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 相关读物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版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 相关读物》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相关读物 麻叶洞天 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佐藤富雄 “ 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 我对很多人说。 “ 好的 ”“ 一定会有办法的 ”“ 没问题 ” ,每天都能说出这种积极话语的人,每一天都会过得非常顺利。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渡过难关。相反,每天嚷着 “ 太糟了 ”“ 太让人气愤了 ”“ 没办法了 ” 的人,遇到的挫折特别多,运气也显得特别糟糕。 在跟钱有关的事情上,这一点会更明显。每天叫着 “ 没钱 ” 的人,真的都是跟金钱无缘的人。这里最关键的信息不是 “ 因为穷而没钱 ” ,而是 “ 天天说着没钱所以穷 ” 。你必须意识到,每天你所说的话,都给你的一天指明了方向。你说的话一定会在说出口后,变成现实。这是由人的大脑与自律神经决定的事情。人的自律神经通过大脑皮层支配身体,而我们的大脑正是通过自律神经将想法传达到身体各部分,从而操纵它们把我们的想法变成现实。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因为人们最初有某种想法,在考虑 “ 就这样做 ”“ 会变成这样 ” 后,最终得以实现的。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语言其实已经在脑海里浮现了,而要把脑海里的语言变成现实,最关键的问题是:在考虑的时候,如何让语言在脑海里浮现?又该如何把自己正考虑的事情用语言更好地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你最终说出口的话,会或大或小地影响你的人生。积极的语言,才能把你带向美好的人生。 知识卡片 1 . 作家作品 徐霞客 (1587—1641) ,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 ( 今江苏江阴市 ) 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散文家。少年时即有伟志,称 “ 志在四方,男子事也 ” , “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 ,曾参加科举考试,以失败告终,遂与官场决裂,决心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地理考察事业。他潜心研究前人的地理学著作,但不盲从,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了搞清祖国河山的真实面貌,徐霞客决定亲身进行实地考察。 22 岁时,徐霞客从江阴胜水桥畔出发,开始了游历考察生涯。三十多年间,他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及今天的 16 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 240 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54 岁 (1640) 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 55 岁 (1641) 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2 . 背景资料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的传统,孔子周游列国,悟出 “ 知 ( 智 ) 者乐水,仁者乐山 ” 的道理。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尚书 · 禹贡》就划分了九州,叙述了主要的山脉河流。《汉书 · 地理志》按照汉代郡县封国疆域政区的建置,对各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作了综合论述,是中国第一部以 “ 地理 ” 命名的地理著作。尔后,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河川为纲,对水文地理、生物地理、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等都作了非常丰富的记述。徐霞客历经三十余年的游历,终于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徐霞客游记》。 3 . 文化常识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霞客经 30 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 17 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 60 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 10 卷、 12 卷、 20 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 1613 ~ 1639 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此外,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事情,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 “ 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 。 1 . 易误读字 自主学习 zh ì w ù k à n qi à n qi á o cu à n zh ù zh ǒ n ɡ ɡè n à o qi ó n ɡ q ì j ī qi á o 2 . 通假字 l ò u w ò h á n ɡ ɡ u ǐ j ī zh ù x ù n à i 驾,通“架” 衖,通“巷”,小胡同 3 . 一词多义 尽 不得志 处境困难 贫困 胜景 盛大的 优美的 尽,完 禁得住,忍得住 只,但 科举考试的等级 官僚和贵族的大住宅 表次序的词头 感谢 推辞,谢绝 道歉,认错 辞别 告诉 过 计算 估计 限度 法度,制度 常态 量词,次、回 谱曲 理解 剖开 解开 使分开 解答 分裂 解救,消除 松懈,懈怠 4 . 古今异义 流下 折转 大法师 明亮的星星 5 .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向东 名词作状语,向后 名词作状语,往下,向下 名词作状语,向北 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名词作动词,做向导 名词作动词,腰里带着 名词作动词,向东前进,向东走 名词作动词,具有灵性 形容词作动词,燃尽 6 .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西为大岭,南为洪碧 问余乃儒者 (2) 介词结构后置 水穷于下 涧捣其西 窍启于上 (3) 定语后置 妇之炊者停爂 童子之牧者 行人之负载者 7 . 熟语集释 接踵而至:形容人很多,一个接着一个。 安然无恙:没有受损伤或没有发生意外。 十七日,距离上清洞三里,有一麻叶洞。麻叶洞在麻叶湾,洞的西面是大岭,南面是洪碧山,东面是云阳山和枣核岭的支脉,北面则是枣核岭的西麓。大岭向东转,正好把涧水约束住往下流,两壁对峙窄如门,而正对门有一山峰,山顶光秃秃的,但岩石突出耸立着,被称为将军岭;山涧一直向西冲去,同枣核岭的支脉,向西延伸到此结束。山涧西边有一向南的石崖,环如展开的羽翅,向东俯瞰山涧,同时大岭的支脉,也向东延伸至此结束了。环转的山崖之下,也裂开一道缝隙,太窄不能进入。山崖前有一条小溪,自西向东,流经山崖流入山涧。沿着小溪到山崖之西的乱石处,水流到崖下为止,却有一洞在此开启,这就是麻叶洞。洞口向南,仅像斗大,在石缝中沿着蜿蜒曲折的石阶而下。 文本研读 起初寻得火炬而后央求向导,都只肯供给火把,却没有敢引领入洞的人。有的说: “ 这洞中有神龙。 ” 还有的说: “ 这洞中有鬼怪。不是会法术的人,不能降伏它们。 ” 最后花重资寻到一人,那人将换衣入洞, ( 此时 ) 那人问我 ( 得知我是 ) 文人,不是 ( 会法术 ) 的道士,又吃惊地走出洞口说: “ 我认为你是大法师,所以才想跟随 ( 你们 ) 进洞,如果是读书人,我怎么能拿性命陪葬呢? ” 我于是到前村,把行李寄放在他家,和家仆各拿一火炬进入麻叶洞。当时跟随我们到洞口的村民有几十人,樵夫把镰刀插入腰中 ( 停止砍柴 ) ,耕田的人扛着锄头,做饭的妇女停止了做饭,织布者放下了梭子,放牧的儿童,背着东西的行人,接踵而至, ( 但 ) 都不能随 ( 我们入洞 ) 。 我们两个人于是率先入洞,踏着一级一级的石阶进入洞中,传递火炬而下,多次转弯才到达洞底。洞内稍宽,可以侧身抬头,这才能拿火把放到前面。麻叶洞东西洞壁的裂缝,都没有进入之处,径直向北有洞穴,仅一尺高,宽仅一尺,然而洞下很是干燥平坦。于是先拿着火把进入,然后伏下身子像蛇一样爬行,背部擦着洞壁,腰部贴着地面,下身向后翘起, ( 用力往前挺进, ) 于是渡过了这洞内的第一关。洞内裂缝高了之后,东西也就贯通了,然而仍然没有可入之处。又 ( 开始 ) 渡第二关,洞的狭窄和低度与前面的如出一辙,进洞的方法也一如前面。入洞之后,洞内也横裂开来,那西南向的裂缝不是很深,那东北向的裂缝上有一凹陷的石洞,忽而又向上直裂开而凸起,上面高广下面狭窄,高不见 顶。到此山石的形状变幻万端,石头的纹理、花纹顿时改变,每一小块、每一小孔都很神奇。洞西北的山峡,越来越窄,狭窄如一条缝,不能容纳一根火把。转而到东南的山峡,下面仍是一石洞,洞底砂石平铺,犹如山涧底部一样光滑,但干燥无水,不只是避免涉水而过,而且能避免玷污衣服。山峡的东南尽头,乱石高叠,如楼台层层叠叠,从岩石的缝隙都可以攀援登上去。那上面有一石孔,直通洞顶,光线从缝隙中射下,犹如明亮的星星、如钩的月亮,可望而不可摘。叠石的下面,涧底南通,石洞的上壁低压,仅高尺余;这一定是以前与洞外相通,山洞从这里进入,只是不知道以前为什么流入涧水,而今又为什么成了枯洞,不能明白。 由层石而下,向北沿着涧底进入,那关口很低,与外面两关相似。慢慢地从西面攀上一石缝,北转向东,就像度过马鞍形的山石,又像越过尖峭的山峰。两壁岩石的质地和颜色,明洁欲滴,下垂的石柱像倒悬的莲,花纹像是雕刻的,外形像要飞舞。向东下一级台阶,又到了涧底,已经转入关口之内了。在这里又变成一条小巷,宽有二丈,高有五丈,洞顶平如布幄,涧底平坦犹如大道。向北行半里,下面有一块大石,深突出来像一张床那样放着,周边石棱匀整。石床上面则是莲花下垂,并且连缀成帷幔,结成宝盖,四周垂有帷幔,像床一样大小;中间圆而且透空,上 面高广之处为洞顶,其后的西面洞壁,玉柱圆而竖立,有的大有的小,形状不一,但颜色都是雪白的,花纹都像刻镂的,这是这 “ 胡同 ” 中的第一奇观。又径直向北半里,洞分为上下两层,由东北方向到达涧底,由西北方向攀入山洞。当时我所拿火炬已经燃去十分之七,担心回去的路途不能辨认,于是就由原来的道路多次转弯又穿过两道关隘,到达透光处,火炬恰恰烧完了。穿洞而出,恍如投胎换世。 洞外守视的人,又增加了几十人,见到我们都以手加额为我们庆幸,感到不可思议,认为我们是懂得法术的人,并说: “ 之前长时间等候是认为你们会落入怪物之口,所以我们想进不敢,想走又不能。现在你们安然无恙,不是神灵慑服鬼怪, ( 你们 ) 怎么能 ( 安全 ) ? ” 我一一谢过他们,说: “ 我坚守我的信念,我探求我所向往的胜景罢了,劳烦各位长时间等候,用什么感谢你们呢? ” 然而麻叶洞中只是入口处关隘多,但洞中的洁净干燥,是我所见的其他洞,都不能比得上的,不知当地居民为什么如此畏惧进入! 【主旨归纳】  《麻叶洞天》一文记载了徐霞客在湖南茶陵探访麻叶洞的事。徐霞客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山洞,从而发现了 “ 余所见洞,俱莫能及 ” 的麻叶洞的绝美景致,表现了他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永不气馁的惊人毅力。这则日记告诉我们做事只有 “ 吾守吾常,吾探吾胜 ” ,才能达到目的,才能有与众不同的收获。 感受探索的勇气 阅读游记《麻叶洞天》,要注意两点:一是通过徐霞客对麻叶洞内景物的描述,了解并欣赏喀斯特溶洞鬼斧神工、神奇瑰丽的自然风貌,分享作者探幽览胜的乐趣;二是通过作者对进洞前后见闻的叙述,体会徐霞客先进的科学意识以及探索自然的勇气。 要点解析 《麻叶洞天》有两段有趣的描述:作者记叙了探险活动在当地引起的轰动。探险过程中,樵者、耕者、炊者、织者、牧者、行者等各色看热闹的人接踵而至,他们或腰镰,或荷锄,或停爨,或投杼,越聚越多,久久不散。作者通过描写这些人的惊讶、恐惧、疑虑、担忧、敬佩,为这篇探险游记增添了鲜活的气息。其中第二段写当地人认为麻叶洞中有神龙或者妖精鬼怪,没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为作者当向导。作者好不容易重金请到一个向导,当他得知作者只是个读书人,而不是能够降龙伏妖的道士,惊恐万分,表示不能以身陪葬。而第四段写村民在洞外面好奇地守候, 担心进洞的两人落入怪物之口,想进不敢进,想离离不开。看到作者安然无恙出洞,庆幸神灵保佑,对作者敬佩不已。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观念尚未开化,头脑中的迷信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来自于神秘自然的震慑力量,导致人们普遍缺乏探索的勇气。两相对照,可以强烈感受到徐霞客勇于探索、不迷信鬼怪的可贵精神。 1. 文章第二段不是写景而是叙事,叙述这件事有什么作用?这段文字具有怎样的特点? 思路提示: 这段文字写自己寻求向导之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神秘事物十分惧怕,甚至 “ 重资 ” 都不能打动他们,从而反映出迷信思想在当地的根深蒂固,为下文写麻叶洞的奇异景物作了铺垫。而作者是信仰科学的无神论者,根本不相信有什么神怪,所以他能冷眼旁观整个事件,注意到洞口来看热闹的村民有几十个之多了,他们之中,有樵者、耕者、炊者、织者、牧者、行者,这些各色人等都仿佛被什么巨大的魔力吸引过来,放下了他们的本职工作,来看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作者的叙述语言舒缓有致,引述语言原汁原味,加之故事有起有伏,至今读之,仍能引人入胜。 文本探究 2. 探险是否有价值?探险到底是有益于生命,还是有害于生命?探险等于冒险吗?对这些问题你是怎样认识的? 思路提示: 探险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富有刺激性;它可以让人们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也可以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它既是对我们人类自身的挑战,又是对人类事业的追寻,对人生及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而冒险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及虚荣心,追求刺激而不惜以失掉生命为代价的一种行为。古今中外具有挑战精神的探险家们,他们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自然界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许多秘密。他们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后人,我们要学习他们勇于探险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徐霞客 徐霞客,名弘祖, “ 霞客 ” 只是他的别号。 1587 年,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祖辈都是仕途中人,只是到了徐霞客父亲这一代,由于对官场深恶痛绝,徐霞客的父亲虽然满腹经纶,却发誓不再当官,每日只以游山玩水为乐。徐霞客从小耳濡目染,也对那些地理游记、名人轶事、风土趣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还介绍一些地理书籍给他读。得到父亲的支持,徐霞客更是一心只想着 “ 遍历九州,足登五岳 ” 了。 18 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但是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 “ 父母在,不远游 ” ,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没有马上出游。他的母亲是个读书识字、明白事理的女人,她鼓励儿子说: “ 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你出外游历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怎么能因为我在,就像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呢? ” 徐霞客听了这番话,非常激动,决心去远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就离开了家乡。这一年,他 20 岁。从此,直到 54 岁逝世,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 旅行考察中度过的。徐霞客先后游历了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 16 个省。东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南到广西南宁一带,北至河北蓟县的盘山,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见的边疆地区。他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他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徐霞客主仆三人攀登雁荡山时,已是他外出考察的第 5 个年头了。 5 年里,他白天跋山涉水,晚上不管怎样疲惫,总要在昏暗的灯光下坚持写游记,从无一日间断。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他最后一次考察。夏日山间的气候,说变就变。刚才还是丽日晴天,转瞬间已是暴雨倾盆。徐霞客等人顿时被淋成落汤鸡。他们踏着泥泞的山路,冒雨前行。待来到雁荡山时,正好雨终天晴,彩虹高悬。被大雨冲洗过的重峦叠嶂,更加雄奇挺拔,秀美绝伦。徐霞客深深陶醉在这迷人的山色之中,不觉信步走到大小龙湫,那瀑布犹如两匹白练垂空而下,直泻深潭,卷起千堆雪,轰鸣之声响彻山谷。据方志记载,大小龙湫之水源为山顶宕湖,但不知 是否如此?徐霞客边看边想,决定亲自登上山顶,看个究竟。第二天天刚微明,他便从西边开始登山。那山脊如削,险峻陡峭,根本无路可走,而且藤缠枝绕,荆棘丛生。他好不容易手足并用爬上一座峭壁时,却发现上面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低头一看,下面的峰顶倒有一个小小的平台。他只得用绳子系住山顶大石,攀缘而下,不料绳子被岩石磨断,好在他的脚已接近平台,否则掉进深渊,必定粉身碎骨。夜间,月光如水,照着浑身酸痛的徐霞客。想起白天的经历,他还真有些后怕。 一个雨后放晴的夜晚,停泊在湘水之中的一艘客船上,乘客们看到了皎洁的明月,观赏月光下的山形水色,精神顿觉爽朗异常。正当乘客们尽兴之后上床休息时,忽然喊杀声骤起,一群强盗窜上船来,一时火炬乱晃,刀光剑影交错,大难降临船上。这时,只见一个人飞身跳入水中,逆流而行,躲进了别的船里。 这个跳水的人,五十开外,身材修长,看上去精力旺盛,行动敏捷。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曾经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上面说的湘江遇盗,跳水脱险的事,便是发生在公元 1636 年他 51 岁时的第四次出游中。这次出游,他计划考察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出游不久,就在湘江遇到强盗,他的一个同伴受伤,他的行李、旅费被洗劫一空,他自己也险些丧命。当时,有人劝他不如回去,并要资助他回乡的路费,但他却坚定地说: “ 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呀! ” 徐霞客继续顽强地向前走去。没有粮食了,他就用身上带的绸巾去换几竹筒米;没有旅费了,就用身上穿的夹衣、袜子、裤子去换几个钱 …… 重重的困难被他踩在脚下,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明万历年间 1616 年和 1618 年,这位 “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的大旅行家曾两次登临黄山游览考察,以他深邃的目光、生花的妙笔竭力描摹黄山秀美的景致。在他遍游名山大川之后作出了 “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 的评价。后人引申为 “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 。时至今日,细读他的游记,我们还能感受到他昂扬的激情、豪迈的气势、浪漫的情趣。 黄山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冬雪称黄山 “ 五绝 ” ,被世人誉为 “ 天下第一奇山 ” 。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绮丽优美的语言,极其精确地向世人介绍了黄山的诸多景观。他笔下的黄山松 “ 破石而出,盘结于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于风牙决壑之中,或雄壮挺拔,或婀娜多姿,浩瀚无际,与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斓,壮观瑰丽 ” 。 “ 自古黄山云成海 ” ,黄山是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多姿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徐霞客两上黄山,登上天都峰所见云雾奇观,纵横变化。他妙笔描绘 “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 山高风巨,雾气来去无定。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 真可领略为 “ 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人为峰 ” 的境界。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