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方法技巧训练:圆中常用的作辅助线的八种方法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方法技巧训练:圆中常用的作辅助线的八种方法》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阶段方法技巧训练(一) 专训 2  圆中常用的作辅助 线的八种方法 习题课 在解决有关圆的计算或证明题时,往往需要 添加辅助线,根据题目特点选择恰当的辅助线至 关重要.圆中常用的辅助线作法有:作半径,巧 用同圆的半径相等;连接圆上两点,巧用同弧所 对的圆周角相等;作直径,巧用直径所对的圆周 角是直角;证切线时“连半径,证垂直”以及 “作垂直,证半径”等. 1 方法 作半径,巧用同圆的半径相等 1 .如图所示,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大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A , D 在半圆 O 上,顶点 B , C 在半圆 O 的直径 上;小正方形 BEFG 的顶点 F 在半圆 O 上, E 点在半 圆 O 的直径上,点 G 在大正方形的边 AB 上.若小正 方形的边长为 4 cm , 求该半圆的半径. 如图,连接 OA , OF . 设 OA = OF = r cm , AB = a cm. 在 Rt△ OAB 中, r 2 = + a 2 , 在 Rt△ OEF 中, r 2 = 4 2 + , ∴ + a 2 = 16 + 16 + 4 a + . 解得 a 1 = 8 , a 2 =- 4( 舍去 ) . ∴ r 2 = + 8 2 = 80. ∴ r 1 = 4 , r 2 =- 4 ( 舍去 ) . 即该半圆的半径为 4 cm. 解: 在有关圆的计算题中,求角度或边长时,常连接半径构造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利用特殊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2 方法 连接圆上两点,巧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 .如图,圆内接三角形 ABC 的外角∠ ACM 的平分线 与圆交于 D 点, DP ⊥ AC ,垂足是 P , DH ⊥ BM , 垂足为 H . 求证: AP = BH . 如图,连接 AD , BD . ∵∠ DAC 、∠ DBC 是 DC 所对的圆周角. ∴∠ DAC =∠ DBC . ∵ CD 平分∠ ACM , DP ⊥ AC , DH ⊥ CM , ∴ DP = DH . 在△ ADP 和△ BDH 中, ∴△ ADP ≌△ BDH . ∴ AP = BH . 证明 : ︵ 本题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圆周角,然后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 DAC =∠ DBC ,为证两三角形全等创造了条件. 3 作直径,巧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方法 3 .如图, ⊙ O 的半径为 R ,弦 AB , CD 互相垂直, 连接 AD , BC . (1) 求证: AD 2 + BC 2 = 4 R 2 ; (1) 如图,过点 D 作 ⊙ O 的直径 DE ,连接 AE , EC , AC . ∵ DE 是 ⊙ O 的直径, ∴∠ ECD = ∠ EAD = 90 ° . 又 ∵ CD ⊥ AB , ∴ EC ∥ AB . ∴∠ BAC = ∠ ACE . ∴ BC = AE . ∴ BC = AE . 在 Rt△ AED 中, AD 2 + A E 2 = DE 2 , ∴ AD 2 + BC 2 = 4 R 2 . 证明 : ︵ ︵ (2) 若弦 AD , BC 的长是方程 x 2 - 6 x + 5 = 0 的两个根 ( AD > BC ) ,求 ⊙ O 的半径及点 O 到 AD 的距离. (2) 如图,过点 O 作 OF ⊥ AD 于点 F . ∵ 弦 AD , BC 的长是方程 x 2 - 6 x + 5 = 0 的两个根 ( AD > B C) , ∴ AD = 5 , BC = 1. 解: 由 (1) 知, AD 2 + BC 2 = 4 R 2 , ∴5 2 + 1 2 = 4 R 2 . ∴ R = . ∵∠ EAD = 90° , OF ⊥ AD , ∴ OF ∥ EA . 又 ∵ O 为 DE 的中点, ∴ OF = AE = BC = . 即点 O 到 AD 的距离为 . 本题作出直径 DE ,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构造了两个直角三角形,给解题带来了方便. 4 证切线时辅助线作法的应用 方法 4 .如图,△ ABC 内接于⊙ O , CA = CB , CD ∥ AB 且 与 OA 的延长线交于点 D . 判断 CD 与⊙ O 的位置关 系,并说明理由. CD 与⊙ O 相切,理由如下: 如图,作直径 CE ,连接 AE . ∵ CE 是直径,∴∠ EAC = 90°. ∴∠ E +∠ ACE = 90°. ∵ CA = CB ,∴∠ B =∠ CAB . ∵ AB ∥ CD , ∴∠ ACD =∠ CAB . ∴∠ B =∠ ACD . 又∵∠ B =∠ E ,∴∠ ACD =∠ E . ∴∠ ACE +∠ ACD = 90° ,即 OC ⊥ DC . 又 OC 为⊙ O 的半径,∴ CD 与⊙ O 相切 解 : 5 遇弦加弦心距或半径 方法 5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 5 的⊙ O 中, AB , CD 是互相 垂直的两条弦,垂足为 P ,且 AB = CD = 8 ,则 OP 的长为 (    ) A . 3 B . 4 C . 3 D . 4 C 同类变式 6 . 【 中考 · 贵港 】 如图所示, AB 是⊙ O 的弦, OH ⊥ AB 于点 H ,点 P 是优弧上一点, 若 AB = 2 , OH = 1 , 则∠ APB 的度数是 ________ . 6 遇直径巧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方法 7 .如图,在△ ABC 中, AB = BC = 2 ,以 AB 为直径的 ⊙ O 分别交 BC , AC 于点 D , E ,且点 D 是 BC 的中点. (1) 求证:△ ABC 为等边三角形. (1) 如图,连接 AD , ∵ AB 是⊙ O 的直径, ∴∠ ADB = 90°. ∵ 点 D 是 BC 的中点, ∴ AD 是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 ∴ AB = AC . ∵ AB = BC ,∴ AB = BC = AC , ∴△ ABC 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 : (2) 求 DE 的长. (2) 如图,连接 BE . ∵ AB 是直径, ∴∠ AEB = 90° ,∴ BE ⊥ AC .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 AE = EC ,即 E 为 AC 的中点. ∵ D 是 BC 的中点,故 DE 为△ ABC 的中位线. ∴ DE = AB = ×2 = 1. 解 : 7 遇切线巧作过切点的半径 方法 8 .如图,⊙ O 是 Rt△ ABC 的外接圆,∠ ABC = 90° , 点 P 是圆外一点, PA 切⊙ O 于点 A ,且 PA = PB . (1) 求证: PB 是⊙ O 的切线; (1) 如图,连接 OB ,∵ OA = OB , ∴∠ OAB =∠ OBA .   ∵ PA = PB , ∴∠ PAB =∠ PBA .   ∴∠ OAB +∠ PAB =∠ OBA +∠ PBA . 即∠ PAO =∠ PBO . 又∵ PA 是⊙ O 的切线,∴∠ PAO = 90°. ∴∠ PBO = 90°. ∴ OB ⊥ PB . 又∵ OB 是⊙ O 的半径, ∴ PB 是⊙ O 的切线. 证明 : (2) 已知 PA = ,∠ ACB = 60° ,求⊙ O 的半径. (2) 如图,连接 OP , ∵ PA = PB , ∴ 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 OA = OB , ∴ 点 O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 OP 为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解 : 又 ∵ BC ⊥ AB , ∴ PO ∥ BC . ∴∠ AOP = ∠ ACB = 60°. 由 (1) 知 ∠ PAO = 90°. ∴∠ APO = 30°. ∴ PO = 2 AO . ∵ 在 Rt△ APO 中, AO 2 + PA 2 = PO 2 , ∴ AO 2 + 3 = (2 AO ) 2 . 又 ∵ AO > 0 , ∴ AO = 1 , ∴⊙ O 的半径为 1. 8 巧添辅助线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 9 . 【 中考 · 自贡 】 如图所示,点 B , C , D 都在⊙ O 上, 过点 C 作 AC ∥ BD 交 OB 的延长线于点 A ,连接 CD , 且∠ CDB =∠ OBD = 30° , DB = 6 cm. (1) 求证: AC 是⊙ O 的切线; (1) 如图,连接 CO ,交 DB 于点 E , ∴∠ O = 2∠ CDB = 60°. 又∵∠ OBE = 30° , ∴∠ BEO = 180° - 60° - 30° = 90°. ∵ AC ∥ BD ,∴∠ ACO =∠ BEO = 90°. 即 OC ⊥ AC . 又∵点 C 在⊙ O 上, ∴ AC 是⊙ O 的切线. 证明 : (2) 求由弦 CD , BD 与 BC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 结果保留 π) ︵ (2)∵ OE ⊥ DB , ∴ EB = DB = 3 cm. 在 Rt△ EOB 中, ∵∠ OBD = 30° , ∴ OE = OB . ∵ EB = 3 cm , ∴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OB = 6 cm. 解 : 又 ∵∠ CDB = ∠ DBO , DE = BE , ∠ CED = ∠ OEB , ∴△ CDE ≌△ OBE . ∴ S △ CDE = S △ OBE . ∴ S 阴影 = S 扇形 OCB = π·6 2 = 6π(cm 2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