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孔乙己》
长山镇学校 蔡立国
学习目标
掌握小说常见知识点、考点
结合《孔乙己》复习小说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以篇达类,以点带面,系统复习小说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
知识链接:
1.小说是以________为中心,通过完整___________的叙述和深刻的____________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______________是主要要素。
3.
.小说的人物有哪些?主人公是谁?《孔乙己》
4
.小说故事情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环境的种类及常规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示例:“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一)基础考点
1.
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2.
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形象
3.
短衣帮、小伙计、孔乙己、掌柜、众酒客、丁举人(未出场)
4.第四到九段,写孔乙己的经历、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即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十到第十一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是情节的高潮;
第十二到十三段,交代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也是情节的结局。
5
(
1
)
自然环境:渲染悲凉的氛围,暗示孔乙己悲惨的命运及结局。
(
2
)课文开篇的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展示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孔乙己悲剧的发生做铺垫。
基础考点明确
1.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双线发展的内容概括)2.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情节的概括方法(小说主要内容的概括)
①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②按情节的组成部分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
③ → → 。
3.局部内容的理解
4.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 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
(1)“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2)“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二)
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4
(
1
)
“我”到现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一直没有再见到孔乙己,也没有得到一点关于他的确切消息,以前他遭丁举人毒打之后,别人以为他“许是死了”,他竟没有死,又来买酒喝,现在从来没有人谈起孔乙己已死的事,“我”不忍断定孔乙己已经怎么样,所以用“大约”来表示自己的猜测。但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情况以及20多年来没有一点关于他的消息,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他的死去是无疑的,所以在“大约”之后,用“的确”来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流露出小伙计对孔乙己的同情,同时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
4
(
2
)
第4段、第6段结尾句都是“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有力的渲染了哄笑的气氛,清晰的表现出人们麻木的嘴脸,强烈的透露出悲凉的意味。同时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节奏,文势跌宕有致。
文中重点关键语句理解
1.
插叙是指作者在叙写主要情节线索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使文章结构紧凑。
2.
在本文中找到插叙部分并说一所其作用是什么?
5.
插叙及其作用
第五段从叙述角度来看属于插叙,它从内容上交代了孔乙己的身世和经历,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使他成了一个好吃懒做不会营生的废物。他“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又从不拖欠酒店的钱,这说明他有善良而诚实的一面。本段最后一句,又一次揭示了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从结构上看,这为下文写孔乙己“拖欠十九个钱”埋下伏笔。
5.
第五段
插叙的其作用
〖考点链接〗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
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语言:
动作:
外貌:
神态:
在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即关于孔乙己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的句子并简单加以分析其作用
(三)人物形象分析
外貌描写:
“他身材很高大”,可又是“青白脸色”,这说明他营养不良和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因为他穷困而偶然偷点东西,结果被打伤。他那“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已是50开外的年龄,又表现他精神萎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好吃懒做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动作描写:
“……便排出九文大钱。”表现出他遮掩窘态,炫耀有钱,诚实而又迂腐。
语言与神态描写:
“……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以上表明他急于辩解又慌乱心虚,卖弄斯文又自欺欺人。
可是,当短衣帮问:“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 “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孔乙己怎样的心理变化?
这里是神态描写,
表现出他由骄傲,以读书引以为豪,到被人戳中最痛的伤疤,内心难以掩饰的痛苦与难堪。
(三)人物形象分析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在文中找出侧面描写的语句并简要说说其作用。
②侧面描写
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1.
在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并简要赏析
细节描写
“排出九文大钱”和“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排”,既对酒店表示出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又能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来。“摸”,不仅真切地反映了孔乙己此时的经济处境,同时也表明了孔乙己沮丧的内心世界。
文中典型细节描写
1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两个细节文字至简,而含义极丰。“站着喝酒”表明这个科举场中的失败者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看已经跌落到“短衫帮”的下层社会;长衬的脏破,又显示穷苦不堪和懒惰至极;然而他还是宁肯穿长衫,则表明他别无所有,他只能靠这件又破又脏的长衫来保住一点“读书人”的“体面”。一两句肖像细节就勾勒出了一个迂腐穷酸好喝懒做又死要面子,死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人物形象。
文中典型细节描写
2
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
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试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沦落在社会底层的旧式读书人。
小说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孔乙己
生活贫困
,“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摆读书人的臭架子,死要面子
。
孔子
好喝懒做,不善谋生
,他“身材高大”具有谋生的能力,穿着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
十分懒惰,轻视劳动
。他写得一手好字,可替人抄写,但是往往连书籍纸笔砚,一齐失踪。
孔乙己平时说话满口“之乎者也”,连偷书也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其
迂腐不堪,自欺欺人
的性格。
孔乙己也有
善良守信
的一面:他教“我”识字,给孩子们分茴香豆一人一颗,显示他善良的心地;“在店里,他从不拖欠酒钱,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个月,定然清还。”可见其很讲信用。
孔乙己最后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别人嘲笑他,他仍死要面子,说是“跌断”的,可见他
仍思想麻木
,至死也未能醒悟
。
小结: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孔乙己。成功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
孔乙己
人物形象】
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旨把握正确了,人物、环境才有章可循。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要把重点集中在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上,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上和通过在对人命运的考察中领悟到的哲理上等等。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再者,主旨的卷面表达也要注意其规范性,一般的模式为“通过____事表达一种_____现象(思想、品格)。
试概括本文主旨:
【(四)对主旨的把握 】
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段的描写,成功的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当时的
思想
昏沉
、
麻木
冷漠的精神
状态
,
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
而鲁迅先生正生活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写此来揭露迂腐社会,表达爱国情感。
【
《孔乙己》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