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概览 时空定位 · 单元主题 【 时空坐标 】 【主要线索】 本单元概述了我国古代先秦至明清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 , 其总体趋势是君主权力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 , 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2. 秦朝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3. 从汉代至元代 , 历代统治者不断调整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制 , 专制皇权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4. 明代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 ,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并发展到顶峰。 第 1 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史料探究 素养落实 随堂训练 课前预习 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 · 素养提升 【 主题立意 】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早期文明国家重要内容之一 , 为后世政治制度和民族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学习目标 】 (1) 利用地图结合教材 , 理解分封制的特点、实行的目的及影响 , 培养时空观念及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 (2) 利用史料结合教材 , 分析宗法分封制的影响 , 归纳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 培养史料实证及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挖掘教材知识 , 利用教材插图 , 系统掌握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关知识 , 运用典型题目加深对两大制度的理解。 (4)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 , 宗法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梳理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 夏朝 (1) 起止时间 : 约公元前 2070 年至约公元前 1600 年。 (2) 历史地位 : 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3) 主要政治制度 : 王位继承的 。 2. 商朝 (1) 起止时间 : 约公元前 1600 年至公元前 1046 年。 (2) 主要政治制度 : 制度。 ①内服是王畿 , 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②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3) 制度特点 ①商王对 的控制力有限。 ②商王通过垄断 以强化王权。 传子制度 附属国 神权 内服与外服 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 · 释疑解惑 二、封邦建国 1. 西周的建立 : 公元前 1046 年 , 周武王灭商建国 , 史称西周。 2. 分封制 (1) 概念 : 又称封邦建国 , 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 , 将 和功臣分派到各地 , 广建封国 , 以拱卫王室。王室。 (2) 目的 : 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3) 概况 ①分封对象 : ( 主体 ) 、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②分封内容 : 土地、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③诸侯义务 : 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 承担各种军事义务 ; 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等。 (4) 影响 ①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 , 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 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 国家。 ②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 周王确立了 的地位 , 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 — 诸侯 — 卿大夫 — 士”的等级序列。 亲族 同姓亲族 天下共主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 宗法制度 (1) 目的 :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 解决贵族之间在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 特点 : 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3) 内容 ①核心是 。 ( 嫡长子指正妻所生长子 ) ② 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的。 ③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 也是 关系。 (4) 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 ”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 , 防止内部纷争 , 强化王权 , 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权力 嫡长子继承制度 相对 政治隶属 世卿世禄 ③ 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5) 趋势 : 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缘关系的松弛 , 宗法制及以其为基础建立的分封制必将崩溃。 2. 礼乐制度 : 即周礼 , 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 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 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 概念解读 】 分封制 : 也称封邦建国 , 由中央给臣属分封领地、广建封国 , 以拱卫王室的政治制度。周灭商后 , 分封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为诸侯 , 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 , 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 , 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 , 但到春秋战国时期 , 随着实力的变化 , 诸侯国强大起来 , 分封制逐渐瓦解。 【 走出误区 】 商代虽然也有分封 , 但这些封国大部分是地方部族 , 大部分与商王朝无血缘关系 , 在商王朝强大时 , 听命于商王朝 , 在商王朝衰落时 , 就会与中央对抗甚至叛乱 , 与中央的关系非常不稳定。 【 规律总结 】 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 , 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 , 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 ; 姬姓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 , 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 , 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 , 对于士而言 , 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 思维导图 】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 【 概念解读 】 礼乐制度 : 西周为维护宗法分封制而制定的一系列表示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 它名目繁多 , 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 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 其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 , 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 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 春秋后期逐渐瓦解。 探究主题 1  分封制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   《 荀子 · 儒效篇 》 记载 : “ ( 周公 ) 兼制天下 , 立七十一国 ,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 · 史料教学 【 问题 】 根据上述材料 , 结合图中信息 , 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 并叙述其积极意义。 【 解读 】 解读地图 , 一要看空间变化 , 二要看文字信息 , 并用所学知识去解读。在西周分封示意图中 , 可以看出同姓、异姓封国的地理分布与数量多少 , 也可以看出疆域变化趋势 —— 越来越大。 【 结论 】 特点 :① 从分封对象上看 , 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 也包括功臣、先代贵族等 ;② 从地理分布上看 , 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北方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 ;③ 从范围上看 , 周朝通过分封制势力范围大为扩展。 积极意义 :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 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 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 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 【 深化拓展 】 分封制的特点 (1) 分封的对象具有多样性。主要有同姓王室贵族、异姓功臣、先代帝王后裔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等。 (2) 等级森严、层层封授。 ①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 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②周王分封诸侯后 , 诸侯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 卿大夫又可对士进行再分封。 (3) 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周天子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有条件地封授给诸侯 ,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 向周天子尽义务。 (4) 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任命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探究主题 2  分封制宗法制的影响 材料一   “ 褒姒不好笑 …… ( 周 ) 幽王为烽燧大鼓 , 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 ——《 史记 · 周本纪 》 材料二  周武王 , 始诛纣 , 八百载 , 最长久。 ——《 三字经 》 材料三   在 《 红楼梦 》 第九十回中 , 贾母说 : “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 , 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没有先是外人 , 后是自己人的 ……” 【 问题 】 (1) 依据材料一、二 , 归纳分封制的作用。 (2)《 红楼梦 》 第九十回的内容体现了哪些宗法观念 ? 【 解读 】 第 (1) 问 , 分封制规定了分封的对象及其权利和义务 , 拓展了疆域 , 使周王实现了天下共主 , 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材料主要从诸侯的义务和西周实现了长久的统治来说明分封制的作用。第 (2) 问 , 分封制在封建社会一直存在 , 只是其内容已大不同于西周 ; 宗法制作为一种制度后世已经不存在了 , 但作为一种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一直存在的 , 并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 【 结论 】 (1) 规范了诸侯对周王的义务 , 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 维系了西周长久的统治。 (2) 以贾母为代表的家长权威 ; 先族内人员操办婚事 , 后给宗族外人操办。 【 深化拓展 】 1. 宗法制的特点 (1)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 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3) 族权与政权相结合 ,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4) 通过层层分封 , 形成了庞大的宗族网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2. 宗法制的影响 (1) 对西周 : 确立了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 保证了贵族的特权 ; 有利于凝聚宗族 , 防止了贵族间权力的争夺 , 稳定了统治。 (2) 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a. 尊老爱幼 : 宗法制延续下来的孝道观念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 , 从这一角度看 , 宗法制对当今社会有积极意义。 b. 家庭团结 : 宗法制强调家族的认同感、凝聚力 , 对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消极影响 :a. 强调家庭本位 , 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 b. 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 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明显违背。 探究主题 3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材料一   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 , 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商王往往杀死大批战俘和奴婢 , 用来殉葬、祭祖、祭神。商人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在商代 , 王是人 , 也是神 , 既是王朝的元首 , 又是群巫之长。 材料二  …… 依此类推 , 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下去。 …… 由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婚 , 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 , 这样 , 整个西周国家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 中国历史纵与横 》 材料三   王国维曾说 : “ 盖诸侯之于天子 , 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 , 未有君臣之分也。 ” 【 问题 】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解读 】 材料一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 材料二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对 政治制度的影响 , 材料三 “ 未有君臣之分也 ” 表明最高统治者未形成高度 集权。 【 结论 】 (1)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3) 最高政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 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随堂训练 即学即练 · 学以致用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易 中 夏商政治制度 1 西周分封制 2 3 、 6 西周宗法制 4 6 西周礼乐制度 5 一、选择题 1.( 2017 · 山东潍坊期末 )《 尚书 》 记载“有夏 ( 夏朝 ) 多罪 , 天命殛 (ji, 杀死 ) 之”“商罪贯盈 , 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商时期 (    ) A. 政权更替频繁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D. 世袭制度遭到废弃 解析 :B  根据题意 , 夏商多罪 , 均是天命诛之 , 体现了在中国古代早期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 故 B 项正确 ; 题目中并未涉及政权更替频繁和集权现象 , 故 A 、 C 两项错误 ; 世袭制度是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 题目中并未体现 , 故 D 项错误。 2. 据史料记载 :“ 昔武王克商 , 光有天下 , 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 , 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    ) A. 先代贵族 B. 少数民族首领 C. 王族 D. 功臣 解析 :C  周王室姓姬 , 兄弟与姬姓都属王族 , 故 C 项正确。 3.( 2017 · 山西大同期中 )《 禹鼎 》 记载 : 噩侯反叛伐周 , 厉王命禹出征 , 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 分封制趋向衰落 , 但尚能维护王权 B.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 商业繁荣 , 小农经济发展 D. 郡县制逐步确立 解析 :A   “ 噩侯反叛伐周 ” 体现了分封制走向衰落 , “ 厉王命禹出征 , 生获其君 ” 体现了周王还能维护王权 ,A 项正确。 4. 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 , 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 , 但山东的简称是鲁 , 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 ,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 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 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解析 :B   鲁国和齐国历史基本相同 , 都是西周的诸侯国 , 等级相同 ,A 、 D 两项错误 ; 鲁国是姬姓王国 , 齐国是功臣封国 , 鲁国是正宗 , 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 ,B 项正确。 5. 《 礼记 · 王制 》:“ 衣服有制 , 宫室有度 , 人徒有数。丧祭器用 , 皆有等宜。”文中所反映的是 (    ) A. 宗法制度 B. 礼乐制度 C. 内外服制度 D. 分封制度 解析 :B   由 “ 丧祭器用 , 皆有等宜 ” 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 即周礼。 二、非选择题 6. “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 回归传统 ” 等词汇成为近年来媒体的热点词汇。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离不开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四子争位 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 大哥、二哥 ), 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 三哥、四哥 ) 。周王临终时 , 围绕谁继承王位 , 四子发生了争执 …… 材料二   文汇报 《 中国震撼 》 一文认为 : “ 西周时期的 ‘ 裂土封建 ’ 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 , 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 , 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 ‘ 授权 ’ 与 ‘ 尽忠 ’ 的关系。 ” 请回答 : (1) 材料一中 , 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 ? 理由是什么 ? (2) 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传承制度 ? 如何评价 ? 解析 : 第 (1) 问 , 根据宗法制的核心特征即可回答。第 (2) 问 , “ 制度 ” 根据第 (1) 问即可回答 , “ 评价 ” 从凝聚宗族团结 , 防止内部纷争等角度回答。 答案 : (1) 老三可继承王位 ; 因为他是嫡长子。 (2) 嫡长子继承制。评价 : 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 , 强调血缘亲疏关系、等级森严 , 这既保障了贵族统治特权 , 又有利于凝聚宗族团结 , 防止内部纷争 , 同时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成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第 (3) 问 , “ 制度 ” 结合 “ 封建 ” 可知是分封制 , “ 体现 ”“ 积极作用 ” 可结合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回答。 答案: (3) 制度 : 分封制。 体现 : 周王对诸侯授土授民 , 诸侯对周王朝贡、纳赋等 , 护卫周王室。 积极作用 :① 扩大了疆域 , 巩固了统治。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3)“ 裂土封建”指何种制度 ? 其中“授权”与“尽忠”有何具体体现 ? 有何积极作用 ? 点击进入 课时作业 谢谢观赏!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