就到成家拜访,一看,捂着嘴 笑了:这也叫蛐蛐!于是打开自己的蛐蛐罐,把蛐蛐赶进“过笼”里,放进斗盆。成名一看, 这只蛐蛐大得像个油葫芦,就含糊了,不敢把自己的拿出来。小伙子存心看个笑话,再三说: “玩玩嘛,咱又不赌输赢。”成名把黑蛐蛐放进斗盆。小蛐蛐趴着不动,蔫哩吧唧,小伙子又大笑。使猪鬃撩它,再撩它!黑蛐蛐忽然暴怒,后腿一挺,直窜过来。俩蛐蛐这就斗开了, 冲、撞、腾、击、劈里啪啦直响。忽见小蛐蛐跳起来,伸开须须,跷起尾巴,张开大牙,一 下子钳住大蛐蛐的脖子。大蛐蛐脖子破了,只流水。小伙子赶紧把自己的蛐蛐装进过笼,说: “这小家伙真玩命呀!”成名也没想到。他和小伙子正在端详这只黑红黑红的小蛐蛐,他们 家一只大公鸡斜着眼睛过来,上去就是一嘴,蛐蛐蹦出了一尺多远。公鸡一啄不中,撒腿紧 追,眨眼之间,蛐蛐已经在鸡爪子底下了。成名急得不知怎么好,只是跺脚,再一看,公鸡 伸长了脖子乱甩。走近一看,只见蛐蛐叮在鸡冠上,死死叮着不放,公鸡羽毛扎散,双脚挣 蹦。成名惊喜,把蛐蛐捏起来,放进笼里。 第二天,上堂交差。县太爷一看,大怒:“这么小,你不是糊弄我吗!”成名细说 这只蛐蛐怎么怎么好,县令不信,叫衙役弄几只蛐蛐来试试。果然都不是对手。又抱一只公 鸡来,一斗,公鸡也败了。县令吩咐,专人送到巡抚衙门。巡抚大为高兴,打了一只金笼子, 又命师爷连夜写了一通奏折,详详细细表述了蛐蛐的能耐,把蛐蛐献到宫中,宫里的蛐蛐都 是各省进贡来的,黑蛐蛐跟这些“名将”斗了一圈,没有一只能经得三个回合,全都不死即 伤望风而逃。皇上龙颜大悦,下御诏,赐给巡抚名马衣缎。巡抚考核给华阴县评了一个“卓 异”,县令就免了成名里正的差役;又嘱咐县学的教谕,让成名进了学,成了秀才;又赏了 成名几十两银子,让他把赔累进去的薄产赎回来,成名夫妻,说不尽的欢喜。 只是他们的儿子一直是昏昏沉沉地躺着,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死不活,这可怎么了 呢? 树叶黄了,树叶落了,秋深了。 一天夜里,成名夫妻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他们的儿子黑子。黑子说: “我是黑子。就是那只黑蛐蛐。蛐蛐就是我。我变的。 “我拍死了‘青麻头’,闯了祸。我就想:不如我变一只蛐蛐吧。我就变成了一只蛐蛐。 “我爱打架。打架总要打赢。打赢了,爹就可以不当里正,不挨板子了。我九岁了,懂 事了。 “我跟别的蛐蛐打,我想:我一定要赢,为了我爹,我妈。我拼命。蛐蛐也怕蛐蛐拼命。 它们就都怕。 “我打败了所有的蛐蛐!我很厉害! “我想变回来。变不回来了。 “那也好,我活了一秋。我赢了。 “明天就是霜降,我的时候到了。 “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没用。” 第二天一早,黑子死了。 一个消息从宫里传到省里,省里传到县里,那只黑蛐蛐死了。 (节选自汪曾祺《聊斋新义》,有删改) 2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小说开头从宫廷好斗蛐蛐之乐写起,每年从民间征收一只蛐蛐常常害得几户人家弃家 荡 产,为人物命运交代了社会背景。 B.衙役看成名老实,就把他报充了里正,成名不得脱身,不到一年的功夫赔尽几亩薄产, 点出成名为“征蛐蛐”而遭受的苦难,同时表现出他迂讷、忠厚的性格。 C.黑子误毙一蛐蛐而投井自杀的悲剧,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对百姓的戕害, 也表现了父母的太重的功利心,给孩子带来的灾难之深。 D.小说写到“墙上的小蛐蛐,忽然落在他袖口上”,黑蛐蛐对成名似乎有感情,表现了黑 蛐蛐的异乎寻常,暗示这是由黑子化成的蛐蛐。2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小说以“蛐蛐”为线索,征虫一梦虫一觅虫一一得虫一一失虫一一化虫一一斗虫一一献 虫,主人公的命运围绕“虫”而展开,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B.小说巧设伏笔,层层推进。成名夫妻获虫的喜悦和对虫的特别珍爱,为黑子的误毙蛐蛐 作了铺垫,母亲的“你甭想活了”一语,暗扣后文的“把黑子从井里捞上来”。 C.作者采用了衬托与对比的手法叙写黑蛐蛐的善斗,格外生动。“蟹壳青”与黑蛐蛐,从 外形到战绩对比鲜明;小伙子前后表现也形成对比,突显他白高白大、无知可笑。 D.小说语言特色鲜明。如“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说:‘他在哪儿?’找。到处找 遍了,没有。”叙事干净利落,语言简洁精炼,多用口语,平淡无奇却又意境深远。 26.小说细写小蛐蛐斗胜强敌“蟹壳青”与鸡口脱险的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分) 27.小说是从蒲松龄的的文言短篇小说《促织》改编创作而成,情节大体相同,结局不同: 原著的结尾是“儿子从蛐蛐变同人、父亲被加官受爵”的大团圆结局,新作的结尾改成了“儿 子变成蛐蛐,帮助父亲解脱困境后最终死去”的悲剧性结局,你认为哪一个结局更好?请结 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2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