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
历史试题卷
命题:杭州二中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 分)
1. 何尊是周朝代表性酒铜器祭祀用品,尊内底铸有铭文 12 行、122 字铭文,其中写有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 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这反映了西周当时
A. 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 B. 已经迈入早期国家阶段
C. 集权的政治制度大体形成 D. 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2.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依我看来,农家所本最旧,这是隆古时代农业部族的思想; ① 次之,是游牧好侵略的社会的反动; ② 又次之,所取法的是夏朝; ③ 及阴阳家又次之,这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 ④ 最新,是按切东周时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A.法家 墨家 儒家 道家 B.道家 墨家 儒家 法家
C.墨家 道家 法家 儒家 D.墨家 道家 儒家 法家
3. “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或两倍授给,以备休耕, 是为“倍田”。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桑田为世业田,不须还官,但要在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榆、枣树。不宜种桑的地方,则男夫给麻田十亩(相当于桑田),妇人给麻田五亩。”对材料所示制度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这是名义上的土地国家公有制 B.战国时秦国首先推行后国力强盛
C.直至宋代被贵族官僚地主破坏 D.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租税服徭役
4. 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写诗不受限制,即使浴池内按摩筋骨亦可入诗,俚语俗句用于诗中,亦可听来入妙……他对文学的主要贡献是在从前专限于描写闺怨相思的词上开阔其领域……他在中国绘画上使中国艺术增加了独特的优点……”以下说法与苏轼相关的是
①他曾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人文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②他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以楷书名世
③他以清浅婉约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不避俚俗,铺叙描写,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
④他打破诗词界限,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5. 中国四大发明是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其外传路线如下,其中与传播路线对应内容相符的是
历史试题卷·第 6 页(共 6 页)
A. ①——深淘滩,低作堰,皆可行舟,余则溉浸
B. ②——铁嘴火鹞,木身铁嘴,束稗草为尾,入火药于尾内
C. ③——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一印,火烧令坚
D. ④——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2. 明洪武八年圣旨:“中书省官我根前题奏,西安行都卫文书里呈来,说乌思藏哈尔麻剌麻卒尔普寺在那里住坐修行。我想修行是好的勾当,教他稳便在那里住坐,诸色人等休教搔扰。说与那地面里官人每知道者。”从这道朱元璋颁布的圣旨中反映出的信息有
①明学朝继续沿用元朝中央行政机制 ②丞相负责统领百官处理大小政务
③统治科者网重视对外友好关系的维护 ④内阁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3. 某书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纺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 立濂溪桥……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结合材料,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材料表明该地纺织业分工明确 ②材料表明政府对“郡城”实行了城市功能分区
③“郡城”可能是宋元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苏州 ④该书可能是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②③
4. 《帝王春秋》一书写道:“吾读四千年史乘,见夫为祸民生至深且久者,莫非圣祖仁宗,而桀纣幽厉之流毒,其时促,其祸显,优于仁政远矣。……盖帝王虽有善政,不过渣矿中零金而已……”。反映出作者
A.客观评定了夏桀商纣的历史作用 B.把“圣祖仁宗”批判为“孤秦、陋宋” C.认同“天下为主,君为客” D.激于帝制残存而思启蒙惑
5.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不断变迁。观察右图所示物品,判断其最早应该出现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中日甲午战争后 D.清末新政时期
6.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反映出相关历史事件中
A. 三罢斗争完全胜利 B. 运动中心移至上海
C. 中共建立统一战线 D. 国民革命运动展开
7. 武汉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名城,尤其是近代发生过很多影响全国的重大事件。因为地处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所以分为武汉三镇。其中发生于图中丙镇的历史事件有
历史试题卷·第 6 页(共 6 页)
①张之洞创办的民用企业铁厂 ②辛亥年成立湖北军政府
③北伐期间收回的英租界 ④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 D. ③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此后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的省会,距离下列哪个历史遗迹最近 A.安西都护府 B.山海关 C.灵渠 D.秦始皇陵
2. “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鉴于对苏联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吸取,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
A.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B.更多地发展沿海工业
C.加快农业集体化 D.变农业国为工业国14.结合所学,判断以下的表述与出处相匹配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③“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下图为邓小平给深圳的题词,当年紧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什么决定
A.给予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特殊政策 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C.兴办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D.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6. “特洛伊战争后,守城的特罗伊人弃城流亡,城中有一位英雄率领残军剩勇远渡重洋,来到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定居下来,他们是罗马人的祖先。” 结合所学,下列关于古罗马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古罗马最宏伟壮观的建筑是大斗兽场 B. 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正统继承者
C. 罗马法形成于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 D. 古罗马人以灵活浪漫的态度著称
17. 下图中的商品青花瓷盘中心有一个 VOC(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的花纹。这个标志代表的公司主要负责联系东方和西方的海上中转贸易,在 17 世纪和 18 世纪初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影响。这家特权贸易公司的成立与以下哪一事件相关?
A.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根本性变化 B.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C.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D.世界连接为一体
18. 历史学家钱乘旦在《西方那一片土》中写到,“这是个清教势力如日中天的时代。清教徒对剧院可没什么好感:由俊美青年扮演的女子、荤段子双关语、华服美饰、心潮澎湃的人群……这些都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以至于他们一口咬定剧院是传染病、同性恋行为的温床。”该表述与以下哪个事件有关?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历史试题卷·第 6 页(共 6 页)
16. 如果说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将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中解放出来,那么浪漫主义思潮则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中解放出来,为人文主义增添了新的内涵。下列以法国为背景的浪漫主义作品是
①《唐璜》 ②《悲惨世界》 ③《自由引导人民》 ④《红与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 《全球通史》:“这种由需求引起发明的模式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一个领域的发明产生了不平衡,会刺激其他领域相反的发明来纠正这种不平衡。例如棉纺织工业……当时设置了很多奖项来奖励增加产量的发明,到 1830 年一系列的此类发明已完成了纺织业的机械化。”英国棉纺织业机械化过程中最初引起“不平衡”的发明是
A.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 B.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C.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 D.凯伊——飞梭
18.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整个过程中,有一系列的重要文件,反映出了革命的进程。请排列下列文件发布的顺序
①《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②《告俄国公民书》 ③《四月提纲》 ④《和平法令》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19. 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在几大战场分别取得了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胜利后,首先进入战略反攻的战役是A.“火炬”登陆 B.诺曼底登陆 C.库尔斯克战役 D.瓜岛战役
20. “全球化”一词最早是在 1985 年提出,用来概括此前 20 年间国际经济巨大变化的特征,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WTO 为顺应这一趋势而实施的原则是
①市场开放 ②公平贸易 ③自由交流 ④非歧视性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 杭州余杭良渚古城遗址在 2019 年夏天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此外,城址的格局与功能性分区, 以及良渚文化和外城台地上的居住遗址分布特征,都高度体现了该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根据世界遗产第 a、b 条标准,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问划横线上的 a、b 是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A.①⑥ B.②③ C.②⑤ D.③④
22. 奠定了西方史学基础的修昔底德,于公元前 5 世纪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到:“关于历史事件的叙述,我确定了一个原则:不能偶然听到一个故事就写下来,也不单凭自己的一般印象作为根据; 我所描述的事件,不是我亲自看见的,就是我从那些亲自看见这些事情的人那里听到后,经过我仔细考核过了的。但就是这样,真理还是不容易发现的:由于他们偏袒这方,或者偏袒那方,或者由于记忆不全,不同目击者对于同一个事件有不同的说法。我的这部历史著作可能读起来并不引人入胜,介于书中缺少虚构的故事。但对于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将来也会发生的类似的事件的人来说(因为人性总是人性),如果我的著作有一些益处的话,那我就心满意足了。”修昔底德以上的这番话可以得出,他认为
A.历史其实没有真相可言 B. 历史叙述要仔细考核与审视
C.历史研究的功用是指导未来 D. 历史事件叙述缺乏引人入胜
历史试题卷·第 6 页(共 6 页)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10 分)15 至 20 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变,其中货币流通、世界市场、国际贸易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始自晚明(15 世纪后半叶到 17 世纪前半叶),社会转型最重
要的标志之一是白银的货币化。……货币经济的扩大发展,在中国和西方几乎是同步的。
——《晚明社会变迁研究》材料二 在 19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 1870 年至
1913 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
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 1900 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
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 19,美国 12,德国 13,法国 9。
——马世力《世界史纲》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西方国家“货币经济扩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因素。(4 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6 分)
27.(15 分)研读追索历史资料可以加深我们对历史发展的切身体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图一杂志封面人物简介:
卡内基(1835—1919),最初依靠自己发明的专利和购买他人的专利而致富,成为美国钢铁大王。1900 年,他开始把所有财富捐献给社会,从事慈善与和平事业。他曾说:“富人若不能运用他聚敛财富的才能,在生前将其财富捐献出来为社会谋取福利,那么死了也是不光彩的。”
这份杂志引用过的封面人物还有富兰克林、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等。
(1) 根据材料一、二的人物介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内基能够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图一这份杂志为何要选择这些人物上封面?(6 分)
(2) 材料一图 2 展示杂志发行时间是“民国六年二月一日”,这段时期世界形势对中国经济影响如何?(4 分)
(3) 从材料一图 2 杂志目录中加框的文章篇目中可看出杂志宣扬什么内容?请你对此做一评价。(5 分)
历史试题卷·第 6 页(共 6 页)
28.(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筑是一件合作的事业,故不甚能代表个性,但对于民族性和时间性,它却能表示出来的。上古之时,希腊与罗马的人生观,是偏于现世的,他们的眼光,是侧重地面的,故他们的建筑,方基巨柱。到了中古之时,人民以宗教为人生的依据,所以中古的建筑都不啻告诫观者说:“你们且忘了地下,望着天上,使你们的灵魂,去与上帝接近罢!”到了文艺复兴之时,人民的希望及目的,又渐渐的由天上移向地上,由世外移归世内,于是宽基厚柱,圈拱低窗的建筑,又成为近世人生观的表征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材料二 1951—1962 年,国家工业化以意大利历史任何一个阶段均无法与之比拟的速度发展,其增长
率名列欧洲前列。到 1962 年,意大利人均生产增长率为 5.6,仅低于德国,超过任何西欧国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巨大的美援与政治、心理因素为经济恢复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瓦莱里奥·卡斯特罗诺沃《意大利经济史:从统一到今天》等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请选择阐释:①以布达拉宫为例,说明“建筑是一件合作的事业”、“民族性和时间性却能表示出来”。②举例说明在“上古之时”和“文艺复兴之时”的“人生观”是如何在意大利建筑文化遗产中体现的。(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意大利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的因素。(4 分)
29.(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的烟煤运出,由中国商人出面,于 1881 年建成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但清末的中国官府却视先进的蒸汽机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距离唐山不远的东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闹出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火车不再陌生,铁路的修筑也出现热潮,火车成了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历史必修二》材料二 “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造铁路。”
“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的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
“我国地大物博,而与一路之工,必须借助外人,引以为耻!”
——詹天佑材料三 “袁总统与练兵一道很在行的,彼做十年总统必能为中国练五百万雄兵。我于铁道建造之事颇有研究,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以统一中国。”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只是孙中山的一厢情愿。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马拉火车”现象的根源。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建设方面有哪些重大成就?(6 分)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条詹天佑参与建造的铁路。并指出作为中国科学家,詹天佑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5 分)
(3) 材料三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理念?用史实说明为什么这只是孙中山的一厢情愿。(4 分)
历史试题卷·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