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方法技巧训练(一)
专训
2
圆中常用的作辅助
线的八种方法
习题课
在解决有关圆的计算或证明题时,往往需要
添加辅助线,根据题目特点选择恰当的辅助线至
关重要.圆中常用的辅助线作法有:作半径,巧
用同圆的半径相等;连接圆上两点,巧用同弧所
对的圆周角相等;作直径,巧用直径所对的圆周
角是直角;证切线时“连半径,证垂直”以及
“作垂直,证半径”等.
1
方法
作半径,巧用同圆的半径相等
1
.如图所示,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大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A
,
D
在半圆
O
上,顶点
B
,
C
在半圆
O
的直径
上;小正方形
BEFG
的顶点
F
在半圆
O
上,
E
点在半
圆
O
的直径上,点
G
在大正方形的边
AB
上.若小正
方形的边长为
4 cm
,
求该半圆的半径.
如图,连接
OA
,
OF
.
设
OA
=
OF
=
r
cm
,
AB
=
a
cm.
在
Rt△
OAB
中,
r
2
=
+
a
2
,
在
Rt△
OEF
中,
r
2
=
4
2
+
,
∴
+
a
2
=
16
+
16
+
4
a
+
.
解得
a
1
=
8
,
a
2
=-
4(
舍去
)
.
∴
r
2
=
+
8
2
=
80.
∴
r
1
=
4
,
r
2
=-
4 (
舍去
)
.
即该半圆的半径为
4 cm.
解:
在有关圆的计算题中,求角度或边长时,常连接半径构造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利用特殊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2
方法
连接圆上两点,巧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
.如图,圆内接三角形
ABC
的外角∠
ACM
的平分线
与圆交于
D
点,
DP
⊥
AC
,垂足是
P
,
DH
⊥
BM
,
垂足为
H
.
求证:
AP
=
BH
.
如图,连接
AD
,
BD
.
∵∠
DAC
、∠
DBC
是
DC
所对的圆周角.
∴∠
DAC
=∠
DBC
.
∵
CD
平分∠
ACM
,
DP
⊥
AC
,
DH
⊥
CM
,
∴
DP
=
DH
.
在△
ADP
和△
BDH
中,
∴△
ADP
≌△
BDH
. ∴
AP
=
BH
.
证明
:
︵
本题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圆周角,然后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
DAC
=∠
DBC
,为证两三角形全等创造了条件.
3
作直径,巧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方法
3
.如图,
⊙
O
的半径为
R
,弦
AB
,
CD
互相垂直,
连接
AD
,
BC
.
(1)
求证:
AD
2
+
BC
2
=
4
R
2
;
(1)
如图,过点
D
作
⊙
O
的直径
DE
,连接
AE
,
EC
,
AC
.
∵
DE
是
⊙
O
的直径,
∴∠
ECD
=
∠
EAD
=
90
°
.
又
∵
CD
⊥
AB
,
∴
EC
∥
AB
.
∴∠
BAC
=
∠
ACE
.
∴
BC
=
AE
.
∴
BC
=
AE
.
在
Rt△
AED
中,
AD
2
+
A
E
2
=
DE
2
,
∴
AD
2
+
BC
2
=
4
R
2
.
证明
:
︵
︵
(2)
若弦
AD
,
BC
的长是方程
x
2
-
6
x
+
5
=
0
的两个根
(
AD
>
BC
)
,求
⊙
O
的半径及点
O
到
AD
的距离.
(2)
如图,过点
O
作
OF
⊥
AD
于点
F
.
∵
弦
AD
,
BC
的长是方程
x
2
-
6
x
+
5
=
0
的两个根
(
AD
>
B
C)
,
∴
AD
=
5
,
BC
=
1.
解:
由
(1)
知,
AD
2
+
BC
2
=
4
R
2
,
∴5
2
+
1
2
=
4
R
2
.
∴
R
=
.
∵∠
EAD
=
90°
,
OF
⊥
AD
,
∴
OF
∥
EA
.
又
∵
O
为
DE
的中点,
∴
OF
=
AE
=
BC
=
.
即点
O
到
AD
的距离为
.
本题作出直径
DE
,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构造了两个直角三角形,给解题带来了方便.
4
证切线时辅助线作法的应用
方法
4
.如图,△
ABC
内接于⊙
O
,
CA
=
CB
,
CD
∥
AB
且
与
OA
的延长线交于点
D
.
判断
CD
与⊙
O
的位置关
系,并说明理由.
CD
与⊙
O
相切,理由如下:
如图,作直径
CE
,连接
AE
.
∵
CE
是直径,∴∠
EAC
=
90°.
∴∠
E
+∠
ACE
=
90°.
∵
CA
=
CB
,∴∠
B
=∠
CAB
.
∵
AB
∥
CD
,
∴∠
ACD
=∠
CAB
. ∴∠
B
=∠
ACD
.
又∵∠
B
=∠
E
,∴∠
ACD
=∠
E
.
∴∠
ACE
+∠
ACD
=
90°
,即
OC
⊥
DC
.
又
OC
为⊙
O
的半径,∴
CD
与⊙
O
相切
解
:
5
遇弦加弦心距或半径
方法
5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
5
的⊙
O
中,
AB
,
CD
是互相
垂直的两条弦,垂足为
P
,且
AB
=
CD
=
8
,则
OP
的长为
(
)
A
.
3
B
.
4
C
.
3
D
.
4
C
同类变式
6
.
【
中考
·
贵港
】
如图所示,
AB
是⊙
O
的弦,
OH
⊥
AB
于点
H
,点
P
是优弧上一点,
若
AB
=
2
,
OH
=
1
,
则∠
APB
的度数是
________
.
6
遇直径巧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方法
7
.如图,在△
ABC
中,
AB
=
BC
=
2
,以
AB
为直径的
⊙
O
分别交
BC
,
AC
于点
D
,
E
,且点
D
是
BC
的中点.
(1)
求证:△
ABC
为等边三角形.
(1)
如图,连接
AD
,
∵
AB
是⊙
O
的直径,
∴∠
ADB
=
90°.
∵
点
D
是
BC
的中点,
∴
AD
是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
∴
AB
=
AC
.
∵
AB
=
BC
,∴
AB
=
BC
=
AC
,
∴△
ABC
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
:
(2)
求
DE
的长.
(2)
如图,连接
BE
.
∵
AB
是直径,
∴∠
AEB
=
90°
,∴
BE
⊥
AC
.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
AE
=
EC
,即
E
为
AC
的中点.
∵
D
是
BC
的中点,故
DE
为△
ABC
的中位线.
∴
DE
=
AB
=
×2
=
1.
解
:
7
遇切线巧作过切点的半径
方法
8
.如图,⊙
O
是
Rt△
ABC
的外接圆,∠
ABC
=
90°
,
点
P
是圆外一点,
PA
切⊙
O
于点
A
,且
PA
=
PB
.
(1)
求证:
PB
是⊙
O
的切线;
(1)
如图,连接
OB
,∵
OA
=
OB
,
∴∠
OAB
=∠
OBA
.
∵
PA
=
PB
,
∴∠
PAB
=∠
PBA
.
∴∠
OAB
+∠
PAB
=∠
OBA
+∠
PBA
.
即∠
PAO
=∠
PBO
.
又∵
PA
是⊙
O
的切线,∴∠
PAO
=
90°.
∴∠
PBO
=
90°. ∴
OB
⊥
PB
.
又∵
OB
是⊙
O
的半径,
∴
PB
是⊙
O
的切线.
证明
:
(2)
已知
PA
=
,∠
ACB
=
60°
,求⊙
O
的半径.
(2)
如图,连接
OP
,
∵
PA
=
PB
,
∴
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
OA
=
OB
,
∴
点
O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
OP
为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解
:
又
∵
BC
⊥
AB
,
∴
PO
∥
BC
. ∴∠
AOP
=
∠
ACB
=
60°.
由
(1)
知
∠
PAO
=
90°.
∴∠
APO
=
30°. ∴
PO
=
2
AO
.
∵
在
Rt△
APO
中,
AO
2
+
PA
2
=
PO
2
,
∴
AO
2
+
3
=
(2
AO
)
2
.
又
∵
AO
>
0
,
∴
AO
=
1
,
∴⊙
O
的半径为
1.
8
巧添辅助线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
9
.
【
中考
·
自贡
】
如图所示,点
B
,
C
,
D
都在⊙
O
上,
过点
C
作
AC
∥
BD
交
OB
的延长线于点
A
,连接
CD
,
且∠
CDB
=∠
OBD
=
30°
,
DB
=
6 cm.
(1)
求证:
AC
是⊙
O
的切线;
(1)
如图,连接
CO
,交
DB
于点
E
,
∴∠
O
=
2∠
CDB
=
60°.
又∵∠
OBE
=
30°
,
∴∠
BEO
=
180°
-
60°
-
30°
=
90°.
∵
AC
∥
BD
,∴∠
ACO
=∠
BEO
=
90°.
即
OC
⊥
AC
.
又∵点
C
在⊙
O
上,
∴
AC
是⊙
O
的切线.
证明
:
(2)
求由弦
CD
,
BD
与
BC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
结果保留
π)
︵
(2)∵
OE
⊥
DB
,
∴
EB
=
DB
=
3 cm.
在
Rt△
EOB
中,
∵∠
OBD
=
30°
,
∴
OE
=
OB
.
∵
EB
=
3 cm
,
∴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OB
=
6 cm.
解
:
又
∵∠
CDB
=
∠
DBO
,
DE
=
BE
,
∠
CED
=
∠
OEB
,
∴△
CDE
≌△
OBE
.
∴
S
△
CDE
=
S
△
OBE
.
∴
S
阴影
=
S
扇形
OCB
=
π·6
2
=
6π(cm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