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A
B
B
A
C
D
C
B
B
C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24解析:根据材料“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派遣要员同往治理”可知,周天子可以派人协助诸侯治理诸侯国,这说明周天子可以干预诸侯国内部事务,故选C项。周代尚未实行中央集权官僚制,故排除A项。由材料得不出B项结论。从材料中看不出各诸侯权力存在等级差别,故排除D项。
25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形成了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而到了东汉末年,曹操主张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先用礼还是先用刑,这反映出东汉末年礼法并施的思想得到了发展,D项正确。当时儒学正统地位并未动摇,故排除A项;封建社会的法律为君主服务,且材料并未体现“以人为本”,排除B项;儒学的哲学化倾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26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中叶以前实行均田制,永业田、口分田一般情况下不准买卖,而天宝六年后,买田记载增多,这反映出均田制日益遭到破坏,故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C项史实错误。由材料得不出D项结论。
27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为了避免内阁威胁皇权,故阁臣的品秩较低,清代军机处的建立使皇权得到了强化,内阁并不能威胁皇权,故阁臣的品秩得到提高,这一变化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项。清朝时,在内阁之外,还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内阁并非位高权重,排除A项;阁臣品秩的变化不能说明清代前期是以文治国,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阁臣品秩的变化,不能体现中央权力体系的完善,排除D项。
28解析:由材料“1840-1894年……23家”“1895-1913年增加到 136家”
7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允许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因此在华外资企业迅速增加,故选B项。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开展是在华外资企业激增的外部原因,不符合设问要求,故排除C项;“晚清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本”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9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吸收西方的先进学说以挽救民族危机,可见其维新思想具有时代性;但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康有为要借助孔子宣传维新变法,可见其维新思想具有局限性,故选A项。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排除B项;戊戌变法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排除C项;“完全得益于”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排除D项。
30解析:材料中的法币政策有利于统一全国的货币,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进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项。“实现了国家政治统一”说法错误,排除A项;统一货币的举措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仅根据材料推不出D项结论。
31解析从“永嘉县……试验……‘包产到户’”到“温州地区各县有1000个农业合作社实行了这种办法”说明这种方式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的“包产到户”是在不触动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故A项错误。C项史实错误。
32解析:据材料“把同盟诸邦缴纳的贡赋摆在剧场舞台的中央,向全体公民展示”可知,城邦利用戏剧节这一集体活动,增强城邦公民的荣誉感;据材料“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的抚恤”可知,这一环节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以上现象都有助于强化公民的城邦意识,故C项正确。由材料推不出民主政治达到顶峰,A项错误;人文主义思潮盛行是文艺复兴时期,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政治地位,D项错误。
33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这些规定是对北美殖民地贸易的垄断,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权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中英国的措施针对的是荷兰,而非西班牙,故A项错误;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是在1688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4解析:
7
被总统搁置的议案,由下一届国会作为新议案提出,实际上是将总统对国会的议案否决权变为了绝对否决权,从而为总统干预立法提供了便利,B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虽便于总统干预国会立法,但并没有削弱国会的立法权力,排除A项;国会立法有着固定的程序,材料中的规定并不能提高立法效率,排除C项;国会与总统间的立法与否决,都是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材料中的规定与缓和矛盾无关,排除D项。
美国权力制衡政治体制下,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既独立又交叉,国会拥有立法权,同时总统也拥有对国会立法的否决权,从而使掌握行政权力的总统能够涉足于国家立法程序中,但由于总统对国会通过法案实行否决后,又通常能够被国会以三分之二的再次通过票而成为法律,所以总统常通过搁置议案变相地绝对地否决议案,因而这种搁置权实际上便利了总统对立法的干预。
35解析:由材料“1961年……把斗争矛头指向殖民主义、帝国主义;1989年……开启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可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第三世界国家调整了战略目标,故选C项。“已经建立”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不结盟运动战略目标的变化,而非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排除B项;D项只反映了材料中的分内容,排除。
41.(25分)
(1)不同之处:①欧洲行会产生时城市自主性较强,市场狭小; 中国行会产生于专制性较强、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社会。
②欧洲行会主要是民间自发产生; 中国行会是奉政府之命成立。
③欧洲的商业行会与手工业行会存在较大矛盾,有着较为激烈的行业竞争; 中国的商业行会与手工业行会关系相对融洽,共生性较强。
④欧洲行会的自主和自治明显,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较高或作用较大; 中国行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差,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有限。
⑤欧洲行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 中国行会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推动作用有限。 (共五点,每点2分,共10分)
(2)变化:在地方和城市中享有较大的自治权(或参与城市管理);以独立社会力量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任意一点即可。)
7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清末新政的推行。(任意三点6分,一点2分)
影响: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资产阶级壮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近代化程;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定的经经济基础;推动了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发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为以后的城市管理、地方建设提供了一的借鉴和参考,(一点2分,两两点4分,三点7分)
42:
解题思路:
首先,考生在发现问题过程中,需要理解“现代化理论”4个方面的表现,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即写观点,如“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独立是现代化发展的前提”等;其次,考生要对观点进行评价,即评观点,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如“赞成、质疑、修改”等;再次,考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观点,即析观点,要做到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最后,在论证的基础上,推导得出结论,要有理论拔高,做到结论不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本题考查的内容涵盖了考试大纲中多层次的能力要求,包括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体现了考试的综合性。
参考答案:
示例一
观点: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赞成此观点。(3分)
论证:18世纪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现代化进程。19世纪中期英、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人类进人恭汽时代;在世界工业化的影响下,19世纪60年代,中国掀起洋务运动、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中、俄、日也开启了工业现代化进程。工业化浪潮推动了政治现代化进程,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71年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1875年法国正式确立共和政体,1889年日本确立君主立宪制,1912年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等。二战后,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顺应时代潮流,也逐步走上工业化、民主化的道路。(7分)
结论:总之,人类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由专制向民主制的转型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和趋势。(2分)
7
示例二
观点: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我质疑此观点。应该修改为“民族独立是现代化发展的前提”。(3分)
论证:近代英法摆脱罗马教皇的统治、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英、法、美建立近代民族独立国家,为其经济现代化开辟了道路。19世纪60年代掀起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但由于民族不独立,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1953年“一化三改”的实行、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初步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7分)结论:
总之,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只有实现了民族独立才能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开辟道路。(2分)
示例三
观点:把欧美诸国特定的现代化原则抽象为人类现代化友展的一般原则。我不赞成此观点。(3分)
论证: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英、法、美现代化道路实质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民主化道路,若把欧关现代化原则抽象为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一般原则,则忽视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显然是错误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了社会王义道路,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近代中国掀起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实践证明欧美式的代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949年以来中国逐步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了工业化建设的伟大成就。(7分)
结论:总之,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要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只有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的振兴。(2分)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提示:评析类开放性试题,一般要遵循4大步骤:(1)写观点,即从材料中提炼信息;(2)评观点,即表明自己的态度,赞成、反对或修改观点;(3)析观点,即结合与此相关的所学知识,给予论证,做到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4)写结论,即以史为鉴,谈谈其对我们的启示,亦可从实质等角度进行分析,做到前后照应,有理论拔高。本题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分析作答的。
7
4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参考答案:
(1)特征:就地选官任用,选用当地籍人士;不经过科举选官和吏部考试(程序简单);由正五品以上的京官充任;受中央派遣的御史的监督;每四年一选。(4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唐王朝国力的强盛;唐朝统治重心在北方;唐朝政府对南部边疆统治鞭长莫及;南部边疆地形复杂,风俗各异,民族杂居,唐朝政府因俗而治;南部边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对中原落后,不能在南部边疆照搬中原一带的官僚制度。(5分,任答三点即可)
(2)评价王夫之指出了“南选”制度的弊端,有一定道理:“南选”造成地方官吏的腐败和假公济私,促使地方官吏与地方豪强进一步结合,形成鱼肉乡民的地方势力,进而威胁中央集权。(3分)但是南选制度也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南选”地区的社会稳定;为广大南方知识分子入仕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从而推动了南方地区社会的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3分)
4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参考答案:
(1)1917年,美国参加一战,宣布对德作战;美国长期受孤立主义影响,普通民众对参战支持度不高;美国政府需要引导公共舆论,阐述对外政策,争取民众支持。(9分)
(2)一定程度上争取了普通民众对美国参战的支持;激发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排德情绪和民族主义高涨。(6分)
4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宋徽宗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后寄情书画;宋徽宗具有艺术兴趣和天赋;借鉴和吸收了前代和他人的书画艺术成果;北宋封建经济发展,城市繁荣;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文化昌盛。(9分,任答4点即可)
7
(2)简评:“以艺术亡国”只是历史的表象,北宋灭亡是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必然结果。北宋初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造成了将帅无权、国防废弛的后果;国防战略上,守内虚外,在遭遇辽、金军事进攻上陷入被动;王朝内部朋党纷争、权臣弄权,朝政陷人混乱。(6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